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传: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之王






    花剌子模沙没有勇气在平原上迎战敌人。他将其大量卫戍部队散处在突厥斯坦的好几个城市里;而他自己却撤退到内地去;企图集结军队。但是他无法希望在伊斯兰教徒间燃起一种宗教感情替他去对抗异教的进攻者。因为一般人都已知道了蒙古军侵入的直接原因;况且讹答剌血腥事件的大多数牺牲者;在事实上又都是伊斯兰教徒。同时成吉思汗的一员统将〔就是指者别那颜〕;已经很轻易地击灭了伊斯兰教的残害者;而成为东突厥斯坦伊斯兰教徒们的解放者;这个事实也是不能隐瞒的。

    注释

    ①案阿母河(Amu),《史记》、《汉书》作妫水;《隋书》、新旧《唐书》作乌浒水;都是希腊语oxus的对音。在中亚境内;流向咸海东南面。

    ②见《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

    ③案不花剌(Bokhara)在中亚;在撒马儿罕的西面;现在译作布哈拉。

    ④原注:讹答剌(Otrar)的废墟在塔什干北。

    ⑤案此节详情;可参阅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上册第一卷第九章。

    ⑥详见《世界征服者史》。

    ⑦本书英译本只作其末弟而不名。《元朝秘史》和多桑《蒙古史》皆作其弟斡惕赤斤。

    ⑧参阅1。米山梧朗氏《耶律楚材西域滞在的年限和同人的年龄并丁亥之冬奉诏一语考》(《神宫皇学馆史学会报》八)。2。小林高四郎《成吉思汗西征年代辨疑》、《伊斯兰教圈》第六卷第三号)。

    ⑨原注:撒儿塔兀勒乃是蒙古人称呼花剌子模国的名称。案当时蒙古人似乎还不知道花剌子模沙的名称;所以在元代(尤其是初期)的汉籍里面;还不曾发现过这种称呼。虽然在《元史?西北地附录》里面记着花剌子模的名称;但是这是元代中叶编篡《经世大典》时所增录的;而且这只是指着州名;并不是指着花剌子模国的整体。因为在一般纪传中皆称它为回回国;《元朝秘史》里的蒙文则作撒儿塔兀勒;耶律楚材《西游录》作谋速鲁蛮(Musulman)。

    ⑩据《元朝秘史》二五六节蒙文应译为:“你曾说过做我的右手!我〔现在〕被撒儿塔兀勒砍断了金縻绳;我要出征;向他们讨个说法。〔你便〕做我的右手上马出征罢!”

    11案当时的唐兀惕主就是西夏神宗李遵顼。《元朝秘史》称他作不儿罕。

    12据《元朝秘史》二五六节蒙文应译为:“没有气力;做甚么大汗呢!”

    13据《元朝秘史》二五六节蒙文应译为:“想阿沙敢不为什么要这般说呢;若先去征讨他们呵;这有甚么困难呢。因为如今正要出征别的国家;故把这事且罢休罢!若蒙‘长生天’所护佑呵,西征胜利归来时,就再去征讨他们!”

    14案成吉思汗时年五十八岁。

    15案也儿的石河(Irtysh)在西伯利亚境内;流入斋桑泊。即今额尔齐斯河。

    16案海押立(Kayalik)在巴尔喀什湖的东面。

《成吉思汗传》第四部分 铜重甲-蒙古汉国时期的重甲(图)

    lz。book。sohu/data/upload…pic/47/0912…1180584947。jpg

    铜重甲-蒙古汗国时期的重甲,共13件

《成吉思汗传》第四部分 蒙古汉国时期的窄檐式铁盔(图)

    lz。book。sohu/data/upload…pic/83/2303…1180584983。jpg

    蒙古汗国时期的窄檐式铁盔

《成吉思汗传》第四部分 忽必烈的税吏征税情景(图)

    lz。book。sohu/data/upload…pic/19/0562…1180585019。jpg

    马可波罗的著作中描绘的忽必烈的税吏征税的情景。当时最终的税种有盐税、糖税和煤税。

《成吉思汗传》第四部分 第十三章 突厥斯坦、阿富汗和波斯的战役(1)

