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历史与登徒子





    山不怕连说“不敢要”,又吞吞吐吐道:“小的们寨子被夺,无处安身,已是走头无路了,想追随公子与姑娘。”    
    子玉与宁远公主对视一眼,兀自沉吟未决。    
    山不怕也是福至心灵,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连连叩首,“二位不收下小的们,小的就磕头磕到死!”    
    子玉哭笑不得,上前扶起他道:“得,得,怕了你!你那些弟兄们呢?”    
    山不怕忙道:“就在客栈外面,公子要不要叫他们进来?”    
    子玉道:“那好,你们拿这张银票兑出现银来,去卖两匹好马,再去张罗两套老头老妪的衣物€€€€要破旧些的,还有两根旧拐杖。越快越好,办成了就收留你们。”    
    山不怕连连应是,欢天喜地去了。    
    他们人多好办事,哪消一柱香的工夫,便一切置办妥当。子玉无奈,笑道:“此刻我二人身有要事,不方便要你们跟随,你们可以先去北方开封城等着……嗯,等个两三日,要是我们没去,你们便直接去大都。明白没有?”    
    这一伙刚从良的强人纷纷应是,大喜而去。子玉与宁远公主也回房换上一身衣服,回来时,俱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相互看着有趣,你笑我、我笑你的。    
    两人骑马出镇,循着北方官道一路追赶下去,黄土道上几排新车轮印痕甚深,也无追丢之虞。    
    两人快马加鞭,纵马疾驰如风,大道上过往行人人人为之侧目,惊异这对老人手脚之矫健不输少年。    
    仲春时节雨水频多,天气说变就变,两人一口气追出二三十里,天上已滴滴答答下起小雨来。    
    冷雨扑面,他们正没作理会处,忽见车轮痕迹折向道旁一片稀疏的竹林子里,远远望去,只见那儿枝叶间隐隐现出红墙绿瓦,两人相对大喜,看来车队停止赶路,找到那地方避雨去了。    
    子玉笑道:“这回看他们往哪里跑!”与宁远公主下马,扬鞭抽几下马臀,将两匹马赶着自行离去。    
    他俩一人一条竹藤拐杖,佝偻着身子,扮出一番老迈不堪之态,颤巍巍向竹林子里走去。    
    待行得近了些,翠竹分处,视线渐渐开阔,眼前出现一片颇大的废宅,不但木鲁都一行车队全在里面避雨,连昨日看见的那大理来的一大伙人也在,数百人在此驻足,就见屋前屋后凡是能避雨的地方都站满了人。    
    打老远便听见木鲁都大嚷大叫之声,定要赶大理人去别处,他自昨日之事后,已成了惊弓之鸟,只觉每个人都想打他箱子里宝贝的主意,大理这一行人足足有两百多人,实令他深深戒惧,是以大耍官威,要他们去他处避雨。    
    可怜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又到哪里去找避雨的地方,大理人虽在元朝地界内处处谦恭礼让,碰上这等蛮不讲理之事,却也寸步不让,说什么也不走。    
    宁远公主忽道:“老……头子啊!”老妇人低沉沙哑的声音学得惟妙惟肖。    
    “啊?”子玉拉长了耳朵,作侧耳倾听状。    
    宁远公主便使劲叫了声“老头子啊!”声音之响亮,把废宅内所有人都惊动了,齐刷刷打眼望来。    
    “哦,听见了,听见了。老婆子啊,跟你说多少遍了,不用那么大声,俺耳朵好着那,再用个十年八载不在话下。”子玉也扮出一副迟钝状。    
    宁远公主道:“老头子啊,我们找着躲雨地头了,你看前面。”    
    子玉眯着老眼看了看,道:“这是哪家大户人家啊,怪热闹的嘿!”    
    宁远公主道:“不是大户人家,是处废宅,那些小娃娃也是躲雨的。”    
    “哦,这么着。”子玉大声问道:“那他们吵个什么劲,要拆屋子么?!”    
    此言一出,废宅里众人不约而同都瞅着木鲁都,木鲁都自知理亏,脸上也有些儿挂不住了,悻悻然回了车队。    
    另一边大理人无不大为欢喜,俱对这对老人家大生好感,一名三十来岁的漂亮苗女跳出屋子,撑把油纸伞跑到两人身前,笑道:“两位老人家快进来快进来,仔细路滑摔着。”给面他们打伞,殷勤迎进屋子。    
    子玉翘起一根大拇指,连声赞道:“这女娃子好!不但人长得好看,心肠也好!将来一定嫁个好人家!”    
    苗女不似汉家少女般矜持,听了这“老人家”的赞美话,只喜得笑靥如花,咯咯直笑。    
    宁远公主顿顿竹杖,有些酸溜溜道:“这女娃子的年岁都能当孩子娘了,早就嫁人了!”    
    子玉甩给她一个白眼,哼哼道:“谁说当孩子娘就一定要嫁人了?想当年,你当我孩子他娘时,嫁给我没有?”    
    众人猛地一呆,随即爆发出一片哄堂大笑……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 turboz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