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
冈因此而罢休。“日本正在准备应付有关苏联的各种可能的突发事变,以便同她联合起来粉碎共产主义的威胁,”六月二日松冈致电驻柏林的大岛大使。大岛大使奉命转告里宾特洛甫:“日本政府已经决定夺取法属印度支那的‘作战据点’,以使日本能对大不列颠和美利坚合众国进一步施加压力,”大使以此作为日本“对共同战线的宝贵贡献”,他保证:“当你们德国人同俄国人打仗的时候,我们日本人不会采取骑墙态度。”
华盛顿从“魔术”截收的日本致柏林的密电,以及指示野村大使澄清赫尔的最新立场的互相抵触的电报中,显然看出东京目前正在采取骑墙态度。罗斯福可以猜到日本领导集团正在乱哄哄。但他也要应付自己内阁中的意见分歧。
六月二十三日,内政部长哈罗德·伊克斯要求立即实行石油禁运,因为“日本正在注视着俄罗斯所发生的和西伯利亚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不想贸然对荷属东印度采取敌对行动。”作为“石油协调入”,伊克斯极力主张现有的每艘油船向英国供应石油,但对日本人要采取强硬政策,因为石油是“反对我们正在与之进行斗争的敌人的必不可少的东西”。一个星期之后,他极力主张实行禁运,并以辞职相威胁,总统提醒他:“我想你会有兴趣了解到: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日本人在试图确定往哪边跳的时候,内部发生了一场真正的激烈争吵。”罗斯福相信制裁只会使日本往南跳,而不是往北跳,他解释了他审慎从事的理由:“我的海军根本不够用,只要太平洋上发生小事件,意味着在大西洋的舰船就要减少。”
“魔术”截获的情报披露,日本正在向印度支那的法国人施加压力,要他们交出空军基地和海军基地。负责海军作战计划的里奇蒙·凯利·特纳海军少将,六月二十日会晤野村后向斯塔克报告,石油禁运将促使日本进攻荷属东印度。斯塔克把这份备忘录转交给总统,并在上面批了一句:“总的来说我赞成这个意见。”
七月二日,天皇主持召开御前会议,作出了重要的决定:“不管遇到什么障碍,”都要奉行向南扩张的政策。裕仁以此刻应有的庄重姿态,身着大札眼,毫无表情地听着近卫亲王以单调沉闷的声调宣读已经准备好的声明—
—《关于目前形势发展的国策纲要》。在这篇声明中,内阁拒绝了松冈关于立即进攻俄国的建议,赞成日本“南进,为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建立巩固的基地”。只有“德苏战争的发展对我们有利时”,才能对西伯利亚采取行动。近卫规定:“我们帝国决心奉行一项将导致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这将使日本获得英国、荷兰和法国在远东领地的市场、石油和矿产。但首要的是“处理中国事件”。必须切断重新打通的滇缅公路,因为美国供应品正通过这条公路运到中国国民党人手里。在印度支那,将同维希政权建立“联合保护领地”,以便为陆军提供一个基地,从这个基地可以北攻国民党控制的几个省,西击泰国和缅甸,向南威胁马来亚。日本希望这个行动将能说服英国人重新执行绥靖政策。但是,如果外交活动失败,将征召两百多万军队,加速军火生产。“将要作好同大不列颠和美国交战的准备,”近卫这样宣布道,暗示日本必须准备采取这个步骤,以便实现她的全国性的战争。松冈的“北进”政策在后来的一场辩论中再次遭到拒绝,天皇自然同意了近卫的计划。日本政府已经走上战争道路。然而,近卫和陆海军都还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因而一致认为应作出最后的努力,通过外交实现这些目标。要想保留同美国人达成协议的一线希望,桀骜不驯的松冈必须辞去外相职务。近卫略施小计就把松冈罢免了。他要求全体内阁提出辞职,在重新任命内阁时免去了这位最亲希特勒的阁员,由比较听话的丰田贞次郎海军大将担任外相。