    一二一九年的秋天;成吉思汗进军讹答剌;并把它包围起来;于是有名的战事便爆发了。围城军由数个军团(万户Tumen)所组成;术赤麾下的另外一支军队进取锡尔河①下游;同时还派遣了一支小部队到这条河的上游去。成吉思汗自己同他的末子拖雷;统率中军进向不花剌。这时候有一个讹答剌的大将②;逃到蒙古围城军的阵地里来;吐露出花剌子模沙帝国国防上的详细情报。匝儿讷黑堡和讷儿城都没有经过任何抵抗便归降了蒙古军;因此其居民的生命财产都得到了保障。成吉思汗的兵士纪律极佳;当放任他们去通过这些城镇时并没有发生过任何掠夺事情。蒙古军仅破坏了它们的堡垒和征集备作围城使用的工事部队;同时令讷儿城的居民徼纳些贡赋而已。一二二○年开始;成吉思汗围攻不花剌。守城军正力图撤离这个城市;便派遣突破围城军的队伍去实行撤退;但是结果只有极少部分得以成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战死了。其后居民决心投降。当时只剩下一支小部队困守在内堡里面;还继续着抵御蒙古军。经过十二天的围攻后;内堡也被攻克了;它的守御者便尽被杀戮。当进入不花剌后;成吉思汗便要求交出富商、达官和贵族们的名单;依据他们的财富强征军税;同时令居民出城;除随身衣服外;不许携带任何物件。对于这种荒凉无人的城市;由成吉思汗交付了他的军士;在洗劫中它便被大火毁灭了。

    成吉思汗带着充作围城工事的俘民;从不花剌进向撒麻耳干③。同时;经过长时期的围攻和城堡方面的拼命防御后;讹答剌被攻克了。应负屠杀成吉思汗使节和商队责任的守将已经成了俘虏;于是把他带到皇帝跟前;皇帝为使其复仇的渴望如愿以偿;便对他处以极残酷的死刑。围城军到达撒麻耳干城前时;便和成吉思汗的主力会合了。

    在围城的第五天以后;因为突围没有成功;撒麻耳干的守军和居民们便决意投降。蒙古军进入城内;便破毁其堡垒;驱逐其居民出城;于是遂纵兵劫掠馆舍。这个时候;只有伊斯兰教的教徒和在他们保护下的人们得免于难。内堡是在猛攻后才被占领的。它的守将;包括突厥兵在内;都被残酷地杀戮了;而率领他们的统将也被处以死刑。因为这种举动的目的是为着去威吓那些依附于花剌子模沙的突厥人;同时使他们丧失对抗蒙古军的战斗意志。

    当成吉思汗围攻撒麻耳干时;他接得报告获知他所派遣沿着阿母河④二方面前进的部队;已经击溃了敌人;同时还知道花剌子模沙因为希望建立起一支新军;和重新组织成一种防御的力量;他已经退入到内地去了。于是汗便立刻派遣了三个万户;在者别那颜、速别额台?把阿秃儿和脱忽察儿?把阿秃儿的统率下;命令他们去跨渡阿母河、一面下令不许扰害城民;一面又吩咐他们去追击花剌子模沙直到把他擒住为止。派遣部队力图粉碎沿途的一切抵抗;尽力突入到敌人的后方;以便以后成吉思汗所亲统的主力挺进时;迫使敌人在二线里作战。

    但是花剌子模沙已经不能再作任何抵抗了;他仅在逃避追击上得到成功而已。最后他逃到宽田吉思海(里海⑤里的一个小岛上;不久以后他便死在那里)。同时者别和速别额台越过太和岭(Caucasus)⑥进入南俄罗斯的草原;在迦勒迦河畔击败了俄罗斯的大公们。当他们进行了惊天动地的攻击后;便取道钦察草原⑦回转到成吉思汗的行宫。

    一二二○年的夏天;成吉思汗驻营在那黑沙不(Nesef)⑧附近;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卡尔什(Karshi)城址。因为这个地方是最适宜作游牧民族的夏季牧放地的。成吉思汗在这里驻营;饲养他的马匹;休息他的士卒。最近所征服的地方;已经从战争所造成的后果上开始逐渐恢复。蒙古皇帝为了设法使居民的生活恢复正常化;便在所征服的城镇里委任一个长官;在一般情况下;那些长官们都是从伊斯兰教徒里选拔出来的。而在蒙古守军所驻屯的城镇里;除委任土著做当地的长官外;同时还设置一个蒙古戍将。

    一到秋天;成吉思汗便进军到忒耳迷(Tarmiz)⑨去;这座城池的防御非常坚固;经过强袭以后方才攻下来。在短短的围攻期内;曾经使用着一种石去猛轰那座城池;这样一来;便使得敌人的武器没有方法可以使用了;于是便命令围城军驱使着他们的冲锋队突进到城脚下。种石砲乃是由回回工匠替成吉思汗制造的;因为成吉思汗颇知道怎样去利用他所征服的文明民族的一切能力;以便完成他自己的目的。而且他所任用的这些外国人(色目人);也不过是他自己的驯顺工具而已。

