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疯狂
还有一个是谁呢,难道能有两个人来治理天下?”这倒也是尊崇皇帝的意思,李存勖觉得大为有理,所以不但不生气,还给了他不少赏赐。
敬新磨敢打皇帝,自是胆子不小,却也是仗着皇帝对他的宠爱。李存勖本是沙陀部人,他的左右侍卫也多是西域胡人,在相貌上高鼻深目,和中原人不太一样。这些人自恃是皇帝侍卫,往往仗势凌辱百官。敬新磨看不上他们这样的行为,就经常嘲讽道:“现在天下已定,还要这些只会拉弓射箭的人干什么,他们又没有别的好处,就是比别人鼻孔大眼睛深而已。”那些人受到了敬新磨的讥嘲,就纷纷到皇帝面前告状。李存勖本来以李唐后裔相标榜,现在有人论他出身,自然很不高兴,把敬新磨召来,对他说:“我出自蕃部,天下皆知,你不替我避讳,反而骂我的部下,让他们到我这里哭着告状,这算怎么回事。”敬新磨却说:“陛下可别叫他们骗了,想来那起人眼窝如此之深,那眼泪就是用水车来抽,都未必得有,怎么还会哭?”李存勖不觉大笑,却也有点恼恨他还是语出讥刺,这时大殿上正有不少狗,就叫一条狗去咬敬新磨。敬新磨躲来躲去,最后爬到了柱子上,大声喊:“陛下,可不要纵容你的儿女咬人呀。”当时中原人往往鄙称沙陀、契丹等少数民族为“犬羊贱种”。李存勖听他把恶狗比喻为自己的儿女,当然是心存讥刺了,便勃然大怒,张弓搭箭,准备把他射死。敬新磨就急忙大声呼道:“陛下千万不要杀臣!臣虽然下贱,却与陛下同为一体,休戚相关,杀了臣可是很不吉利的。”李存勖很吃惊,询问缘故。敬新磨一本正经地说:“陛下登基开国,改年号为‘同光’,天下都称陛下为同光帝。同就是铜嘛。臣的名字叫敬新磨,这敬也就是镜。镜子新磨了,铜才有光亮;如若杀了敬新磨,‘同’就无光了。”李存勖听了他这一番解释,倒很欣赏他的机智,于是哈哈大笑,把他放了。
不过,这个敬新磨虽然仗着皇帝宠爱,“没大没小”,却是个正直的人,很有是非观念。有一次,李存勖带一批侍卫到中牟县去打猎。此时正值秋收,打猎的队伍呼鹰唤犬,把农民的田地踏得一团糟。中牟县的县令看不过去,拉住李存勖的马缰劝阻。李存勖打猎正在兴头上,看到这么个小小县令,居然来败他的兴,很是恼怒,让左右的人把县令拉开。这个县令却很执拗,仍然劝谏不止,道是做皇帝的人当以国事为重,爱民如子,为了一时娱乐,践踏了百姓的禾苗,实在不当。李存勖大怒,打算杀掉他。这时,敬新磨便带了几十个伶官上前,捉住县令,厉声指责道:“你身为一县之主,难道不知道我家天子喜欢打猎吗?知道就应该让百姓把地空闲着,好给天子打猎用。你怎么能纵容百姓种地,给国家交税,妨碍天子飞鹰走犬。如今不认罪过,还敢到这儿来唠唠叨叨,罪大恶极,理应处死!”说完,转过身来,对李存勖跪下,拿腔作调地说:“请陛下快快传令行刑!”十几个伶人也同声应和道:“请陛下快快传令行刑!”李存勖觉得十分有趣,放声大笑,不过也领会了他的劝谏之意,放过了中牟县令,传令部下绕田而行。
如果李存勖只是爱看戏演戏,和伶官们打打闹闹,虽不甚庄重,倒也无伤大雅。可是,他由于宠爱伶官,竟然任用他们做官,管起国家大事来,这问题可就大了。在灭梁之后,原先被梁军俘虏的伶官周匝见到了他,对他说后梁教坊使陈浚、内园栽接使储德源救过自己,希望能封他们做一郡长官。这时大将郭崇韬劝他:“新朝刚建立,跟陛下一起身经百战的将士,还没得到封赏,反倒让伶人当刺史,只怕大家不服。”可李存勖见到周匝,异常欢喜,不听郭崇韬之言,对周匝保举的那两个人连人也不看,立即应允。但是,他宠爱的这些伶官,却不可能个个都像敬新磨那样正直。其中,有一个叫景进的,就是一个阿谀奉承之徒。李存勖建都于洛阳,所居宫室为唐朝旧宫,当时嫔御不多,景进就和宦官们说宫内夜间见鬼,怪怕人的,李存勖问如何除鬼,他就说唐时后宫人数众多,现在人少,怪物就出来活动了,因此需要扩充宫女。李存勖听了自然高兴,就派景进到邺都采集美女。景进到了那里,大肆搜刮,连当地军士的妻女都不放过,抢来的女子马车不够装了,就用牛车。而当地人们害怕被捉充,大量逃亡,有几千人之多。就这样惹得天怨人怒,将士离心,李存勖还认为他能干,授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守御史大夫。有时还派他到地方上去,赋予其特种使命,采访官场和民间的事情,秘密报告自己。所以当景进进见言事时,在场的人就纷纷退出,以便他们密谈。
