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重生李世民 作者:寻香帅
李世民却是呵呵的笑了起来:“伯苍啊,我知道你有才学,有能力,更有报负。只不过,你不像大多数的读书人一样,喜欢把济世安邦这样的大志宏愿挂在嘴边,而是装在心里。你这样的人才,不管担任了什么样地职衔,都必定是能够胜任的。眼下这个区区六品县令,实在是太过屈才了。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换一个更适合你的环境?”
“没有。”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之外,武元衡居然回答的十分干脆,表情也依旧是那副微笑地样子,不急不徐的说道:“天下之大,莫重于民。身为父母官,卑职觉得没有比奉公为民替百姓做点实事更有价值地事情了。大官是做,小官也是做。不管做到什么样的官,都是为君分忧为民请命。殿下说区区六品县令,卑职却不这么认为。这顶六品乌纱虽然品衔不高,但却是重于泰山,岂能用区区二字来形容?”
李世民眉头微微皱起,心中寻思道:这个武元衡,果然对我心存芥蒂……虽然他始终是这副客客气气的样子,但一会儿讲故事,一会对我进行反驳,都在反复强调自己会坚守本份,暗底里表明不会攀上我这颗大枝往上爬。如果仅仅是出于读书人的矜持和傲气,在我主动登门拜访以后,他应该会改变一些态度了。因为但凡有他这样脾性的读书人,心中其实往往是矛盾的。他们既盼望着能有机会出仕为官图展报负,又很矜持不肯攀附权贵。所以,盼望识识得千里马的伯乐出现在眼前,几乎就成了这种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这个武元衡,分明却不是这样的。莫非他当真是个胸无大志只想当个县令的庸吏吗?
这显然不可能!
那另外一种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武元衡,对我李谊报有很深的成见了。或许,他之前就对臭名昭著的李谊有所认识?
想通这一点,李世民越发的肯定自己的这个判断。武元衡,这名内心嫉恶如仇的仕子,肯定是对之前的李谊报有很深地成见了。虽然眼下汉王李谊名扬天下,刚刚又在华原与他协手一起治了地痞恶霸。但这种成见,在读书人的心中是难以抹去的。名扬天下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有可能是机遇,也有可能是讹传;这两天的短暂相处,汉王李谊也更像一个恃权骄纵的权贵,虽然欺负的对象不同,但或许在他武元衡的心目中。体现出来地品格就是一样的。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自觉的轻叹了一口气,倒也不想隐晦,直接说道:“伯苍,对我可是有成见?”
一直都平静如水的武元衡。眼神里有了些许波动,却仍然微笑的对李世民拱了拱手:“卑职不敢。卑职与殿下素昧平生,何谈成见?”
“其实你也不用否认什么,我知道,我以前地名声不好。”李世民略有些无奈的笑了笑。“但现在,我只想与伯苍平心相交,诚恳相待。你是个人才。是大唐眼下亟需的那种人才,你应该站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为更多的百姓谋得福利,为大唐做出更大地贡献。六品县令,作为地方父母官的确是职责重要。但是,如果你能在一个更合适的职位上发挥才干,却远远比屈居于一个六品县令更有价值。你是个聪明人,我也不拐弯抹角了。如今长安京兆府府尹一职空缺。我有意把你推荐给阁部,让他们任命你为四品京兆尹。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武元衡仍然在微笑,对着李世民拱手拜了一拜,说道:“殿下胸怀坦荡,真实诚恳。令卑职十分地感动。承蒙殿下错爱破格提拔卑职这个入仕尚浅的后进之辈,真是惶恐之至。不过。卑职现在仍然欠缺磨练,经验不足而且学识尚浅,担任六品县令犹恐不称职,如果到了京城,恐怕难以胜任京兆尹一职。量力而行,卑职只好拒绝殿下的一番美意了。唐突无礼之处,万望殿下恕罪。”
李世民轻叹了一口气,这几乎是预料之内的事情了,只得点点头说道:“也罢,君子不强人所难。今日,我也就不强求你什么了。但是伯苍,你始终要记着一点。为人处事要本份,这是美德没错。但是,如果因为某些私念与矫情,而错过了尽本份的机会,这反而就是一种罪过了。你的才华,绝不仅仅是限于一县之长。你应该到一个更宽广更高大的地方,去尽你的本份。图大志展鸿图,这同样也是仕子地本份,你明白吗?本王言尽如此,你自行斟酌吧!”
