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重生李世民 作者:寻香帅
那些站哨的羽林卫将士,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了。看这老头的装扮,无非就是一个不得志的糟老头。但看他浑身上下自然散发出来的那种气质,显然又不是泛泛之辈。更何况,但凡能进到皇宫并走到凌烟阁这里来的人物,不是高官就是国戚。这样一个糟老头,究竟是什么来头呢?
“你们认识他吗?”
“不认识啊……从来没有见过。”
巧不巧的是,这些羽林卫将士当中,竟没有一个是认识李怀光的。
李世民和武元衡从远处走来,各自看见了眼前的情景,不由得都加快了脚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将士远远看见了一身黄袍的皇帝,纷纷拜倒。
李怀光周身一震,就地打了一个转,转过身来拜倒在地。他的头紧紧帖着地面,丝毫不敢抬起。
片刻后,一双金黄丝边的卷云履靴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李怀光知道,那是皇帝。
“起来。”李世民语调平静,轻声的说道。
众羽林卫将士纷纷站起来,李怀光仍然趴跪在那里,纹丝不动。
“李怀光,朕赐你平身。起来。”李世民重复了一句。那些羽林卫将士各自心一惊:这个糟老头子,居然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大元帅李怀光!
李怀光周身震动了一下,缓缓抬起头来。
青灰的头发,霜白的鬓角,爬满皱纹的额头。短短的三年时间,李怀光仿佛老去了二十岁。几年前,虽然他也是年近六旬的人了。却像四十多岁的壮汉一般精壮。现在,谁看到他都只会把他当成行将就木地垂垂老朽。
“陛下……”李怀光脑子里一片空白,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嘴唇颤抖了一阵,好不容易才吐出这两个字来。
李世民轻扬了一下嘴角,露出了一丝和洵的微笑。他伸出手拉住了李怀光的左边手肘,再说了一次:“起来吧,李怀光。”
“谢陛下……”李怀光受宠若惊。连忙挣扎着站了起来,丝毫不敢让皇帝出力拉他。
站得直了,二人四目相对。个人意蕴,百感夹杂。
“你来了。”李世民依旧在微笑,平静的看着李怀光那双略显浑黄的眼睛。淡淡说道,“为什么不早点通知一声?朕也好对这些将士们交待一句。那样你就不必遇到冷遇了“不必了、不必了。”李怀光不敢直视皇帝的眼睛,连忙低下头连连摆手,说道,“草民是戴罪之人。能进帝都、进皇城,已是诚惶诚恐,敢里还敢奢望什么待遇?草民这一生。能再见到陛下圣颜,虽死无憾、虽死无憾矣!”
说着说着,李怀光的眼睛已经湿润。
李世民轻扬了一下手,对守护凌烟阁地将士们说道:“尔等退下。”
众将士跑步离开。现场只剩下李世民、武元衡和李怀光三人。
李世民静静的看着李怀光,打量了半晌,说道:“铁猪,你老了许多。”
一声铁猪,叫得李怀光心中一酸。眼泪大颗大颗的就流了下来。他情难自禁的双膝一弯,跪在地上就哭咽起来:“陛下居然还记得草民的绰号……草民,真是对不起陛下、草民心中有愧啊!”
“这是什么话?快站起来。”李世民和武元衡二人拉着李怀光,让他又站了起来。李怀光心中激动,眼泪无论如何也止不住。只得不停地用袖角擦拭着眼泪。
武元衡在一旁轻声道:“怀光兄。今天是个好日子,不该如此戚戚才是。”
“对、对。武大人说得对。是草民糊涂了。”李怀光一边流泪,一边笑了起来,“陛下还请恕罪。草民年岁已高,人老就多情,总是管不住这些丢人的眼泪。”
“有什么丢人的?”李世民笑了一笑,拍在李怀光的肩头上,轻声的说道,“在朕地眼中,这恰是你李怀光最大的优点,也是朕最看得起你的地方。你是个性情中人,是一条重情重义地好汉子。无论你现在是什么样的处境,对朕而言,你永远都是朕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兄弟之间,坦承相待,还有什么丢人不丢人的?”
李怀光激动得又是一阵眼泪流下,喉间哽咽再也说不出话来,只得连连点头。
李世民呵呵的笑了起来:“铁猪啊铁猪。我认识你这么多年了,从来没见你像这要流过眼泪。今天,可真是开了眼界呀!”