景进的势力如此之大,那些不肖的官员自然纷纷依附过来,向他行贿献媚。贪官孔谦想当租庸使,郭崇韬认为他不负人望,不让他做。孔谦就拍景进的马屁,尊他为“八哥”,景进就在李存勖面前保荐他,终于将他提升为租庸使。景进还上谗言陷害无辜的官员,李存勖的弟弟李存义,大将朱友谦都死于他的谗言之下。自此之后,朝中的大臣见了景进,没有不害怕的。而李存勖纵容伶官胡作非为,日后却要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夫唱妇随的贪财帝后(1)
李存勖在登基之前,为报父仇,南征北战,后方的稳固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他就统统委托给了父亲的老臣张承业。张承业本是唐朝派给晋王李克用的监军宦官,但他为人忠直,很有才干,和李克用甚为相得。朱温篡唐自立,李克用打出为唐复仇的旗号,不肯称帝,仍做大唐的晋王,使对唐忠心耿耿的张承业更多了一份感激之情,对李克用父子也就更加尽心尽力。李存勖初袭王位,叔父李克宁心怀异志,就是在张承业的帮助下将之诛灭的。因此,李存勖对张承业十分尊敬,称他为“七哥”。当李存勖外出征战之时,张承业主持内政事务,征兵买马支援前线,招抚流民生产务农,征集准备粮草充实军用,将河东的后方治理得井井有条。
张承业清廉正直,公私分明,从来不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对于李存勖亲信的不合理要求,也一概拒绝,就是对李存勖本人也是这样。李存勖在征战之余,有时回到太原探望母亲,他身边那些人向他讨要赏赐,他就向张承业要钱,但张承业却不肯多给他。李存勖没法,就心生一计,在钱库中设酒宴招待张承业,席间让儿子李继岌给张承业表演歌舞。张承业给他玉带马匹作为“缠头”,李存勖就说:“这些值不了多少。七哥还是把钱库里的钱多给他点吧。”张承业却说:“郎君为我歌舞,承业已经拿出自己的俸禄钱还报。而这些却是国库之物,是要支援三军作战用的,不敢用公物当私人礼物随便送人。”李存勖很不高兴,借着酒劲责骂他,但张承业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李存勖也无可奈何。后来李存勖的母亲曹太后听说此事,还亲自领着李存勖到张承业府上道歉。这样有张承业在内打理政事,就使李存勖得到源源不断的兵源和粮草的支持,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对付后梁。所以后来史书上说:“成是霸业者,承业之忠力也。”
张承业为李氏父子的事业竭忠效力,是存着一份复兴唐室的心思。所以,当李存勖登基称帝,他就十分吃惊,不顾自己生病跑去责问他。李存勖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就支支吾吾地说这都是将士们的意思。张承业伤心之至,不久病死。而李存勖没了这位老臣看着他,自然也就没人再管他花钱,他贪财的本性,就大大暴露了。
为了多多搜刮钱财,他重用贪官孔谦为租庸使。孔谦为敛民财供奉他挥霍,便绕过藩镇将领直接下令到州县催交赋税。虽然有的藩镇上奏弹劾孔谦违反朝廷制度,李存勖却一方面下诏表示照制度办事,一方面又对孔谦姑息纵容,致使其横征暴敛,民心大失。皇帝纵容孔谦,其他官吏也就纷纷效仿,层层加重剥削,致使百姓流亡他乡,士兵挨饿受冻。李存勖又听信宦官的主张,将国家的财赋划分为内外府库,州县供奉的钱财就纳入外府库,充当军事和政治费用。藩镇所贡献的钱财则送入内府库,供酒宴、游玩和赏赐伶人所用,最后导致外府库经常枯竭,经费紧张,而内府库的钱财却堆积如山。当遭遇水旱灾害,民不聊生之际,有大臣请求废除地方的苛捐杂税,以收揽民心,可李存勖依旧奢侈享乐毫不收敛,反而预先征收河南第二年的赋税以供自己享用。他大兴土木建造富丽堂皇的宫殿,又让伶人景进等广求美女进献,满足其荒淫的生活。
