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
脸恋姆课萋ビ钌希笥旰蟠核衩俺鑫奘旃铄蟮氖勘?br />
“这些反复无常的汉家狗”纷纷叫骂起来。
“果然没有安好心”
“全给我杀光了”
远远城楼垛口背后,坐满了拄刀跨弓的将兵,对着那些做了稍安勿躁的手势,低声嘀咕起来
“见鬼了,这些胡人走个没完,刚才已经过去至少有一个万人队”
“还有好多车马等着进来,这些胡人打算早长安长住安家么?”
“李参军,你给总大人献上的这份大礼,也未免太大了”
“开杀了,兄弟们动手”观哨的学军大叫起来。
就见各种胡笳响箭声错起,那些胡人迅速前后变阵,一条黑色的长龙气汹汹的奔杀过来,
“废话少说,落铁闸,上门拄,把所有能找到的重物都堵上,先给我关住多少算多少”
“上床弩,专找城外那些穿铁甲的给我射”
“泼热油,上滚水,石灰”,见听泼哧几声,刹那间瓮城中一片惨号,蒸腾起一大片白烟,空气中充满了皮革混合烧肉的气味。
那些胡人前锋也冲到了城门下,却突然似控马不住,纷纷人仰马翻的,却抓不定地面拼命打滑着,狠狠撞向坚硬的巨石墙基,一串沉闷的连声暴响,却是骨催肉折的一片哀号,却是从阶梯到平整的石板地面,被浇上一大滩油脂……
“告诉那些降兵,他们的身家和将来,就看这一战的表现了,龙武军不要无胆废物”
在这一片撕杀拼斗,怒号惨叫声中,李萼心中也暗自惊然,他早闻那位总大人,身边谋才云集,四大长史,三十六参事,没有足够让人重视的资本和经历,就算列身其中,也未必得到看中,更别说率领一方。好容易遇上这机会,这里还未来得及易帜,就遇上这些胡人叩城,本以为顺水推舟骗到大鱼,却是轻骄疏敌要自食其果了,尽管如此,却对做出一个镇定的表情来。
“大人大军已经进城了,应有一部人马在附近,发烟柱求援”
……
“停手”一个压抑的声音怒喝道
“退后”我用尽全身力气发出的声音,让前列的军阵,波浪一样重新让开一条道路,对方似乎也没有做好动手的准备,抓在手上刀牌剑盾并不齐全,许多人脸上还是慌乱和惊讶之类的表情,闻声并没有追近,只是缓缓后退,脱离已经刀剑相临的接触。
“还不放开薛军侯”这一缓冲的几息间,已经足够我的出的出分析判断,杀声只是东城一个方向传过来的,距离我的本阵还有段距离,不象什么精心准备的突然袭击或是暴起埋伏,倒似哪只潜藏人马临死反扑的激烈冲突。
毕竟长安城实在太大了,众多林立啻比的建筑,并不是适合骑战的关中平原,我倒想不出,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在短兵相接的城坊巷战中,还有谁有这足够的实力,打我这已经大部分进城的十几万人马的主意,至少应该与眼前的这些人无关。
后队的人马已经变阵,沿着宽大的街道,分头几路向杀声的方向,飞奔赶赴而去。
我才亲手把一脸惊厄的薛嵩扶起来,拍起衣甲上的尘土。
“薛军使受惊了”
“罪将不敢,某家众儿郎准备不周,顾虑不全,对应无措,让总府大人见笑了”他灰头土脸的爬起来很快恢复了从容和气度,依旧保持着谦卑和恭敬的姿态,转身喝道。
“众儿郎,还不随我出来参拜总府大人”
他一声大喝,如风卷禾林,那些部将,哗啦连片全部放下兵器,列队而出,其中令行禁止,不折不扣的服从和秩序,倒让我对他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我观贵下精壮有素,欲使添选为帐卫,不可割爱否”我转念而道
“军上抬爱”他一惊而做大喜状“敢不从命,悉听尊便”
这也是个有城府和识趣的人啊,我心中下了评价。
“崔大人辛苦了”
我又把目光投向另一位,崔光远则是满脸胡须和酒味,一身烫贴整齐的紫授冠袍,难掩那种不修边幅的味道,站在文官中鹤立鸡群的六尺余身长,和一双目睛白黑分明的让人分外印象深刻,不由多留了几眼。
“总算不辱使命”他赶忙谦卑的拱手一笑道
相比意外找上门成为内应的薛嵩,这位京兆尹大人崔光远,则属于另一个故事,此君也算是个奇人。
