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出书版) 作者:温世仁(出版)
?br /> 端木蓉点点头,临走前还转身对荆天明吩咐:“天明,要是你师父半夜肚子饿了,起来做宵夜,别忘了叫我一声,我一定会听见的。明儿个见。”说完便潇洒自若,头也不回地踏出门。
其他人收拾妥当,便在这矮房内各自找了角落,或坐或躺地下榻休憩,毛毬、项羽、刘毕和高月,几乎一闭上眼便沉沉睡去。
淡淡月光将屋内墨黑染上一层静静的蓝,荆天明斜倚墙角望着窗外,却是半晌无法入睡,料想盖聂定然也还醒着,开口轻声问道:“师父,我们今后何去何从?”
“我们去邯郸。”盖聂低声回答:“楚国这一失守,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就很明确了。我们必须在齐国惨遭毒手之前,将各路人马号召起来。”
荆天明没想到盖聂这一路上看似失魂落魄,原来心中早有打算。听到盖聂说要号召墨家子弟共同抗秦,他原本消失殆尽的力气,瞬间又恢复了不少,想了想,坐起身子低声说道:“师父,我去附近找找看有没有井,打点水来,再瞧瞧有没有村民留下的食物,也许明早出发前可以开伙,大家吃点东西比较有力气。”
盖聂虽觉不妥,却也觉得荆天明说得有理,自己又不能放下这许多人走开,当下沉吟一阵,点头说道:“那好吧,你小心点,也别走太远,一有事别逞强,赶紧大声招呼。”
“知道了。”荆天明应声而起,在角落找了个水桶,拎着青霜剑走出矮房,沿着村里的大路行进,不知不觉离他们落脚的小屋已有一段距离,又过一阵子,终于在两条岔道的交汇处找到水井。
他将水桶放下井里,忽觉身后有人,回头看去,手里的水桶立刻哗啦一声落到井里,荆天明口中大喝:“谁?!”
只见眼前一个蒙面人浑身劲装打扮,并不回应荆天明,一等荆天明发现自己,转身便跑。荆天明唯恐对方是秦国士兵,将要回去通风报信,不假思索地连忙跟着提剑追上。
蒙面人始终刻意维持在荆天明前方不远处,两人一前一后地在黑暗中奔了好些时刻,蒙面人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缓缓伸手扯去面罩,对荆天明沉声说道:“久违了,小兄弟。”
站在荆天明前面的,不是别人,竟然就是他的师叔——卫庄。
多年的记忆瞬间乓噹打上眼前,那是韩申抱着年仅六岁的他,在卫庄的追击下亡命奔逃,韩申的惨死,荆天明至今历历在目,当年若非盖聂及时赶到,只怕荆天明也早已死在卫庄手下。
此刻,荆天明震惊之余,也同时大感疑惑。他明明亲眼所见,这位师叔当年在不敌盖聂之后,便已当场自尽身亡了。如今站在面前的,究竟是人是鬼?
无论如何,荆天明知道卫庄是秦王的手下,是专门来杀他的杀手。他如今已非当年的稚龄幼童,明知不敌,荆天明还是刷得拔出青霜剑。
卫庄微微一笑,站着不动,说道:“小兄弟果然胆识过人,既然你连剑都拔了,我也无需多费唇舌。”
话才说完,瞬间便是三四道剑光朝荆天明而去,正是百步飞剑的“草长莺飞”。剑光去得又快又狠,但每一剑都只是轻轻掠过荆天明身旁寸许。黑暗中剑光尚未消失,卫庄一晃已经逼到荆天明面前,不知为何,身形却瞬间停顿了一下。
荆天明来不及多想,抓住机会使出了百步飞剑第一式“一以贯之”,挺剑直刺,卫庄轻轻避过,翻转手腕,手中长剑飞快地在青霜剑的剑锋上点下掠,接着猛退一步,瞬间和荆天明拉开一丈之遥。
荆天明偷得空隙下盘微沉,使出“百步飞剑”第二式“一了百了”,然而剑招尚未使完,卫庄已陡然变招,转守为攻,一记“雨打梨花”使将出来,霎时剑光翻飞,将青霜剑团团围绕,荆天明但觉一股巨大震荡袭来,手腕瞬间一阵酸麻,紧接着,那股震荡仿佛海潮褪去一般的急速向后滚去,荆天明的身体不禁跟着往前倾斜,青霜剑脱手而出,锵噹一声脆响,宝剑落地,卫庄的剑尖也已经抵上了荆天明的脖子。
荆天明虽然惊恐万分,却也更加感到疑惑不解,他看出卫庄早有机会取他性命,不知为何却迟迟没有下手,反将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你究竟想怎么样?”荆天明冷冷问道。
卫庄回道:“盖聂曾说,师父晚年将百步飞剑去繁化简,精炼成三式,我虽无缘习得,但盖聂三式尚未全部使完,便已经将我击败,我若想败他,这三式我就算练不成,至少也得看个端倪,晓得其中奥妙。”
听到这里荆天明恍然大悟,卫庄方才是在套他剑招。只听卫庄又继续说道:“可惜呀,盖聂收了个没慧根的徒弟,方才一试,你的飞剑三式有形无髓,百步飞剑在你手中沦为凡间寻常剑招,可惜可惜。”
荆天明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但觉羞愧难当,心想一定是自己不得要领,才将这剑法越练越笨,眼看再这么下去有辱师门,忿忿地说:“你要杀便杀,不必多说!”
