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重生李世民 作者:寻香帅
ǎ坑质裁词焙颉!∮辛苏庋畛恋匦幕途说某歉空庖磺校钊朔艘乃剂恕N以龉奘蔚纳柘耄胍宄阄裁椿岱⑸庑└谋洹?墒嵌嘉薹ń馐脱矍八吹降囊磺小桓龌牖胴谎奘醯幕始夜樱布浔涑闪艘桓鑫蔫何渎跃煳车氐仄娌拧U庋氖虑槿舨皇乔籽鬯只嵯嘈牛俊?br /> 李世民除了微笑,也不能做别的什么了。他无法给李适解释,发生这一切地原因。难道要告诉他,现在李漠的这副躯壳里,装着大唐太宗皇帝的魂魄么?
“只能说……”李世民做出一副无奈的表情,“父皇是太不了解我了。”
李适摇头苦笑:“早知如此……我何不干脆立你为太子?”
这一句短短的话语。却在李世民的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李适,居然会想过立我做太子?!
李适继续着苦笑的表情,黯然神伤地说道:“不是我要讨好你。其实……至从奉天一战后,看到你和太子之前形成的巨大反差,我真的动过这种心思。要立你为储。因为我知道,你终非池中之物。早晚要乘雷上天。你的才能和胆魄,正是现今大唐所需要的。可是,正当我刚刚有一点这门心思地时候,有一个人劝退了我这个念头。而这个人,现在就是你身边最重要的一个幕僚。”
“谁?”李世民异常惊愕。
李适扬嘴一笑:“李泌。”
“是他!”这一下,李世民当真是十分地惊讶。他想不到,李泌当初在奉天来见一次皇帝说了一些话居然就是谈论的自己的事情!
“不错,正是李泌。”李适笑了一笑,说道,“想不到吧?李泌,现在被你尊为先生奉为上宾的四朝栋梁、当世奇才,当初特意前来见我,就是专门谈论立储之事。当时我的这个想法,也只跟李泌一个人说了。他的态度相当的坚决,强力反对我重立太子,并要我想办法削弱你的力量,最好是不要放在长安。听了他一番话后,我也就同意了。后来,也照这样做了。唯一遗憾的事,李泌不肯留下来帮我,甚至不惜借借死遁逃了。要不然,现在或许不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明白了……”李世民恍然大悟,点头说道,“以李泌当时的立场来说,他的确没理由支持我。太子是国之储君,是江山根基,不能妄谈废立的。当时,李泌也是在尽人臣之本份。”
“是的……”李适说道,“时隔几年,李泌再度出现,却成了你的幕僚。世事真是无常。当我得知李泌都成了你的幕僚以后,就完全明白了连他都认可了你这个大唐的主人,那就证明,你是真正适合管理大唐的人选了。连李泌那样的人物都能弃我而去……我再也无话可说,只能认命了。我一点都不怪李泌。当时在奉天,他慧眼如炬第一时间就看出了你的才能和可能带来的威胁。他激励我励精图治、好好调教太子,不要给你什么机会。可是,我却没有这个能力。只能用一些手段和办法,来打压和削弱你。这显然不是他的初衷。现在,连他都对我彻底地失望了,足以见得,这些年来我的确是干得不怎么样。大唐演变到了今天,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这副乱摊子,我是无法收拾了。将它压在了你的肩头。或许你有能力让它起死回生。不管我在你眼里是如何的无能和不堪,但是……有一个想法,是与你相同的。那就是,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唐在我眼前覆没、沉沦。我不想回到九泉之下后,无颜面对太宗皇帝和列祖列宗。”
李世民露出了今天最欣慰地一抹笑容。淡然说道:“放心。你能有这样的觉悟,就足以有颜面去面对太宗皇帝了。他也不会怎么责罚你的。”
李适愕然的眨了几下眼睛看着李世民,然后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惆怅而又幽长地说道:“李漠,你要当个好皇帝。希望我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大唐兴旺起来。”
“会的。”李世民简短的吐出了两个字,看向李适的眼神中,多了几许深沉的意味。
离开大明宫地时候。李世民的心情异常的不同。其实现在局势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地变化。李适这个傀儡皇帝对他的态度如何,不会对局势产生任何的影响。可是,看到李适有这样的心理转变,李世民仍然很是高兴。不仅仅是心理上少了一个包袱的存在,今后要办起事来,要取得李适的支持就更加容易了。毕竟他还是天下人公认的皇帝,许多事情有他出面。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是很有利用价值地。更难得的是……现在居然就这样平白的又得了一笔财富。现如今,钱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终南山那里的东西,毕竟不方便频繁的、大量地取用。有了李适提供的这一笔资金,他可以去办许多想办地事情了。
这还真是如同李泌所说意想不到的收获!
