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重生李世民 作者:寻香帅
玄门关中,不知是谁大声的惊慌叫了一声:“来了,吐蕃人来了!”这一声喊,就像在所有人心中丢下了一枚炸弹,传出一阵哄叫声,好多人都忍不住站了起来。
“大胆!谁喊的,又是谁让你们站起来的!”李世民怒声训斥,大声道,“所有人,必须依令行事,违令都斩!谁敢再犯,绝不姑息!”
顿时,所有地唐军又都乖乖的坐了下来,没有一个人敢吭声了。
赤松德赞看着玄门关上,不由得又皱了一下眉头,暗自思忖道:这个李谊,还真是沉得住气,地确是个棋鼓相当的对手!
他摸了摸小胡子,不禁有些兴奋了起来。
在前带兵行进的论莽罗,咬着牙根,恨不得飞上城头将李谊等人撕成碎片。不久前在岐山的时候,他被狠狠的戏耍了一番。不仅打了大败仗折损了几万人马,还失去了最亲的弟弟,后来自己精疲力竭,居然被李晟一枪撂倒生擒过去。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而仇人现在就在眼前!
要不是赞普有令,他现在就要带着这一万铁骑飞奔而上,用吐蕃精骑最拿手的骑射,先把李谊射成马蜂窝再说。
可就在这时,后方居然传来号令“停!”
论莽罗有些恼羞成怒,但也只得勒住马止住了大军,心中暗自不满:这赞普,今天是想玩什么?!这打仗都像小孩子玩游戏了!
一万吐蕃骑兵,在离玄门关一箭之地的地方,停了下来。玄门关上的唐军,依旧没有一个人露头。
赤松德赞忍不住呵呵的笑了起来:“有意思,很有意思。我还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有意思的仗。”
一直在旁边没有出声的论悉诺,有些郁闷的说道:“赞普,十八万大军要摧翻这个玄门关,并不是太难。赞普为何?……”
赤松德赞面带微笑的看着这个吐蕃的战神,说道:“老将军,你别心急。现在看似平和,其实,是我在和李谊斗智,比拼耐心。谁先沉不住气了,谁就会让对方占有一点心理优势。李谊,是个人物啊,不错不错,不枉我亲征一场。”
虽然年岁已逾五旬,可论悉诺的身板依旧十分的粗壮强健。略带点灰白的长胡须,也让他更添了几分威严和庄重。他就是赤松德赞最倚重的心腹大将,吐蕃人心目中的军神。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二十年前(广德元年),他率军攻破了号称天下第一城的长安城。从此,他还为自己取了一个汉名:马重英。
论悉诺摸着灰白的胡须,哈哈的笑了起来:“赞普,我知道你是在玩弄他,享受一下猎手的快感。不过,老臣可是有些憋不住了。老臣现在就想冲上玄门关,将李谊小儿手到擒来,献给赞普!”
“老将军,你是要亲自上前吗?”赤松德赞看着论悉诺,意味深长的微笑道,“那就请吧!我吐蕃的军神请战,我哪里还有不准的?请老将军带上一万人攻城队,加上论莽多的一万骑射手开始攻城吧!”
“是!”论悉诺心中大喜,用他苍老粗重的声音吼道,“儿郎们,拿出高原雄狮的勇气来,冲垮玄门关!”
吐蕃大军中,传出一阵惊天巨吼!
李世民眼睛一眯,眼神中寒气四射:终于来了!大家将推荐票投给我,鼓励我吧!
第一卷 浴火 第214章 巅峰之战(二)
常年在海上飘泊滚打的人,都会惊服于大海无量。那滚滚的怒涛和惊天的骇浪,足以摧毁一切。西川的将士们,远在内地,很少有人见过海。
可是,他们今天亲眼目睹了一回汹涌澎湃的人潮黑压压的一片骑兵,如同滚滚怒涛袭卷而来;除了比海涛巨响更恐怖的喊杀声,还有无数刀枪剑戟在翻滚。
声浪,杀气,几乎化成了肉眼可见的气浪,朝玄门关前冲涌而来。生性粗悍的吐蕃人,骑着他们同样彪悍烈性的战马,宛如魔兽张开血盆大口发出了怒吼,用可以撕破天地的利獠,蛮横无匹的杀了过来!
“迎战!”李世民挥展手臂,从喉咙里发出了一声怒喝!
这一声喊,就如同晴天霹雳,将所有唐军将士的心神,瞬间凝聚到了一点。
一箭之地的距离瞬间消失。吐蕃人,已经冲到了玄门关下!站在高逾三丈的玄门关上,几乎可以看见吐蕃人握着钢刀的手青筋暴露;听到他们的吼声,如同野兽一般歇斯底里!
