爱莫能弃
“他能不退吗?当时的太后,一直看他不顺眼哪,曾公开打死了他的女儿。”
“不是没打死吗?”
“那也差不多了!你想想,太后怎么敢这么公开打人?还不就是因为自己的哥哥掌着兵权嘛!”
“她能那么胆大,就是以为皇上没法夺兵权哪!”
“对呀!太傅一退,太后那边就厉害了,那时谁都以为皇上从此就仰仗国舅爷和太后了。”
“谁能知道那是皇上的计谋啊!”
“你没听人家说皇上隐忍不发,三纵太后?”
“当然!洛公子,你应该写写!这其中的曲折,能成个好文!”
洛修文点头,“我倒也有过耳闻,但请细讲一遍,看与我所知是否有出入。”
“我叔叔是史官,没娶媳妇,住在我家,一喝个酒,就爱对我讲些朝里的事儿,你听我的,肯定没错!那第一纵是太后亲点了自己侄女,让皇上定为皇后,皇上答应了。我叔叔说,后来,皇上为了抗衡,曾想让当时的太傅之女也进宫,可太后明白说了不行,弄得皇上私底下去偷偷去见太傅之女,太后后来知道了还不愿意呢。你说这皇上当的,多窝囊!”
“也许这也是后来太后要往死里打她的原因吧?”
“肯定是原因之一呀!这就是第二纵啊!太后竟然干扰朝政,公开责打大臣之女,还是皇上见过的人,皇上能不生气吗?可皇上连句话都没说,压根儿没责备太后。后来,当时皇上新重用的谢大人娶太傅之女时,皇上根本没拦着,还送了贺礼呢!”
“就是,这也表明了自己没对那个女子有意思,让太后舒舒心。”
“其实,他当时如果表示一下不满,后来太后国舅爷也许就不会那么过分了。”
“那怎么成?太后不就有戒心了吗?”
“要不怎么有第三纵呢!太后表妹的儿子贾什么的,算是太后的表侄子吧,竟然去刺杀就要成婚的太傅之女,其实这也就罢了,那太傅之女说来没有官位,可他竟重伤了谢大人!这可了不得呀!谁不知道皇上刚刚宠信了谢大人,委以重任,筹建商部,竟然有人敢伤他!还是内戚!皇上要重办那个刺客的父亲,可太后竟然为他求情!”
“糊涂了!该要求皇上重办,显得大公无私才对呀!”
“小看了皇上了呗。你猜怎么着?皇上竟然同意了!只降了贾父官位两级,让事情不了了之。好长时间,大家都不知道谢大人到底是谁刺伤的,还以为是那个声誉极坏的谢夫人干的。直到后来,皇上夺权,秋后算账,数罪并罚,重惩那个贾父时,才把那条纵子行凶之罪公布于世。”……
洛修文咳了一声,“诸位,我是对谢大人的事感兴趣。方才有人说,商部初起,又逢战乱,谢大人怎么才筹了银两的呢?”
“洛公子,您这就不明白了,这些事儿都是连在一块儿的!”
“就是!洛公子,当年,您也就十几岁,还记得那时的事儿吗?”
“多少记得。西北边防不守,百姓凄惶……”
“那时最要紧的,是朝中兵权由国舅爷掌着,皇上从来不能染指。可是借着西北的战事,皇上昭示天下,允许武夫自荐。一时间,各地的热血青年都纷纷来投,京城会有个类似比武的会考。被选中的人,当堂向皇上论战策谋术,也要展示武艺。”
“就和当初选了谢大人他们的文官的方式一样呀。”
“对呀,选中的人,被安排在军中,如果是平时,国舅爷肯定不让呀。可战事越来越紧迫,国舅爷就同意了。”
“皇上这就在军中安排了自己的人了。”
“可不是,皇上主战,国舅爷要割地求和,说朝中没有军银,不能取胜。那时谢大人才伤愈上朝不久,向皇上上书,出谋划策,以出租特许权的方式筹集银两。”
洛修文皱眉,“在下文士出身,实在不懂商业……”
“洛公子,如果你家里没钱了,你有一大堆东西,你会怎么办?”