日本有意对美国作出的一个安抚姿态,立即被华盛顿拒绝,因为“魔术”截收的情报透露,东京正在敦促法国政府让出西贡和金兰湾基地。截收的日本在七月二十四日致维希政府总统贝当元帅的最后通牒,证实了这个对泰国、马来亚和菲津宾的安全的明显威胁。最后通牒说,帝国陆军准备进军了。当日本的炸弹掉在南京的美国教堂和“土士伊拉号”炮舰旁边的时候,科德尔·赫尔站到强硬派一边,支持立即实行石油禁运并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马歇尔和斯塔克担心美国在没有完成充分的军事准备之前就面临着两大洋战争的危险,再次敦促谨慎从事。但法国在七月二十四日决定同意日本在印度支那建立前进基地的要求,迫使赫尔作出反应。两天以后,国务院公开谴责这个行动预示着“进一步的更明目张胆的征服行动”。七月二十六日,总统宣布日本的资金将被冻结,贸易将进一步受到限制。
然而,罗斯福慎重地表明他的意图不是要通过对石油实行全面禁运而驱使日本诉诸战争。正如伊克斯所说的那样,总统“仍然不愿拉紧套索。他认为较好的办法是放松套在日本脖子上的绳索,不时地拉它一下。”
按照伊克斯的解释,总统打算“拉它一下”的意思是要求“发放出口许可证然后才能向日本输出货物,但总统表示我们仍能继续输出石油。”罗斯福本人特地向野村大使解释说,当他提出建议,使印度支那中立化,为各国在那里经商敞开门户,以解决目前的危机的时候,他并没有下令对日本实行全面石油禁运。但他告诫说,假如东京政府采取行动,要夺取荷属东印度的油田,“立即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局势。”他在发表最后通牒时,只让自己说到这个程度,在伦敦的英国和荷兰政府需要这个最后通牒来消除丘吉尔的忧虑,丘吉尔担心即使有限地压缩石油供应,也会驱使日本“狗急跳墙”。
总统的命令对制约日本军方能否产生很大影响,他本人并不感到乐观,但他有意保留了实施全面禁运的选择,只是中断高辛烷石油的出口,并把高额石油出口减少到只低于上一年的水平。尽管如此,华盛顿和东京的强硬派仍然认为限制和冻结是全面的。《纽约时报》说此举是“仅次于战争的最猛烈的打击”。格兽大使意识到日本报刊会爆发好战的叫嚣,于是警告此举将会产生“报复和反报复的恶性循环”,有可能导致公开的冲突。帝国海军作出了最强烈的反应,海军是日本最大的石油消费者,当然感觉到直接的压力。全面禁运将使舰队的石油储备不足一年,然后军舰就断了蒸汽。因此海军敦促首相加速准备执行南进的计划,以便夺取荷属东印度的石油供应。华盛顿监听到了东京的新的好战动向,“魔术”截收到东京致柏林大岛大使的密电,密电告诉他,日本可能需要采取“紧急步骤来砸碎这根日益强化的包围锁链”。
套在日本脖子上的这根“绳索”将被拉得比总统想象的还要紧。八月初,总统离开华盛顿去进行一次重要的“钓鱼旅行”,最初,他在新英格兰沿海的“波托马克号”游艇上当众垂钩。最后他神秘地消失在偏僻的纽芬兰沿海薄雾笼罩的“奥古斯塔号”重型巡洋舰上。八月九日,仍然带着“俾斯麦号”战列舰留下的创伤的“威尔士亲王号”,驶入了普拉森夏湾,然后在阿金夏村附近海面上抛锚,和“奥古斯塔号”靠在一起。几小时之后,总统和英国首相首次私下见面,他们迅速就全球战略取得了一致意见,形成了英美的亲密关系,同时他们的军方领导人另外会谈,协商罗斯福审慎提出的“将导致我们的政策走上同一条路的广泛原则”。
由马歇尔将军、斯塔克将军和阿诺德将军率领的美国代表团,事先决定不作出有可能使英国人趁机顺着那条道路走向战争的任何承诺。因此,使丘吉尔感到失望的是,经过庞德海军上将和迪尔将军三天最有说服力的介绍之后,英国代表团仍然未能说服美国海军派遣军舰到地中海,或者开始替横渡大西洋的英国船只护航。在讨论远东问题时,美国计划显然发生了倾向于在远东建立强大威慑战略的重大变化,在春季的联合参谋长会议上,英国人曾经谋求这一战略而不可得。