武元衡的身躯微微震了一震,仍然对着李世民拱手拜道:“多谢汉王殿下点拨。此番话语,卑职必当铭刻于腑内,时时引为警醒。”
“嗯。既然这样,本王今日就不再打扰,告辞了。”李世民站起身来正准备走,却突然又想起那件事情来,说道:“哦,对了。伯苍,有一个叫武琦云和女子,她声称自己也住在华原县衙,你可认识?”
武元衡淡淡的看了李世民一眼,说道:“此女正是家妹。不知殿下寻她,所为何事?”
“哦,原来她真是你妹妹?”李世民应证了心中所猜,略有些惊讶的说道,“数日前在奉天的时候,她带着一名叫苏菲儿地女子来找我。让我帮苏菲儿寻找她父兄的遗骸。不知道这名女子,现在又在何处?”
武元衡答道:“实不相瞒殿下。家妹和苏姑娘,已于六七日前动身前往东都洛阳,到那里寻找苏姑娘父兄遗骸地消息了。”
“哦,是这样。看来她们也是查到了一些消息。”李世民说道,“这样吧。等她们回来以后,你转告她们。苏姑娘父兄遗骸的事情,我已经请人在查了,而且有了一丝眉目。应该就在东部一带。她们二人只是女流,孤身外出多有不便,而且军队里的一些事情,女流是不好去询问的。你让她们别着急,自己最好是少外出一点,迟早能找到的。这件事情,我会竭力帮助她们的。像苏菲儿那样孝悌的女子,殊属难能可贵了。”
“多谢殿下。”武元衡长拜了一揖,既有感激,也有恭送贵客的意思。
李世民多看了他几眼,抬脚走了。俱文珍等人跟着李世民,一起出了县衙后院。
刚出了门,俱文珍就急道:“殿下,我们就这么走啦?”
“那你还想怎样,留下来吃顿饭么?”李世民心中难免有些郁闷,没好气的堵了俱文珍一句。俱文珍自然是愣了一愣,听到李世民话里有些不爽,也不敢再嗦了。
一行人依旧回到了客栈,店老板和小二现在已经知道了李世民的身份,自然又是跪又是迎的,慌张得不亦乐乎。李世民心想,既然在这里身份已经暴露了,再留下去只会平添一些麻烦,不如就此离开。于是让人取了行礼,好歹让店家收下了一些赏钱,离开了华原县城,往乡间而去。
华原以南的西霞村附近,就有汉王府的七十余顷永业田产,以及八百余户食邑居民。李世民等人骑着马,一个多时辰以后就到了这处地方。
李世民走到一处小土坡上,顺着俱文珍指引的方向看去,入眼就是一大片的田地。杂草丛生人迹罕有,连鸟雀都十分的少见,可见地里真的没有长出过粮食来。不远处有一座不高的小山,依着山脚建了许多的村庄,夕阳之下显得颇有几分冷清和凄凉,都没有多少炊烟升起来。
李世民紧拧着眉头看了一阵,对俱文珍等人说道:“俱文珍,你们三人在此看着马匹,顺便找一找今晚落脚的地方。记着,最好是不好叨扰惊吓到百姓,别老是一口一个官腔的吓唬人,就当自己是行路的旅人。我和高固,去前面的小村庄里看看。”
俱文珍应承了下来,和另外两外侍卫留下。他们之前都是来收过租的,附近百姓可是对他们不陌生。所以李世民特意没有将他们带在身边了。
李世民和高固二人走在田梗小陌上,朝那个村庄靠近。这时,不远处的草丛堆里,突然有一个稚嫩的声音尖叫起来:“坏了,有人来了,快跑!”
第一卷 浴火 第133章 这位公子,是个好人!
一群孩童,从不远处的一丛乱草堆里钻了出来,撒腿就跑,有的手上还提着小蔑篓或是抱着一堆草梗。这里可是一片水田,秋后仍然十分的泥泞,这些小孩子们显然被两个陌生人给吓坏了,只顾往泥水里趟,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泥。还有两个年龄小的,不小心就摔倒在了泥田里,前面的伙伴将他们拖起来,仿佛见了瘟神一样的只顾着逃跑。
“这么泥泞的地方,那些孩子们为什么要跑?”李世民皱了皱眉头,看向高固说道,“这是……水稻田吧?关中什么时候开始种水稻了?”
