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
吹谝蝗耍熳萜洳偶萦蟹剑Τ荚宦酃示啥嗄鼙H浦铡U饩褪欠浅A瞬坏玫某删汀A蓟实鄱疾患啊?br />
成就功名?,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古来征战几人还,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盛世名君的宏伟功业,背后是无数尸骨堆起来的,拜托我可不想成为其中之一。
我再次敲了他一个暴栗“白痴,做皇帝有什么好的,你想啊,世上人人都以为皇帝最凤光,最舒坦,只要做上这个位子就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应有尽有,予取予夺。却不知道这也是天下第一累人苦差事。没天大的本事非常的气度是坐不得的,权力越大,所负担的责任也越大。天下之大,庶务之繁,竭心劳虑,食不能安,夜不安寐的,又有何乐趣可言。
显然没料到一直脸色变幻不定的他听了反而眼睛一亮“那公主呢?”手中抚mo着那块玉纽,我想起历史书中的种种,想起那位末代皇帝崇祯的名言,不由叹了口气,用一种充满了沧桑的意味口气说:
“最可怜是生在帝王家,公主有什么好的,表面上无忧无虑享尽人间的一切荣华,却不知道一出生就决定最终的命运就是为了国家的需要,和亲外番或笼络大臣的政治工具,嫁给素未蒙面莫名其妙的男人。好歹连最贫苦百姓的女儿也许可以选择自己丈夫的机会。笼子就是笼子,哪怕它是镶金嵌玉的无数光环和荣耀打造的,身不能由己,在怎么显耀的荣华富贵也只是一座豪华的负担,又有何乐趣可言。这些女子往往都和不幸联系在一起,文成公主和亲名传千古,谁又知道风光荣耀的背后一个花样年纪的女孩子千里迢迢远嫁一个半百的老头的凄凉和悲苦,人生地不熟的还要受人家正室的气。金城公主就更惨了,文成还有一个可以指望的娘家,但到了她这一带,两国干戈不断,夹在母国娘家和夫家的国家之间做人何其为难啊。就是能幸运随心所欲的也不外乎肆意妄为落得太平、高阳一般的下场。所以说有什么好羡慕的。
哪怕就是身在皇家,有什么好?,世人皆云帝王无家事,家事即是国事,一举一动天下注目,无不上行下效,稍有错失就是灾难。
做了皇子有什么好的,家有薄产,兄弟尚争,更何况天下至尊之家,就算你无心别人也不见的放过你啊。皇位只有一个,一大堆兄弟姐妹勾心斗角争的你死我活,猜忌这个顾忌哪个,越是亲骨肉越要提防,又有何亲情生趣可言,就算你没有野心,也要活的谨小慎微,担心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别人又是否肯放过你。活的多累何苦呢。
他们显然都都没想到我会说出这样的话,一派沉默后,我发现身边听众已经少了许多(我也没有留意到,当时能承受这种级别的话题的人,除了神经特别大条的,想必也没几个吧),小白除了深深的震惊,眼中甚至还抖动一些别的东西,嘴巴嚅嚅却说不出话来,我有些不解瞪了他一眼,我说我的,就算有点夸大其词,你干吗激动成这个样子。继续说下去。
“……”
“就算真坐上了那个位子又怎么样,没有与之相称的才干,又怎么会坐的稳,要上防宗室的野心,要下制群臣着之不满。整天活在提心吊胆中有有何快乐可言,不是内制于亲党,就是外困于权臣,真要肆意妄为结果就是和那个死鬼暴君隋炀帝一般下场众叛亲离死在自己人手里。”
“……”(无语中。)
“连随便喜欢个女人都要受天下瞩目,臣僚之谏言,没有子嗣遭人诟病,有了子嗣,又争宠夺嫡打破头不得安生。”
“……”
儿孙不出息要烦心,担心江山内受困于女子小人之手,外制权臣和野心勃勃的宗室,儿孙太出息了又要烦心,担心为了皇位争的你死,兄弟手足骨肉相残,这那是人过的日子。没有这种非常的本事和气量,就是痴心妄想。
“……”
圣祖太宗皇帝吗,一代英主,我最景仰的不是太宗统一华夏,开疆拓土宏伟功业,已有诸如秦始皇之类先人完成过了,而是他包容天下,功臣多能善始善终的气度和手腕啊。
“……”
不会吧,连这都不知道,也就是什么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以人为镜拉,还有什么创业难守业更难,子孙不知创业之辛苦,以为天生权势富贵该如此,肆意挥霍,因而往往富贵不过三代。这世上那真有什么千万世不变的天下,先人再怎么能干,子孙不争气又有什么用。
“……”
我再次嗤之以鼻全然没有注意话题已经超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
“君牧民者,虽富有四海,贫者无立锥之地,饥者无隔日之粮。身无长物,只剩烂命一条,这都是为君者的责任,不找你皇家算帐找谁。天下贫弱,百姓饥寒交迫都快死了,又有谁去理会掌握天下是那家哪姓的。只要能给他们带来安平富足就行了。
“……”
再说,本朝以来,打击豪强世族,重用庶族,有什么不对的,那有什么天生的世族,现在的风光还不是靠出身贫寒的先人拼搏而来,凌烟阁上又有几个世族,天下又哪有永远的世族,天下是世族多还是庶民多,显而易见嘛,世族已经享尽荣华,给它再多的好处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为政者牧天下恩泽四海,那有不帮助多数人而去讨好少数人地道理,再说世族给再多的好处,也不见得多感激,反而可能尾大不掉,南北朝之乱又哪个和世族脱的了干系的,庶族出身贫寒,只要稍加恩遇,就无不拼死效力。孰优孰劣不是一目了然了。庶民之变只不过求生存,求丰衣足食,多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贫者五立锥之地,家无隔夜粮,而沦为盗匪,圣人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拒之。失去的是天下人心,世族之变则是为了满足权势和yu望。不过是介藓之处。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和人都是一样的,没有谁比谁高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生皇家以守万民,而非天生万民以守皇家,天下非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沧海桑田,改朝换代,世上哪有不亡的王朝,惟有这华夏子孙黎庶百姓绵延万世。”
第二十五章 小白的故事(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和人都是一样的,没有谁比谁高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生皇家以守万民,而非天生万民以守皇家,天下非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沧海桑田,改朝换代,世上哪有不亡的王朝,惟有这黎庶百姓华夏子孙绵延万世。”