卫庄牵牵嘴角,点头说:“好。”长剑高举正要一剑斩落,忽听一声清脆娇叱:“剑下留人!”话才方落,便见一双铁筷子夹住了卫庄手中长剑,看得荆天明大吃一惊,他认得这双铁筷,来人正是端木蓉。
“蓉姑姑虽然医术高明,武艺却向来平平,没想到一出招,竟然能克制卫庄。”荆天明心下狐疑,却哪里知道,卫庄一听是端木蓉的声音便已瞬间停招,他当然更没看见,在这黑暗的夜色中,原本冷静俐落的卫庄,此刻却忽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端木姑娘。”卫庄喃喃唤道,转头看去,只见端木蓉伫立在月光下,一袭青衣随风款款摆荡,正笑嘻嘻地收回铁筷子,转头对荆天明说道:“来愣在那边干什么?晒月亮啊?快过来。”接着又对卫庄说道:“卫大侠,这小子的死活本来是跟我没什么关系,但你要是在我面前杀了他,盖聂如果知道了,铁定怪我没有阻拦,他若是跟我翻脸,谁来做热腾腾的包子给我吃呢?”
卫庄没听出端木蓉是在说真话,反倒觉得她用了个不成理由的理由,只为了保住盖聂徒弟的性命,心中不禁一阵酸楚又一阵激昂,紧紧握着手中长剑,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喊着:“盖聂、盖聂,又是盖聂!”
眼看端木蓉右手很自然地护在荆天明身前,卫庄苦涩一笑,说道:“端木姑娘,我卫庄侍于秦王左右,在秦宫内地位不低,端木姑娘只要开口,要我捧来什么样的山珍海味,都是易如反掌之事。更何况,秦王要杀这小子,绝不是端木姑娘一人所能阻止。”
“你当真以为宫中的菜我端木蓉没吃过吗?”端木蓉撇撇嘴,“普天之下有什么好菜是我端木蓉没吃过的?唉~”说到这儿,端木蓉居然叹了口气,“宫中佳肴当然是美味无比啦,但你没吃过盖聂做的包子,如果再加上一碗热腾腾的酸辣汤,唉~”端木蓉又叹了口气,吞了口口水,露出无比陶醉的神色说道:“那真是太好吃,太好吃了。”
这话听在卫庄耳里,不觉端木蓉是真的在称赞盖聂厨艺,反倒像是端木蓉在说:“你不知道盖聂这个人,他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听得卫庄胸口一阵翻腾紧缩,端木蓉浑然不觉也就罢了,偏又越说越陶醉,竟开始朝着空气呢喃自语:“热腾腾的包子啊,香喷喷的酸辣汤呀,我已经好几天没吃到你们了,我真的好想你们哪。”
说着还摇摇头,叹口气,像是有多少寂寞委屈似的,那满脸深情款款的模样,看得卫庄一颗心直落谷底,他呆立半晌,终于默默收起长剑转身离开,走了两步又忍不住停下,问道:“端木姑娘,何苦跟着盖聂东奔西走,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
“还不都是你们害的!”端木姑娘回过神来,板起脸抱怨道:“我本来在琴韵别院过得逍遥自在,如今都被你们一把鸟火给烧光了!”
“端木姑娘对卫某有救命之恩,只要你愿意到咸阳,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卫某都能替你安排。”
“别别别,我要是这么一去,那些脑满肠肥的达官贵人会不来找我医病吗?那我不烦死?”
