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莫能弃
哥哥脸有点儿红,说道:“他们都说是家中有事,非丧即病,说钱兄麻木不仁……”
钱眼大声咳嗽了一下,看向我,我瞪了他一眼,只好说道:“哥哥,许多人说那些话就是为了避债不还。哥哥不该只听他们诉苦,应让钱眼去查个清楚。钱眼不是个不明是非的人,如果是真的,他自会安排。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原来也没看清钱眼,其实,钱眼心肠很软,不是个不仁不义之徒。”
钱眼对我露出了一大排牙嘴笑了:“知音,你我之间,债清了,刚才的话抵了你以前对我的贬低。”
哥哥忙说:“钱兄,我实在没有疑你之意……”
钱眼打断说:“我知道,你就是耳朵太软!以前管了这么年帐,还忍不住要蹚蹚浑水!”
哥哥使劲摇手,“不想了呀,但他们拉着我不放,不让我离开。”
钱眼鼻子出气,打开了账本,一口气,历数了那些家年年拖欠账款的种种理由,又举了他们在别处的挥霍和收入的例子,听得我云里雾里,反正就是说哥哥被人卖了还帮着别人数钱。
说完了,钱眼把账本放下,哥哥的样子已经成了个认错的小学生。我们几个互相看看,丽娘说道:“清儿,以后那些人再找你,就说你说了也没用,家里的钱管家是个厉害人物,你和我都得听他的。”丽娘居然也有外交措辞。
哥哥点了下头。我忙笑着说:“哥哥别难过,你心地善良,是好事。钱眼这么做是保护了你,日后你就能专心治病行医,不理这些尔虞我诈了。”
哥哥长叹了声,说道:“谢谢钱兄了。”
钱眼也叹气道:“大公子,平时那些官员过访,你也知道,且不说礼尚往来,因为老爷不收礼,可光打赏下人的银子就得多少。如果是宫里来的太监,就更得大方。现在年关近了,怎么说也得给些亲戚朋友送个薄礼还个福什么的。更别说府里过年的花销了……”
哥哥点头如捣蒜:“我知道我知道,钱兄,我以一己之仁,累及全家,实在不该。”
钱眼悲哀地看屋顶,“你到现在还没聘下亲事。知音早晚也得嫁人,咱府里可真没什么银子……”
哥哥忙说:“我还可以等几年,妹妹的嫁妆要办好,我家已经对不起审言了……”
我一皱眉,叫道:“你说什么呢?!”
哥哥停了话语,看向丽娘。丽娘看钱眼,钱眼看杏花,杏花急得使劲绞手。
我生气了:“你们什么意思?!”
他们又乱看了一通,最后丽娘支支吾吾地说:“洁儿,老爷说,我家负了谢公子,如果他……”
我一跺脚站起来:“我没负他!你们就死了心吧!我绝不嫁给他!”
哥哥急忙说:“妹妹!审言从不曾与任何女子有染,他一向洁身自好……”
我打断道:“你少来!我没功夫听!这个人已经过去了,你们谁再提,我跟谁急!”说完,我气乎乎地离开了他们,自己走回了屋。这就是他们背后议论我的结果:集体同意把我给卖了!就是因为以前小姐干下的事,可今非昔比,我决不当抵债的人了。我要以少胜多,绝不投降。
虽然生气他们这么包办我,可听他们提起谢审言,我心里再也没有了那种有些压抑的痛感,只余冷漠,对待这件事,好像是在玩游戏。我一时有了种松了口气的感觉,看来我这次失恋是过去了!
这就是成长吗?我过去的每一次失望都没能让我解脱,大概直到那次在庙宇,才从心底看清了我所爱的毫无价值。现在,我终于有了我爸说的“经过”,就是经历了,过去了。
不一会儿,就有人来找我说爹要见我。看时间,爹回来得比平时早。我赌了口气去见爹,准备告诉爹我要以死抗婚,坚决不嫁谢审言。
我到时,爹在厅中蹙眉沉思,丽娘在一旁一脸忧虑。我心中一动,看来不像是有关谢审言的事,忙问:“爹,什么事?”
爹看着我慢慢地说:“明天未时,你去城外宝佛寺上香。”我疑惑:“为何?”爹眼中神光变化,忧惧相交,我强打精神一笑:“见我的朋友,没事!”