李怀光和武元衡都一起呵呵的笑了起来。
三个男人缓步朝凌烟阁走去。推开大门,三人走了进去。
李怀光一步步走过长孙无忌等人的画像,挨个的膜拜行礼,一丝不苟。当他走到被涂了一半地侯君集画像前,不由得停住了。他想起了当年自己在凌烟阁发生的那些事情来。当初,皇帝和李晟,正是在这里揭穿了他阴谋造反的事情,从此他的命运就被改变。
无数的感慨一时涌上了心头,李怀光痴痴地站在那里,不知道动了。
“怀光兄,看这边。”武元衡出声,打破了僵局。他指引着李怀光,朝凌烟阁的另一边走去。
那里,悬挂着当今皇帝李漠地一幅大画像。在它旁边,依次是马燧、李晟、浑和李怀光四人的画像。
李怀光恍然吃惊的道:“这……草民的画像!”
李世民微笑的轻声道:“不错。昔日朕收复了帝都,被配图形于凌烟阁。两年前,朕再把与朕一起征战的四大元帅的画像,也供到了这里。”
“可、可是!”李怀光有些语无伦次地激动道,“可草民是罪大恶极之人,甚至要谋反、甚至要弑君啊!草民这样的罪人,如何能供画像于功臣殿?陛下。请速速将草民的画像取下来,免得遭天下之非议啊!”
“那又如何?”李世民不为所动,淡然道,“你有罪,也有功。你犯再大的罪过,也无法抹杀你曾经立下的功劳。如果没有你李怀光,就绝对没有景兴大唐如今的气象。说不定。当年在咸阳时,你若跟随朱而反,如今这大唐早就灰飞烟灭了。正如当年侯君集一样。他替太宗皇帝打下了贞观皇朝的半壁江山,虽然最后走上了谋反地不归之路,但他的功劳依旧无法抹杀。”
李怀光再难自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呜呜的痛哭着磕起头来。
李世民与武元衡,也没有再制止他,任凭他发泄着自己的感情。
李怀光真想一头撞死在这凌烟阁里,好让自己的羞辱和愧疚有个尽头。他全然忘记了疼。头胪重重地磕在地板上,声声作响,已经是头破血流。
蓦然间。他再次磕下的时候,居然撞上了软软的一声。李怀光心中一惊,眼睁一看,皇帝居然伸出一手,挡在了他正在磕撞的那块地板上。敢情他刚刚撞上的,是皇帝地肉掌。
“好了。”李世民的微笑,如同春风一样抚进了李怀光酸楚的心府。李怀光泪如雨下,伸出一拳狠狠地砸着自己胸脯。大声道:“陛下,草民李怀光此生从不亏欠于人。唯独对不起陛下啊!”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给武元衡递了个眼神。二人合力将李怀光从地上拉了起来,好不容易才让他没么激动了。
片刻后,李世民认真的看着李怀光。说道:“李怀光,虽然你犯下了十恶不赦之罪。但朕的心中。从来就没有恨过你,也没有怪过你。你有罪,但你没有错。当时那种情况下,利益冲突十分的猛烈。你受人支使利用,从而走上了歧途,朕只是感觉非常的痛心。现在看来,你已经幡然醒悟。朕,非常的欣慰。”
李怀光抹了一把脸上的泪痕,慨然长叹道:“陛下。草民在岭南住了几年,每天都在想着当年的事情。事到如今,所有地一切都证明,草民当初,的确是错了。那些跟随草民征战多年的生死兄弟们,在陛下的安排之下,都有了好的出路和生活。李怀光自认,无德无能,无法像陛下这样给兄弟这么好地前程和生活。草民只能带着他们继续在战场上厮杀拼命,过着刀头舔血没有明天的生活。起初,草民以为这就是最好地生活。是兄弟,就该这样一起趟过血火河山。可是草民错了,真的错了。当我看到那些兄弟们,回到家乡以后耕耘田亩,娶妻生子孝敬父母,享受着天伦之乐。这个时候,他们才会有真正的快乐。草民好自私,总是按自己的情感标准,去要求别人也去这样做。陛下,你是圣君、是仁君,更是令天下人尊敬和爱戴的好皇帝。草民今日特意进京,就是要当着陛下的面,诚心悔过。草民不指望陛下赦我之罪。只希望陛下能够接受草民的悔悟和道歉,草民就是死,也死而无憾了!”
“朕过了。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恨过你,也没有怪过你。所以,你也不用道歉。”李世民说道,“朕说过了,时间会证明一切。当初,朕如何向你解释,你也总是听不进去。现在好了,所有的一切事实,终于让你明白了一切。但凡一些有利于后世、有利于大局的变革,在当时来看,总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其原因就是会触动到许多人的利益。你李怀光,就很不幸的当了这个出头之人。朕,也不得不将你法办以儆效尤。李怀光,朕也希望,你不要怪朕狠李怀光激动的道:“草民……从来就不敢责怪陛下,也没有责怪过陛下。在草民心中,对陛下只有尊敬、悔恨、和愧疚!”
