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
簦呱吆榷?br />
依照这军中的编制,养着这些少年的耗费,不会比招募训练同样数目的精壮士兵少,所花费的时间和周期也要更长,自然有许多人不明白的,只道是我为了迎合小丫头的兴趣,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却不知道,从小的培养输灌的忠诚和品性,绝对远比省下那些钱粮,要值的多。
据我所知,在后世长达百年的藩镇之乱中,许多军阀赖以割据的重要本钱,就是由那些由家族、亲族乃至宗族组成的世系“子弟兵”,对于没有什么郡望大姓家族等背景的我来说,这些少年就我家将来的“子弟军”。
经过了数千人的层层选汰,首批站在我面前宣誓的这百多号少年,虽然形貌各不相同,灰头土脸,伤痕累累的看起来很没什么气势和形象,却都一样的精神,一般眼神冷酷凌利,身体结实很有些蓄而不放着野性和力量,让我很是满意。
残酷的近乎残忍的训练养成,吃喝充足的调养,再晓以简单国家民族的大义和军国主义思想输灌,再煽动国仇家恨(许多人因为战争的原因直接或者间接的原因成孤儿),莫不以死报效的个个嗷嗷叫的活似一群小狼。他们将编列在我家亲事兵的名目上,不久就会被外派出去,当负起一些成年人不方便进行的任务。
长安城大明宫寰辰殿内,玉阶流帐随风鼓舞,空气中还残余袅袅脂粉香气,娇脆的嬉闹声不时盈然与耳的,刚从丰腻肉玉的脂粉阵中脱身出来的,颈肩上还有些暗彩青绣的宽松丝袍,掩不住娇艳颜色的痕迹。显然这些日来,那些都督、节度、军使们权利的奉应巴结,尽馈以美姬财货,着实让人很操劳了一阵了。
大燕尚书令严庄显然心情尚可以,西京城内几路大军一出,那些猖狂的乱民,和前朝的残军,顿做土崩瓦解销声匿迹,不时传报击破多少,又斩获如何人如何如何的,虽然知道底下有些,拿小民斩头冒功的情形,但总算是个可以交代过去的好消息。
相比之下,孙干殿下在暗中鼓捣的那点小手脚又算什么,他更关心的是自己在东都布置,听说那安大王有些日子不理时事,自己那些亲信和安插的人手能否镇的住局面,要知道,根据那安大王宠爱的段妃又借题发挥,提起改立太子的因由了……
手中一笺刚用密药显出的文字,却是西京密营付出相当的代价,送回来那位据传幕后指使的递报
“……滋有,梁某者,好财货美姬而贪贿,取而不择……所馈尽纳,是以军中苛索地方,拷富家子弟为利……”又以亲见的口吻详细描述,日常所见中诸如的教导营一群老军残卒,闲闷在那里晒太阳捉虱子,男女混杂大呼小叫手忙脚乱的医护营,被驱使的鸡飞狗跳的童子军,这些情形。
得出结论是“粱氏好苟利,是货殖营生遍布,拘流民为劳役,家有恒巨,纵商为利,盘剥营下,尽以老弱妇孺充军中”,只有最一句“唯亲军及外军尚可骁之”
一丝浅笑浮上嘴角,“到底是个庸人还是异人……”
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流
刚从车上下来,却见纹裳紫裙的谢沅牵着小丫头正站在朱瀛雕栋的门前,见我淡淡笑了笑,还是那般的温容沉静,小丫头却急不可耐的奔过来,挂住我,看车上大包小包露出来,大大的欢呼一声,象只欢喜的钻进花丛小猫一般,一头扑将进去翻检起来。
“是梅子糖……”
“赫赫……”
“还有板栗酥……”
……
我捏了嫩嫩小脸蛋“小心吃成小猪了”。小丫头哼哼两声,捧着一盒做成生肖动物形状的糖脆,往嘴里填,口齿不请“小猪……小猪,小猪好啊,大大圆圆的……”
让周围左右忍梭不禁的会心发笑出来。我却欲晕倒,以胖为美在这个年代,难道这么深入人心吗。
谢沅怜爱的拿出方绣景的丝帕,轻轻擦拭的小丫头面上的残迹。
我这注意到身后宋大娘手提个缕空雕花的朱漆盒子,一身新整衣裳,气定神闲静静站在那里,象要出门做客的情形。
“月月、阿蛮,你们这是?”我有些惊讶的问道。
