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莫能弃
┝Γ芷热⑵薷静皇且换厥拢 ?br /> 他的儿子叹道:“爹,您跟我说我信,但您跟别人说,可就没人信了!”
老店家也叹:“我也知道大家不信,所以也不愿讲。我不信他们以前的事,只看他们后来,就知这两人是相亲相爱的夫妻。那洛公子没有经历过什么正经的情爱,大概,跳不出大家的传言和猜测,写不清他们之间的事。不管他了,该吃晚饭了,我回去看看你娘,她又要唠叨我在外面对人唠叨了。”
老店家说完笑着离开了,他的儿子应了声别人的呼唤,接着奔忙于厨房与餐厅之间。没注意那个单间里的一帮少年人什么时候离开的酒楼。
洛修文喝了许多酒,醉醺醺地回了家,倒头睡了一晚,次日起来,看自己的笔记,只觉得没头没脑,理不出来。又喝了一天,晕乎乎地睡了,梦里都在问为何谢大人娶了害了自己的人。再醒来,头昏脑胀中,提笔,写下了:
京城谢生,贵胄门庭,少聪慧,容貌秀美绝伦,早得诗名,年十八取京城诗坛之冠,博得第一才子之称谓,一时名噪皇都,富贵之家争以女妻之。谢生为人狷介孤傲,不喜者,辄以冷言回绝。翻覆遴选,百无一当。太傅之女董氏,明眸秀齿,居然姣好,然强悍不驯,熟习武艺。见谢生而情动,央媒求婚。谢生早知其性烈善怒,直告媒伐,谓之妇德有缺,拒而不睬。董氏闻言大恨,思必报复。无几,谢门获罪,谢生沦为官奴,被贩于市场。董氏亲往购之,羞辱再三,解于府中,鞭挞铁烙,诟骂甚毒,以泄忿怨。谢生性殊固执,皮肉尽脱,辱至残身,近垂死而无一言。
洛修文写到此,放下笔,皱眉长叹,自语道:“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起身翻了翻书,见架上佛经,无意开启,看着“众生无我,宿因所构”之句,自语道:“一定是有因果。”想了一会儿,重拿了笔,写道:
一日,谢生已入弥留,尚不曾示弱分毫。董氏握发裂眦,鞭之不止。时闻院外佛号,洞射心扉。弃鞭出门,见一老僧,旧衣褴褛,鹤骨仙风。僧与董氏敷衍毕,索清水一盂,持向女而宣言曰:“莫要嗔,莫要嗔!前世也非假,今世也非真。咄!鼠子缩头去,勿扰猫儿寻。”宣已,吸水噀射女面,粉黛淫淫,下沾衿袖。众大骇,意女暴怒,女不语,拭面自归。僧亦遂去。女入室痴坐,嗒然若丧,终日不食,扫榻遽寝。入夜梦己为江城原静业和尚所养长生鼠,谢生前生为猫,捉而戏毙之。今作恶报,为前世之果也。女醒,急招生,谢生颓然不能起,仆人架拖而入,董氏慨然曰:“使君如此,何以为人!”乃以手抚扪生体,每至刀鞭痕,嘤嘤啜泣,辄以爪甲自掐,恨不即死。生见其状,意良不忍,所以慰藉之良厚。女曰:“妾思和尚必是菩萨化身。清水一洒,若更腑肺。今回忆曩昔所为,都如隔世。”女自是承颜顺志,对生极尽委婉。谢生见女甚悔,况貌美温存,始通言笑。董氏性改,闭门自省,足不出户。见人,则印缧赂荆换蛳肥鐾拢蚝煺怯诩铡P簧斐G椤?br /> 洛修文又停笔,突然觉得索然无趣,虽然词句热烈,可已没了心绪。踌躇再三,还是硬着头皮写了谢生家中复官,谢生身残不能被招驸马,直到谢生娶董氏,合家完美。
写罢,洛修文心中不快,但却不能排解。像有什么东西,自己听见了,看见了,可把握不到,就像那天眼看着那一行人的背影消失在远方。
天傍晚了,他又叫书童上了酒,看着渐渐黑下来的窗子,慢慢地喝着酒,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也许,该听老店家的,娶个女子在房,也能照顾下自己。可又觉得,如果那么干了,只会让自己更心烦……就这么想着,喝到了烂醉,被书童副到床上睡了,次日起来,把写的文校了下错别字,就和其他的文放在了一起。
