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
其中的安东治下的新城州都督府、辽城州都督府、哥勿州都督府、建安州都督府、南苏州、木底州、盖牟州、代那州、仓岩州、磨米州、积利州、黎山州、延津州、安市州等十四州,并无城池,乃是高丽降户散居的军镇。
闻名天下山地军的安东兵,皆出自这十四军州,世代杂居下来汉化严重,已经与多数汉民无异,还出了不少将帅人物。
本朝号称“山地之王”的一代名将前安西大都护高仙芝,就是出自这一族,而现在河北行营中另一位大将王思礼,也是典型的营州高丽人。
而高丽东部的半岛国家——新罗才是近代意义上的朝鲜,而世所谓高丽棒子,也是指两百多年后的,新罗内战的后三国时代的大将王建,废新罗女王自立,号为高丽国,并创立了后世的朝鲜文字。当然了,这个高丽与曾经雄居辽北的高句丽是两回事,硬要认到一起,就好比说蒙古人和匈奴人其实一脉相传一般的可笑。
至于辽北三国的百济,地缘上更接近日本,两国一衣带水常年联姻通婚往来,以至于百济一被唐朝灭国,当时的大和朝廷就迫不及待的拥立,留在岛上的百济王子扶余丰为新王,率水陆进军朝鲜半岛试图染指大陆,结果白江口一战被当时留守大将刘仁轨打的满地找牙。”发举国之兵“几乎全军覆没,倭人的第一次大陆梦就此破灭,而国内适时也爆发了政变,中大王兄乘机推翻了把持朝政的权臣苏我家族,立外甥女为新王,并向唐称表谢罪,才有了后来全面效法唐化的大化改新运动。
历史上的辽北前三国,风俗、刑法、衣服,虽然有许多相象的地方,但高句丽和新罗总体还是还是两个文明主体。特别是高丽被征服后,在这个时代,人们习惯上还是很容易把安东高丽和新罗人区分开来。
听得我叹然不已,还是官方教科书惹的祸啊。为了所谓中朝友好的需要,楞把高丽和高句丽混为一谈。
难怪后世那群喜欢乱认祖宗的韩国棒子,死皮赖脸的要说长白山是他们的,感情这些自大而自卑的人,为了证明自己历史比华夏更悠久,已经厚颜无耻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连渤海这个典型的山地、游猎的大杂烩国家都不放过,要不是女真这个民族实在太野蛮和不开化,金、清两朝几乎也能被当成韩国人的光荣历史之一了。
在这个年代。
安禄山身领三道节度使,对附近这些小藩附国来说,犹如一个太上皇的存在,常常苛拿索要,不敢不从的,征召一些新罗人效力,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吧。但是天下人都知道安氏差不多要完蛋了
会议结束后,他又被我单独留下来。
“你家算是安东的老人了,知道长白派么?”我又想起围攻中,突然出现的那些江湖人士,出手凶狠犀利,根本不似中土的路子,造成了相当的伤亡,曾听那些保卫我的安东兵,惊呼出这个名字来。
“属下倒是知道一些”他稍稍呀然了一下,又波澜不惊的说“鄙家还有过一些往来的”
“说来听听吧。”我倒是起了八卦的兴趣。
“这是一个以长白山为据的边地大派,白山之地绵延悠长,其支脉广阔千里,拥有鲜卑、契丹、奚人、秣褐等聚族别类众多,虽山高林阔而常年大雪封冻,但山中多参宝貂裘,有金银等矿藏,是以药工、参客、淘金、乃至脱镇流人、亡命之徒,盗贼匪类都啸聚其中。
当年隋亡而天下沸沸,群雄逐鹿,大批流人避祸山中,结砦围屯自抱,相习武艺,这长白派乘势而起,在其中独树一帜已有多年,其门人徒众各族皆有,几乎是来者不拒,良秀不齐,当年先祖安东公镇高句丽故地时,曾得冀助一二,故得相安,先父镇幽州时,亦有拜入门下效力的”
“那天池宗又什么怎么回事,与这长白派有什么干系么?”我又想起家里那小红线的出身,好象也与这长白山有关,紧接问道。
“这个”
他眼神跳了跳,琢磨了下用词,才继续开口说。
“这……天池宗来历就颇为神秘一些,从来没有人知道具体所在”
“鄙家虽在安东薄有些名声,但也只知道,这据说是奉刺秦之荆柯为祖师的古老门派,世代门主都以荆柯为姓,门人不多,却是出色的刺客”
“到了本朝初年的当代门主荆柯守,乘战乱大收孤女自幼养为门人,习以击刺之艺专,为周边各国权贵豪富所用,并鼓励出师的门人间,相互斗刺格杀的……鄙家在安东,也不出例外的……”
他倒是坦白承认了这个关系。难怪我家那位小红线丝毫不怕生,是那副不通事故,还有点小迷糊的性子。
“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不能白白受了这一场伏击,我有件事正好委你去做,人手和物资尽管你挑”
“军上,但请吩咐”
“你的部下习惯坐船么?”