我前一阵神思恍惚,根本没什么灵犀异想。我不禁暗自庆幸,这要是早一两个月,我的心不静,根本无法应付他。这段时间我平静下来了,觉得有力量可以周旋一番。
爹要说什么,可想不出词句。我一笑道:“爹,我不会。且不说我已非清白之身,就是我还可以,我也不会。”
爹叹息道:“我只怕,这不是你能主掌的事。万一……对你,是祸非福。”
我努力平静地说:“我知道,我会有分寸。”
爹又思索了会儿,看着我说:“我看谢审言还是有意,你如与他定亲……也免得……”
我摇头,“爹,别说了。我无此意。”说完,我告辞了。
那夜我睡得十分不宁。起来后,又为穿什么衣服发愁。这次,哥哥钱眼杏花李伯外,又加了个丽娘,坐在外厅对我的着装进行了仔细的品评。我发现哥哥的品味比其他人要典雅很多,但我不明说,怕贬了别人。我们最后选择了上身浅湖绿色嵌了银边的夹袄,下身深绿色的多褶长裙,用哥哥的话说是给冬天带些春意,我发现他喜欢绿色,这已经是第二次他让我穿绿色的衣服了。
因为昨夜没睡好,一路的车上,我裹在翻毛的斗篷里被颠得昏昏欲睡,后来真的依着车壁眯了片刻,梦见谢审言还是那粗布白衣的样子,坐在我身边,轻声唤我欢语,说他想念我,我笑了……
车子一动,我醒来,气得要死!那个人,竟到我梦中搅我!一定是昨天他们提了他,让我又犯了傻,即使在梦里,也是犯傻!
到了地方,下了车,我皱着眉头,步履匆匆。上台阶,我解了斗篷,递给门外侍候的一个人,情绪激愤地走入大殿中,隐约注意到外面有很多人。大殿里可是空空的,佛像庄严,在正中央。脑海里,蓦然浮现出那次旅途中进入的竹林里的庙堂,一时感慨那遥远无及的清幽宁静,和那时的朦胧情怀……我走到人们跪着的蒲团前,背着手,仰头看着大佛,叹了口气。
伴虎
旁边几声笑,我扭脸,看到那个执掌生杀大权的人正坐在墙边的椅子上,手边是桌案,他怡然地端着茶。我一见他,全身心就进入了一个亢奋的状态,头脑异常清醒。
他一身暗银色便装,可那衣装,绣工质地都非同凡响。我看着他摇头说:“我在这里仰天长叹,你在那里笑逐颜开,我还把你当个朋友,你真没给我什么同情!”他又嘿嘿一笑,说道:“好久不见,欢语竟改弦更张了吗?”
我低头一下说:“月有阴晴圆缺,我最近领悟到许多道理。”
他笑着示意桌子另一边的椅子说:“欢语坐吧。讲来听听。”
我毫不客气地坐下,说道:“我明白了人力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什么意思。”
他微笑,饮了口茶说:“如何讲?”
我沉思着说:“就是我们干事要留有余地。我们越把能干的都干完了,给命运的空间就越少,越少了周转的可能。如果我们干的是错的,挽回就十分艰难。如果是对的,穷尽至极,必由盛而衰,适得其反了。”
他笑道:“此为中庸之道,你这么解释,倒有另一番味道。”
我点头:“你真是智慧超群(赶快说好话),中庸之道,是取中间,不偏不倚。我所感慨的是对未知的敬意,走到我们觉得已是尽力或适可而止时的时候就停下来,让命运引领余下的行为。”
他轻轻一笑说:“譬如当赏人时,让人感到得赏即可,不必令他感到位极至上,骄傲自满,反自取其祸。惩人时,让人得相配的惩处即可,不必赶尽杀绝,引人报复,反生后患。”
我叹息:“你想的都是国家大事,我想的不过是儿女常情。我尽心待人,不得回报,反得伤心。我可以穷追猛打,也可以抽身而退。我已尽了力,就退避三舍,此乃我给命运留的余地。”
他狐疑地看着我,我笑道:“你又胡思乱想!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再喜欢他?因为我看见他在餐馆和两个陪酒的女子在一起。她们把手放在他肩上,我就再也不和他说话了……”
他大笑起来:“你善妒如此!”
