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
衷阿逢,耳热忘情之下,也轻易可以辨析出些来。
其中还夹杂着好些易装后的内团外标,和殿前班的人手。见了我纷纷让过目光,左右他顾了,所谓与民同乐,但也要防止被人混近来做一些破坏安定团结大好局面的事情。
比如这个胖呼呼,一看就象个那种贪官造型,就差没在脸上写,我是腐败分子的家伙,一身云地八断绫的浅朱袍撑的满满的。
对着案上一盆新鲜的瓜菜,象某种酣态可居的吉祥物一般的吭哧有声的奋力战斗着,口中还念叨着。
“希奇啊希奇,什么时节了,还有这鲜货”
“你就不知道了把,这是流民大营特贡的稀罕,据说叫什么暖棚菜”同席的另一同样奋斗不息的官人,嚼着满嘴的生脆,抬头道。“世面上可是寻不到的”
“这也不算希奇了,据汉时就有所闻了,无非燃碳暖屋以催菜熟”又有人插口道
“这不是逆转天时,那个不详的说”胖子一楞。“儒林那些老头子不说什么么?”
“逆你个头啊,都说了这是我主圣德,天降祥瑞才是啊,难道你想触这霉头”
……
我淡淡一笑,温室暖房这东西,其实不是后世人的专利。至少在东汉末年就有相关的记载,据说最迟在汉代,我国就发明了温室栽培技术。《盐铁论。散不足第二十九》描述当时富人的生活有“冬葵温韭”,这里的冬葵、温韭即是加温培育的蔬菜。《汉书。循吏传》说的更为具体:“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意思是当时的宫廷为了冬季培育葱韭等菜蔬,盖了屋宇,昼夜加温进行生产。这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温室栽培。
其最大的要决,就是用炭炉保温,却不一定需要充足的日照,只是经历了南北朝的战乱离散后就失传了,通过那些匠人,将这古老技术挖掘出来,我只是稍加了改进,都建造在在铁器工场的外围,用利用地下输送的矿治余热和活动式的开合棚架采光,就足以应付大多数需求了。当然成本满高的,还是做冬季奇货可居的打算,献给皇宫大宴上,就是最好的广告了。
走看四逛,欣赏他们情态各异的面孔,这些外官品级并不高的,在其中并不怎么显眼,但得益于我来蜀做的那些事情积累的“良好名声”,许多能够认出我的,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极端反映,和精彩纷呈的表情,或受宠若惊,或殷切热忱,或浅言笑笑,或避口不言,或讳莫如深,或虚笑告走,敬而远之,或干脆如见瘟神,避尤不及。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攘攘
这些都是中下品的地方官,往往多是治理一方的小父母官,或是州下实权司曹的属官,对世情也接触的多,混在他们中间听讲起那些官场传闻民间逸事,也是不错的。
我的手下的安抚司、将作、太府之流,也借机在其中挑选一些勘为己用的,首选当然是那些累进出身官吏,从最底层一步步做上来,相比那些科班出身的也许学历和才华不如,但胜在底层上来的,做事经验和阅历之丰富,更不是那些承荫的二世祖,自德高洁的清望官,乃至花钱堆出来的捐班官可比的。而且数量庞大,
选择的余地也大。再说他们的起点比较低,仕途上不如科班出身,往往更加珍惜机遇,同样的职位和代价,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经历的升迁磨砺的多,不用怎么历练,就可以投入使用。
从郑元和到温哲、乃至赵胖子身边都聚集了这么一群人,穿了一身云地青、缎蓝的官袍,皆是一副小有得色的成功人士姿态,凑做一个小圈子,带着殷切和小心的表情陪着说话。