与此同时。李世民对于李泌这个奇人,又加深了几层认识。也多了几分佩服。在奉天时,李泌的立场也是鲜明的。他要忠于皇帝,为皇帝着想。在当时来说,他提出不另立太子绝对是出于一片赤诚和忠心。现如今,他又挺身而出为自己效力,也是从大局出发,立足于江山社稷的明智之举。而且此人聪明绝顶见知卓越,立足于大局不拘从于小节这样的一个人才,还真是古今罕有啊!
既然李适的态度已经明确,要想收拾裴延龄一干人等,可就容易得多了。李世民决定:亲审裴延龄与窦参!
在亲审他们之前,李世民将二人带到了大明宫玄武殿,见一回李适。李适是怎么怒骂这两个浑人的,李世民不太清楚。因为当时房间里,只剩了他们三个人,连太子也退出了房外。只不过裴延龄和窦参从房间里出来以后,就像是被滚水烫过了的公鸡,死气沉沉都快要崩溃了。看来,李适不知道给他们扣了多少屎盆子。这两个可恨又可怜的替罪羊,马上就要成为李适与李世民二人的刀下亡魂了。
见过李适以后,裴延龄和窦参放弃了一切抵抗,将所有的事情供认不讳。他们二人常年来,利用皇帝赐予的职务之便,疯狂的收受贿赂、聚敛钱财。李世民兵变时,二人非但没有惊慌逃走,反而认为当时是盗取国库的最好时机。于是他们以皇帝的名字,诈开了国库,盗取了黄金六千余两,藏匿了起来。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次皇帝被赶出了长安,没过几天又被接了回来。眼看着要穿帮了,他们仍然不慌不忙。因为皇帝的私缗,还由他们保管着。他们相信,皇帝要是不想让私缗暴露,就会想办法保住二人。无论如何,有皇帝招架,他们是能够保得性命的。于是裴延龄被逼得急了,又招出了共谋的宰相窦参。他认为,两名保管私缗的宰相一起涉案,皇帝肯定就会不住了,会出面来保他们。
裴延龄的确是够聪明,皇帝真的出面了。可是裴延龄没有想到,太子就连皇帝的面子也没想给,而且反道是将皇帝说服了,主动说出了关于私缗的一切事情。
事到如今,裴延龄和窦参简直就是枉作小人。他们对皇帝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在国法律法面前,也成了罪恶滔天的大罪人。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裴延龄与窦参也放弃了狡辩。在李世民、陆贽、李景略逼逼利诱之下,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又招供出了许多党羽。这些人,都是这些年来与二人关系密切的朋党,一起贪污受贿、朋比为奸的奸佞之徒。统计名单,居然多达一百六十七人之巨!从五品县令到三品高官,甚至是一些国公、侯伯,都在此类。
与此同时,皇帝的私缗也全部落入了李世民的囊中。清算财物,不算那些珍贵的古玩字画和各国进贡的珍贵宝物,光是真金白银,其价值都多达三百万贯之巨!罚没裴延龄与窦参这两个巨贪的家财,加起来居然也多达二百万贯。这还不算二人侵占私购的田产、房宅和养的那些妻妾、仆役、丫鬟和珍禽异兽名花奇草。
五百万贯的巨额财富,让空荡荡的国库里顿时满积如山。
朝堂之上,眼看着也要掀起狂澜。惊天动地的剧变,爆发在即。
第三卷 九鼎 第299 黑面阎君
御史台,成了大唐皇城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太子高坐正台,昔日的高官名爵像过集市一样的被押了上来,接受审问。整个长安城里,如同爆发了地震,满城哗然惊呼。就是到了半夜三更,也有许多人家***通明,彻夜议论这件数十年来最为轰动的一件大事。
两名宰相被拘押受审,已经是大事了。现在,一口气揪出了一百多名官员而且全是掌握实权的京官,这就不得不让人惊叹万分了。
李世民以惊世骇俗的胆量和魄力,亲自主持了这一次的大清洗。满城官员和豪门,个个心惊胆颤惶惶不可终日,许多人狗急跳墙甚至想要集体围攻皇宫,但是看到皇宫里骇人心魄的飞龙骑铁甲,就连腿都酥了。有些想要举家出逃的贪官,根本出不了长安城。李怀光和浑将长安围得像铁桶,当真就像是关门打狗。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风暴,正在袭卷整个大唐的朝廷。它就如同一双巨手,将整个朝廷的官场来了一次重新洗牌。
那个新上任的太子,也几乎成了阎罗王的代言人。这个时候,许多人似乎都曾忘记了他的仁慈和宽厚。暴君、屠夫、刽子手,是那些被拘的贪官们,私底下骂得最多的词眼。
李世民却十分的享受那些贪官们这么骂他。他觉得,这简单比任何歌功颂德还要受用。
“监国太子联合阁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既御史台联合批文!”李世民义正词严的厉喝下令,“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裴延龄、窦参,利用职务之便谎称皇命,盗取国库黄金。欺君在先又罪犯叛国,国法难容。现判处裴延龄、窦参绞首之刑,罚没所有家资。家眷子孙有共同谋罪者。按律判惩。余者尽皆流放至岭南,非天子朝廷特敕召唤,不得还京!”
