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历史与登徒子
子玉听了,神色间便有些不自然,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本想说咱也是穷人啊,都不给咱留一点儿,咱好歹辛苦了一趟不是。
子玉盥洗过后,三人草草用了些午餐,便打点好行装细软结帐上路,出得门来,店小二将备好鞍辔的两匹马牵来。
他见除赤胭脂外,只有一匹黄膘骏马,不解地望向穆笳。
穆笳道:“琦琦不会骑马,与我同乘赤胭脂,你骑另一匹好了。”
子玉大为好笑,琦灵能乘大鹏鸟,却不会骑马。见琦灵在一旁嘟着小嘴,气鼓鼓的模样儿,便笑道:“骑大马好好玩的哩,琦琦想不想试试?”
“好……”琦灵甫一开口,立时反应过来自己眼下应该是跟他赌气的,赶忙闭嘴,并绷起了小脸蛋儿。
跨上马后,穆笳说道:“我们从西门出城,先往西行,再行折而向东回洪州,免得碰上丐帮的人,给他们截个正着。”
子玉沉吟一回,道:“他们没准儿也会这么想……依我看,实者虚之,虚者实之,不如索性走东门。一到人烟稀少处,咱们便离开官道,叫他们无从拦截。”
她想想深觉言之有理,便点头称是。
子玉心下隐隐不安,打破头也想不通魅云究竟意欲何为,别人或许不知道琦灵在他手里,魅云可是一清二楚的,她无论何时率手下前来夺人,自己和穆笳二人都万万抵挡不住,可她偏偏不来!倒好像魅云因着某个不为人知的理由,先将琦灵暂且寄存在子玉身边,待合适的时候随时能找他取回一般。
他压下心头重重疑虑,暗说只有到时相机行事了。与两女慢慢策马望城东行去,一路上随意指点风物景致,谈谈笑笑,他口才便给,妙语如珠,不一会儿已逗得琦灵破颜为笑,缠着他说这说那,叽叽喳喳好似一只新飞出竹笼的百灵鸟儿。
出得袁州城东门,离城渐行渐远,官道上往返的行客渐疏,三人便策马离开黄土大道,改行僻静小道。
风和日丽,旷野茫茫,轻风拂面,远处丘陵起起伏伏,无边天地间仿佛只剩了他们三人,假如换了平日,子玉会当作携美踏青,雀跃不已,但他此刻内心有极大隐忧,无心言笑,只是闷着头一味驱马飞奔。
二女身躯苗条,虽是一齐坐在赤胭脂背上,只怕体重加起来比寻常一条大汉还要轻些,而赤胭脂的脚力较子玉的坐骑强出太多,时不时奔出一段路,再缓步而行等子玉跟上。
奔驰了半晌,子玉忽觉有异,勒马停步,叫道:“你们听,什么声音?”
只听闷闷低沉的雷声滚滚而来,三人面面相觑,穆笳奇道:“是马蹄声?!”
“好多好多咯!”琦灵接道。
穆笳心中一凛,道:“难不成丐帮倾巢而出?”
“决计不能是丐帮!假若丐帮嚣张到胆敢聚集千军万马,早也给朝廷剿灭了。”他面沉如水,无比凝重,挥鞭轻抽着马臀,小跑上一座矮丘。
两女也随之跟来。三人一起眺望声音传来的东北方。
只见天与地相接处,黄尘四起,万马奔腾之声越发清晰,突然间一骠骑兵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紧跟着源源不绝愈来愈多,密密麻麻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顷刻间像一条没有边际的长蛇、呈现在三人面前,触目惊心,数不清有多少人马,蹄声如雷,整个大地都在隐隐震动。
“是军队!”子玉还是头回目睹如此壮观的行军场面,霎时间呼吸急促,胸中热血为之澎湃激荡,道:“我们大宋什么时候有这么强大的骑兵部队?”
穆笳亦自秀眉深蹙,好生疑惑。似回答他的话,又似自言自语,喃喃道:“这可奇了……不能啊!我听爹爹不止一次说起,本朝自高宗皇帝南渡、尽失北方之地以来,战马来源奇缺,只有偶尔向他国高价购买一些,故而从来就没有一支像样的骑兵部队。难道是当今皇帝的亲卫军?又似乎不该有这么多人!”
“哦?”子玉运足目力,星眸中神光大炽,勉强能看清最前排的骑兵,只见他们身上并未穿戴任何铠甲头盔,大多身上只着单衣,少数身穿极其单薄的皮革护甲。携带的武器五花八门,有马刀,有长矛,有狼牙棒……唯一的相同之处,便是人人皆负着一把很长大的角弓……
他蓦然浑身剧震,面色发白,颤声叫道:“绝不是我大宋军队!是、是蒙古人……”
穆笳骇得花容失色,急道:“这里怎么可能出现蒙古兵?莫非……襄阳与樊城被攻破了?!”