几个月后,洛修文的《情事录》刻印出版,其中因有影射谢大人的故事而格外走俏。大家都对洛修文将谢大人与夫人的纠葛归为前世猫鼠之恨的解释拍案叫绝,说洛修文的确是参透了情爱,此文有提醒世人的功用,因此风行一时,于是谢大人和夫人的故事也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有人说,也许还会因这《情事录》而让后代知晓呢。
洛修文却再也不愿提这个故事。他有时回想,好笑那些人热热闹闹地说了谢大人那么多事儿,写出来,其实也如所有情爱一样,不过是个冤家聚头。在酒醉朦胧时,他总感叹情爱的浅薄。自己写下了多少爱意缠绵,其实心里明白,花无白日红,所有的情爱不都有寡而无味的一天?写诗作文时,只细写那初盟爱意的时刻,如鲜花才绽,后面的发展,不过是必然的凋萎,实在没有可写的地方。自己已经是奔三十岁的人了,还不娶妻,快说不过去了。可想起以前自己中意的几个貌美温存的女子,后来再见到她们,都是庸俗的妇人样子,举止中根本没有了少女时那种娇美羞涩的神韵。娶了谁,自己都会后悔的。再想起那几个喜欢自己的女子,到后来,都嫁给了别人,也过得挺好,当然样子上就更不堪,自己实在没有什么遗憾。
偶尔,想起十七八年前,初见那个女子,心里早已经没有了任何波动。只是,时光流逝,她的样子,竟没有模糊,还越来越美了。在洛修文的脑海里,他为那个女子配上了白色的薄纱长裙,精美的发式。她离去的背景,变成了杨柳依依烟雨濛濛的清晨。在心底的最深处,他只有一个愿望:此生再也不要遇见这个女子。不要让自己看到她容颜老去邋遢臃肿的妇人样子。就让她永如那日一般,仪容娴静,柔情绰约,留存在自己的记忆里。
作者的话:洛修文写的文言文摘自聊斋的“江城”
关于孩子们的番外
一日,《情事录》所涉及的谢大人,府上的书斋中,有个少女大声读了这个故事,当场把书拍在案上,因为用了内力,书碎在了桌子上。这一下,引来了一个人的话:“欢姐,你不喜欢这书,也不用就这么毁了它。让我爹看见,就会骂你是个败家子儿了。这书,至少有半两银子吧?你可以把刚才那篇你不喜欢的故事撕下来,其他还留着……”说话的少年,十四五岁,八字儿短眉,小杏眼睛,满脸伶俐。
“钱一,你这个小钱串子!就知道银子!我说咱们去找那个洛修文,把他臭揍一顿!”那个拍书的少女说道。她看着是十七八岁,身材十分茁壮,还穿了一身火红的衣服,站在屋里能把大家都照亮了。
“欢姐,你就想打架,上次在餐馆听他们胡说你就一个劲儿打桌子摔凳子,忘了大姨说的话了?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说话的是个稍年轻的女孩,有些黑瘦。
“况且,打了他,也没法让他开窍啊。”一个笑眯眯的女孩儿,十五六岁,细眉细眼,额头留着黑黑的刘海。
“语妹,明谊妹妹,那你们说该怎么办?就听凭着他把大姨和姨夫写成了老鼠和猫?!”红衣少女问。
一个在窗前长身玉立的青年男子扑哧笑了,转了身。他剑眉入鬓,眼蓄神光,直鼻方脸,样子英俊帅气,他开口道:“欢妹,你为何这么生气?”
红衣少女,常欢,气道:“大哥,你怎么不生气?!大姨和姨夫被写成了这种样子,你就不想替他们不平?”
那个被叫大哥的青年,常言,看向在书案旁端坐着看书的一个少年人,说道:“欢妹,你看之平生气了么?”
常欢哼了一声道:“他什么时候生过气?!”
那个叫之平的少年放下手中的书卷,平静地问道:“有什么要生气的?”他身材还是未成年人的瘦削,两道漆黑的眉毛,像他父亲一样修美,但那双眼睛,却有些狭长,眼光温和,虽是俊秀文雅如乃父,但气质里有种十分随和的亲切感,和他父亲带着疏远的礼仪风度完全不同。
常欢答道:“你听听,那是你的爹娘呀!”