转了几转,就听一个熟悉的声音,正口灿若花的在说什么“天下美女,扬一益二楚陇四”
引的一片哦喔的感叹不已。
一身白纱金翅武欹装,赫然是我那号金牌小弟之一,奉威将军李祁,身边还围拢了一群同样可以称的上年轻少俊的听众,显然想把他的品花同好会的规模,继续发扬光大的趋势。他现在也是勋、翎、策三卫子弟中半公开结社,青年禁卫军的总召集人,时常组织点活动,日子也过的滋润。
“这淮扬自古烟花盛地,地理滋养,女子灵秀,道是春光芙蓉面,绿柳小杨腰,那西子就是吴人。”
“哦”“呵”一片的赞和声。
“这益嘛,自然便是这蜀地,山川迭秀,自成天地,精华之聚,又在这锦官城,
当世杜子美有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楚就是云梦之地,古有王嫱……今尤以江陵为最,好称做:种花如种田,琵琶比饭钵多……”
“那三秦之地自有银州(米脂前身)这般,着名的佳丽产地,史上可是生养过貂禅这等的秀色,今号做银州女,妻半陇……”
历数下来,已是两眼放光,魂兮神往的,之让人想起某种酷爱羊肉,喜欢披羊皮的动物,
我心道是虽有几分夸张和渲染,但是并非无道理的,生活环境好能养人,这几处多是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富庶之地,常年环境耳嘘目染的熏陶培养,自容易比其他地方多出美女,成为地方的特色,这也是除了杨太真外,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他沉鱼、落雁、闭月什么的,还真能对号入坐的重要原因把。
“话说眼前,如今这成都十秀佳人,又有了化……”他又掏出本图彩纤毫的册子。
突然一眼撇见我,顿时做大惊状,迎了上来。
“老大您可出来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那思慕心情,好比那滔滔江水,滚滚黄河……”
“得了,天天这么淹,黄河之水早给你抽干了”
“您老的教诲,就好比那红太阳……”
“别乱叫,真正的太阳在里头呢?”
“每想起您的音容笑貌,就……”
“停停,再念就成悼词了”
这一番话下来,左右早一轰而散,隐约还可听到“汉中王家那浪形无状的老二,又开始发标了了”议论纭纭,相视了一眼。为我介绍起剩下的人来。
什么新任成都团结营使卢元裕,南充防御使杨齐鲁,还有姚州军调过来的剑南兵马使席元庆、临邛太守柳奕等本地军将官吏,都算是经济利益上有些勾连乃至牵扯到仕途的关系户。也是老皇帝临蜀后,新提上来的,分别代表某些方面的实力派。
虽说官场几经动荡,但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看来,有人觉得是灾难,有人觉得是机遇,但不论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少投机者的。就似那崔圆,行事虽然不免为人所垢,但是他站队表忠的及时,不但转正,现在还是总领三道兵马的一方大员。只怕羡慕人的更多。
而李祁的老爹身为剑南留后,又是宗室,出面招恰这些个关系户,面子够足,又不至于招惹非议,算是恰到其用,自从跟我做事,鞍前马后的,经历了几件大事,明里暗中也实在得了许多的好处,却越不在乎自家世子身份,得力的巴结过来了。因此他在我那群宗室小弟中,不是资历最老的,却也算最得力的一个。
不痒不痛的说点场面话,交换起地方风物所见来,正说的热切。就听有人此起彼伏的惊呼起来,
“奏「邻里曲」了”
“难道是「裴将军满堂势」么?”