高固微微笑了笑,心想像汉王这样从小在京城长大的皇子,不知道这些事情也不奇怪,于是说道:“关中种水稻,已经有数十年了。大约从开元年间就开始了,由当时的宰相姚崇提出的。”
“哦,名相姚宋之一的姚崇?……”李世民略自沉吟了一句,心中想道:李隆基这个不孝子孙,看来登基初期的确还是办了一些事情的……
那群孩童已经跑过了这片水田,消失在了前方拐角的树林边了。田梗道路泥泞,高固一面在前方踩下草梗开路,一面对李世民说道:“百姓们缺粮,就会出来捕些鳅鳝、挖些野菜来充饥。刚刚那群孩子们,估计是在这片荒废的水田里抓泥鳅、挖野菜。看到生人来,于是被吓坏了。这些田亩,都是殿下名下的产业,由谁租种了,旁人未得允许是不能乱动的。否则就罪同盗窃或是抢夺。所以……那些孩子们才吓得跑了。”
“原来是这样……”李世民点了点头,心中想道:租种了这一片永业田的佃户,估计是出去逃荒了,田地也荒芜了下来。
二人缓缓步行在泥泞的田梗路上。走了许久才出了这片水田。放眼一看,可能有近百亩地界,全是荒芜的。李世民不由得轻叹了一口气,朝前面挥了挥手:“走吧,去这座村子里看看。”
两旁是一片树林,中间一条两丈宽的泥泞山道。偶尔有一条开出地小路朝旁边蜿蜒进去,形成一条支路。那里就是百姓们的房舍。每条支路进去,一般都会有三五户人家。
李世民挑了一条小路走进去,满地的泥泞崎岖难行,二人的靴子和锦袍边缘都沾上了一层泥水,颇有些狼狈。
好不容易到了一户人家前。却见栅栏紧闭,门也关着,屋里也没有人声。再接着走访了旁边的几户人家,还喊了几声,也是一个人也没有发现。
莫非都不在家?无奈。李世民和高固只得沿着原路返回。正走到那条小路上行到一半,却看到前方出现一个瘦小的身影。
李世民和高固,都不约而同的心头震撼起来。
一个大约只有十岁左右地瘦弱孩子。身上只穿了一条破烂的裤子,左边肩膀上搭了一条布袋,赤着脚走在泥泞的小道上。他的肩膀上拖着一条麻绳,在使命的往前拉。可怜路面太过泥泞滑溜,他三步一退,很是有些难堪。
而那根麻绳后面,接着一块装了四个小轮子地木板。木板上,躺着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女人。
看那情形。女人大半是瘫痪了,正有气无力的趴在木板上,心疼而又慈爱的唤着:“小心着点哪,孩子!若是累了,就歇上一会儿。娘没事,顶得住的。”
“没事地娘。我还有的是力气。”小孩转头,对着母亲咧嘴一笑,又卯足了力气斜起身子,朝前拼命拉去。
李世民看得心里一阵阵揪疼,也顾不得路面泥泞了,快步走到了那对母子身前。
母子二人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两个衣饰华贵地人吓着了,孩子更是惊慌的退了两步,死死护在他娘身前,紧张的喊道:“你、你们是谁?你们要干什么?不要欺负我娘!”
“孩子……”李世民蹲下身去,一脸柔和笑意的看着他,轻声说道,“我们是过路的,不是坏人。你不要害怕,好吗?”
小孩眨巴了几下眼睛,似是而非的点了点头,回头说道:“娘,他们不是坏人!”
那个女人十分勉强的仰头看了看李世民,说道:“这位公子,我们母子不是有意要挡公子的道,若有冒犯之处,千万请恕罪……”
“大嫂,你不要害怕,我们不会伤害你地。”李世民伸出一只手,摸到那个孩子瘦削的脸上,想替他揩去脸上的一些泥水。那个孩子紧张的朝后缩了去,蹲下身来和他娘靠到了一起。
“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李世民轻声说道,“孩子,你告诉我,你拖着你娘,这是要去哪里?”
小孩子毕竟天真一些,脱口说道:“我娘饿坏了,一天没有吃东西了。我拖着她去五家沟讨点吃地。”
“五家沟,就是这后面住了五户人家的地方吗?”李世民说道,“那里我们刚刚去过,今天没有人在家呀!”
小孩十足伤心地说道:“娘,五家沟的人,怕是也逃荒去了,没人了……”
女人也是伤心的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孩子,你还是别管娘了,让娘这个废人死了吧,免得拖累你。”
“不,娘!”小孩马上俯下身来抱住了女人,泪眼汪汪的看似就要哭起来。
李世民心里一阵阵发酸,轻言问道:“孩子,你爹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