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
当西方匈奴王阿提拉的铁蹄,肆虐在罗马版图的同时,留在的东方同族匈奴王刘渊,也在用血与红给西晋带来绵延不绝的灾难和噩梦;
当野蛮人杀死最后一任西罗马皇帝,只剩下最后以东罗马为名的半边帝国时,中土的汉姓王朝,也以南朝之名在大江以南继续绵延;
当野蛮人各族瓜分了旧罗马领土,五胡十六国,也在中土的北方建立起来。
于是东罗马继承者以行省为单位,把小块的土地分给士兵,确立了自耕农和军事贵族为主体的特玛军区制度,以抵御东方的沙漠强敌,而中原王朝也形成大大小小的军勋贵族世家,开始了大规模的班田和府兵制度,以对抗崛起的草原牧族。
似乎是将来也一样,当号称千年帝国的拜占廷,在各地的军事贵族竞相攻立更替皇位的战争中走向消亡,显赫一时的大唐也在各地藩镇割据中,苟延残喘的慢慢咽下最后一口气。
但我更好奇的是,相比有切身之痛,又有以贸易为生命线,有极大的厉害关系的大秦人,作为一个更遥远的法兰克人,是怎么理由,促使他穿越大片充满敌意的国度和沙漠荒原的热海恶风,跑到中土来的。
即便是作为雇佣军,象我家新月骑士团康提辛那些白种番人那样,阴错阳差跑到中土来的,也只是极个别的例子。
只是每当说到他为什么离开家乡的时候,暗茶色的眸子里,都会露出一种忧郁而悲伤的眼神,而左右言他。只能说他的来历不会简单,
要知道,比不得占据了东西方枢纽,继承罗马、希腊文化遗产,而连个小贩都会几国语言的拜占廷人,这时代的野蛮人诸王国,正是西欧最黑暗的蒙昧时代,以最大法兰克王国为例,举国上下连个会拉丁文的教师都很难找到,直到二十多年查利曼大帝,建立和推广教会学校,才有所改观,但教育仍然是贵族阶层和教会的特权。
普通法兰克部落出身的剑士,以成长试练为名,外出做流浪佣兵流血卖命的固然不少,但象他这样通晓多种语言和文字的人物,是不应该随便的流浪在外,光一个对东方的兴趣,不足以成为全部的理由。
第二百九十七章 萌动
剑南道,姚州军(今云南姚安县北)境内,又迎来一个新的早晨,说是姚州,其实是一个极广大的地域,遍布着跌荡起伏的山地和密林,相比山地间的松州军,处于青藏高原第三沉降阶梯的边缘。
这里也是剑南道唯一设立过都督府的地区,在与南沼接壤的漫长山林河泽构成的边境线上,参差交错分布着,亲附大唐的僰、爨、乌蛮、白蛮等西南诸蛮,所构成的南宁州、昆州、黎州、归州、潘州、威州、求州等众多侨治州,蜀国时诸葛孔明七擒纵孟获的南中“四姓”之一,亦在其中。
当然说是州,但这些州不是真正意义上行政区划,而是给予羁縻蛮部头领的封号,事实上获得封号的过程很容易,只要能拿出相应的人口和地盘报备朝廷,在象征性的定期进贡一点土产,就可以轻易获得。
州下还有大小洞,同汉地的治县,按照开化程度,各自情形也不同。既有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高地部落的木架土围子,也有已经开化得同汉人无异的低原部落,依水建立的,拥有有来司中原的官衙、仓库、甚至学塾的小型土城。
最盛时,设立在姚州的戎州都督府,管有羁縻九十二州,一百三十七洞(县),属于一种分而化之的手段,羁縻的意思是来去任便,彼此不相干涉。这种羁縻状态,不利于落后各族,因为汉族统治阶级可以缓慢地伸展势力,安置州县,逼迫各自为政的少数民族逐步后退……
按照地域,他们又可以分为“松外蛮”、“挵栋蛮”、“青蛉蛮”、“大小勃弄蛮”、“西洱河蛮”等等名目。
从另一方面说,这里也是西南边境走私贸易最繁密的地区之一,哪怕在两国战争最激烈的时期,也没有中断过。与传统的盟友吐蕃人一样,南沼太和城里从王家到贵族的那些大人,同样喜欢这些精美的中原造物,并且愿意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纵横在山林间的马帮商旅,是这些空山幽谷中最常见的风景。