“去看热闹”小丫头匝着嘴里的东西,嘟囔了起来。
听了这话,谢沅倒是温煦和熙的吃吃轻笑起来。
“是汉中王家的十一娘到了出阁的年纪……家里给办个加笄礼……”她虽然言语不多,说起话来却从骨子里有一种沉静温柔的美丽,让人百看不厌味道。
原来是汉中王家的小县主的加笄礼。听她说来,所谓的,笄礼同男子冠礼一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古代少年男女的成年仪式。男子三加分别是巾、帽、幞头,女子也有纷繁的钗、笄、簪、冠等。
事先会由女主人的名义,邀请相熟的亲属女眷和手帕交的姐妹到场,身份最尊贵的女性长辈为正宾,郑重地为女子梳头,加笄,穿上新的裳裙衣带,纹上少女妆,观礼的女性众声祝福,宣告由家里心肝宝贝的女孩儿,转变为待嫁的少女。越是富贵人家越是郑重,到场女宾身份和地位,也代表这主人家的面子和排场。
我嘿然而笑,这说白了,也就是公示着,家里从小养大的黄花猪,终于可以被人吃了,大家都可以拿了聘礼上门来顾求聘取了。
不过这种东西在我哪个时代国人倒是多半失传了,倒是小日本那里还年年保持了这个习俗和盛大的集体仪式。不过由于那个国家的国情特色,诸如此类的活动,最后又被称做交际援助之夜、破处告别大会纭纭之类的大规模全民活动。
“请托了娘娘的面子,给发了帖子过来,让奴去做个宾客的,殿下也闹这去观个礼儿”
不过看这小丫头说起这事,一脸羡慕和期盼的样子,我心中叹然,我家这个怕还有几年只能看不能吃的光景要等逻。
“有这么好的事情,那我也同去算了”我调笑道
左右顿时哧哧的笑了起来,谢沅翻了眸子露出难得异样表情,顿时轻轻呸了两声“那都是女眷的场所,连父兄都要回避了,若凭出了男人,那还叫不翻了天了,坏了人家好端端的名声”
“那太可惜了”
说到这里,她见得我有些失望,显然好笑,又送宋娘手里取了盒子递了过来。
“这是娘娘那刚随礼来的点心,有芙蓉松糕、翡翠莲心饼、枣泥的珍珠圆子名目,也是甜蜜如意的彩头”
送走了她们,进了门,却见那府长史温哲,不动声色的使了个眼色,
跟到侧廊,左右退下,才轻声起说起,“大人交付的事情有些眉目了”,
哦,我惊讶了一声。这个家伙还真是适合搞阴私的人物。
自从老皇帝来到成都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打起那位至尊的主意,似乎现在连什么南沼的风阁逻,还有那个吐蕃的丢宗器藏,还有那些南中诸国,都对这位太上老皇帝很是产生浓厚兴趣滴。不但大量的兵陈于境,相持待机,还派了好些个刺探的进来,光在边境上活动兼做训战的林字营、山字营的潘拓失等人,就已经埋杀了好些个非法越境的不名人士。
在这种情形下,法曹、检宪司、还有清风明月任务,也变的日益繁重和规模的扩大,随着组织职能的多层分解和功能细化。已经不适合再用他们给我去刺探那些官场民间,可能存在的对头和威胁。
为此,我特意将清风明月从前清理地方上的城狐灶鼠地头蛇时,筛选出来的眼线,分了一部分出来,交付给这位温学士使用,作为彻底脱离于那些军情、反间的体系之外,一个独立的秘密情治渠道。
他说的事情,起因却是前些日子,新拜的御使刘文房先生来拜谢时,给宪台韦大相公的递过来的口信来。
无非就暗示,有人正在运动,纠结起来似乎想搜集我的一些情形,在他底下的某御使那里试探上意时,无意露了些口风纭纭。
想起这个,我笑了笑,“这位韦大宪司也是个有趣人啊”,
这位虽然有他兄弟的干系,却甚少与我门下有什么往来的,但是,却时不时的通过别人,旁敲侧击的通些声息的,似乎一直有心结好,却又刻意的保持一定的距离。
温哲了这话一楞,也是心思活络的人,随即明白过来,陪着笑道“这是自然的,虽说本朝御史言官,向来素有风闻奏事之权,但毕竟是外来的,韦大相公能够所奏多准,定少不了地方相当分量亦是相当数量的人物,为之通声传情的。”