“自然是典当换钱……”
“对呀!其实这就是谢大人出的主意。他让皇上出租经营的权利。比如,把一个没有怎么开采的矿山,包给一个业主十年。业主先付一笔租赁的银子,后面每年再付利润的分成和使用费用。再比如,拍卖从京城建跑马快速路的权利,得了这个权利的业主,建成道路,可向使用的人收费……”
“那林家就是这么富起来的!想当初,有几个敢去竞价?可林家当场以二十万两银子买了这个什么特许,还保证每年再分给朝廷两成的盈利。很多人还觉得贵。林家建了第一条跑马快道,旁边有护栏,别人没法用,想上路的就得交钱。虽然像是截路的,可比路匪便宜多了,林家还请了那赵家维持路径秩序,保证过往商贩的安全,收费每架车才十里一两。当时那条路不过百里,可上了这路的人,能省一天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不会被人抢劫。刚建了,上面就车来车往,每日有时上百辆!两年就把那二十万赚回来了。现在你再想向朝廷买路权,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就是,连什么州府的道路权,都不是二十万两能买下的了!你想想,要想富,就修路。道路一通,货物流畅啊。本地的特产就卖得出去……”
“谢大人出的主意多了,什么制兵器的特权,什么贩盐特许,反正就是典当家产吧。”
“唉!那时战乱,不得如此啊!不然都向百姓征税,还不苦死大家!”
“还好,谢大人最多给了十五年之限,其中还有许多条例,不让那些人高价害民,不能获取重利,否则商部就会收回特权呢。”
“就这么着,谢大人为皇上筹得了战事所需的银两,也给商部挣下了底子啊!”
洛修文点头,但又说道:“钱有了,可兵权还是没有啊。”
“洛公子,有钱就好办了!这些钱可是攥在商部的手里,由皇上调配,你想想,这不就是皇上手里的筹码了嘛!”
“就是,想要钱,就得听我的呗。”
“皇上指定自己提拔的人,在军中接受银子,说什么让他们锻炼。可国舅爷就明白了。但战事紧迫,国舅爷就先容了那些人。皇上出言要出兵抗敌,国舅爷再三阻拦,最后文臣大都在皇上一边,朝堂上,没几个支持国舅爷。皇上旨出如山,调军北伐。国舅爷点了元帅,可皇上点了监军,是个自荐的草民,听说还是个仆人与主人的私生子,被皇上从几百人中点为武臣头榜的青年人……”
“就是现在我朝的震北侯郭威将军。”
“你看看,这么快就说了,后面我还能讲吗?”
“这事儿谁不知道!”
“你可没我知道的清楚!话说虽然出了兵,打不打那还不是得听元帅的?两军一遇,对野扎营。国舅爷点的主帅看敌方气势浩大,人数多过我方,临阵怯场,晚上就要后退撤兵,郭监军不同意,说两军对垒之下,如果撤兵,让敌人一追击,我军必死无生。至少要先放手一战,杀了对方的士气,让对方不敢追赶,才能谈撤兵。可那元帅不听,郭监军当场拔剑,斩了主帅,出示了皇上手谕,上面有‘朕得天意,此役必胜,违朕旨者,立斩不赦’之句。当夜晚,皇上安插的人杀了国舅爷的领兵头目,掌握了军权。”
“你说,如果不是在那种情况下,还不乱了套?”
“就是!可对着大敌,谁都知道不能乱呀。所以除非死忠国舅爷的人反抗了下,别的人对郭监军还更抱希望呢。”
“郭监军连夜部署,后面三日不迎战,只等着敌人把我军团团围住,自断了后路啊!那些将士知道生死存亡在即,无不要拼死一战。到第四日,敌军攻营,血战开始。才半天,突然传来敌方一处要紧关口城镇失守,都城不保的消息,敌军立刻回撤,那怎么可能?!郭监军战鼓急催,我军大展神威,杀得敌军溃败奔逃,死伤无数,从此一蹶不振……”
“嘿,你说的可真细致。”
“当然,我叔叔是史官……”
“知道了知道了!”
“可你知道这事儿真的离奇之处在什么地方吗?郭监军派了也就二百之众,到那个关口城镇,不过是想吓唬一下敌军,让主力分散一点兵力,也解些困境。那敌人的关口城镇所在,地势险要,根本攻不进去。那二百人到那里,是次日深夜,领头的就让十来个人去看看地形。其中有几个人摸到了城门入口处,城门是包了铜皮的大门,跟石头似的。可不远处有个小小的门洞,大概是为了供不开城门时少量的行人出入。我方有个兵士无意一推门,发现那门竟然没闩上?开了个缝,这不是天意是什么?!那几个人派了一个人回去叫人,马上就进了城,悄不声地是杀了守门的兵士,等那两百人进来,嘿,大开了杀戒,放火烧城啊!那些敌军匆忙里还到城墙上往外面射箭,哪知道是从后面来的刀剑哪……”
“你说皇上怎么能预知了这样的事?”