李存勖如此聚敛贪财,却还有他妻子刘皇后的推波助澜。这刘皇后就是那位为了富贵不认亲生父亲的刘氏。她本是小家女子,在兵乱中被劫,成为了李存勖母亲曹太后的侍女,后来曹太后又把她送给李存勖作妾。她姿容出众,能歌善舞,很受李存勖的宠爱,再加上又给他生了长子李继岌,李存勖登基后就把她立为皇后。刘氏本来就是贪图富贵之人,为了做皇后,连亲爹也不认。做了皇后,就更是贪婪,反而认了大臣张全义作义父。张全义本是后梁降将,出身豪富,李存勖经常带刘皇后到他家饮酒作乐。张全义每回也伺候得十分周到,不但满席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还经常赠送珠宝玉器。刘皇后就对李存勖表示想认他为义父,李存勖当场同意,张全义更是不肯错过这个良机,有了刘皇后这个义女撑腰,也就从根本上保住了自己的权势和富贵。从此每遇节日便命人送贵重礼物入宫给刘皇后,刘皇后便又多了一条生财之路。各处的藩镇见状,也纷纷巴结刘皇后,以固结自己的权势,每次向朝廷进献财物,都要准备两份,有一份专门给刘皇后。
李存勖虽然贪财,但这刘皇后比起他来,还是更胜一筹。尽管有了种种生财之路,再加上内府库搜刮来的大量钱财,也还是不够她花。为了更多更直接地聚敛钱财,她还派人经商贩卖物品,从中渔利,为了多销商品,竟将干鲜果品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出售,倒很有品牌意识,知道利用名人效应。只是皇后身为一国之母,却如此孜孜求利,实在是很不成体统的事情。皇后如此贪财,对于李存勖的聚敛行为,自然不会加以劝阻,反而乐得坐享其成,把国家府库视为己有,不肯出一点以解国家急需。当将士缺乏粮饷怨声载道的时候,宰相无奈之下乞请发放一些内府库的钱财赏赐将士,以解燃眉之急,等日后再如数补还。刘皇后一听脸色大变,回屋拿出日常用的银盆两个,又将皇子三人领出来,道是宫中已是一个钱也没有了,就剩下这些,让他卖了犒赏将士。如此刁蛮撒泼,宰相只好拜辞而去。
李存勖和刘皇后的贪财聚敛,倒行逆施终于促使危机最后暴发。士卒们由于缺粮食吃,竟将妻子儿女出卖,或者到山里挖野菜充饥,但常常有在半路饿死的。军队中怨声四起,再加上功臣宿将们横遭猜忌,接连被冤杀,国家的危急越来越大,而这两位还在钱眼里醉生梦死,不知命在旦夕。直到后来兵乱迫在眉睫,李存勖才想起用钱财赏赐将士,让他们为自己卖命,但士卒们背着钱物,没一点感激之情,反而大骂:“我们的妻子儿女已经饿死了,要这些干什么!”他低三下四求士卒护驾,许诺重赏,士卒们却说:“陛下赏赐太晚了,我们不感激圣恩!”后来李存勖死于乱军,刘皇后也不去探视,反而收拾金银细软,与李存勖的弟弟李存渥在骑兵保护下逃出宫门,想到晋阳暂时躲避。在路上为求保护,竟和李存渥通奸。到了晋阳城下,却由于她素来贪婪不爱护将士,守将不肯开城门收留。李存渥后来也被部下杀死,刘皇后走投无路,只好做了尼姑。后来明宗李嗣源得知此事,也没有放过这个误国的昔日皇后,派人去让她自尽了。
穷奢极欲死于伶官之手(1)
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所说,李存勖“知用兵之术,不知为天下之道。”他在战场上是勇猛无敌,百战百胜的将军。可自从登基作了皇帝,却自以为大仇得报,便日益骄纵,不再为战胜对手而约束自己,做上了快活天子,与先前判若两人:一方面宠信伶官,纵容他们胡作非为,扰乱吏治;一方面又大肆搜刮,搞得民穷财尽,将士离心。不但如此,他还对以前的功臣产生了猜忌之心,大加杀戮。郭崇韬被杀,就是一桩大冤案。
郭崇韬是后唐的名将谋臣,为人清廉,做事干练,而且遇事机警,应对从容。李存勖在继承王位之后对他十分器重。用他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