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历史与登徒子
⑻穑宦葡恃源浇且绯觯苌砥盅怪磷钚。咽巧硎苣谏瞬磺帷! ?br /> 随后,他身不由己被激荡的水流带着飞速前行,时不时撞在地窟四处岩壁上,好在冲撞力道已与起初一下不可同日而语,尽也能够抵受。
不一忽儿,水流之速明显减缓,想必这一大片地底洞府已快叫整个填满。子玉舒展身形,两臂划动,两腿直蹬,迎头向水流来处的方向游去。他熟知水性,情知一旦江水把整个洞窟填满,水流渐渐趋于平稳时,便再难辨明缺口方向,届时要是在这迷宫般的洞府中被困住,早晚会给活活溺死。
子玉在赣水江畔的洪州城中长大成人,沿江乡间出生的孩子,多有未学会走路前、就先学会游泳的,子玉打小水性就很不坏,现下功力浑厚,无乏力之虞,更知生死交关,全力施为,顶着逆流如箭一般向前游去。
不多时,他终于游出地窟震裂的缺口处,进入大江,宛若浅水困龙重归大海,心头狂喜难禁,手脚齐施,不要命地望上方游去……
“哗啦啦”一阵水花骤响,他脑袋探出水面,深深换了一口气,飞快瞄一眼四方,便游向最近一方的陆地。
当他踏上江边沙滩时,抹一把面上水滴,见头顶月色稀微,周遭暖风徐徐,气息清新,不禁升起一股子再世为人的感慨,仰天一阵哈哈大笑,紧跟着“扑通”一声摔在湿湿的海滩上,全身力气不翼而飞,周身上下疲惫欲死。他原本就受了不轻的内伤,再又强行压下伤势,拼尽全力在水中搏命半晌,已至脱力的边缘。此刻终于脱离险境,紧绷的精神一泄,劲头一松,便再也支撑不住倒在地上,连一根指头都不愿动一动,只想大睡一场,神志迅速迷糊起来。
感觉身旁有人推了推他,“这位大哥……大哥,你醒醒!”子玉鼻中呜了一声,勉强动了动,眼皮子似有千斤之重,睁也睁不开来,又再度晕晕乎乎睡去。
过了不知多久,子玉朦胧中觉得身子起起伏伏,一摆一荡的,似乎给人背在背上行走,忽听得一个大嗓门道:“小三子,你打哪背个湿透的后生来?”
身下一个年轻人的声音答道:“江边,这人还剩了半口气,看这样子,估计是溺水后给浪涛冲到岸边。碰上俺算他造化大!”
大嗓门奇道:“又是从城中逃生的人?这可有点怪了嘿。今儿一早,排帮狗东西把城外江面都封锁得跟个铁桶似的,这人乍还逃的出来……叫你家大人好生瞅瞅,别是鞑子奸细,俺今儿个左眼皮直跳……”
子玉神志一阵恍惚,不觉又坠入梦乡。
也不知过去多久,子玉忽觉嘴里湿滑滑的,有稀粥样的物事流入,咳嗽一声,便清醒过来,他体内雄浑无匹的真气无时无刻不在自行流转,到此时已运行了三个周天,全身力气恢复,伤势也大见好转。
子玉启目望去,猛见眼前全是人头,刚醒之人突如其来,难免吓了一跳。
四周一片欢声,“醒了醒了!”“老娘就说么,这后生筋骨壮,忽眼儿就会醒来……”七嘴八舌,杂七杂八,好一番喧闹。
子玉定定神,见自己躺在一间乡村茅房里的木床上,床前四周前前后后站满了乡村父老,人挨人怕不有二十几个,老的老,少的少,男的男,女的女,乡间民风质朴,看见他睁眼醒来,人人皆有喜色。
一个坐在桌边凳子上的五十多岁老者,以手中旱烟杆在桌上敲了敲,房间里众人迅速安静下来,显得颇具威望。
老者吸一口旱烟,徐徐吐出青烟,冲子玉道:“你这后生敢是在江中溺了水,被李家三娃碰上了,就把你救了回来。”伸手冲身旁一个十七八岁黑黝黝的少年一指。
子玉忙拱手道:“谢李家兄弟与众乡亲救命之恩,小生永铭五内!”心说咱又不是溺水,咱只是一时虚脱,让我独自躺着休息一会儿,照样能恢复过来。但话虽如此,人家这一番好意却不能不领。
老者道:“你这后生叫什么名儿,是不是打城里逃出来的?”