子玉倒抽一口冷气,只觉背心一股冰流急速滑过,暖烘烘的日光下硬是打了个寒战,嘶声大呼:“袁州!!不好,我们快回城……十万火急……”
第三卷 武林尘析碎风痕 第五十二章
三人当即提缰拨转马头,子玉双目泛红,嘶声忘形大喊:“快!快!快回城!!”扬手猛挥马鞭,“噼噼啪啪”雨点般落在马臀上,抽抽得震天价响,胯下骏马吃痛,仰颈长嘶一声,如离弦之箭冲了出去。
穆笳应变也是极快,但不如子玉第一时间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驾”娇叱一声,驱马跟在子玉身后。
然而赤胭脂本系来自西域的名种,千金难易,撒开四蹄飞奔开来,捷愈流电,只眨眨眼的工夫,便超过了子玉一骑。
疾蹄飞驰中,劲风扑面,“呼呼”直灌耳目,子玉心焦如焚,扭头回首望去,见蒙古骑兵先锋人马已在里许之外,面目清晰可辨,他们显然注意到了这与他们行进方向完全相同的两骑,纷纷“呀呜呀呜”大叫吆喝,打马急追。
但见驰在最前面一条身着皮革、满面虬髯的大汉,两腿夹紧马腹,忽然两手松开缰绳,相当利索的左手摘下角弓、右手自箭壶抽出一支羽箭,搭箭上弦牢牢锁定子玉背心,怒目圆睁,弓开如满月,大喝声里,“嗖”的一箭疾如流星射出。
按说他与子玉的距离远远超出寻常弓箭射程,但这一箭似乎挟着无穷无尽的劲力射来,直飞近子玉身后方才力竭坠落下地。
好强劲的一箭!子玉呆呆看完这一幕,如置身梦境,不觉心胆俱寒。要是换了几天前的自己,只怕连这种巨弓拉都拉不动,而蒙古人竟能在高速飞驰的马背上开弓射箭,且准头丝毫不差,骑射之佳,放眼南宋,又有几人做得到?他脑中隐隐呈现出一个念头:论打野战,南宋松松垮垮的军队绝无可能与蒙古铁骑对抗!汉人不行,伊斯兰人不行,欧洲人也不行……
他眼前仿佛浮现出即将变为现实的一幕:蒙古骑兵突入毫无戒备的袁州城中,城中守卒顷刻间溃散……蒙古蛮子狂性大发,见人就杀,见财物就抢,见妇女就施暴……翌日太阳升起之时,整座城池已成一片血红色的般若地狱,浓烟滚滚,伏尸盈城,血流漂杵,江水为之变赤……
“不€€€€”子玉闭目大叫,两唇湛白,面无血色,急急道:“你们马快先走,别管我!到了城下便高声示警,早得一点是一点。哥哥要是没赶上,自会跳锦江逃生……”
“这……”穆笳兀自迟疑未决,她对蒙古人的认识只停留在口口相传的形容之中,而传言中又多有荒诞不经之言,到底对于蒙古铁骑的可怕没有太深刻的认知。
“不要!子玉不走,琦琦也不走!”琦灵笑道,她少不更事,反觉这是危难中见真情的大好时机。
子玉都火烧眉毛了,哪儿还有心情说笑,断然喝道:“住口!少孩子气!你们快走啊,走!……唉,放心,他们追不上我的!”说话之时,回目眺望,这一会儿的工夫,蒙古人仍在里许之外,既没有拉近,也甩不开距离。他见两女还不放缰飞奔,一时怒气上冲,就待厉言喝骂她们不懂事……也是他急中生智,脑中灵光忽闪而过,想起一事,急道:“琦琦,琦琦,你的轻功施展到极致有多快,能不能跟上这匹胭脂马?”
琦灵鼓着两个腮帮子,自信满满的“嗯”了声。
子玉闻言大喜,道:“那琦琦你先跳下马试试!”