和往常一样,一只庞大的马帮,刚刚踏着晨露打湿的山阶,走出淡淡薄雾,丁冬的铜铃声,在蜿蜒的山道上,绵延不绝在空谷里回响着,沉甸甸挂搽在草木上哗啦做响的货物,和慢腾腾在山道上挪动着蹄子,不住喷吐着白气的骡马,前后此起彼伏的低低吆喝声中,在盘山路上绵延的老长,
领头的队首,看着淡淡升起来的日头,刚刚松了口气,就听得一声尖锐之极的啸声。
山林刹那间仿佛活了过来,那些充满露水的林梢树下,凭空多了许多用树液草汁抹成绿色斑纹的人,无数树皮草叶一样的纹路纷纷翻开,露出一个个左手刀,右手弩的人头。
由于这些人隐藏的好,靠的极近才发现,仅有少部分人才身手矫健的护卫,才能避开密如飞蝗的抵近突射,闪在驮马和货物之后,拔出了驮袋里的武器,对伏兵发起反攻。
但是伏击者怎么会给他们留这样的空隙,另一端竹木筚拨的响声连片,很快也变成短枪投射的雨幕,将他们纷纷连人带马,钉在一起,不时有受伤痛嘶的骡马,拖带着挣扎的人体冲撞在山道上,直到力尽倒下,不住有中箭的人象麻袋一样,从山道上翻滚下去,不多时,血水就浸透了整段青苔班驳的山道。
因为靠的近,所以仅仅一轮攒射之后,很快就变成近身格杀,各种口音的怒骂和惨叫,交错拼格的各色浪刀、吴钩的金属光芒,充斥在狭小的林间。
仅仅这一个照面,伏击者已经成功的将马队截杀成数段,挤压成一个个堆满尸体的小团。
以外就在突然间发生,其中一段,刹那间刀光如雪,瓢泼在狭窄的山道上,瞬间将几个冲的最近的伏击者,翻卷进去血花喷溅如瀑,闪耀的刀芒,甚至在日光的印溢下泛成一个金轮一般的眩目,已经有十数个袭击者倒在四旁,但这也位他招来了厄运,只见天空一暗,明亮的刀轮只是闪了闪,就湮灭在瓢泼的箭雨下。
……
林地不远的山头上,一小从人簇拥下的某人,正目不转睛的望着这一切,虽然穿的是山民特有的皮搭短装,身形矫健如豹,露在外面的部分却是旧伤累累,自有一种尸山血海中汰练出来的杀气。
他正是龙武军林字营都虞侯曹全豹。
不多时,清点战场的参军回报。
“秉军侯,本阵杀获三百二一名,骡七十五驮,山马三十一驮,……只是……”
“只是什么……”
“全是兵器,而且是上好的穹刀和浪剑”
“什么。”他皱了皱眉头。
浪剑是南沼特有的兵器,穹刀是吐蕃的特产,都是上好的兵器,一向严格限制出境的,大规模出现在边境的走私线路上,这意味着什么。
左右的随行参军,却议论起来。
“难道会昌军那里的消息,出了差错”
“最近南沼边兵调动频频,一月数变,青溪关那里,已经抓或了好些南沼的探子”
“看来我们误中副车了”他再次开口道“捉生队何在”
“正在附近追拿残逃……”
“找个活口出来,查这一路去向何处”
……
他统率的正是虞侯六营中最特殊的林字营,正在进行例行的狩边,
相比标准混成马步军的五军模范营,老军教导营,补训营,中军直属的虞侯六营更象是某人爱好之下,特色军种的精锐实验部队,各自效用与驻防也不同。
其中风字营是带有浓厚游牧色彩的骑射营,由吐突亲率的前质子营成员构成,正驻留长安休整;
火字营是强调突击破阵的重防护强袭骑兵,出自安西背景的奇兵队,轮替风字营驻留在三受降城执行驱逐任务;
山字营则顾名思义,清一色山羌众构成的山地突击步军,由潘拓失率领驻留在松州执行破坏烧掠作战;
锐字营是典型重装陌刀军,由段秀实率领驻留河北,名为保卫洛阳大内,其实是在太子小白手下受命,监察军纪,就近监视那些回纥兵;
锋字营,则是山地射手为主的安东高丽兵,由前降将鱼同率领,驻留长安保卫中军,也负责巡检治安,他们也被称为高手克星,江湖人的噩梦,毕竟再高强的武功,也经不住他们成百上千的神射手的齐射。
剩下林字营,就神秘的多了,可以说作为龙武军大多数成员,也没有多少人见过他们的真面目,因为他们自成立尹始,就一贯都活动在西南边境上,只有新兵营轮换到姚州,进行环境适应训练的时候,才会见到这些传说中,在山林中如履平地,神出鬼没的传奇部队。