我长叹:“我乃天下嫉妒第一人!皆因我对所爱者苛求无度!其实爱意善变,心不恒一。追求爱意者,有的人遍寻无得。有的人方觉得了如意佳侣,却突然被人抛弃,伤心难捱,有的人,动情之后,一日猛觉心中爱恋,荡然无存,只好又一次寻觅探究,常又一次失望而返……爱意无常,可友情更易常驻。人们对知音之人心厚认可,可对所爱之人却毫不宽容!正此时,我深慨爱意的短暂沉重和混乱伤感,只愿我所得到友情能长久些,不然的话,我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他想了想,微微一笑:“你倒是先把城墙竖了起来。”这么厉害!
我忙道:“你如此玩世不恭!觉得大家都心有所图。”我忽生异感,看着他说:“你是在忧虑……”我不敢说下去,他在忧虑爹!他在担心权利旁落无归!他已长大成人,想独掌朝纲,但爹在朝身为太傅,是众臣之首,他在想着如何把权柄夺回来……这就是功高盖主,这就兽尽弓藏!
难道我家,倾覆之灾,就在眼前?!我一身冷汗,手脚成冰,但脸上不敢露出惊恐。
他淡然一笑说:“知天意的人,告诉我,我在忧虑何事?”
我仔细挑选句子:“你在忧虑你没有亲信,你想有一群支持你的新人。”努力不让我的声音打颤。
他莫测高深地看着我:“倒是十分对。可如何能让我不伤旧人而得新人呢?”
不伤旧人?方才他说的赏和惩……至少他没有完全决定要赶尽杀绝……
我拼命地思索,怎样才能让他给爹一个和平的分散权利的过程……代替爹的人最好是新人而不是政敌,让爹安然退休……
新人?怎么才能让新人上来?!我忙笑:“你现在怎么选拔人才的?”
中国古代,凡是高门权贵之子弟都可以做官,到了隋朝才有了科举制度,平民方进入了朝庭为官。我来后,发现科举还没有兴起,依然是世族的天下。
他冷漠地说:“自然是由旧人举荐,我任用了他们,他们不感激我,只会感激荐他们的人。我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我想着那些我读过的书,大多忘得干净!只好用些零星片段加上些编造。我说道:“日后有时间的时候,可以每年开次考场,考时务策,就是让人写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有识之士得以畅所欲言,你从中选拔,可以随心所欲。”
他轻笑:“倒是有趣。那当下如何?”
我大概其地说:“我曾记得谁(武则天?),在京城建了一个大信箱,当然原来那是为了告密所用,但也可以暂借此法立刻笼络民间精英。只要是有才有德之人,都可投书自荐。可出两种题目,一种是朝廷所遇的问题,容他们提出建议。另一种是让他们自报种种治国倡议,并叙述他们认为可以行施的步骤。广开言路,必有所获。你若世事繁忙,就要求文章简洁易懂,短小精悍,此所谓文案,我从来不会写。如你有了兴趣,你再令其人详述。这样,许多没有靠山的人就能向你直接展示才华,你选择了他们,他们即使日后加入了党派,也要永远记得是你的提拔,这样对你的忠心就多些吧。”武则天因为玩不转李氏众臣,以此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还有谁……实在记不清楚了。
他思索了好久说:“如果我这样挑选了我的新人,倒是能集思广益,也不受任何一方所限,用人唯贤……可绕过了重臣和世族,会惹多少人的怨恨……”
我不说话了,这种事是有风险,他如果玩不定,被人暗杀了都有可能。
他大概想到了这一点,轻哼了一下:“别的人,大约不敢行此先例……”
别的我不知道,但听他这话,他是属于逆反型人物了,他人不敢的,他就敢了。但他可别真让什么保守党给杀了,皇家争斗我不懂,但我爹帮了他这么多年,他完了,我爹也一样没好处……我闭了眼睛感觉了一下,脱口而出说:“没人敢动你。”说完我吓得直眨眼睛,怎么能这么对他说话?
他笑了:“难得欢语解我忧怀……”我又吓出一身冷汗,这是要调情啊!快谈政事!
我忙笑道:“我在仙境听诗言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讲的就是通过科举,寒民出身的人一步为臣。”
他叹道:“多少世代官宦会从此没落……”
我隐约想起这就是历史上世族豪门衰落的原因之一,大势所趋。
他几乎是自语着说:“也好……”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