太子话音刚落,御史台堂中顿时如同死一般的安静。裴延龄与窦参早已是接近崩溃的边缘,这时两人齐齐白眼一翻,当场昏死过去翻倒在了一边。连站在李世民身边的陆贽和李景略都暗抽了一口凉气,心中暗自道:好狠辣的手段!
李世民重重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来人,将裴延龄、窦参拖下去打入死牢,秋后处斩!”
两个曾经在大唐朝堂之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大宰相,就这样像两片猪肉一样的被拖了下去,从此万劫不复。与他们共同涉案地一些官员。也纷纷遭殃落马。长安城里,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百姓们别的都不愿意干了,就留意着什么时候又有哪一家高官会被太子派出的飞龙骑拖进御史台,从此一去不回。这些官员,平日里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早已是惹得天怒人怨。百姓们却是敢怒不敢言,因为他们到哪里告状也告不响。当官的官官相互,连皇帝和宰相也只顾着敛贱或是苟且偷安。没人愿意去得罪人,更没人愿意处理这些麻烦事情。现在好了,来了一个铁面阎君太子爷,将这一大批百姓们痛恨的官员们,来了个天火怒烧,一下全清理了个干净。
长安城里,已是人人拍手相庆,欢声雷动。每有一个贪官污吏被带走。势必有大批的百姓围观拍手叫好,甚至还放起了鞭炮庆祝。更有许多被这些官员欺压残害了的百姓,主动向太子派来地抚民官检举揭发、提供证据。查汰整治京城的贪官污吏,已经成了长安三百多万人最关心也最热衷的事情。
一百多名涉案官员,被处斩的有二十多名。被罢官永不录用并流放岭南的,有三十多个;被罢官降职地三十多名。其他一些情节不太严重的。只是降职或是处以罚金,并严重警告。
正当李晟与伊慎,在汴州与李希烈展开一场殊死搏斗的时候,长安城里的战况,也丝毫不比大战场上的差。几乎有一半地京官都栽到了李世民的手里。对于这个军事起家却在百姓仕人当中声望极高的新任太子,所有人都对他加深了一层认识:原来,在对待坏人地时候,他也是这般的心狠手辣绝不容情,简直比在战场上还要绝情霸道。这一场清洗下来,李世民自己感觉是酣畅淋漓;那些涉案官员和他们的家属、朋友、门人,自然是叫苦不迭满胸怒怨;长安城中的百姓平民,拍手相庆激动万分。
一百四十多名涉案官员,每人只算三十个亲朋好友,也有三五千人。再加上在京做官,谁没有一个门第出身,官员和仕族豪门贵族之间的关系,也是盘根错节异常复杂。李世民的这一举动,无疑就是在向长安城中的所有豪门贵族宣战。这其中,甚至不乏和郭家、吴家关系十分密切的人。郭、郭暖和吴仲孺,碍不过情面,也来找李世民为个别人求过情。可是李世民地态度十分的强硬,甚至都不买他们的帐。只不过在言语态度上,表示得比较委婉客气罢了。郭、吴等人无奈,知道太子这一回是下了狠心动了真格的了,试过一次以后,也没敢再造次。其他的一些豪门贵族,自然是不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