子玉答道:“小生王子玉,城里……也算是打城里出来的。”
一言甫落,周围众乡亲大喜,哄的一下子围了过来,七嘴八舌抢着问,又是一阵乱哄哄,云云扰扰。这个媳妇说我家男人在城里当厢军的,他有没有死在鞑子手里;那位小弟弟说我家哥哥在城里给人做长工,你看见他没有;那位老婆婆又说俺老头子昨儿早上去城里卖菜,到现在还没回来,别有个三长两短……说着说着,几个妇人抽抽噎噎哭了起来。
子玉听的头昏脑胀,好容易才搞明白。原来这个江畔小乡村离袁州城不过二三十里地,村里人家的亲人不少困在城里,蒙古人偷袭城池,虽未得手,却把城池团团包围,内外音讯隔绝。
但袁州城依江傍水而建,城池靠江的一面蒙古人就围不住,是以一开始不少水性好的人冒险跳江逃生,这个小村里的人便一齐拥到江边去等,一见江里有人随波而下,就跳下几个青壮汉子将其救上岸,只盼什么时候自家亲人在其中。
后来排帮无数大小战船开到,水路也给隔断,就再也没见有人跳江逃生,城内音讯断绝,村里人心惶惶,生恐啥时听到蒙古人攻陷城池后屠城的消息,江边也一直留人守着,一见子玉竟是从城里逃出来的,哪还不拥着他打探城里的情形。
事实上自昨天夜里蒙古人突袭攻破城门,进城内吃了苦头后,便集中力量将城池四壁城墙悉数攻占€€€€包括南面临江的一面城墙,也就是从那时起,城里人再也不能冒险跳江逃生。村民不知其中内情,见江中长时间没人,只道因排帮战船封江之故。
子玉不知该怎么回答,他也是自从昨晚掉入地底,整整一天一夜对城内战局一概不知,看着面前众人忧形于色的神气,只好宽慰他们道:“各位乡亲父老请尽管放宽心,袁州城内现已众志成城,决计没那么容易陷落!昨日有个姓王的布衣书生挺身而出,一力挫败蒙古奸细里应外合的阴谋,斩了陈弈狗官,将全城军民人心拧成一股绳……”饶是他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说那些事情就是咱干的。
他说到这里,村民中有人叫嚷道:“那姓王的少年英雄我们都知道,听后来跳江逃生的人说了,人人都说他是岳武穆转世!”
子玉听着扑哧一笑,忍不住有些飘飘然,这时越发不能说咱就是王英雄,咱就是岳武穆转世。沉吟一回,正待开言……
猛听外面“咣”“咣”“咣”锣声震天价响,一人边走边高声叫喊:“全村的父老乡亲,老少爷们,村长冒死进城打探消息回来了,所有人都出来啊!”
屋里众村民一听,顿时“哄”的一声,如潮水般涌出门去。
子玉眼下气力恢复,伤势已无大碍,也想听听此刻城内情形,好决定行止,便起身下床。
他一动身,才发现身上湿衣已被换下,身着一身麻色农家汉子的装束,他不由一惊,连忙寻找玉箫与剑谱,一瞥眼见玉箫剑谱正正摆在枕头旁,心下为之一安,又有些感动。剑谱村民看不懂不知是什么东西,也就罢了,而这支玉箫恁般玉质,无论是谁一见便知所值不菲,村民们的质朴当真令他心生暖意。
他把玉箫剑谱塞入怀里,走出门外,见往前几重茅屋之外,是个足有数亩地大小的晒谷场,此时一两百村民黑压压围着一个站在木凳上的小老头,七嘴八舌乱个不休。老头旁边站着两人,一人高举火把,另一人“咣”“咣”敲了两声锣,道:“大家静一静,听村长李大爷说话!”周围迅即安静下来。
子玉如今五识极佳,也不用走近凑上去听,就在这间屋子门槛上坐下,以免有外人在,打扰村长说话。
村民中几人齐声问道:“李大爷你混进城里没有?”
村长李大爷半白头发,貌不惊人,可自有一种沉稳之气。站在木凳上大声道:“诸位乡亲父老,蒙古鞑子将城池围住,老汉我就算长一对翅膀扑腾扑腾想飞进去、也得给狗日的鞑子射下来……但……”
周围村民正要泄气,一听还有一个“但”字,无不又抱着满心期望,听他讲下去。
李大爷道:“但老汉见到一个旧日跟老汉学过木匠手艺的后生,这后生如今入了排帮,还是城外江边一条小船上的一个小头目。老汉受全村乡亲所托,少不得就腆着脸上船去跟他套近乎,听排帮几个帮众正在谈笑此事,好歹叫老汉打听出一好一坏两个消息。你们想先听哪个消息?”