“非也,是「西河剑器浑脱」”
我楞了楞满头雾水的,这东西听起来怎么象钢管舞什么的,只见左右面上都露出神往之情,赶紧挤了进去。
殿堂之中,一位身材窈窕的少女,纱巾蒙面,眸灿如星,素衣迭裙,站做一片华贵绚彩中,落落大方,却是端秀不可方物的,挽剑执带,裙诀飘然,举手投足间,凭生出几欲仙去的错觉,随风荡起,偶现丰盈如玉的下颔,倒让人充满了期待。
挖卡卡,居然是传说中的公孙剑舞,见证了一个繁华时代的传奇,今天倒是个好日子。
不过,
“这就公孙大娘么,怎么看起来这么幼齿……”我印象中,这号不是李白杜甫之类老头子时代的人物么,至少也该是个熟女。这话说的,顿时很是招了些白眼,才有人很不屑地道
“这可是临颖李十二娘,公孙大娘的得意弟子,乃北边那位崔节帅重礼厚求,请来做献礼的艺目”
说话间,李祁也挤到我身边,凑耳低道:
“要知道,这公孙门下一向傲视权门,名艺绝代,却素不为方物所动,平日也只奉宫内所招,非合意高品者,不轻辙露艺,我等倒是有眼福了”
“那这西河剑器浑脱,又是怎么回事”我继续扫盲道
“这西河,地属民剽悍的西北,而“浑脱”则本是西域舞蹈名。与南朝沿袭下来的“采莲曲”、“后庭花”等软舞不同,此舞以剑为载,淋漓顿挫,紧张激烈舞姿英武,气势宏伟。号称剑气宫调,浑脱角调,以臣犯君。”
虽然不免听的云深雾饶的,我哦了一声,又细细看了几眼,虽然我家那几位都是跳舞的,但我还是不得不赞叹这位的身材之好,让人想想就能吞口水的。
就听声板渐起,那少女眉眼流波,芊芊素手手,轻抄一双银刃,萦绕而舞,剑绽如花,
惊龙阙跃,剑华凝光,银灿惊绚,舞动鼓荡的,整个天地也好似随着剑舞妙姿,起伏低昂,久久无法平息。左右顾盼,惊艳失色,竟再次出现了,满堂鸦雀噤的情形,许久才有长长一片低喘吸气声。只闻叹赞惊息,堆浪如潮的不绝于耳。
不愧是大诗人杜甫亲赞的“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的倾城绝舞。又有说“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可见其盛事。
惊容绝艳的那个心情,什么剑驭龙动,什么惊翩若鸿,尚不足以形容之。只觉各种感受涨发于心,不由念出那段千古佳句: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锦官,妙舞此曲神扬扬。
左右动容大惊,一片的侧目惊赞,当值殿的起居录事已然闻声过来,抄录呈上去,好歹说是要作为千秋盛会的佳话纭纭,只是我却已经冷汗兮稀的,这一激动不小心就剽到当代人身上去了,好歹杜老头不在这里,要做这诗也是几年后的事情,抓不到我剽窃的现行。只能给您老默哀了。
“老大,你真是我的偶像的,出口惊绝当场”知趣的小弟李祁,当先开口带起一片的奉承。
唯一的收获,就是那位李十二,默声款款退下时,很是看了我几眼,很是起了点联想。
第一百六十三章 罗袖动香香不已
根据许多YY小说的俗成定理,这种不经意的交集,往往是许多金风雨露式的开始。
随后的华章词彩,口颂如潮,虽然不乏佳做,却始终没有比上杜老头的这段《观剑器行》,不过品评赏鉴还在继续:
“只可惜永新娘子陷没敌后,念奴也不知所终了”
“不然歌舞绝配,还不知道是如何的盛景儿”。
“念奴”我心中一动
念奴我还知道一些,据说是天宝年间一着名歌妓,以歌喉美妙着称,因音色绝妙,玄宗时常诏见命歌,我知道他的典故,主要因为后世着名的词牌名,念奴娇,就是源自于她。
唐诗人元稹曾在《连昌宫词》赞誉道: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爽觅得又连催,特赦街中许燃烛。
春娇满眼泪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这念奴可是号称有色,善歌,宫伎中第一”。
“哦”
“据闻她音色动人嘹亮,音色优美异常,今上曾经赞不绝口曰:“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
不过显然她运气不好,不是谁都可以和皇帝一起跑路的,越是漂亮的女子,在乱军中的下场就越惨,那初晴把自己弄成灰头土脸,还是逃不过濒临绝境爆发出来的兽性,道是红颜命薄的。
可这许永新,还真有其人么,倒让我顿时想起一部着名烂片《大唐歌飞》,到处错伤的把历史片拍成琼遥式的墒情片,看的人大倒胃口,还以为这和那个《皇猪格格》一样,都是羊屎那些人杜撰的人物。
“永新娘子真有这人么?”
再次招了一片来自前头的各色白眼,显然被当作哪个成都乡下蹦出来的土鳖。不过随后注意到我服色所代表的品阶,又把表情咽了回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