    一二二○——二一年之交的冬天;成吉思汗驻营在阿母河畔。这个地方是最适宜作冬季牧地的。同时在三个皇子和博尔术那颜统率下的精锐部队;向着花剌子模沙和其首都兀笼格赤⑩进发。那个地方在当时是很繁荣的;它或许能够变成一个反攻的起点。它曾被花剌子模沙那个有权势的母亲秃儿坚可敦11所管辖。但是这时候她听到她的儿子已经放弃了阿母河沿岸的地方;她便也力图逃走了。不久她终于被驻在波斯的蒙古军所俘虏。这个残酷而充满着野心的妇人;最后由成吉思汗派人押送到蒙古去;在那里她住上一个颇长的时期;死于伟大的征服者之后。兀笼格赤是经过长时期的围攻以后方才攻陷的;其后在一二二一年的春天;察合台和窝阔台在当时围攻中的塔里寒(Talkan或Talikhan)12地方和他们的父亲会师了。

    在一二二一年的春天;跨渡过阿母河以后;成吉思汗占领了巴里黑(Balkh)13;并前进到塔里寒;为了要完成一种特殊的任务;他从中军里派遣诸王拖雷率领了一支分遣队进入呼罗珊14。

    摩河末的儿子扎兰丁15;从花剌子模沙那里退却以后;已经逃脱了蒙古军的追击;甚至还击败了那些追军里的一个纵队。他现在回转到阿富汗的哥疾宁(Ghazni)16;并在那里开始整编新军;徐图反攻。他是一个果敢而活跃的人物;他不愿意仿效他的父亲;也没有过分考虑过蒙古军和其统帅的卓越特质;或者怀疑过他自己军队的可靠性;他便突入跟成吉思汗斗争了。他的决断是被个人的勇气;或是被一种责任感所鼓舞起来的;但是最要紧的还是被一种有勇无谋的资质所驱使的。失吉?忽秃忽——对于这个人;已经在本书前文里介绍过——受命进攻扎兰丁;但是在八鲁湾17一役里几乎被后者击败得溃不成军;这迫使他率领着残余部队狼狈退回到成吉思汗的行营。这次战役在整个战事中;为蒙古军所受到的唯一的严重挫折;成吉思汗在这种场合上;曾表示出他的宽宏大量;泰然接受了战败的消息。他说:“失吉忽秃忽习惯了经常的胜利;还未曾经验过命运的残酷。现在遭遇了这样的挫折;以后应该格外谨慎才好。”18成吉思汗自已已经一再体验到命运的残酷;同时也常提醒其将帅命运的变幻莫测;尤其是提醒其将帅注重他自己所具有的卓越特质——慎重性。例如:当他听到者别那颜征讨古出鲁克得手的消息时;便遣使带给他一道传旨;告诫他:勿要因胜而骄;因为客列亦惕部的王罕和乃蛮部的塔阳汗都是因骄傲而失败的。19成吉思汗的钟爱失吉忽秃忽,是为着他的聪明头脑;善于应付新事物的坦白胸襟;和其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因为这种勇敢精神;是在幼年时代便已经受到了考验的。曾经在严冬的某一天里;当成吉思汗在大雪里迁移他的营帐时;从距离营帐不远的地方;有一群野鹿经过。失吉忽秃忽当时只有十五岁;亲眼目睹了这件事;便请求营帐总管的许可;到外面去追猎由于深雪而不能跑得很快的野兽。等到日暮驻营时;还不见失吉忽秃忽回来;这便引起了成吉思汗的注意;等到汗听到了孩子迟迟不归的原因;便恼怒营帐总管不该在这样天气里允许一个小孩子独自远离阵营。但是就在这一刹那间失吉忽秃忽竟回来了;声称在三十头的野鹿里面;已经被他杀死了二十七头。那些野兽的尸体果然以后在大雪里被找着了。因此成吉思汗钟爱这个小孩子的大胆行动;比以往更要喜爱他了。20

《成吉思汗传》第四部分 第十三章 突厥斯坦、阿富汗和波斯的战役(2)

    确定了失吉忽秃忽的败北程度之后;成吉思汗便开始采取措置去消除它的后果。扎兰丁利用其胜利的唯一方法;便是残酷地杀戮被俘的蒙古军。他甚至不能根绝其麾下将帅们的争吵;也不能遏止那些异种混合部队里所燃起的种族猜忌的火焰。他一再暴露他自身不过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汉;而不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统帅;塔里寒既然在这个时候落到蒙古军的手里;成吉思汗便能毫无牵制地率领他的大军前去讨伐扎兰丁了。他路过八鲁弯战场,经勘查阵地以后;便谴责失吉忽秃忽选择战地的不当。扎兰丁在成吉思汗到达以前早已退却了;汗追击他一直到申河21的河畔。一二二一年的秋天;决战便在这条河沿岸进行。成吉思汗亲自指挥着蒙古军;扎兰丁不能在这里强行渡河;并且也不能输送其眷属和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