最先赶到城门边的,是论莽罗的骑兵。这些人早已集攒了太多的力气在手臂上。这个时候,他们手中的弓箭,已经全都拉到了满月。铺天盖地一般的箭矢,已经朝玄门关城头射上来。
玄门关上,墙阙边最靠前的一排将士,支起了一人高的大铁盾,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铁墙。吐蕃的人箭雨,七成以上射到了铁盾墙上,发出劈里叭拉的巨响。偶有几支箭从缝隙里钻透过去,就会有唐军将士惨叫着倒地,非死即伤。
在飞骑的掩护下。论番诺率领的一万攻城部队,已杀到了玄门关前。三十多架云梯迅速搭上了城头。悍勇地吐蕃人,手咬钢刀开始飞快的朝上面攀爬起来。
“弩车!”李世民亲自拿着不同颜色的旗帜,大声怒喝的指挥各个部队协同作战。
喊音刚毕,一排唐军将士推着弩车,从举着铁盾的唐军兄弟们中间冲上前去。城阙边,出来了若干露出的孔洞。唐军的弩车精准地从洞口中射了出来。有近三尺长的硬弩长箭。发出尖锐的呼啸声,朝吐蕃人扑面射去。
玄门关下,一阵惨叫四起!
正朝前冲涌的吐蕃骑兵,迎头撞下势大力沉的飞弩,好多人和马匹都被生生地射穿了。更有甚者。被飞弩洞穿之后,身体还被钉到了地上。临死前还在拼命的挣扎,却不能移动半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血在一阵飞溅,染红了玄门关下的土地。
吐蕃人惯用地锥形冲射阵,从前到后人马渐多。前方迎到痛击。后面的人可以从更宽广的地方绕过,不会被前军绊倒,也不容易踩到伤者或死者。所以。弩车虽然迎头痛击了一批冲在最前地吐蕃弓骑手,但并没有减慢他们的攻势。天盖地的箭雨仍然不停的朝城头上射来。迅猛霸道的箭矢,甚至可以飞越城头之后穿透唐军的铁甲,将人致伤致死。玄门关城头的守城军舍的板壁上,已经插满了箭矢,变得如同刺猥一般。李世民所站地地方,四个铁盾手举着看牌誓死护着他,四周散落一地的箭矢。李世民却是毫发未伤。依旧拿着旗帜指挥城头御敌
“弓箭!”
弩车十分迅速的后退,装配箭矢。弓弩手飞快上前,卯足了力气的唐军将士们,恨不能一瞬间将手中的箭矢射光,个个大声怒喝着疯狂射击。
想比于吐蕃地骑射手。这一批唐军守城将士的弓箭本事要差上一截。但好在居高临下借了一分力道,而且吐蕃人个个直接暴露在射程之下。更容易诛杀!
玄门关上,一场并不逊色地箭雨,也朝吐蕃人扑了过来。这一回,穿着简易皮袍木甲的吐蕃人,算是吃了一点苦头。二千名弓箭手一起发射,在这仅仅一两里宽的玄门关前,还是颇具威力的。奔腾在最前的吐蕃射手们,发出一阵阵惨叫,人仰马翻。许多马匹被射中后,一下失了重心就朝前栽倒在地。直接将座上的骑兵掀飞,狠狠砸到地上活活摔死、踩死,或是被翻滚倒下的马匹压成了肉酱。
吐蕃骑兵的冲射,受到了强有力的遏制。城头上的唐军明显感觉,射来的弓箭雨变得稀薄了许多。可是仍然不断有唐军中箭倒地,惨叫毙命。一枚枚冰冷梆硬的铁箭头,插进了唐军的血肉之躯里。扎破皮肤直达腑脏,甚至是贯穿了头胪。
玄门关上,也是一阵血雾四溅,惨叫四起。
可是,只要有人倒下了,马上就有人顶上他的空缺。不管是执掌盾牌的团牌手,还是射箭的弓箭手,前方面对敌人的唐军,从来就没见减少过。一万人,被李世民分成了五队。后面专门备有一队替补,以接替前面战死的兄弟。守城战就是这样的,不能出现缺口。一但有了缺口,就容易被敌人突破。而城墙被突破了一点,也就将意味着,很有可能全线崩溃。
论悉诺率领的吐蕃攻城部队,已经爬上了一半城楼。执掌质牌的唐军将士,未免有些惊慌起来。但是想到,汉王曾有叮嘱,战斗之时一切听号令…相信汉王,肯定会有主意和安排的!
李世民何尝不明白,守城战真正的要害,就在于击杀敌人云梯和攀城的人马。可他也清楚,如果现在贸然出击,吐蕃人还只爬到一半,无法给他们造成更大的伤害。而且,现在也正是吐蕃骑射最厉害的时候。撤去盾牌开始城头大战,自己的损失也会变得极大!
于是,第一批开始登楼的吐蕃人,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大的阻力,就快要爬到了三丈高的城头上。
李世民扬起手中绿旗,大声喝道:“枪阵!”