“……”
“再说了这个世道,才高八斗顶个屁用,不会做人照样完蛋,那个适才傲物的被宰了的杨修知道吧,他还是曹操的女婿呢。不照样当成乌鸦嘴给宰了,没听说过吗,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举廉孝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高第良将怯若鸡。你不用这副表情,敢说这不是实情。”
不理会他有些不知所措的表情,我继续喋喋不休的荼毒他。
“……”
“你以为当官容易,没听过伴君如伴虎吗,为君者最喜欢高深莫测,你敬而远之他觉的你不堪用,一生气就就斩了,你若是事事体察,深解其异,他说不定又觉的你太来了解自己,过于危险,找个理由把你给喀嚓了,我何必去自寻烦恼呢。”
“……”
我再次敲了他个暴栗,因为每当他露出这种若有所思,深沉装酷的表情,我就很有想敲人脑袋的冲动。
“苯,好话谁不喜欢听,但听多了就变成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我也不能保证我明知道是假话,但听多了就自以为是以为这是理所当然是真的,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有得必有失,夸的你天上独尊地上稀有的人肯定是居心叵测,别有所图。
“……”
太宗不是说过以人为镜,贤君闻过则喜无谏则优,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也说明了有人敢说真话。君王也是人,人无完人,也会有得失,七情六欲哪怕是善意,贤明的君主就贤在他把自己的得失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并通过臣子的规谏恰当的补正,兼顾了自己的享受与天下的得失,不闻圣祖太宗也好过花鸟角诋鞫马娱戏吗。
“……”
你以为当将军容易啊,上位者不知用兵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任人,所用非人,上兵伐谋,可兵不血刃却为了所谓名将的面子让将士去拼死拼活就是最愚蠢的事情,所谓的面子并不比将士的性命更重要。我又为什么要在意它呢。
“……”
当兵的那更惨,君不见,秦时明月汉时关,白发将军怔夫泪,这万里边疆都是用无数将士的尸骨堆出来的。长城是什么,长城是活生生的人。没听过《兵车行》吗?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路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
或从十五防北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怒异鸡与犬。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好,反是生女好;
生女尤得嫁比邻,生男埋骨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史载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鲜于仲通八万击南诏,军大败,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功……制大募两京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南诏多瘴疫,未战,士卒死之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所在哭声震野。)
此句一出,众人面有戚戚哉。连小白都有些不豫的面色。连我自己都有些意性阑珊。
“……”
气氛有点压抑,一时找不到下文,(我忽然有些后悔,又做过火了,此情此境,这可是自败士气的行为,我还要靠他们打战呢)于是我突然想唱歌,便自顾自盼的唱起了那曲号称当代的士兵之歌《白桦林》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
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
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
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
有一天战火烧到了家乡
小伙子拿起枪奔赴边疆
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
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
天空依然阴霾
依然有鸽子在飞翔
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祥
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
噩耗声传来在那个午后
心上人已战死在远方沙场
她默默来到那片白桦林
望眼欲穿的每天守在那里
mmm……
她说他只是迷失在远方
他一定会来来这片白桦林
长长的路呀就要到尽头
那姑娘已经是白发苍苍
她时常听他在枕边呼唤
来吧亲爱的来这片白桦林
在死的时候她喃喃地说
我来了等着我在那片白桦林
这首《白桦林》已经挑动大家感怀伤情的共鸣。我然后不得不接着解释,按泰西传说战士死后的灵魂会升入天堂,而歌词里的天使是泰西信仰中接应灵魂上天的神明,相当于佛教中极乐世界西方接引使者。而大地为孕育万物之母,战死后能得到掩埋等于回归母亲怀抱。不由纷纷点头称道。总算把他们从低沉的情绪里拉出来,然后又唱起其他比较开朗一些歌曲来。
第二十六章 小白的故事(五)
连唱了几曲〈山查树〉〈绿岛小夜曲〉所谓的泰西民歌后,再半威胁半强迫的教他们有样学样的和声齐唱,然后顺便讲解一番杜撰的来历和出处的典故,再次调起大家兴致来。
瞥到还沉浸在《红河谷》悠扬略带别离伤感意境中的小白,我顺手又赏一个栗子,“你啊,也别给我装模作样的,听不明白就问。别给我搞什么,无知不可恨,可恨的是不懂装懂,无病呻吟,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辛弃疾《丑奴儿》就好象说到他心底去了,(这好象是少年人的通病)顿时一阵脸色发窘。
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个出名难缠的小丫头对这家伙心仪,这个人实在太独特了,独特的连有小魔星之称的她也要甘拜下风,有时仿佛博学多才什么都知道,有时又头脑简单的似乎对世情一无所知,集多种性情为一身,和他一起着实有趣,自然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