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后传





惺裁创笪O眨筒宦睹妗M蛞惶凭硐菥常鸵抵槐壑ΑK蚨ㄖ饕猓衙碇械氖伦髁私淮獠畔铝死ヂ厣剑寄狙虺嵌础K辉冈诎滋斐鐾罚不对谝辜湫卸U案下罚汕膳錾狭苏饧拢话艘母缬鱿眨捎胁痪戎恚獠糯蠛耙簧牙铣谈攘恕L宓榔窨习帐郑乓鲆怀〈笳剑?br />
  第三十一回 罗府风波

  且说谢映登,用拂尘一指铁板道人:“道兄,你我都是出家之人,又是三清弟子,何必贪恋红尘,妄开杀戒?依贫道良言相劝,你不如赶快离开是非之地,回到深山古洞去修炼,一尘不染,普渡众生,又落个逍遥自在,何乐而不为?”
  “住口!”铁板道人吼叫道,“你是什么人,竟敢以长者的口气教训我!你说我贪恋红尘,妄开杀戒,你又在干什么?”
  这时老程在谢八爷身后骂道:“杂毛!瞎了你的狗眼,他是我磕头结拜的八兄弟,神射手谢映登。他跟你可不一样,他是好杂毛,你是坏杂毛,杀你这样的正应该。八弟呀,别跟他啰嗦了,这种人不识好歹、不知香臭、不懂人情、不通道理、麻木不仁、狗屁不是,你跟他讲道理犯得上吗?枉费唇舌,快把他打发了就得啦!”
  谢映登听了也不敢乐。心说,四哥呀四哥,你哪那么多的词儿呢?他扭转回身低声对老程说:“此乃是非之地,不可久留。小弟先把他战住,四哥可趁机逃走。夜长梦多,小心他的援兵。”
  “把你一个人留下,我岂能放心?”
  谢映登发急道:“走一个是一个,何苦都陷到这里,你先走一步,小弟随后就到。”
  老程一听也对:“老八,就按你的主意办,你可多加小心。”
  说罢把马牵过,斧子拣起来,就上马,大肚子一撞铁过梁,蝈蝈红扬鬃摆尾,奔大道就跑下去了。
  铁板道人一看老程跑了,顿时红了眼睛,把一肚子气都泄到谢八爷身上了,晃剑便砍。谢映登不敢怠慢,探臂膀掣出紫电剑,与妖道战在一处。谢八爷一看,铁板道果然厉害,想要胜他,着实不易,只好尽全力把他拖住,争取时间,叫四哥跑得越远越好。
  且说程咬金,马不停蹄,向前疾驰,一口气跑出五六十里,累得他上气不接下气,战马也累得吁吁带喘。老程这才把速度放慢,又走出一程,他估摸着没事儿了,才把马带住,“吁——”回头看看。这会儿,天已灰白,晨雾弥漫,看了半天什么也看不见。抬头看,眼前是一带山岗,树木交杂,不知是什么所在,他拨转马头,窜进树林,从马上跳下来,把马的肚带松开,让它也休息休息,老程利用这个机会喘喘气。他一面休息,一面往大道上张望,盼着八弟早些到来。不久,天亮了,红日冉冉升起,霞光万道,就见一人顺大道跑来,老程一看,来人正是谢映登。
  “八弟这厢来,四哥在这儿呢。”
  谢映登闻声跑进树林,蹲到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粗气,老程忙问道:“受伤没,铁板道哪去了?”
  谢八爷喘了好一会儿,站起来说;“那老道甚是厉害,我好不容易把他战退。他回了营,我也追你来了。”
  兄弟二人席地而坐,谈起了离别的情况,当谈到罗成阵亡,弟兄们死伤殆尽的时候,谢八爷长叹一声,滚下了热泪。他们又谈起眼前的事情,老程便把回京搬兵的事说了一遍。八爷道:“难为四哥偌大年纪,还要出生入死,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了。”
  老程也长叹一声:“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看着弟兄饿死呀!”
  八爷皱着眉说:“怕只怕救兵来时,木羊城早已不复存在了。”
  “可不是吗,现在城里就断粮了,全靠挖鼠洞寻粮,这能支持多久?老八,你是出家人,净学些‘歪门邪道’,看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谢映登沉吟不语,好半天才说:“办法吗,倒是有的,只是城中人马甚多,杯水车薪,恐怕无济于事。”
  老程忙间:“你有什么馊主意,快点儿说呀!”