“我们正在试图建立菲律宾防线,作为保卫印度洋和新加坡的直接防线,”斯塔克海军上将八月十一日在“威尔士亲王号”上召开的会议上说,这次会议是为了研究庞德的意见书而召开的。斯塔克要求英国代表帮帮忙,重新安排运送根据租借法提供的某些重要军火的时间表,以便能把高射炮和重型轰炸机运到马尼拉。庞德和迪尔毫不犹豫地赞成美方的意见:“菲律宾群岛的强大防御'将'直接加强新加坡和荷属东印度的防御。”这远远超出了“彩虹5 号行动计划”所设想的有限防御,甚至超出了丘吉尔四月份的希望,即可以作出“适当的安排”来加强英美在远东的力量。
当时,对于伦敦和华盛顿的军事计划人员来说,日本直接进攻马尼拉或新加坡的威胁似乎很小了,但堪培拉却不这样认为。澳大利亚政府曾打电报说,在新加坡国防委员会于一九四○年十二月报告这座堡垒防守薄弱之后,本政府“对这个最严重的形势感到严重关切”。丘吉尔安抚地回答说:“我们始终认为,如果澳大利亚受到入侵的严重威胁,我们将毫不犹豫地为了我们的亲属而妥协或牺牲地中海的地位。”两国政府知道了日美在举行秘密谈判,感到相当不安,预料达成的任何交易都会削弱英国抵抗远东的新的绥靖行动的能力。入侵俄国之后谈判的破裂和日本要求得到印度支那的基地的行动,使美国责无旁贷地肩负起遏制进一步的侵略行动的重担。七月份,英国联合计划委员会断定:“威胁或经济制裁不大可能吓住日本政府。”由于第一海务大臣①证实他“不可能调集一支舰队开往远东”,丘吉尔便启航去参加这次历史性的会议,他知道,他必须劝说罗斯福派遣必需的增援部队在西太平洋遏制日本和消除澳大利亚的疑虑,不管是什么样的增援部队。
① 英国海军部中仅次于海军大臣的官员。——中译本编者
对于首相来说,幸运的是,他发现总统已经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空中力量,连同最近动员起来的英联邦国家的军队,使美国陆军部的计划人员有理由改变二十年来的悲观设想,他们认为现在可以成功地防守菲律宾了。而美国海军却表示怀疑,拒绝派遣除潜艇以外的任何主力部队去增援马尼拉的亚洲舰队。美国外交政策的无限目标得以采取一项美国的有限军事力量远远不能支持的冒险方略,这并不是头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但现在对石油实行了禁运,罗斯福不得不把派往菲律宾的增援部队——连同丘吉尔要向新加坡派出几艘主力舰的诺言——作为一支足以阻止日本从福摩萨和印度支那南进以夺取替代的石油供应的威慑力量。
尽管如此,即使日本进攻英国或荷兰在远东的属地,总统仍然不准备使美国参战。八月十二日,即这次会议结束并签署“大西洋宪章”的那一天,众议院仅以一票多数通过继续征兵和国民警卫队联邦化的议案,有力地提醒他强大的孤立主义者支持力量如何在继续活动。“大西洋宪章”宣布盎格鲁撒克逊人团结一致支持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但是,尽管报刊大事宣传,百分之七十五的美国人不为所动,他们仍然反对与德国交战。
值得注意的是,一小部分人准备冒交战的危险抵抗日本的侵略,但罗斯福不同意丘吉尔提出的双方作下述联合宣言:“任何进一步的侵犯。。可能导致日美交战。”罗斯福的计划是“把他们当婴儿哄三个月”,首先由国务卿赫尔将丘吉尔首相的强烈措辞缓和成为和解的建议,假如东京“奉行太平洋和平计划的话”;罗斯福还建议同近卫首相在阿拉斯加会晤。日本官方的反应看来是令人鼓舞的,即便情报证明,在印度支那的军事集结正迅速取得进展。
计划进攻
当一九四一年秋季,潜艇加紧袭击大西洋上的船队,德国装甲部队占领基辅,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将英军赶回埃及的时候,温斯顿·丘吉尔记述道:“同我们的其他危急相比,日本的全部威胁埋伏在不祥的蒙影中。”假如英美情报机关知道日本在整个远东秘密备战活动的规模,那么日本在印度支那新前进基地驻扎的空军力量和三万人的部队所引起的惊恐就会大得多。从关岛到缅甸,从马尼拉到马来业,帝国陆海军的许多间谍正在收集有关防务、机场、登陆海滩和潜在合作者的情报。所有这些情报送回帝国统帅部,编入发动大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