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重生李世民 作者:寻香帅
亲笥伊渚陀鹆志耐捅邢殖傻木3。歉鐾捅暮玫胤健K淙谎巯轮鞗伳娴趁挥邪创筇频慕ㄖ谱榫灿锌赡茉诖送捅乇浮1暇梗抢镆彩俏钡壑鞗伒墓贰!?br /> 李晟则说道:“这一路兵马,只能充当奇兵。我军可以详攻长安九门,朱泚必定派兵来守救。待攻伐几日之后,再派出这样一支奇兵,那成功的可能性将会加大几分。”
三人自顾议论,李世民却是有些呆愕了。脑海里又闪现了当年的情景:当年的太极宫玄武门前,刀光剑影血横飞。自己策马绰弓,一箭飞射,李建成应弦而倒……
“殿下?”李晟疑惑的唤了一声。
李世民周身微微一怔,恍然回过神来,自嘲的笑了笑:“诸位见谅,饮了几杯,一时走神了……唔,良器的这个法子,我看可行。详攻九门,突袭北苑。但是诸位可能有所不知,大明宫北门禁苑,历来是天下禁区,仅皇族打猎或是祭祀之时可以进入。为防止外人偷入,设置了许多的岗哨,甚至一直延伸到了终南山上。如果要从这里偷袭进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朱泚没理由不利用这些现成的岗哨,加强大明宫的防备。而且大明宫的北面城墙,也同样比较坚厚,高逾三丈,厚达数丈,一面大门都要四五个人才能打开。所以,虽然会容易一点,但仍然很有难度。”
“确实如此。”李晟拧着眉头说道:“正如殿下所言,要在北苑避过岗哨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被发现,要强攻大明宫的城墙,跟长安九门也差不多了。我的意思是,如果能直捣皇城,远比攻打长安九门要直接、快速。就算我们攻下了长安九门,方圆数十里的长安街市坊道,朱泚处处可以设伏设卡,战斗起来极其繁琐不便。如果有办法能直接攻溃皇城,那势必事半功倍。”
“想法很对路子,但应该能有更好的法子。”李世民也隐入了沉思,半晌后才说道:“如今之际,只有详攻九门,再派出一支奇兵攻入北苑,直捣皇城。终南山……终南山……”
李世民忽然心中闪念一动,眼中迸出一抹异样神采。
“殿下想到了什么?”李怀光、李晟和浑炜谕奈省?br /> “哦,没什么。”李世民笑了一笑,拍拍额头道:“脑海里突然闪念了一下,却又没有想清楚。兴许是喝得多了吧,有点不清楚——要不今日就议到这里吧,良器的思路可行,但还有必要完善一下。今日我们都已酒过半酣,看似也议不出什么名堂了。倒不放开怀来畅饮,有事明日再议。”
“好!”众人同声赞同,又举起了酒坛撞到一起。
李世民却在心中暗自思忖:时隔百余年……那个地方,还会存在么?
。
第一卷 浴火 第63章 挂帅
三天以后,早夭的唐安公主风光大葬。李适为他的宝贝女儿选了一处好陵寝,做足了水陆道场,才依依不舍的让女儿入土为安。文武百官军民百姓,排成了十余里的长龙,为公主送葬。
李怀光私下里多次向李世民报怨:眼下这种境地,帝都沦丧钱粮吃紧,军民食不裹腹,李适还要在女儿的葬礼上大摆排场,真是令人寒心。李世民只得连连劝慰,好歹让李怀光按捺了下来。
又过了几天,李适总算是缓过神来,开始亲手处理朝政了。神策军和朔方军经过这些日子的调整,也做好了随时出征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无奈最近钱粮消耗巨大,军民臣工十余万张嘴要吃饭,早把李晟带来的一些军粮吃了个干净。从山南、京畿一带公仓运来的粮食,也如同杯水车薪,根本不解决什么问题。军队里早已是二顿改作一顿,城中百姓则是又吃起了野菜熬稀饭。
李适这时候才有一点后悔了……他不顾几个大臣的劝阻,将最近各地送来的一些钱财给女儿拿去做了陪葬,眼下要拿出点钱来四下买军粮,也明显的捉襟见肘。
李世民只在心里暗骂:糊涂虫!处事不分轻重,量体裁衣的道理都不懂,非要在这种非常时期大摆排场,谁劝也不听,刚愎自用!只知道自己死了女儿伤心,恨不能将整个江山都拿去陪葬。难怪手下的臣子对你失望。
这天的早朝上,李适满副焦急束手无策,急急的问众人:该怎么办哪?要打仗了,居然没军粮也没军饷了?