据我所知,他本是滑州灵昌人也,出自山东七大氏族博陵崔的远支,但却没有世家大族的风范和教养,自小混迹于市井,粗文少墨,以好赌嗜酒,逢迎杨国忠而得上位而闻名,他初仕官场第一个职位——蜀州唐安令,就是从那位同样好赌的杨大宰相手里赢来的,所谓蒲愕(一种赌具)县令,在当年也是与杨氏门下的猫狗诗人,弄獐进士之流并称于世的,依靠这种手段,一直做到了京兆府。
后来潼关陷没,玄宗老皇帝想带人偷偷跑路,又需要一个掩人耳目的替死鬼,便诏留他为京兆尹、兼御史中丞,充西京留守采访使,全权署理后事。结果圣驾出走的消息泄露后,长安城中大乱,暴民无赖蜂起,四散焚掠,乱入宫禁,多亏他临危主持大局,召集旧属维持秩序,以铁腕斩杀数十人,才稳定局面,保全城中完好。
待到叛军入城后,他作为首降之士,又表现的极为合作的态度,让人挑不出毛病来,甚至派出儿子到洛阳为人质,讨得安禄山的欢心,而将他留用旧职。
虽然他为事四面寰圆,逢迎有道,甚得那些叛军的信任,而且多次为叛军出谋划策,让我在京畿地区的布置,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一度还掌握一支降军组成的部队替叛军维持地方,但似乎一直没有影响他心向朝廷的图谋暗志,虽然他人品不怎样,但是却很识大势,知大流,知道叛军不可持久,一直在图谋更好的出路。
在同时空的历史中,他就曾经有过,乘着长安的叛军大举外出的空虚,煽动安军中那些胡人思乡情绪,哗变做乱,并乘乱率众亲信围杀留守安神威不果,骗杀整个城门守军,而出奔朝廷,得到嘉奖为义臣的事迹。
这人虽然没什么文墨,但治事和武略,颇有建树,带兵善谋勇决,归事朝廷后屡败叛军,颇得重用、历任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魏州节度使、山南东道处置兵马都使,在安史之乱后期,也是颇负盛名一员大将和干臣。
因此他被当成头号国奸之一,经过了明月锄奸团几次三番险死还生的刺杀后,见证了龙武军的实力和决心后,最终主动与成都方面建立了联系,于是成为在长安城中那些秘密活动的重要掩护之一,虽然后来随着局势败坏,他也被剥夺军权,但是信任不减,这次意外轻易得城,除了薛嵩等人开门相迎的因素外。
冒巨大的风险,密结城中健儿义士、率领旧属巡丁捕吏,暗伏四壁、以邀约饮宴为名,将驻留安军中下层将官潜在的大部分死忠分子困住府邸,致使多部贼军群龙无首,而抵抗大减,便是他的手笔。
既然现在大势已定,许多暗中的东西,也可以重新回到了阳光下,只是我现在倒变成了他摆脱叛臣身份关键,以及那些暗通之功的担保和见证人。
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长安(三)
正当这时,城门还在进兵,后队已经开去了不少,城中杀声嘶叫却一浪高过一浪,并在不断的移动,颇有蔓延开来的情形,那些出迎的文官都变了颜色,再度有些惶恐起来。
我转念高声道。
“崔大人!”
“军上有何吩咐。”崔光远闻声一振,做出一副恭身候教模样。
“我给你一营虞侯军听候,组成巡城队,清理残敌,纠检不法,敢有私掠烧杀奸淫,斩立决。”
这么做,只是一种最起码安定人心的姿态。
没办法,我的龙武军和金吾卫出来的,都有系统的军规陈条纲纪,虽然偶尔吃吃大户,搞高均贫富什么的,但令行禁止做的还算不错,到那些地方部队就不好说了,许多只是自募举义的民军义勇,其中有不乏不法亡命的前科,看见大都市的繁华富庶,难免生出什么捞一把之类的想法。
另外,这位与其说象朝廷命官,不如说更象漂白黑社会老大的崔光远,他的路数很广,是真正地头蛇,手下掌握的巡丁捕吏、还有所谓游侠少年、健儿义士,至少有上千之数,作为合作的奖赏,也给他手下一个名正言顺全体洗白的机会。
他楞了一下,面上闪过几分幸色,深深看了我一眼,倒也光棍,二话不说就领命去了。
我又转身对薛嵩道“城中之事,尚需借重了”
“理当效命”到了这个地步,他应承的也爽快的很,将自己的亲军队也指派了出来,加入崔光远巡城纠检的队伍。
“总府大人”
我身后戎衣披挂的行军司马岑参,上前一步突然开口道
“恩?”