“吼吼吼!”枪阵队特有的整齐呼声,在玄门关上响起。弓箭手迅速后退。二千名枪手飞步上前。也就是在这时,盾牌手配合十分默契的将盾牌拉斜,露出了一道一人多宽地缝隙,让枪兵从那里突刺。
眼看着就要登上城关的吐蕃人,正在心中一阵狂喜,突然一排铁枪迎头刺来,让他们发出了一阵惊呼和惨叫。铁枪很粗很长。借助了从后面冲上几步的冲击力,足以将一架云梯都捅倒。有些吐蕃人刚刚一手搭上了城头正要挥刀砍杀,却发现眼前除了铁盾,只有寒光四射的枪头朝自己胸口捅来!
顿时,许多刚刚在城头冒头的吐蕃人。被粗长而霸道的长枪,瞬间洞穿了身体,惨叫着往下跌落。也有一些云梯,被长枪捅中朝后翻倒。这一冲杀来的力道太强,而且云梯比较软。下面护梯地吐蕃人根本把持不住。半空之中,抓着云梯往下掉落的吐蕃人发出绝望的大叫,然后惨落到地上摔得粉身碎骨。正有一些中了枪掉落下去的吐蕃人。将下面的自己兄弟砸翻在地。一百多斤重地东西,从三丈高的地方重重砸下来,力道何等的足。将人活活砸死,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攻城,往往要比野战付出十倍以上的代价!其中会有三成以上地人,死于自己人的尸体!…久经战阵的人,都会了解这个!
不远处,赤松德赞眯着眼睛。平静地看着眼前的攻城景象,啧啧的道:“李谊啊李谊,想不到你居然将一个守城战,也搞得这样的有章法。真是看不出,你年纪轻轻。居然这么有经验。看来,我还是低估你了。”
一旁尚结赞总算有些不服气了。低声说道:“赞普一直对李谊赞不绝口岂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放肆!”赤松德赞几乎是用吟诗的语调,说出了这两个字,然后目光微寒的说道,“了解并尊重你的对手,才是获胜的前提。尚结赞,虽然你是老臣,也永远不要忘记了自己地身份!”
尚结赞浑身一颤,几乎就要落下马来。这是赞普第一次这样严厉的训斥他虽然语调柔和,可是这些字眼,足以杀死人!
尚结赞马上闭嘴,乖乖的俯首谢罪。
赤松德赞冷哼了一声,说道:“加派一万人给论悉诺和论莽罗。单凭这两万人,恐怕还不足以攻陷玄门关。”
“是!”这一回,尚结赞不敢有丝毫的嗦,马上拍着马亲自去传令了。
赤松德赞露出一个冷冽的微笑,自言自语道:“我可不是大唐地皇帝李适。我的身边,是绝不可能出现狂傲不羁不听话地臣子的。”
又一波人浪,涌向了玄门关。吐蕃人,增兵了。
玄门关下,打得更加惨烈。吐蕃的骑射,果然精准而又凌厉,挡在最前的盾牌手,死了一批又一批。后面的后备将士,几乎都要全部顶上去了。与此同时,受伤的唐军将士,也被飞快的疏散,被高固带着人拖下了城头,送进城里抢救医治了。
玄门关上的战事,虽然紧急而又血腥,但一直都井然有序。在吐番一万多人的攒射之下,唐军的伤亡虽然比较惨重,但战斗力一直没有受到很大折损。弓箭手与枪阵轮番上阵,力保城头不失。
也就是在这时,更多的云梯搭上了玄门门城头。由于云梯变得十分的密集,吐蕃人几乎是接踵摩肩的往上爬。
李世民当即力断,挥起白旗大喝道:“泼油,砸木!”
枪兵们舍弃了长枪,抬起巨大的木头和石块,朝下砸去。搬起了烧得滚烫的火油,朝吐蕃人迎头淋去。
这一次的惨叫,比以往任何一次还要来得猛烈!巨大沉重的滚木檑石砸下去,常常一下砸死数人,砸翻几架云梯。落到地上,一阵鲜血像榨汁一样的喷溅出来。滚烫的火油,已经可以炸熟油条了。这个时候落到吐蕃的身上,发出一阵阵黑烟和声,刺鼻的焦臭味传来,吐蕃人皮开肉绽,死相极惨。就算是好运没有被淋死的,只要头脸上沾上一点,也会钻心的疼。而且这种疼,不比亢奋这下还能忍受的刀剑之伤。滚落的火油落到头脸上,会一直朝肉里面翻烧,直到见骨!就是那种层层吞噬、不断加剧让人痛到骨子里的剧痛!
吐蕃人发出一阵巨大的惨叫,听得人毛骨悚然。战场上,也开始弥漫起一股糊焦味和黑烟。
“点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