卫庄早已料想端木蓉会有此回答,他看了荆天明一眼,又对端木蓉说道:“端木姑娘,秦王派出的杀手不止卫某一人,你若继续与盖聂同行,只怕尚有诸多风险,你……你自己可要好好保重。只要端木姑娘改变心意,卫某随时等你。就此别过。”
说罢正要转身,端木蓉却忽然喊道:“卫庄,你要是发现宫里头有什么新的好菜,下次拿到我面前,让我尝尝。”
一提到吃,端木蓉原本口中的卫大侠很自然地就变成了卫庄。她这么一说,让卫庄原本彻底死心的念头,瞬间又燃起生机,他深吸口气,点头微笑,这才终于真的转身离去。
待卫庄走远之后,荆天明默默向前踏了几步,拾起方才落在地上的青霜剑。端木蓉看他这副模样,知道他心中受了不小震撼,当下也不多说,只是陪着荆天明走回矮房。
夜色中,除了他们的身影,只剩下一片寂然。
第二章 坐忘求道
走过了青葱树林,走过流水河边,走过炎寂的日子,更走过一个又一个荒凉小镇,众人经过风尘仆仆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他们的目的地——邯郸。
当时的邯郸虽然已随赵国的陷落而併入秦国版图,却也聚集了一群人,尊奉墨家思想,体现其兼爱、非攻、尚同、尚贤、非命等精神。他们相信人之生而平等,需当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彼此不分贵贱,选贤与能。
这群墨家子弟,人称墨者,自立成军,纪律严明,独立于任何国家势力之外,为天下太平而奔走,便成了秦王吞併天下的心腹大患。这是随着天下局势底定,临近齐国的邯郸已经成了墨家军的根据地,他们伺机而动,准备随时阻止齐国的沦陷。
盖聂前往邯郸,便是打算将荆天明等人安置在此,他自己却要随着墨家军前往齐国。临行前一晚,荆天明来敲盖聂房门。
“师父,弟子有问题想请教您。”
盖聂早已看出荆天明心事,开口便问:“是不是为了百步飞剑?”
荆天明微微露出诧异的表情,但见难以启齿的话题有了开端,也就毫不隐讳地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一个月前,弟子差点命丧师叔剑下。那时候,师叔之所以没有立刻取我性命,是为了想看师父的飞剑三式。”
盖聂点点头,说道:“当年你师祖闵于天,以八招‘百步飞剑’名扬天下,但晚年却去繁化简,重新精炼出这三式‘一以贯之’、‘一了百了’、‘一无所有’。八招取于形,而三式取于意,‘百步飞剑’从此形神俱在,你师祖晚年所创的剑法,你师叔没有学到,想必是遗憾在心。”
荆天明继续说道:“弟子学剑两年有余,本以为就算再不济事,也该能接下师叔一招,没想到那天的下场却是一败涂地,被师叔说,我配不上‘百步飞剑’……”
“天明,那种话你听听就好,用不着放心上。学剑两三年,连小成恐怕都谈不上,若你真能接他一招,他还配称你师叔吗?”
盖聂语重心长,话还没说完,荆天明却忽然扑通一跪,向盖聂聂求道:“师父这一走,弟子可能几年没人指点。事实上,弟子早就想说,我习练‘一以贯之’和‘一了百了’这么久了,深感它易学难精,那八招‘百步飞剑’,弟子也曾看师父在危机的时候使过,证明您未曾弃它于不用,不知师父能否在离去之前给我一些提点,比起弟子未能得心应手的后两式,相信前八招应能给我更多启发。”
“天明,政令与刑罚的目的,都是为了在乱世当中快速地建立秩序,你听过商鞅变法吗?”
盖聂没有正面回答荆天明的问题,却先岔开了话,荆天明虽不知师父用意,却还是恭敬答道:“那是秦孝公任用了商鞅,而商鞅为秦国建立起严正而有公信力的律法。”
盖聂点点头,继续说道:“我没有教给你的前八招,正代表着这样的精神,你师祖透过严谨的锻錬,快速融会一个剑客所需要知道的用剑之道。”
说到这里,盖聂话锋一转:“可是,最后他却教出了像你师叔这般误入歧途的人。天明,你该还记得,当年我和你师叔那一场对打,二人原本难分轩轾,最后我却用这飞剑三式败了他。这个结果总令我感叹不已。如果当初你师叔也学了这三式,他就不会乱了剑心,而去效命秦王。
“剑心既乱,他用剑的境界就无法有所突破。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只教你三式的用意所在。学前面八招易有小成,但更容易让人感到自满,治国之道也是一样。你想我们为什么要反抗秦国?它崛起得快,壮大得快,为师虽然有份心要阻止齐国沦陷,仍是以卵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