离开登州前,还有点事要善后。
根据朝廷形成的惯例,官军每收复一地之后,允许将领就地募兵自守,临时指定代守官员。虽然登州里的东西都被搜刮干净,剩下的空城起码还可以作为筹码换点好处。而且还有现成港口,虽然烧了不少,但还有不少完好的东西。
“告诉南边那些人,有没有兴趣接手一个带港的海城”我对前来复命的李观鱼等人,如是说道
当然,自丛这次,登州遇险后。我就下了一个决定,给自己再找一个保险栓,自从把薛景仙留在成都后,我身边就缺少一个可以对我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念头,提出规劝和谏止的人选,副将韦韬虽然年轻干练很能让人放心,但和大多数最早追随我的部下一样,对我总有一种潜意识的盲从崇拜,不能太指望他来反对我,
而司马岑参虽然军旅经验丰富,头脑也不错,人脉广泛,但是这个人有时候太老实了,对厚黑一套的东西,考虑不够,元节、常建、杜佑那些,录事参军更别指望了。
想来想去,还是被冷落在军中的前京兆尹崔光远,这人眼光毒辣,而且手腕圆滑而富有干才,只是他不比我的四大长史,他们拥有人手和资源等一切都是我扶持出来的,崔光远自己有一套班底,让人不太放心。
雪藏了这么久,也听看见闻了不少东西,他也该有所触动了,大多数后来加入的人都会惊讶于,以龙武军为核心的这个群体的活力与先瞻性,以及善于自我完善和修复的绝佳体制。可以说,虽然只是大多数东西,仅仅维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但随便拿出去一样,都能带来莫大的好处。
但另一方面,别人想效法也也只能学到列于教材那些浮于表面和形式上先进的东西,龙武军从创立之初,就走的与这个时代其他军队完全不同路子,要学得自上而下的重新开始。
就好比龙武军的基础是建立自己体系培养出来的士官群体上,就算没有了自上而下的命令,底下人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其他那些军队,还走是将领各自带出来的亲信部曲为底子,靠战场上个人的骁勇和表现来选拔补充。实际还是南北朝那套“兵为将有”的老路子。一旦带兵的名将去任,除非有一个出色的继任者,否则失去了一贯灵魂和核心,所带的军队就要大打折扣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向南向北(一)
崩裂的城垛上上,已经插上朱色的唐军战旗,但是城中的战事依旧没有停止的迹象。
邺城,从上空俯瞰下去,可以看到,半身高的积水中,象蚂蚁一样散布这无数披甲执刃的士兵,正在艰难的跋涉,头上不时咻咻的掠过流矢,偶尔有人栽倒在水中,又随被后人拖到一旁,一切麻木而静默。
虽然攻破了外城,但是抵抗一刻也没有停止,倒灌在城里街道的积水,给继续进攻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再加上心存死志的城民,依据房屋坊巷,寸土逐墙的拼死抵抗。让安庆绪的大部,得以退进内城继续死守。
各种尸体肿胀的漂浮在水上,虫豸飞舞,随着气温的升高,散发出种种的异味来,用竹篙钩起一具拖到,简陋的木筏子上,浑浊的实在看不出什么颜色了。
长龙一样的手推车阵,一直绵延城外的,那里一边是随军工兵在汗法如雨的挖土为坑,一边是随军的医护营,在队这填满的大坑抛洒石灰,
城外三台城的遗址上,因为地势较高,这里成为了行营中军的所在,
“营中的情形怎样了”太子小白在巡视伤军营地。
“还好,没有什么大疫的情形”负责的总医官李想鹤沉声回答道
“所有的水源已经交代煮沸了再食用,各营的沟渠和水道,也已经铺设完毕,营下已经查看了,可以直通到河里去,至少不至于再引起二度污染,集体出现症状的那几百名军士已经集中看护用药,个别已然正在康复中”