朝堂上安静成了一片,谁也不吱声,静静的站着。
李世民垂着眼睑站在一旁,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心里却是一阵冷笑,恨不能当场冲上去把李适拎下龙椅,将这个不孝子孙当众刷几个耳刮子。
李适见众人都哑口无言,很是有些郁闷,再加上自己也有些后悔,表情越发的难看了。他瞟了瞟卢杞,卢杞头也不抬;看向太子,太子更是一脸茫然。最后看向李世民……
“汉王。”李适清了清嗓子,提了几口底气说道:“眼下,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李世民抬眼看了李适一眼,走出班列来拱手奏道:“回禀陛下,臣……也是束手无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眼下国库空虚粮草吃紧,臣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好的计策了。”
“哎!”李适满是惆怅的长叹一声,随口扔了一句:“这下连你都没办法了!”
本是一句无心之语,却如同在朝堂之上扔下了一颗炸弹一般,包括李世民在内,都纷纷暗自吃了一惊。
听皇帝这话的意思,汉王李谊便是这朝堂之上‘最有办法’的人了?
太子李诵更是心里一阵打鼓:父皇,你怎么能当众说出这样的话来?岂不是又给汉王助长了威风!
李世民不动声色,低头道:“是臣无能,请陛下恕罪。”
李适正郁闷着,才没有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摆摆手示意李世民回班:“朕不怨你。”
李怀光就站在李世民身后,看到这个情形不禁又有些光火了,一晃身出了班,凛凛说道:“陛下,眼下数万大军枕戈待旦,就要挥师收复帝都。帝都乃是天下命脉所系,四海之内皆翘首盼望王师克复长安。如今却因为粮草之故寸步难行,岂不是要令将士寒心、天下人失望?臣斗胆,恳请陛下下旨,在附近城镇村落之中征粮,待日后克复了长安,再加倍偿还给百姓!”
此言一出,众人都惊咦了一声,纷纷想道:这个李怀光,好不粗陋!他这是要皇帝下旨朝廷去向附近的百姓打劫吗?简直就是不成体统。
李适则突然一下瞪圆了眼睛:“如此,不妥吧?朕是天子,怎么能……怎么能纵兵去抢劫自己的子民?”
“不是抢劫,是征粮!”李怀光一板一眼的道:“待日后再归还给百姓就是了,又不占他们的便宜!”
李适却煞是为难的说道:“不妥、不妥……朕已经让百姓吃够了苦了,眼下这种时候,怎么能再向百姓强行征粮?”
李怀光性子急躁,看到皇帝这般优柔寡断的样子不禁有些急了,正想再吼几句,李世民连忙向他递了个眼色。李怀光愣了一愣,这才回过神来,乖乖的退了回来。
一时间,整个朝堂之上又陷入了一片沉默。李适这下又郁闷了,刚才只要李怀光再坚持一下,他几乎就要同意了,可是这个李怀光,却又缩了回去……眼下要是再有个人跳出来,建议向百姓征粮,自己一定毫不犹豫的同意!
李世民一直瞟着李适注意着他的表情,心里暗自冷笑:李适,没主见倒也罢了,偏偏遇到事情自己又不敢承担责任的拍板,非要有个臣子出来顶着罪名背黑锅。你这种人,既无威仪信用也没胆识魄力,怎么配坐在龙椅之上驾御天下?
我是对你越来越失望了。
一时间,今天的早朝居然陷入了冷场的尴尬局面。
正在这时,门口跑来一名太监,绕着弯儿跑到皇帝身边,低声说道:“陛下,剑南节度使张延赏,派人送来了大批物资,刚刚运抵奉天,清单在此。”
李适大喜过望,一把从太监手中抢过清单急急翻看,马上欣喜若狂的宣布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剑南节度使裴廷赏,不愧是世代忠良之后,一心忠君爱国。诸位爱卿,裴廷赏从剑南道运来了粮草六万余石,钱物三百余万贯,另有绢帛物什不计其数,共计八千余车。剑南道那地方,道路崎岖难行,他却将如此庞大的一批物资安全运抵,真是难能可贵!”
这下朝堂之上的人可就开心了,纷纷长吁了一口气,露出了笑容来。卢杞马上出班奏道:“陛下,此等忠臣、功臣,陛下理应予以重奖!”
“那是自然!”李适满足的微笑,长吁了一口气说道:“传朕旨令,诏裴廷赏入朝,朕要封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阁理事。像他这样的人才,理应给他更多施展才华效忠大唐的机会。”
李世民不由得眉头一拧:这就让当宰相了?大唐的宰相,也未免太不值钱了吧!