  “我有个师兄,名叫西门彦,此人精通医术。为更好地修行,经常百日不食。后来我才知道,他会配一种特殊的药丸,人吞服后,此药散发热量,可催动血脉流通,故此,人可以不死,只是此药不可多服,服多了就会中毒而亡。小弟打算求他帮忙,配制此药,送进城去也不难。可就是数量有限,如何是好?”
  老程道:“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能保住多少算多少吧。不过,咱们可一言为定,城中的事就拜托你了。”
  “四哥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
  老程站起来说:“事不宜迟,愚兄这就上路,咱们回头见了。”
  谢映登点头,二人这才拱手告别。按下谢八爷怎样求助师兄配药,怎样送进木羊城,暂且不表。单说老程,疾驰了几日,飞马进了潼关,又疾走了两日,这天终于回到长安。
  老程长出了一口气,怀着惆怅的心情回到鲁国公府。程府上下,一片忙乱,把老程扶进内宅。裴氏夫人急忙率领家眷前来问安,老程简略地把前敌的情况介绍了一遍,裴氏大惊,急问道:
  “那该如何?”
  老程口打唉声:“我也不知该怎么办好,待明日见了幼主再议良策吧。”
  老夫妻正在谈话之时,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门一开,程铁牛、程万牛哥儿俩闯了进来。
  “爹爹回来了?爹呀,可把我们想坏了。”
  说罢,一人拉着老程一只胳膊,不住地晃动。
  “快松手,快松手,我受得了吗?”
  老程又气又喜。哥俩这才把手放开,围着爹爹询问前敌的情况,老程又对他们讲了一遍。程铁牛大吼道:“这么说来,皇上非饿扁了不可;徐三伯父也得饿干巴了,这可怎么办?”
  程万牛焦急他说:“爹,我有一个好主意,明天见了幼主千岁,你就保举孩儿我为二路元帅,领兵带队去木羊城解危救驾如何?”
  老程一听气乐了:“他娘的,比你爹还能吹。就凭你这两下子,还想当二路元帅?真是光屁股撵狼——胆大忘了害臊!”
  裴氏说:“自你走后,他们哥俩天天习武,学业上也有长进。”
  “是吗?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程铁牛把大肚子一拍说:“这还假得了?不信你去问罗通、秦怀玉、尉迟宝怀、尉迟宝庆、徐敬业他们。我们天天都在教军场练武,他们都夸我们哥俩有能耐了。”
  老程听了心里一动,遂问道:“他们的武艺如何?”
  程万牛说:“当然还得数罗通了,人家都说他的武艺超过了罗成叔叔。”
  程铁牛插言说:“我看秦怀玉哥哥比他的能耐还大,幼主千岁说,他都超过了我秦二伯父。”
  老程又问道:“幼主千岁也知道你们练武?”
  程铁牛大笑道:“何止知道,他也经常和我们在一起练,前几天,我还摔了他一个跟头呢。”
  一家人在一起说笑了好一阵子,这才归房安寝。次日早膳毕,老程更换了朝服,怀抱贞观天子的圣旨,赶奔八宝金殿。今天正是殿下李治临朝的日子,群臣朝贺已毕,归班站立。
  殿头官启奏:“鲁国公程咬金还朝,现在殿外候旨。”
  “真的?”
  李治又惊又喜,立刻降旨:“宣!”
  殿头官转身冲殿外喊道:“殿下有旨,宣程咬金上殿哪!——”
  “臣遵旨。”
  老程腆着大肚子,迈着步子走上金殿,站在品级台下躬身道:
  “臣程咬金见驾,千岁,千千岁。”
  李治急忙欠身离座,非常客气地说:“世伯免礼,赐坐。”
  “千千岁。”
  这时值日的太监早把绣龙墩摆好,老程稳稳当当往上一坐。李治忙问道:“世伯从哪里来?军前战况如何?我皇父怎样?”
  老程口打唉声,大呼道:“万岁与大队人马中了敌军的诱兵之计,被困在木羊城中,粮草尽绝,伤亡惨重,朝不保夕,一筹莫展,派臣闯出连营回京搬兵。救援及时或许还能见面,迟去一步,恐怕就不好办了。这是万岁的圣旨,请殿下过目。”
  殿头官把圣旨接过来,转呈李治。李治急忙整理衣冠,跪接圣旨。三拜之后,他把圣旨展开,定睛瞧看,不由得眉头紧锁,长吁短叹,他沉吟片刻后才说道:“请问世伯,什么人能解危救驾?望赐教。”
  “昨天晚上臣就想好了,最好在朝臣之中选拨一位二路元帅,叫他领兵救驾。”
  李治又问道:“不知何人可称此职?”