之平似乎笑了一下,笑容并没有绽显出在脸上,可是那笑意却明白得不容质疑,他轻声问:“是吗?”
常欢大睁了眼睛,“当然啦!说的就是董家小姐对姨夫干的坏事,姨夫后来做官,大姨和姨夫的婚事,这些事情,件件对得上,除了那个猫和老鼠!”
之平缓慢地说:“事情,事情,事对上了,情没有对上,也不见得就是他们。”
常欢皱了眉,“怎么不是他们?”
钱一拍手笑了,“当然不是他们了!他们不是猫和老鼠啊!”
常欢说:“所以要去打洛修文!干吗把猫和老鼠安在他们头上?!”
钱一道:“欢姐,你还没听懂。之平说,洛修文根本没写出来他们。就是事对了,人也没写对呀。”
明谊微笑着说:“钱一说的很对。”继承了她父亲好话连篇的性情。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被称为语妹的常语笑道:“大姨和姨夫那样的恩爱怎么可以与猫和老鼠的怨报挂上勾?洛修文没看清楚他们,自然写的是他听了那些传言后自己想的人物,就不是大姨他们了。”
常欢还是紧皱着眉,“可看的人都会说这就是大姨和大姨夫,他们的名声就这么毁了。”
钱一笑了,“欢姐,他们的名声,什么时候没毁过?你觉得他们会在意吗?”
常言轻叹了一声,转身又对着窗外。常欢也叹了口气,坐下,说道:“我就是气不过,大姨那么好的人,总是背个骂名。大姨夫那么清贵骄傲的人,让别人这么乱说胡点。弄不好,这篇故事真的流传下去,后世就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还以为他们生生死死的深情,就是个因果报应。”
明谊点头道:“欢姐,对啊,照洛修文那么说,世上根本就没有真的情爱了呀!”
钱一也说:“可不是!那人与人之间就剩了还债欠债了,没意思。”
常欢咬牙道:“活该那个洛修文娶不上老婆!白写出那些风花雪月的文,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恩爱!”
钱一笑道:“你就知道了?”
常欢一仰头,“当然,就像大姨和大姨夫那样的!他写了他们的事儿,还没写对,就该打!”
大家不约而同都笑了,除了之平,只微翘了下嘴角。等大家笑过去了,之平说道:“人间情爱,最难点评。写的人,写的是自己的理解。看的人,看出的是自己心。欢姐,洛修文写的和那些人看出来的,与我的爹娘本没有相关之处。”
常欢泄气道:“你如果这么说,就算是大姨夫借了经历给他们当故事吧。之平,钱一,你们真的月内就要动身了?”
钱一点头,“之平十五岁生辰一过,我们就启程。一开始,还可以与明谊同路。”
常欢又一声哀叹,“我们几个一起长起来的,怎么就这么要分开了呢?明谊说和董郎中伯伯学够了,要去张神医那儿,我们至少还知道底细。以后,逢年过节,张神医和李爷爷肯定带着明谊回来。可你们去西蜀隐士那儿了,山高水远的,哪里见得到?”
常语关切地问:“之平,你一定要去学那个什么易经什么河洛图书吗?”
之平又是带着那种没露出笑容的笑意,说道:“语姐,河图洛书。”
常语问常言:“大哥,那是什么呀?你给讲讲,之平讲话,我们常听不懂。”
常言笑着回答说:“相传,上古伏羲氏时,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的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8226;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常语又问:“那河图洛书是什么样子的?”
常言看着之平说:“这可真得之平讲了。”
之平说道:“河图用十个黑白园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其中,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二十八宿。洛书上有图象,结构是载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
大家都叫了起来:“别说了,别说了……”
常欢挥手,“我们不懂你的那些鬼画符的东西!你从小就心可通灵,大姨夫给你找了那么多师傅,宫里的天象师,太学院的易学大师,你就没有一个能学上一两年的?一定要去那见那个隐士怪人?大姨和大姨夫会多担心呀。”
钱一笑,“不用担心,我和他去,他学那些玄虚的鬼画符,我也去听听。我爷爷说了,习武和玄学是通着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