“多亏了龙武军留下的医护营,这些人很有些办法。”身旁的内官不失时机的捧上一句。
“不过,这夏日临近,将士们泡在这水里作战,终不是个法子啊”可惜他丝毫不领情,继续道“水中多污毒,浸之伤创,浓烂不止,治的了标却治不了本啊”
“还有药物奇缺,行军散、万金油、金创白药等都存量不多了,还有有待剑南方面的补充,特别是烈酒和酒粹,可杀毒去疫,被称为救命水,几乎没有了……”
听到这里,太子小白无奈的摇摇头。
这些被称为特效药的事物,却只有成都将做二所和仁济院的制药场有产,也并非无限提供的。
(制售符录、丹药,向来是青城门下的一大收入来源。青城山下,就有广生、宝源几家青城背景的药局,已经小有规模,也有现成的人手和经验,有我当初和青微子说的便是“我有几个方子,有兴趣一起发财吗”,一拍即合,调拨了过来听用。
蜀地向来盛产药材,以种类丰富着称的,《唐本草》上的记载基本都可以找到,因此我主打的三大品牌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云南白药”“万金油”“行军散”,属于基本针对大多数突发症状的万应药,当年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就是得力甚多。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三门的配料都在说明书上写的清清楚楚,能让人朗朗上口,有了成分后,剩下的就交给仁济院,主要研究其比例和搭配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东西做出来绝对是不愁销路,我的军队,就是一大客户。
不过我还是给了他们一些,比如要求产品尽量的低廉化要求,比如调整配方,在主药之外做些手脚,再按照官士农工商分做三五等来卖,最上等的,辅以麝香、樟脑、冰片等入药,效果最好最快,自然价钱最贵,最便宜的搭配用最廉价的药材,虽然效用差些起效也慢,但也可以忍受。而军队用的,就用中成药加工的手段,做成更轻巧的膏丸片剂等便携模式。)
太子小白心中虽然无奈,还是嘉勉了几句,并许下将调集河北民间医士补充军前,并发动各州县,收集药材供应军前的承诺。
那位老大临走前,很有先见之明的,把这位已经声名着着的总医官和他的得力属下,特意从长安调集到军前来听用,除了行医做事只认轻重缓急,不认身份高低的作风,让某些人很有些非议,也算是很勤勉上心了。
对于李想鹤提出的这些问题,却也无法避免的,所谓医者父母心那是他的立场,但是身位太子和总帅,他要考虑的是另一些层面的东西。
朝廷的催促一道比一道严厉,若不是情非得已,那些将帅谁愿意让自己亲信部下和子弟兵,整天混在污水里挣扎着打生争死,但是……
围城日久,大军的用度,已经开始出现吃紧,为此,行营已经不得不勒令遣散了一些外围的义军和好几路地方守捉军,悉令还镇就食,以减少大军损耗,又在军中实行进一步配给,只有参加日间作战的,才有全额口粮,但还是捉襟见肘。
操虑多了这些劳心竭神的事情,他才有些明白,当年被太上誉为“吾家去病孤”,在皇家与父王一同长大世叔王忠嗣,当年抗旨不尊的心态。
还好,自从龙武军南下清理粮道也不是毫无成果,协助新上任的河南节度使张镐,整理地方,清查旧弊,从那些河南州郡中,楞给清出大约三十七万石的米面麦豆,稍稍缓解了大军迫在眉睫的所需。
“殿下”左右的呼唤让他顿时收回思虑,
“孤……还是四下看看吧。”
虽然走在医护营地中,常常要忍受着各种腥恶难闻的味道,耳边时常充斥呻吟和惨呼,但他仍然在面上如春风沐雨一般,对受伤将士一一看问巡慰,虽然仅仅只是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