  “这很难说。殿下可传旨下去,定于明日在御教场选拔二路元帅,凡在京的功臣宿将以及各府的少国公,都可以报名投考,殿下可制定几条比武的规则和当选二路元帅的条件,不论是谁,凡符合要求的不就是二路元帅嘛!”
  李治抚掌称善:“对极,对极,但不知何人担任主考?”
  “自然是殿下了。”
  李治摇头道:“不可,不可,还是世伯担任主考为好。”
  老程道:“既然殿下有旨,臣就遵命了。”
  李治马上颁发诏旨,悬挂在午朝门外,并通知在京的功臣宿将,各府的少国公,明日下场比试。安排已毕,拂袖退殿。
  消息传出,长安震动,各府的家丁奔走相告,很快就传遍了九城,特别是那些年轻人,谁不想争强斗胜,耀祖光宗,他们纷纷准备盔甲兵器和马匹,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下场一试。
  且说老程,从金殿回到府中,先休息了片刻,马上把长史叫到眼前,叫他拟了个考试比武大纲。拟完了,读给他听,他听着不合适的地方,又进行修改,一直到他满意了,这才缮写清楚,派人送交李治审阅。李治也很满意,立刻照准,又派人送给老程,这件事就算定下来了。
  午后,老程带着几名家将,到各府去拜望。当然了,他不是哪座府都去,而是有目的有重点地走访,头一家先到秦府。老程下马,命人通报,时间不大,府门大开,秦怀玉接了出来:“四叔一向可好,侄儿有礼了。”
  “起来吧,你爹爹可好?”
  秦怀玉长叹一声,皱着眉说:“家父的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始终躺在床上。”
  老程点点头,让秦怀玉领着,直接赶奔内宅。贾氏夫人率领内眷在门外迎接,礼毕,把老程让进屋中。老程一进屋就嗅到浓郁的药味,转过屏风,进入内室,这就是秦琼的病房,仆人已把帐帘卷起,老程紧走几步,靠近床沿,定睛观看。就见秦琼仰面朝天躺在床上,软布包头,须髯堆在胸前,面如灰纸,唇似干姜,眼窝深陷,颧骨突起,瘦得剩了把骨头,若不是他二目微睁,鼻子扇动,简直与死人无异。老程心如刀绞,顿时眼泪就掉下来了。他拉住秦琼干瘪的大手,咽喉如堵,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贾氏夫人哈着腰,轻轻地呼唤道:“老爷醒醒,四弟看你来了。”
  秦怀玉也叫道:“爹,您精神精神,我程四叔来了。”
  其实,秦琼都听得清楚,只因身体太弱,干着急动弹不了,他强打精神把眼睁大,看看床边的程咬金,身子动了一下,秦怀玉明白,爹是想坐起来,赶紧把爹爹扶起来,用枕头垫到他后背上。秦琼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拉着老程的手不住地摇晃,程咬金知道他是有话说不出来,忙劝道:“二哥,别着急,有话慢慢地说。”
  秦琼喘了好一阵,望着老程点点头,声音微弱地说:“老四,你好哇?”
  “不劳二哥惦念,小弟一直都不错。”
  秦琼苦笑了一下,又问道:“听说你随万岁西征去了,不知前敌情形怎么样?”老程怕他焦急,没敢说实话,故意笑着说:
  “二哥放心,仗打得不错,把五关都拿下来了,用不了多久就会班师回朝了。”
  秦琼又满意地点点头问:“三哥、尉迟恭、诸家兄弟可好?”
  “好好好,无一人伤亡,都挺不错,众人还叫我捎信儿问二哥好呢。”
  “这就好,这就好。”又停了片刻,秦琼接着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愚兄是不中用了,但盼你们早早班师,或许咱们还能见面,若迟几日,恐怕就……”
  秦二爷说到这,闭上眼睛,两行热泪滚了下来。老程尽量控制着自己,勉强笑笑说:
  “二哥不必多想,但盼你早日康复,对国对民都大有好处。”秦琼摇摇头:“不行了,我心里清楚,我很快就要向你们告别了。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哪,今后大唐的江山就依赖你们了!”
  程咬金又安慰了几句,他怕秦二哥累着,便起身退出。秦怀玉陪着四叔来到前大厅,重新落座吃茶。怀玉悲伤地说:“我看我爹的病够呛,也就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啦!”
  老程说:“人迟早难免一死,你是当儿子的,尽力行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