众村民哄然道:“先听好消息!”
李大爷道:“好消息就是蒙古鞑子没攻下城池,而且就快退兵滚蛋了!”
周围顿时一片震耳欲聋的欢呼,不少村民喜极而泣,为亲人行将平安归来而落泪。
连这边子玉亦是精神一振,琢磨着多半是宁远公主为换得魅云为她解开身受禁制,下令什么时候退兵了!他心中老大一块大石放下,简直乐翻了心,踌躇满志,暗说人家称我为岳武穆转世还真是没错。想想看:是谁,预先发现敌人回城示警、剪灭内应奸细、杀狗官统率全城军民御敌?咱!!是谁,不惜牺牲色相、以美男计制住蒙古公主、终于迫使敌兵退却?咱!!
可惜,他飘飘欲仙的心绪并没能维持多久,无情的现实就如同一桶冰水当头泼下……
众村民狂喜过后,自然要问起鞑子为什么就快退兵。
李大爷捻须呵呵一笑,道:“据说蒙古一个公主就在城外军营中,看上了那姓王的少年英雄,招了他当驸马,哈哈!所以呢,就对袁州城网开一面下令退兵了。”
子玉听了险些一口气喘不上来,那臭娘儿们怎么能这般宣扬,我完了!这样子一来,不出数日,我的大名就将传遍天下,我完了,还有什么颜面见江东父老……呜呜……我前世究竟造了什么孽?这个抗蒙英雄还没当足两天……
晒谷场上众人听后一阵静默,跟着有人便骂骂咧咧开来,说是敢情那姓王的见色以意,当了叛国汉奸。
也有人说王英雄不惜牺牲自己,换得一城军民的性命,这种事只有圣人才做得出来,他是大仁大义的大英雄!
两边人针锋相对,争的不可开交,又是乱哄哄好一阵子,有人想起李大爷还有个坏消息,便问他。
李大爷道:“蒙古人据说天明后就退兵,今晚上四处派兵劫掠左近乡村,百十人一队,老汉回来时就亲眼看见一队,马屁股上都挂着血淋淋的人头,老汉吓得不行,生怕鞑子来咱们村!回来一看,天幸还未曾劫掠到咱们村。是以老汉想说,今天一晚上全村男人都别睡了,准备好家伙聚在一块,要是鞑子骑兵来了,我们左右没个活路,就干他娘的!”
一语方落,周围一片叫好磨拳擦掌之声。
子玉正兀自自哀自怨的当儿,咱真真倒足八辈子霉了,谁不好惹,怎么偏偏就惹上那邪里邪气的娘儿们,她是不想要清白名声的了,可咱还想要呢……他耳中忽然隐隐听见杂沓的马蹄声迅速逼近,猝然一惊,拂袖暴跳而起,大喝道:“乡亲们注意!蒙古人来了!”
场中众村民一怔,一齐转首望着他。
像是为子玉的话提供注解似的,“嗖”的一支劲箭远远射来,正中人群中心高高举着的火把……
第三卷 武林尘析碎风痕 第一百零一章
晒谷场中众村民回过神来,顿时一片大乱,一时间大人唤小孩,小孩哭大人,鸡飞狗跳,狼突豕奔。
只听不远处有蒙古人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话高声喝道:“统统站好了别动,谁动射谁!”语音未落,“嗖嗖”连续两箭自黑暗中飙射而来,一箭自一个孩童后心射入,带着他整个瘦弱的身子钉在地上;另一箭将村长李大爷大腿射了个对穿,扑在地上惨嚎不绝,痛得全身战栗。
子玉正向晒谷场飞身奔来的途中,这两箭又疾又快,便有通天本事也救不了他们。
没有什么比鲜血更能震慑人心。一众本分村民几曾见过这等血淋淋的场面,场中霎时间陷入一段诡异莫名的死寂,人人噤若寒蝉,脚底就如生了根,一动也动不了。多少年来,民间传言中如魔神厉鬼般的蒙古人突然出现在近前,从所未有的恐悚,填满了他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村人全部心胸,惶遽竦惧,肝胆俱裂。一会前与蒙古鞑子拼命的想法,也不知抛到了几重天外。
只听得西北方蹄声传来的方向一声唿哨,蒙古人急驰中四面散开,一部分人绕村疾行,转眼?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