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重生李世民 作者:寻香帅
砹讼吕矗塘思缚谕倌档溃骸氨竞钪皇撬邓担置徽娴陌涯闵绷恕D阋蚝味ㄎ抑铮空媸强尚Γ ?br /> 武元衡扬起嘴角,露出了一个不屑地冷笑,又坐了下去,冲他一摆手,如同背书一般的说道:“既然如此,你还不退下?仍自站在堂中,莫非就在谋划着要击杀本县?稍后别忘了交上赎铜五贯,以抵偿你扰乱咆哮公堂之罪,或者领了五十廷仗亦可。本县自会下发判书与你。若是不服本官讼判,可于三日内前来击鼓鸣冤,或到雍州刺史府衙直接告发。”
“你!……”房胜德气得直跳脚,指着武元衡咬牙切齿的道,“算你狠!算你狠!咱们走着瞧,你可千万别后悔!周大牛,你小子就是被打死了也别认罪,听到了吗?”
武元衡惊堂木一拍:“大胆房胜德,竟敢威胁人犯干扰本官判案,罪加一等,判脊杖三十!”
“老子给钱!给钱!”房胜德知道今天算是遇上毫不服软的刺头了,恨恨的掏出一堆银子来,撒到一旁堂记县丞的桌上,“够了吧?本侯不奉陪了,稍后会来再找你玩的!”说罢,大袍一挥,就朝外走去。
“公子,就让这厮这样走了?县令办不了他,不如……”高固早早看这个房胜德不顺眼了,这时就在李世民耳边急道。
“别急,好戏才刚刚开始呢。”李世民微笑说道,“现在就将它打断了,岂不是可惜啊?”
高固迷惑不解的看了看李世民,也不知道他打得什么主意,只得目睹着那个房胜德堂而皇之走出了县衙。
房胜德走了没几步远,围观地百姓突然爆发出一阵轰堂喝彩,大肆拍起巴掌来。
武元衡始终如同古井般波澜不惊的脸上,这时终于露出了一丝会心的微笑,朝百姓们略略拱了拱手,当堂说道:“今日天色已晚,而且人犯虽受大刑仍然拒不招供,可将其一干人等收押,明日再审。退堂!”
百姓们都高兴的鼓起掌来,交头称赞的陆续散去,李世民等人也退出了公堂。
俱文珍憋了半天,这时候终于忍不住说道:“殿下,你这是何苦来哉?又是跪堂,又是堪忍那些恶霸在你眼前横凶霸道?依着小人地意思,将这些人悉数拿下全都给办了,又干脆又解气。”
李世民却笑道:“难得看到这样的好戏呀!那个县令虽然口中不说,却将周大牛拘押起来了明日再审,就是摆明了在向房胜德挑战,看他能使出什么招来。到了明天,这出戏可就越发地精彩了!
第一卷 浴火 第128章 我要的人才
俱文珍听李世民这么一说,又不解的说道:“殿下,这可不是你平日的习惯呀!”
李世民却是呵呵的笑了一笑,说道:“俱文珍,我想什么要是都让你知道,你就不是俱文珍,而是本王肚子里的虫了。听着,你现在就带上侍卫王大虎和汪振南,三人马不停蹄跑一趟长安,去宗正寺找到宗正寺卿,替本王办一件事情。然后尽早赶回来,听明白了吗?”
俱文珍哪里知道李世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得应承了下来:“是!”
李世民拿出那枚汉王玺印,哈了一口气在上面,扯过俱文珍的手,在他手背上印了一章,说道:“去吧!告诉宗正寺卿,让他将华原一个叫房胜德的五品勋侯,从国戚典册名单上除名。并请宗正寺即刻下发属文托你带到华原来。记得,对人家客气一点,这是去求人办事,不是支使,明白吗?”
俱文珍瞅着手背上的汉王印签,嘿嘿笑道:“以殿下如今的身份名望,要让宗正寺的人办点事情,他们一定受宠若惊手忙脚乱。殿下要治一个小小的五品勋侯哪里用得着费这么大力气?你这是逗他玩儿呢!”
李世民敲了他头一下:“要你多嘴,快去!”
俱文珍应了一声,即刻就带着王大虎和汪振南骑马出发了。李世民和高固,则是依旧回到客栈里。店主人和店小二,自然对他们是客气倍至,死活都不肯收他们的晚饭钱,要请他们吃这一顿,一直前倨后恭的小心伺候。
饭后,李世民在客栈后院里散散步子,高固跟在他身后,见四下无人。便说道:“殿下,这一回我们出来,主要是去看看永业田和食邑,殿下却怎么突然想在这县城里多作停留了?”