作为省台行走经年的老资格学士早已经知道,事实上,作为纠检百官,掌管言路,正肃纲纪的御使之首,没有自己的情报渠道和消息来源,是绝对无法胜任的,所谓的风闻奏事,当然不可能无中生有,或是坐在家里等消息,上体君心,规谏得失,下察民意,纠举不法,都必须拥有相当的手段和资源的。更何况监察的是一个老大帝国庞大的官僚机器,象一台三院都有自己的人手和耳目的。
总觉得自己投靠这位大人,大局的上极有见地的,但细微小节上,却喜欢处处藏拙的习惯。作为下属如何适应上官的喜好,对他来说熟的不能再熟了。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在这位面前,总有一丝丝战然危栗不敢松绐的感觉。这种心情,却直到得到一定信用后,接手了一些事情,才隐约窥到一些,这位好说话的几乎散漫的主官背后影子的黑暗中,那峥嵘庞然的巨大存在。就再也挥之不去了。
“说说你的所得”我摆手坐靠在廊椅上,让他继续说。
“眼下大致分为两拨”他整了冠带,理了思绪细说起来
“也就是有人召集川中的士人,还有一些地方上的学社,集齐请命……”
“败坏学制,这就说我么?”我眉头跳了跳。
他心中嘿然,难道不是如此,这位大人搞的那些东西看起来不起眼,却都件件影响深远,不显山露水的就把人家逼的要拼命的。
却没回答,转而顾他说。
“此事背后,似还有蜀州那几个大族的影子”
“难道是那些家伙原本的产业受到新事物的冲击,又没能参上那些新事业的利头,借此由头发挥起来,嘿嘿,我现在倒成秆旗帜了”我自潮起来。
“他们自然不敢明对大人,但是对底下一些具体的事物,诋毁攻吁是少不了了”
这事我倒不怎么担心。
说我败坏学统例制所举的理由,无非就是我搞那些新东西。
诸如在军中试行简体字和标点符号,我那是作为保密措施和速记手段使用的。如果不得其法,解出来的不过是遗篇错漏百出的普通家书。
又如我在那些自办和官办的产业中授学应用天竺算学新法(阿拉伯数字其实应该算古天竺数学,只不过是通过阿拉伯商人流传才被误认的)、度支帐目新法等等,结果似乎为人效法了去又流散开来,似乎损害了不少人传统的利益。
还如在军中、流民中推广简单易学的硬笔书写之法(用炭条、羽毛管等廉价材料),也是为了俭省成本,不然文房四宝都是有钱人附庸风雅的东西,我可以没有那么多本钱去普及。虽然写出来不怎么好看,但相比柔软不好使力的毛笔,无论是学习好是使用,却都有效率的多。结果似乎也成了人攻击的擅自废易圣人之法的罪状。
其他还有什么“与民争利”“夺食百姓”“破家无数”纭纭。
说到底还是利字当头作祟,无非就是那些东西的传统收益者害怕因此受到冲击,而鼓捣出来的由头。
我要是害怕人说贪赃枉法,也就不干这份差事了,作为上位者更多重视的不是你是否收刮了多少钱,是你是否忠实可靠,是否听话好用,只要你产生的价值,远大于你可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就足够了。
要知道象萧何之流的名臣,为了保全善终,最后还不得不自毁晚节,故意去侵占民田,好让刘邦放心。
”且做观望就好了”我嘱咐道。当初韦鄂给的口信,不过“小心物议”四字,没想一查却牵扯出这么多东西。
玩舆论,我有的是办法,就算再怎么德高望重的人,只要是牵涉利益出头,我就有手段能把他搞的身败名裂的。
随后,温哲又说起的另一桩,就有点麻烦了。却是有些家伙暗中散播谣言,极尽诋毁之能,说我任人唯亲,结党营私也就算了,还说我法文学馆置制,大肆招揽才俊学子,广纳亡命豪杰 ,所图远大纭纭,更恶毒的是说,“门下所出皆放有司,时人皆称以为小翰林院呼,而趋之营钻”。
那文学馆那是太子东宫配置,为了储备人才而设立的,而翰林院,更不用说了,是为国家官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