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后传
破馍辽粒浠耷睿窆砟猓璧酶渡较嗨啤?br /> 谈到罗成的枪法,那就更不用提了。老罗家的枪法,就是五虎断命枪。所谓五虎,就是五家的枪法。哪五家?三国的赵云、马超、吕布,西汉的项羽,列国的子都。老罗家集中了这五家的精华,才创出五虎断命枪的枪法。所以罗家枪称为一绝。现在罗成遇上了强敌,自然毫无保留,把罗家枪的精华都使出来了。
只见他,一扎眉尖二扎心,三扎软肋四挑筋,五扎金蛇遍地走,六扎猛虎把食寻,七扎八仙来祝寿,八扎怪蟒穿长林,使出九路绝命枪,十方好汉吓断魂。
大枪被称为兵刃之中的“贼”,最普通也最吃功夫,练好了,实属不易。就见罗成把大枪使开,上下翻飞,变化无穷,恰似雨打梨花,又如秋风扫落叶,只舞得银蛇乱窜,风雨不透。一百多个回合过去了,仍然不分胜败。苏定方直累得吁吁带喘,汗流浃背;罗成也累得满脸通红,直喘粗气。苏定方暗道不好,再打下去恐怕力量上抵不住罗成,不如见好就收,以利再战。可是一想,不行!方才已经和罗成约好了,今天不分胜负决不收兵,哪能言而失信。打吧,又怕力量上抵不住他,这该如何是好?!这……哎,他忽然想起来了,对了,我何不用弓箭胜他。诸位,苏定方射箭可称一绝。当年他就是用箭射死罗艺的。
苏定方想到这,眼睛一亮,“唰!”虚砍一刀拨马便走。罗成怒道:“老匹夫,胜负未分,你往哪里走!”
说着,他双脚狠狠地一点马镫,白龙马“咴儿咴儿”直叫,四蹄蹬开,犹如一道白线,奔苏定方就迫下去了,苏定方马往前跑,眼往后看。一看罗成追来了,喜得他心花怒放,赶紧把大刀横担到铁过梁上。右手摘弓,左手抽箭,一拉弦脐,搭上弦扣:前把如推泰山,后把拉满弓弦,冷不丁的一回身,对准前拳一松后手,嘴里喊了声:“着!”“嗖——”的上声,狼牙大箭,奔向罗成面门射来。
再说罗成,催马摇枪,正在后面追赶,突然发现苏定方肩膀一动,罗成也灵机一动,就知道他要放冷箭,说时迟,那时快,罗成刚想到这,箭可就到了。罗成暗叫不好,赶紧往旁边一甩脸,这支箭贴着罗成的鼻子就擦过去了,罗成刚一转身,耳轮中就听见“嗖——”的一声,第二支箭又到了,直奔罗成的咽喉,罗成使劲往下一哈腰,这支箭从头顶掠过,箭羽擦到头盔上,发出一种怪声。还没等罗成喘过气来呢,第三支箭又到了。罗成躲闪不及,箭正射到吞肩兽上,穿过三层铁甲,差一点挨到肉上,幸亏被吞肩兽护住肩头,否则罗成的右臂就废了。罗成恼羞成怒,火攻顶梁,急忙挂上大枪,摘下宝雕弓,拔出苏定方的狼牙箭,搭弦认扣,对着苏定方又射回去了。嘴里喊了声:
“原物送回,并无损坏!”
苏定方见罗成连躲过三支箭,早吓得呆住了,不提防罗成还有这么一手,等箭到了,他才发觉,吓得他“哎呀”一声,往旁边一扑棱脑袋,这一箭正射到他护心镜上,“嘡啷”一声,火星迸现,箭落到地上。要不是护心镜护住前心,苏定方的命可就没了。虽然如此,也把他吓出一身冷汗。苏定方见事不好,逃命要紧,连头也不回就败下去了。罗成哪里肯罢手,催马拧枪,紧追不舍。苏定方刚逃到中军,罗成就冲到马后了。
这时罗成已杀入重围,四外都是苏定方的人马,“呼啦”一声把罗成困在垓心。罗成毫无惧色,抡开大枪,左拦右遮,如入无人之境,碰着的死,挨着的亡,真好像虎入羊群一般,再说唐将张公、李义、樊虎、连明,恐罗成有失,急忙催动人马冲杀过来,与苏军展开混战。常言说,将是兵的胆,兵是将的威。苏定方战败,大大挫伤了兵将的士气,他们招架不住,纷纷溃散。苏定方吆喝不住,只好单身逃命。罗成领兵杀进苏定方的大营,放起大火,苏军哭爹喊娘,乱作一团,死伤者不计其数。罗成传令,把受伤的俘虏全部杀掉,没受伤的都押送阳平关,交军师处理。
再说苏定方,过烟穿火,夺路而走。半路上正遇上三子苏凤,父子见面又悲又喜。苏定方忙问道:“你大哥和二哥呢?”