琦灵便搂紧她的白猫,自穆笳身前轻跃下马背,娇弱的身形急晃处,化作一道淡淡的黄烟,绝尘而去,竟尔比子玉的坐骑还要快上许多。
子玉乐极,引吭长啸一声,朗朗笑道:“笳儿妹妹坐稳了,哥哥要过去了!”言讫,两脚抽离马蹬,提气腾身而起,双足在马鞍上一点,便望旁边穆笳这一骑飞扑过来。
这等在飞奔的马上换坐骑,实是极险之事,一个不好便会摔个重伤。所幸穆笳已有准备,见子玉翩若惊鸿凌空跃来,伸出左手与他的手掌相握,奋力一拉,子玉已安安稳稳坐在她身后。
子玉两臂伸出去抓缰绳,凑嘴在她耳畔笑道:“妹妹你坐前一点,让马蹬给哥哥踏,你只须乖乖的缩在哥哥怀里就好!像前天一样。”
穆笳大为羞涩,她分得清事情轻重,自然清楚此际危急关头,顾不得那许多小节,只可恨他说得忒轻薄,照他说的做了后,终是忍不住在他怀里不轻不重地掐了一把。
子玉挥动长鞭,连连击打马臀,纵声笑道:“红儿是吧,快跑!快跑!袁州城十几万百姓的性命就看你的了!”
赤胭脂甚有灵性,如同听懂了他的话一般,长嘶声中马首前倾,风驰电掣疯跑开来。
琦灵小妹妹如影随形跟在马后,不时发出银铃般的娇笑声,兴致不曾稍减,也许觉得甚是刺激好玩。
子玉哈哈大笑:“琦琦好样的,哥哥爱死你了!”
这么一来,与蒙古骑兵的距离便逐渐拉开,前排骑兵空自怒吼,却也无可奈何。蒙古马耐力奇佳,极为适合长途奔袭,但个小腿短,冲锋的速度却差强人意。
先前弯弓发箭的那名蒙古大汉是个百户,名叫兀得,素有勇悍之称,他拨马斜刺里驰向子玉舍弃的坐骑,疾掠而过时,腰间弯刀出鞘,金黄的日照下只见白光乍现,“哧”的一声,热血迸溅,横刀斩下马头,左手疾探将马头抓在手中,顿时溅得遍身的马血。他像提一颗敌人首级似的,高提马首冲部下“嗷呜嗷呜”大喊。前排骑兵跟着骚动起来,欢声雷动,举着兵刃一起怪叫着只有他们自已才明白含意的音节。
疾驰了大半刻,城郭已然隐隐在望。水田间零落着一些正辛勤劳作的农夫,五颜六色的鸟雀在空中飞翔鸣转,繁花似锦,杨柳依依;路边凉亭坐满了南来北往的行客,饮一碗薄荷冰糖水,歇一歇脚,聊一聊各地行情,言笑晏晏,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不好了!蒙古人杀来了!别跑啊!别跑啊……”子玉一路驰来一路大叫。
人们听了这等浑话,自是一片哄笑,可子玉那三人一马的身影过去没多久,耳朵尖的便听到隆隆的万马奔腾之声渐起,然后便是铺天盖地的骑兵蜂拥杀来,最后一幕则是他们哭喊着没命的四处奔逃。
子玉待接近护城河,轻提缰绳,放缓马速,提聚一口丹田真气,冲城墙上的兵卒洪声道:“不好了!蒙古人杀来了!快关城门!速速拉起吊桥!”声音如春雷轰鸣,远远传了开去,久久不绝。
城上兵卒及进出城门的路人们,一听这话俱都乐了,一个二个笑嘻嘻看着他,指指点点,笑说这是哪来的疯子怪眼生的……云云。
子玉气急败坏指着东偏北方叫道:“你们看那边,蒙古人就快到了!”
守城兵卒们虽说一千个一万个不相信他的鬼话,但有人为了逗他乐子,不自觉的向远方瞟了一眼……
他们登时像见了鬼一样,脸色丕变,旁人察觉到异常,也随之望去,只见天地尽头处多如蚂蚁的骑兵正朝城池涌来。假如不是先有子玉的叫喊,对于他们这些个承平已久的本地役兵来说,即便看见了,也只会认为是本国宋朝的军队,这时因为有子玉的话在前,一见之下便目瞪口呆,心细的人也很快发现这支骑兵没打旗帜,而且服装也与本国大军截然不同……
直到此时才能隐隐约约听到马蹄声,由于此城城墙高达五六丈,他们站在城墙上视野开阔已极,故此,先看见后听到。
城下的老百姓们见了这等吊诡情形,也各各生出些许不安,他们还看不见来袭之敌,只能伸长了脖子,盯着墙城上呆若木鸡的兵卒们。
岂料,也不知哪个兵卒先发一声喊,掉头就跑,其余的人全无斗志纷纷效仿,眼看就要一哄而散……
子玉险些没气得背过气去,暴喝道:“统统给我站住!你们哪个跑得赢蒙古人的快马?想活命的还不速速升起吊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