身后的李晟,却发出了一声不屑的冷哼。声音低微,李世民却是听在了耳里,寻思道:李晟素来沉稳老练,怎么也会对皇帝的这个举措表示不满了?
刚刚任命了宰相,李适又兴致勃勃的说道:“诸位爱卿,眼下收复帝都迫在眉睫。众位议一议,该如何行事?”
李怀光才不关心谁又当了宰相,眼下他只想早点带兵出去打仗,不用呆在这乌烟瘴气朝堂之上,最先出来说道:“启奏陛下。臣麾下的朔方军,早已磨亮了刀枪鼓足了勇气,只等陛下一声令下,就会视死如归的杀向长安。不过臣手下兵马数量有限,臣肯请陛下再分拨一下人马,助臣一起前去收复长安!”
李晟马上站了出来:“陛下,臣愿意率领神策军协助李大帅前去收复长安!”
浑比什蝗茫骸俺家苍竿 ?br /> 李适满意的大笑:“好、好!我大唐,果然忠臣辈出,良将如云。李怀光,朕任命你为主帅,浑⒗铌晌苯忝侨寺柿烊蛩贩骄鸵煌蛏癫呔布扑耐蛉寺恚巳招耸Γ崭闯ぐ玻 ?br /> “等一下,陛下!”李怀光急道:“陛下明鉴!要说攻坚对垒冲阵搏杀,臣的朔方军从来没有怕过任何人。但此次是收复长安……长安城池坚厚极难攻打。若不用智取,极难成功。但臣……臣向来不擅长此道。所以,臣肯请陛下另择一名智勇双全之人挂帅,臣愿为副将!”
“哦?”李适心里却是暗自惊了一惊,寻思道:眼下这朝堂之上,如果连李怀光都不敢挂帅了,谁还敢挑起这个担子?
不由自主的,李适又看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却是微低着头,纹丝不动。
浑屠铌啥枷氤隼雌糇啵没实廴蚊和趵钜甑敝魉А5罨彻舛济挥兄苯铀灯穑嵌艘膊缓弥毖粤恕F涫道罨彻庖膊簧担巯抡馇榫爸拢遣缓霉惶胬钍烂袂朊模蝗凰家衔钦饧溉耸俏坏沉恕=岬常诨实坌睦锟墒谴蠹伞>退憧梢匀么蠹宜较履希膊缓霉蛔龅锰飨浴?br /> 正在这时,左列文臣当中,有一人站了出来,拱手奏道:“陛下,臣保举一人,堪任统军大元帅,前去收复帝都。”
。
第一卷 浴火 第64章 上梁不正
众人一看,出班奏事的,乃是翰林院学士王伾。这人书法超群,也有些才气,眼下正是东宫太子的侍读,年龄不过三十出头。
李适问道:“爱卿举荐何人?”
其实不用王伾去说,所有人都清楚,他肯定要举荐太子李诵挂帅了。这样的大事,无疑是经营资本打下名望的大好机会,怎么能错过?
果然,王伾说道:“臣保举太子挂帅,前去收复长安。太子素来沉稳干练,遇事沉着冷静,堪当此任。而且太子乃是国之储君,如若挂帅出征,必能让军队士气大涨,天下万民也更加信服皇帝陛下收复帝都的决心。”
李适眼睛转了几转,点点头道:“言之有理……”
李世民瞟了王伾一眼,生得细皮白面的一个瘦小男子,脸上也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心里暗自道:你以为行军打仗是出去郊游么?稍有不慎就会带来流血和死亡,身份和血统是带不来胜利的。而且眼下李怀光刚刚收回了叛心,要是跟在太子手下有什么不愉快,再闹出什么动静的话……
一旁的李怀光可就快要气炸了,心中恨恨骂道:好一个‘言之有理’,有个屁的理!太子会使枪弄剑,会行布阵出谋划策吗?这么一个宝贝疙瘩,跟在军中还要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就如同一尊泥菩萨,虽受供奉却不灵验……糊涂皇帝糊涂臣,眼下收复帝都这么重大的战役,居然!……
李怀光忍不下去了,正准备跳出来说上几句,李晟早早在后面暗扯了他一把,好歹让他没出再钻出来。
正在这时,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陛下,臣也保举一人,可破朱泚,收复长安。”
“颜老太师?”李适有些疑惑了,颜真卿平常在朝廷之上,已经极少说话了,今天却是站了出来,不由得问道:“老太师举荐何人?”
“臣保荐的,是前番率军两败朱泚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汉王殿下!”颜真卿不急不徐的说道:“汉王殿下智勇双全,忠君爱国,堪当此任。”
一时间,朝堂之上的气氛就有些怪异了:太子和汉王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