“请爹爹放心,都平安脱险了。儿怕爹爹有失,特来接应。”
苏定方点点头,率领残兵败将,奔西逃命去了。
罗成打了大胜仗,稍微出了一口气。不过苏定方跑了,他怎肯罢休。他把战后的事情处理了一下,就集合人马追下去了。
书说简短,苏定方跑到哪里,罗成就追到哪里。一口气收复了唐营失落的十七座大寨,紧接着又克青川,占文县,收武都,破舟曲,连下宕昌、岷州、哈达铺、麻牙、理川等十多座城镇。捷报频传,令人鼓舞。
苏定方连吃败仗,立不住脚,一口气逃进临潭府。时值九月,大雨连绵,苏定方命军兵挖开洪水河大堤,以水代兵,水淹唐军。罗成见事不妙,忙引军退守岷州,派张公回阳平关催粮。只因雨大,双方暂时罢兵,罗成利用这个机会,养马息兵,整修战具。并派樊虎、连明四处征粮。
且说苏定方,真好像斗败的公鸡,龟缩在临潭城里,一蹶不振,每日里唉声叹气。所幸的是,在这段时间里苏山和苏海的伤已经痊愈了。这一天,父子四人在帅厅中议论军情。苏定方道:
“为父自领兵以来,攻必取、战必克,无往而不胜,谁知却落到这步田地。如今粮饷两缺,孤立无援,罗成又咄咄逼人,奈何?”
苏山愤愤地说:“罗成这小子,欺人太甚,早晚有一天要把他碎尸万段。”
苏海道:“依我看,爹爹不必气馁,您不是常说,胜败乃兵家之常吗?打几个败仗算什么!好在咱们临潭城,高大坚固,又有洪河之险,量罗成一半时打不到这里来。咱们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商量对付他的办法。”
苏山又说:“爹!我看您最好去见见后汉王,请他速派援兵。否则,我们要兵无兵,要粮无粮,如何能挡住罗成。”
苏定方长叹道:“援兵迟迟不来,其中必有缘故。为父本想亲自去搬请救兵,可是大敌当前,我又不敢离开,真是左右为难。”
苏凤大叫道:“父亲只管去,有我们哥仨在这镇守,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苏定方道:“你们哥仨都有个共同的毛病,就是轻敌好斗,容易中计,为父怎能放心?”
苏山道:“爹,您放心吧,我们一定接受教训,谨慎小心就是了。”
苏定方连连点头,正色道:“为父明日就去搬兵,把临潭就交给你们了。切记:一、在任何情况下不可出兵。二、你们三个换班守城,不得疏忽大意。三、要善待官兵,不可粗暴。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目前军心浮动,要严防兵变哪!”
“是是是,儿等记住了。”
苏定方把印鉴移交给长子苏山,叫他临时代理元帅之职。
次日早饭后,苏定方带着一百骑兵,离开临潭,抄近路赶奔临夏府。现在,后汉王刘黑闼的行宫就设在这里。城外驻扎着八大营。哪八大营?先锋营,火枪营,红衣炮营,水军营,弓箭营,敢死军营,骁骑营,骆驼队营。每营一千人,各有名将统带。离临夏府不远的尖扎、阿牛镇,驻扎着西突厥的三万人马,水陆要塞都设有重兵把守,刘黑闼自称这里是铜帮铁底的安全区。
且说苏定方,一路上饥餐渴饮,马不停蹄,很快到临夏府了。进城后,他先住在馆驿里,递上手本,等候汉王召见。
次日下午,黄门官传出谕旨,传苏定方进宫。苏定方换好朝服,走上银安宝殿。别看名义上叫银安宝殿,其实就是一座大厅房,设备很是简陋。
近来,刘黑闼的心情很不好,这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苏定方连吃败仗,伤兵损将,失地丢城;五国联军只剩下他一国;心爱的老闺女刘小姣命丧唐营;唐兵来势凶猛,很难抵挡;西突厥对他十分苛刻,要这要那,供不应求。目前,他进不能进,退无法退,真是左右为难。连日来,他寝食难安,每日拿百官和宫女撒气。正在这时,苏定方来了。
苏定方先给刘黑闼请了安,然后站在一旁,刘黑闼沉着脸问:
“孤并无宣你的旨意,因何私离防地?”