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你有所不知。这个名叫武元衡的县令,我是久闻大名,很早就想见一见了。今天在堂上看他判案处事。着实精彩,于是想留下来,多观察这个人几眼。更何况,我们本来就有些事情,也要去县衙办的么。多耽误一两天。也没什么打紧。说不定到时候,我们办些事情,还会有用得着他这个本地父母官的地方。”
“哦,原来如此。”高固说道,“那个县令。原来是殿下旧识啊?卑职看他也确实有几分能耐和胆魄。”
李世民略自点了点头:“是啊!这样的人才,却屈尊于一个六品县令,是不是可惜了一点呢?”
高固顿时明白了过来。接口说道:“卑职明白了!殿下是想提拔他一下,眼下正在对他进行观察么?”
“确有此意。”李世民在一向沉稳踏实的高固面前,也不想隐瞒什么,说道,“朱叛乱时,杀了长安京兆府地府尹。现在的京兆尹,位置仍然空缺,由府丞在代理处事。我想这个武元衡。倒是个合适的人物去胜任这个职位。”
高固不由得微微吃了一惊,说道:“殿下,武元衡是今年的进士及第,这就做到京兆府尹,也未免太快了一点吧?本朝至从开元以后。十六K陆续在重要城邑设府。原本长安的京县县令也从此改称为府尹,已经由当初的正五品上。提为正四品上,比一般的下州刺史品衔还要高呀!”
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经验也是慢慢积累起来地,重要的是德性和操守以及才干胆魄。许多人当了几十年的官,经验是足够丰富,却变得胆小怕事碌碌无为,成了庸才、贪官,又有何用?京兆府这个地方,在天子脚下辖管万民,处理民生政务与劝课农桑,必须要有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来主持。在京城为官,抬眼就可见到皇亲国戚、权臣豪绅,如果让一个毫无胆气唯唯诺诺的人去坐上去,那还不是形同虚设吗?我看这个武元衡,在这方面就很好。至少现在看来,是一块合适地材料。”
高固呵呵的笑了起来:“殿下原来还是一个识才爱才之人。”
“唔!”李世民也笑了起来,“要不你高固现在怎么就到了我身边呢?”
第二天清早,李世民和高固二人方才用过了早点,就听到客栈外的大街上,百姓们蜂拥成了一团,彼此叫喊道:“快去看看,县令大人开堂审案了!”
“据说雍州刺史也来了呢!”
李世民一笑:“我说吧,今天肯定比昨天还热闹,走,看看去。”
高固跟在李世民身后说道:“这样一桩小案,连雍州刺史也来了?莫非是来替那个房胜德撑腰的?”
李世民边走边说道:“去看了不就知道了吗?”
二人出了客栈,和店老板店小二一起,夹杂在人群中到了县衙门口。这里已经围了一圈的百姓,县衙门口地大鼓也敲响,县令升堂问案了。李世民等人挤到人群前,对守在那里的公差说道:“我们是案件的首告和旁证。”
“那快请进来,在侧堂候着吧。县令大人刚刚还派人去找你们呢!”公差将他们请进了县衙里面,安置在了公堂旁边地侧房里,等候传唤。
只听公堂上一声惊堂木响,武元衡的声音响起:“带人犯周大牛一干人等!”
李世民等人所在的侧房,也就是离公堂几步之遥,中间隔了一排栅拦,看得很清楚。周大牛等人,戴着脚镣手拷被带了上来,扔到堂上跪倒在地。武元衡高坐在堂上,下席还摆了一副案椅,一个四五十余岁的绯袍官员端坐在那里,时时抚着灰白长须一脸庄重神色。这人想必就是雍州刺使了。
武元衡在堂上喝道:“周大牛,尔等今日可是知罪认罪了?”
周大牛昨天吃够了苦头,的确是点害怕这个软硬不吃的县令了,这时有些胆虚的抬头看了看县令,又看了看一旁的刺史,却只是把头压低,不敢说话。
一旁地刺史出声话说了:“周大牛,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放着有本府在此主持公道。不然冤枉你什么。”
周大牛一听这话心里就有底了,马上扯着脖子号道:“草民无非是吃了一顿饭没有给钱,武县令就对我毒打逼供,栽害草民若干大逆不道的罪名!”
他一嚷完,许多人都发出了一声惊呼。刺史追问起来:“这么说,你还是承认你欺行霸市吃饭不给钱了?”
周大牛嘟嚷道:“是便是了……不过是小过错而已,武县令却想置我于死地。也太黑心了!”