“现下城中有乱,安东旧部熟悉地方,也是一分可以依仗的力量”
“甚好”薛嵩反应也不慢,很上路的赶忙应声道“某帐下但凭差遣”
岑参高声道
“就不知道贵下哪位愿走一趟,当不分彼此,以同等功计”
我心中暗赞,这位岑三边不愧是那几位老帅跟出来的人物,这么快就进入角色,不动声色的替我谋算起对方阵脚来了。
因为事前没有入长安的心理准备,我的那些有特殊专长和配备的特种编制,都还四散在外地追敌剿残,正好我对传说中擅长山地作战的高丽人组成安东军,也颇感兴趣,正好籍以评估一二。
薛嵩这人颇有城府,丝毫不动声色,显然已然几分明白,这是对他归附朝廷的诚意和决心的一种变相考验。
但他那些左右部将顿时有些骚然起来,似乎有些意动,却没一个出言请命,几乎有些迟疑的都把眼神都望做他。不禁令人叹然这位治军严正和威信,据说这薛嵩军队的骨干,主要都是薛族世传的家将构成,这时代积累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果然非同一般。
“末将愿往”却是在我身后队列中冒出的声音,看见这个人,大家的眼神变的有些惊讶和复杂。
……
事实证明,我这个决定相当及时,龙武军进城的同时,另几处城门冲出一些人马,向四野逃窜。不过龙武军帐下,号称土木系出身的庞大挖坑队伍企是吃素的,仅仅一个半天的光景,就把二十门前的空地,变成纵横交错的沟沟坎坎,让大股小队的出城逃亡行动,多数变成一场陷在其中射活靶子的闹剧。
城中残留小股叛军委实还有不少,眼见大势已去又逃生无望,干脆破罐破摔豁出去,到处破坏放火,为了煽动做乱,甚至把抢来的财货,满地抛洒,引人争抢,连带那些刚入城的地方民军、团练兵被卷进去,还差点火并起来,如果不是赶到及时,几乎重新上演两年前大逃杀,暴民骑驴冲进勤政殿那一幕。
虽然城中闹腾的正欢,但大家的心理素质还好,左中郎将高达夫、行军司马岑参之流都是跟随过高仙芝、哥舒翰这些天宝名将的旧人,处理起来也算轻车熟路,颇有心得,在他们的分派,剩下的人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去了,
那些文职官属有过相应职事的,也被崔光远一一指派出来,协助五军数十营,继续抓紧时间接收防务、门要、仓库、署衙、宫室,规划驻地,安排军力分布,清点剩余户口,安排供应,征发可用的人力……还有叛军虽然大部尽出,但是他们的一些亲族家眷还留在城里,也要搜检看押起来,将来用做打击对方士气,乃至献俘之用……接管这么个大城市,要做的事情实在很多。
就在这朱雀门楼上监门卫的官所,现场办公处置,费了点时间,待到相应的人和事都散去忙碌,我突然发现自己又成了闲人,干脆推拒到到他们特意安排,旧王府行苑休息的建议,以万事初起未定不可松绐为名,直接策马扬鞭到城中战事最激烈的地方去督阵看热闹了。
我出现在崇庆坊的时候,已经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并且流水一般的向里头进兵,正当撕杀连天尘烟四起。
“参见军上”几名主攻的将佐连忙前来拜见,将我引上坊门旁一座曾是酒家的高楼上。
就见鱼同做在马扎上,正咬着牙任由军医官将一只雕翎箭,从胁下上连杆剪断,用镊子张开甲缝,挑剔出箭头来,拿出针线来准备缝合,见了我赶忙起身,抱拳一礼,被我按住。
“给我说说现下的情形吧。”
“是!”
根据他们的介绍。这些人并不是什么潜藏的伏兵,而是败退的同罗兵,只是凑巧龙物武军前脚进长安,他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