苏定方一听这话,心中非常不快,暗道:这纯粹是废话,没事我能见你来吗?有心反驳几句,又怕越轨,只好暗气暗憋,强压怒火,施礼道:“臣奉大王旨,领兵攻打大唐。开始时都很顺利,不料在阳平关遇上了强敌罗成。该人智勇双全,实在厉害,臣连吃败仗,被迫退守临潭。本想决一死战,无奈要兵无兵,要粮无粮,空有其心,无有其力。臣只好亲自来见大王,搬兵求救。”
“嘿嘿嘿嘿!”刘黑闼冷笑了几声把眼一瞪说,“怎么,你也打败仗了?你不是自称花刀无敌吗?这回怎么变成有敌了?当初孤信任你,听了你的话,才出兵犯唐的。谁知,你是个牛皮匠,言行相违,误了孤的大事,有何面目说短论长?!”
苏定方实在听不下去了,往前大跨了两步,挺着胸说:“王驾言之差矣。从古至今,没有不打败仗的将军。诸葛亮一生谨慎,还失落了街亭;项羽虽勇,难免死于乌江;刘备虽有关、张、赵云等名将辅佐,也曾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门。古人尚且如此,何况我苏定方?再又说了,打仗靠的是士气,靠的是粮饷,请问大王,当兵的不吃饱肚子如何争斗?我苏定方再厉害,手中没有兵怎么能行?”苏定方又接着说,“臣为大王效命疆场,本无含怨,可你也应该体恤臣下的疾苦哇!为什么不派救兵?不发给我粮饷?难道这也怪我无能吗?”
“大胆!放肆!”刘黑闼霍然站起,把桌子拍得很响,“苏定方,你身为统帅,肩负重任,却连吃败仗,只落得失地丢城,伤兵损将,把本王的脸都丢尽了。念你我共事多年,又是亲家,本王才一再忍让。你不但没有请罪的意思,反而责怪到孤家的头上,真是岂有此理!”
苏定方并不让步,大叫着说:“你不派救兵,这个仗叫我怎么打?有本事的,你自己指挥人马去吧!”
苏定方说罢,把帅盔摘下来,往地上一扔,转身便走。文武百官见事不妙,往上一拥,把苏定方拦住,纷纷劝道:
“大帅息怒。”
“大帅留步。”
“大帅有话慢慢商量嘛!”
又有人低声劝刘黑闼:“大王息怒,目前正在用人的时候,切不可自相矛盾。再又说了,大王所依赖者,苏氏父子也,要把他得罪了,可就不好办了。”
刘黑闼也正是出于这种原因,才没有处罚苏定方的。听了百官的劝解,他又把话拉回来了。
“苏定方,你打算要多少人马?”
苏定方一看刘黑闼把话拉回去了,也只好顺势下了台阶。他沉思片刻说道:“一万足矣。”
刘黑闼冷笑道:“本王还有话问你!”
第十三回 两雄决斗
后汉王刘黑闼捋着大胡子对苏定方说:“你连吃败仗,本应惩处,看在多年君臣的分上,先记上这笔账。不过咱要把话说清楚,你这次再打了败仗怎么办?嗯?”
苏定方把牙一咬说道:“甘受军令,大王随便定罪就是。”
“空口无凭。”
“愿立字为证!”
“好。”
刘黑闼把大手一抡,命人把文房四宝递过去。苏定方提笔在手,毫没犹豫,就立了军令状,又画了押,呈给刘黑闼,后汉王看了一遍,命人收藏起来。立刻传旨拨给苏定方人马一万,粮草三千石。刘黑闼处理完了,一抖袍袖,退殿去了。
苏定方回到馆驿,心中十分不快,虽然说要求达到了,可是,君臣之间闹得很不愉快,已经产生了裂痕。想想自己,数十年来一心一意地为刘黑闼卖命,到头来却得到这般结果,实在叫人寒心。他无心在此耽搁,第二天起来,率领人马就离开临夏了。
苏定方在路上不住地盘算:现在人马有了,粮草也有了,下一步怎样对付罗成?他左想不行,右想也不妥,想了很多战术,结果又——否掉了。
“启禀大帅,少帅苏山、苏海来了。”
“啊!”
苏定方倒吸了口冷气,惊问道:“他们在哪里?”
“您看。”报事的军兵用手往前一指,苏定方长身观看。就见盘山道上跑来一支人马,旌旗不整,队伍凌乱,苏定方心头一凉,就知道出事了。书中代言,苏定方猜得不错,他现在呀,连个家也没有了。
自从他搬兵走后,把兵权交给三个儿子执掌,长子苏山代理临时的元帅,苏山不敢大意,爹爹走后,他马上传令在临潭城外,设下重重障碍,又增设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