他们也是龙武军唯一的轻装部队,只配备了驮马。相当部分都是最好的猎户出身的,专被挑选出来,苦练攀越纵拿之术,以天宝老营为骨干,舍弃了一般的刀排手和长枪的标配,按各自擅长选配,配弓箭双狭刀等兵器,或者改背数枝扎成一捆的,可以投掷或者对接成双尖的短枪,其他油布、火石、小刀,盘绳、膏药、蛇虫粉等零碎一应俱全,是为一支山地部队。
训练的内容,包括了没有给养的情况下,在山林野地中“走打吃住藏”等各有讲究的。只用一把小刀在极短时间内,立营设工事把自己伪装隐藏起来,如何林尖狭小繁密的接战中,如何利用寻常的草泽林木的分布,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保全自己的战术。
他们被称做穹首兵,因为不戴头盔,又剃光了毛发,头似穹庐的摸样。
严格说他们都是一群死人,自从三征南沼之战后,他们就已经失去了身份名籍,游荡在边境上的一群鬼魂,直到一个意外,才改变了他们的结局。重新获得身份和名誉,以及认祖归宗的承诺后,他们成为一只以复仇为意志的部队。
天宝三次南征,前后投入兵力二十多万,除却战没病死被俘的,还有大量散兵,流散在广大的边境上,因为有国不得归,许多人为当地土着寨落所收容,甚至与当地白蛮土着通婚生育儿女,但是汉人又是最注重亲缘纽带的群体,无论在哪个环境和地域,依旧保持了相当的联系和往来。
在曹全豹的串联下,这些被遗忘的人,重新被联洛起来,为一个宏大的目标而奔走。
除却少部分已经满足现状,或对朝廷实在心灰意懒的存在外,都积极的响应了林字营的召唤,虽然说已经过去十几年了,许多人已经过了最黄金的年华,因此并不是都适合重新回到了军队中,但他们再加上已经长成的子女,足有数万之众。因此不但拥有一只满编1200人的正军,还有三个义勇营为候补力量。
在成都参军团的秘密策划下,充分利用了这些遗民的身份和各自分布,以走私贸易为纽带,形成一个独特的情报网络,另一方面,又利用外力和间接援助,不遗余力的提高这些唐人后裔,在土着山落寨子里的地位和影响力,籍以暗地里渗透和控制一些要害的山头和寨子。
而林字营的存在,一方面打击异己势力和保护走私,另一方面,也时常化装成山贼,为这些需要扶植的山寨,打击异己,清除一些敌意和顽抗的存在。因此,他们有很多种身份,诸如马帮、山贼。
片刻之后,满手血腥的捉生队正回来,手中捏着血淋淋的兽头小银牌。
“是蒙舍沼的乌蛮人,还是个罗苴佐……那厮见势不好,居然把这东西吞在腹中中,差点被其蒙混过了……”
“什么……”
曹全豹凝眉重锁,十数年流浪在南沼境内,他可以说对南沼的熟悉无人可比。
南沼其国主要乌蛮、白蛮两族构成,(乌蛮、白蛮,大抵就相当与后世的生苗、熟苗的区分。)
乌蛮属于山地民族,主要从事游牧业,他们随水草畜牧,夏处高山,冬入深谷。具有游牧民族“尚战死,恶病亡”的慓悍之风,各部均有胜兵数万……包括昆明蛮、哀牢蛮、磨些蛮诸部;分布在蒙舍(今巍山)、蒙嶲(今漾濞)、浪穹(今洱源)、邓赕(今邓川)、施浪(今剑川)、越析(今宾川)等地。
白蛮包括青岭蛮、西洱河蛮、云南蛮、弄栋蛮和当地的汉姓。居住在交通较发达的河谷、丘陵、平原间,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其耕种的方式与收获的产量与中原地区大体相同,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富庶的蜀川(今四川)相当,已是人众生活殷实的富裕地区。
主要分布在从石城(曲靖)以西到洱海以东的渠敛(今大理凤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