“要不说皇上是尧舜之君再世,一定是得天的保佑的呀!”
“还有奇的是,郭监军大胜后,隐而不发夺权之讯,只以原来元帅的名义传了个敌人强大,不能抵御之报。然后日夜兼程,班师回朝,就和原来元帅要干的事情一样。对要见元帅的人一律囚禁在伍,不容任何人走漏风声。结果京城里都以为边关危险未除,人人担忧。朝堂上,国舅爷有逼宫之势,要追究那些支持皇上的文臣的误君之罪。先就拿谢大人开刀,说有证据指谢大人贪污银两,假公济私,比如,把建路特许权给了住在自己家旁边的林家,要皇上把谢大人交给刑部审理……”
洛修文持笔开始写:“哦,有什么细节详情?”
“皇上当然不加理会,甚至说是自己权衡了各方的银两提案,点定的林家,难道国舅爷要把自己交给刑部不成?”
“何止皇上!我叔叔说,那日朝堂上,皇上钦点的新臣,过去太傅和谢御史的旧臣,都力保谢大人,说谢大人清正廉明,才能卓著,为国家解了燃眉之急,让皇上不要听信谗言呀!”
“你听听,这简直是说国舅爷是奸臣了!”
“就是!国舅爷拂袖而去,我叔叔说,那叫反意尽现,只等着大军回朝,就会行动了。”
老店家咳一声,“你们大概也知道,算来是大军回朝的前夜吧,国舅爷就派了人到谢府……“
“哦?!怎么回事?怎么知道是国舅爷的人?”
“穿着是刑部的衙役,说是奉旨,要押解谢大人去刑部下狱。你说有可能是皇上吗?敢伪托皇上旨意的,还能有谁?”
“何止谢府,我叔叔说,那天夜里,许多大臣的家中都来了自称是刑部的人哪。被抓去的人,生死不明,后来连尸首都没找到。刑部说根本没派过人,那些人也许是国舅爷手下的。”
“幸亏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对,或藏或跑,没被抓去。”
洛修文皱眉,“老店家,那夜是怎么回事?”
老店家微笑,“我可没进府,只远远地看着,来了二十几人呢,高头大马,镣铐长枷都备好了,是非得把谢大人抓走的意思……”
“就是呀!谢大人是皇上的心腹,要先除了他……”
“别打岔!老店家,接着讲。”
“他们到了门前,说了来意,门口的仆人说稍等,那领队的说什么谢审言大概忘了他是怎么当的官奴了,还敢让他们等,这次大家给他提个醒儿,说完刀枪棍棒地就打进去了。”
洛修文奋笔疾书,“老店家,快快接着讲。”
老店家笑:“洛公子,你来还没有喝茶……”
洛修文不抬头,“快,上壶好茶!”
老店家又说:“是不是来点甜点?”
洛修文还在写:“来盘甜点,要贵的。老店家,后来呢?”
老店家一笑,“后来也没什么,没听见什么打杀之声,那些人天亮再出来时,都被绑得像粽子似的,被谢府的仆人以伪装衙役,扰乱民宅的罪名给送到衙门里去了。”
洛修文又皱了眉,“到底出了什么事呢?”
老店家呵呵笑,“我没看清,但那些衙役们还没进府,林家和赵家就有几十个人出来看热闹了。他们一进去,林家赵家的那些人也进去了,还没走门,大多从墙上翻进去的。”
“那就是了,赵家是武林世家,林家也有江湖背景,他们去了,那还用说嘛!二十几兵士或者衙役算什么呀!肯定能救下谢大人。”
老店家又笑:“可后来,林赵两家的人来喝茶的时候,谈起来,说他们到的时候,月圆当空,明亮如洗,谢大人一身白衣,肩披深色长衫,神情淡漠,站在卧房门前。俊秀英挺,宛如仙人。谢夫人手挽着谢大人的胳膊,紧靠在旁。他们一边是一位黑衣老者,另一边是钱大人和夫人。谢大人的四五岁的孩子言言在他们前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