李世民笑了一笑,拉着李怀光的手说道:“好了。以前的事情,不必再提。难得重逢,当一醉方休才是。还有,你一口一声的草民,当真听了让朕感觉别扭。草民与罪臣二词,不可再提。你就与武元衡一样,以微臣自称吧。”
“这……草民岂敢!”李怀光连忙拱手谢罪。
李世民详装生气:“你敢抗旨?”
李怀光浑身一哆嗦:“微臣不敢!”
“呵呵,这才好嘛!”李世民大笑,武元衡和李怀光也跟着一起大笑起来。
三人观瞻完凌烟阁走出来时,正看到皇宫内苑监总管俱文珍候在那里。俱文珍见了皇帝,碎步上前来报道:“启奏陛下。大唐九州诸地的许多元帅、将军们,奉旨已各自进京。目前,一干人等正在太极殿前的西朝堂里候旨。”
李世民问道:“到了哪些人?”
俱文珍拿出一封折子,依次念道:“平北大元帅马燧;河西道行军大总管浑;河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光进;并州都督李光颜;青州都督高固;灵武都督石演芬;维州都督唐汉臣;梁州都督马勋;冀州都督李;魏州都督董重质;洛州都督路嗣恭。以及江南、西川等六道五十一州都督,全部到齐。兵部尚书李晟率大将军野诗良辅、李、薛平、乌重胤等将,也在西朝堂汇集,专等陛下传诏。”
“好,来得好。俱文珍,请他们都到望仙台,朕已在那里设好宴席。”李世民心中欢喜,大声说道,“李怀光,武元衡。你二人今日陪朕一起,在望仙台宴请大唐天下的将军们。朕,要与这些支撑大唐江山的将军们,在望仙台把酒临风,不醉不归!”
第三卷 九鼎 第374 群英会
离开凌烟阁时,李世民不顾李怀光和武元衡二人的苦苦推辞,将他们二人请上了龙辇,同乘一车到了武德殿。
“不是去望仙台吗,怎么又来了这里?”李怀光和武元衡心中各自惊讶,却又不敢出声去问。李世民领着他们二人径直到了武德殿皇帝寝宫里。
李世民走到寝宫后面的一间房子里,推开房门指着里面问道:“李怀光,武元衡,你们二人过来。看看,这是什么。”
“陛下的战甲?”二人异口同声惊讶道。
“不错,正是朕当年征战天下时所穿的战甲。”李世民意气风发的笑道,“朕自从登基以后,就再没有穿过这副战甲了,心中还真是怀念啊!朕每天都会差人来擦拭一番,不让它落下了灰法,保持着当年的光泽。你们看看,是不是一点也没有旧啊?”
三人走到了衣甲架前,看着立挂在那里的黄金甲。正是那副前太子李诵送给他的战甲,上面布满了大小的伤痕和缺口。
“陛下何不命匠人修补一番?”李怀光说道,“微臣看得出,这是一副天下难寻的宝甲,可是可惜上面多了这许多的伤痕和缺口。
“朕不会修补它的。”李世民淡然的微笑道,“这上面的每一道伤痕和缺口,都有一段故事,都见证着战场上每一个血雨腥风的瞬间。若不是它,朕可能早就死了千百次了。这些伤痕和缺口,就是它的荣耀和战绩,朕安敢抹煞?再说了,伤痕对于战甲、对于男人来说,就是荣誉。朕每逢看到这些伤痕,心中就会有一些自豪感,就会想起当年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兄弟们。”
李怀光凝神看了皇帝几眼。微低下头沉默不语。
李世民走到一边的兵器架上拿起了长枪,哗的一声拔了起来舞了一个炫花,哈哈笑道:“看,这就是朕当年冲阵用的长铁槊。朕用此朔,亲斩敌匪千百人。饮血无数,杀人如麻。现如今,它已沉睡数年之久。也不知道它会不会夜夜自吟呢?”
李怀光轻轻的摇头叹道:“世人常常看重陛下的文治韬略,却忽略了陛下也是一名勇冠三军地大将。当年在高陵之时,陛下曾用此槊亲斩杜涛救下微臣性命。微臣永远都记得,当时陛下施出的那一记一枪穿胸的杀手锏。微臣这一生中见过无数猛将,也曾与无数高手对决。试问。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