李世民在一旁听得清楚,心中明白,这个刺史绝对与房胜德、周大牛等人是一伙的。眼下,他们要干地事情,已经不是周大牛有没有罪。而是直接想把武元衡这个县令给办了。
坐在堂上的武元衡却是不动声色,朗声说道:“周大牛,昨日你咆哮公堂出言恫吓本官,还妄言皇帝陛下许了你职权白吃白喝。如此歪曲公理假传圣意地大罪,你居然敢推脱不认?放着有昨日的堂审笔录在此。便也由不得你抵赖!”
说罢,武元衡就拿过了昨天堂审地笔录,让县丞呈到了刺史面前。
刺史拿过笔录看了看。笑了一笑说道:“武县令,原本只是乡里街坊的小打小闹,有必要将事情闹得这么大么?依本府看,判他周大牛一个欺负乡邻之罪赏他几个廷杖,此事也就罢了。不然,大家都下不来台呀!”
武元衡哪里会不明白这位大驾光临的刺史大人是什么来意,波澜不惊地微微一笑,说道:“刺史大人。此言差矣。周大牛横行乡里欺压百姓,这是不假。更为可恶的是,他身为五坊人员,却假托圣意在民间肆意妄为,这不是玷污皇帝陛下与朝廷的清名么?事情虽小。影响却大。百姓便会因此而牵怒于朝廷、牵怒于皇帝陛下。兹此而论,周大牛等人所犯之事。不容轻赦。”
那位刺史明显有些不悦,闷哼了一声,压低声音说道:“本府此来,只为你与房侯爷之间做个调停,希望你能识得抬举。周大牛是房侯爷的人,你对他如此下判,让房侯爷的脸面往哪儿搁?他在本县乃至本州都是有头面地人物,朝廷钦封的五品勋略,就是闹到了朝廷上,朝臣大员们也会看在他是国戚的份上,姑息几分。你这又是何必呢?”
武元衡的眼神中明显流露出一丝不屑,朗朗说道:“下官坐于这华原县衙堂上,心中所装的只剩国家法度和百姓民生。刺史大人所讲地话,下官却是一句也没有听懂。依我朝律,若不是皇帝亲委的黜置钦差大臣,就算是上州刺史也无权干涉县衙判案。刺史大人愿来旁听指正,下官甚感荣幸。不过,此案该如何来判,下官自然会依律来办事,不劳刺史大人多费心思。”
“你!……”刺史气得胡须发抖,恨恨的指着武元衡喝道,“真是不识抬举!本府官居上州三品,是你地顶头上司,你居然对我如此说话!武元衡,你别仗着有些才名也是仕门出身,就如此胆大妄为。本府统辖雍州全境,对六品职官有亲委亲任之权!惹怒了本府,对你有什么好处?少不得摘了你头上乌纱!”
武元衡眉头一皱,眼神中露出一丝怒意,缓缓站起身来,将头上乌纱帽取下,平放在了手中,振振说道:“刺史大人,下官头上这顶乌纱,乃是科举进士及第、天子与朝廷封授,不是你刺史大人私下的馈赠。刺史大人若想弹劾于我,就请列举罪状一一道明,下官自会与你理论个清楚,到御史台听由发落!”
李世民在一旁听得清楚,不由得微微发笑起来,暗自沉吟道:“这个武元衡,看似文弱却是十分的硬气呀,发起痴傻来也有几分可爱得紧。自己的顶头上司也没放在眼里强项顶撞,这官怎么可能做得长久?官场,哪里有你想象的那么清澈。刺史要撤办属下的一个县令,凭他在官场的交情和人际关系,还会跟你理论清楚然后闹到御史台吗?于今这世道,还能有这种近乎于傻的品行和操守地人存在,真是难得!”
“你!……巧言令色冥顽不灵!”刺史哪里见过这样蠢笨不识好歹的人,怒声喝道,“本府念你十年寒窗得来功名不易,最后问你一句:此案,你可是愿意按本府所说的去判?”
武元衡将乌纱戴回头上,不再正眼去看那个刺史,坐下身来一拍惊堂木,大声宣布道:“人犯周大牛等人,讹传圣意歪曲朝廷公理,罪同欺君,按律当斩;又兼欺行霸市欺压百姓乡邻,按律当判廷杖八十;咆哮公堂恫吓朝廷命官,按律当判脊杖六十。三罪并罚,合判斩首!今日正值秋后,来人,将周大牛等人验明正身,押上囚车带赴刑场,斩立决!”
“砰!”的一声,一枚堂签砸到了吓得半死的周大牛身前,声音响亮。“你!……大胆!放肆!”刺史大叫起来,“本府身为刺史,有权重审此案!”
武元衡毫不示弱,马上接口说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