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狼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主战纪实





慕嵌却螅直婺芰Σ睿盟阉髑蓖В话忝挥卸啻蠹壑怠H欢?941 年3 月17 日,约2 时59 分左右,“范诺克”号上的286M 雷达在1000 码的距离上确实探测到了U —100 潜艇,这是舰载雷达第一次探测到潜艇。回波非常清楚,突然间,荧光屏上的回波好像显示出德潜艇已经上浮,事实上U —100 潜艇也确实上浮了。接着,“范诺克”号对该艇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286M 后来为236P 所代替,286P 的天线可由人工旋转360 °。291 雷达是从286 雷达发展而来的,它有一个自动旋转的天线和一个平面位置指示器,该指示器能把雷达的图象显示在圆形荧光屏上,荧光屏的中心表示是雷达的天线。显示的雷达的波束是从荧光屏中央射出的一线明亮的光,这线光在荧光屏上进行与无线同步的圆周扫描。当天线接收到回波时,在荧光屏上的表现就是在这束光线通过时会出现明亮的光点,光点的大小说明目标的大小。
  再次扫描到之前,显示在荧光屏上的任何接触信号,都不会从荧光屏上完全消失。这就说明,处于雷达距离之内的任何目标,都能不断被显示出来,而且它们在航向和距离上的任何变化。都能立即看到。
  1937 年4 月,美国“利里”号驱逐舰装上了150 厘米波的试验雷达。这种雷达后来经过改进,发展成XAF 对空警戒雷达,于1938 年12 月安装在“纽约”号战列舰上。XAF 又发展成GXAM 雷达,这种雷达具有水面警戒和对空警戒的能力,但是,由于清晰度不好,对于探测潜艇没有多大作用。
  1941 年夏,一些286M 雷达被送到美国进行试验。到1941 年10 月,美国已根据286M 研制出自己的雷达,叫做SC,但是生产速度很慢,天线也非常重。装有这种雷达的舰艇也相当不稳定。
  1940 年2 月21 日,盟军试验了一种新的电子管——磁控管,使雷达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这种电子管的功率比以前的电子管(50 千瓦)大得多,能产生超高频,使波长大为减小,从而可以研制出一种用10 厘米波长工作的高清晰度雷达。
  1940 年5 月,第一部使用磁控管的厘米波雷达在英国的斯沃尼奇进行了试验,第二年秋,磁控管由亨利·梯泽德爵士带到美国。美国根据这个磁控管,研制出带有平面位置指示器的SGI0 厘米波雷达,于1941 年5 月第一次装备在“塞姆斯”号驱逐舰上。
  在英国,海军部于1940 年9 月在斯沃尼奇亲眼见到了对10 厘米波雷达作的进一步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一艘潜艇在离港7 海里处被成功地跟踪上了。试验还没有完,海军就订购了150 个样机,叫做271 型雷达。
  第一部271 型雷达于1941 年3 月由“奥奇斯”号轻护卫舰带出海。到1941 年9 月,271 雷达已经普遍使用。“奥奇斯”号进行的试验表明,271 雷达已经普遍使用。“奥奇斯”号进行的试验表明,271 雷达能在5000 码处发现完全处于水面上的潜艇、在2800 码处发现指挥塔,在1300 码处发现8 英尺高的潜望镜。
  1942 年4 月14 日,“维奇”号使用271 雷达第一次击沉潜艇。当德潜艇攻击OG82 护航运输队(由沃克指挥的第36 护航队护航)时,“维奇”号在7000 码的距离上发现了U —252 潜艇,并与小护卫舰“斯托克”号一道,用火炮和深水炸弹将其击沉。
  271 雷达的无线由人工旋转,由于没有专门的电力电缆,无线不得不和其电源一道安放在舰桥顶端一个单独的有机玻璃罩内。271 雷达波束宽、回波大、分辨力低,所测方向和距离都不精确。除此之外,这种雷达还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起初,缺少对271 雷达熟练操作的人员,不断出现故障,而且不能在舰上修理。但后来,这些问题都逐渐地得到了解决。
  继271 之后是272 雷达,为这种霄达研制出了新的波导管和电力电缆。
  这就使得天线可以单独地安装在一个单独的天线杆上,与电源分离。天线是陀罗稳定的,以消除纵摇和横摇。272 比271 的功率大得多(100 千瓦)。后来的273 雷达是给大型舰队驱逐舰使用的,没有装在较小的返潜护航舰艇上。
  到1942 年夏,美国海军已研制出包含有CXAM 无线和平面位置请示器的SKSK 雷达。这种雷达的作用距离提高了很多,分辨力也有很大提高。到19452 年10 月,已大量生产。1944 年初,美国海军已研制出SU,厘米波雷达,专门供护航驱逐舰使用。
  这样,英军对无线电波武器的研制取得了一定成就,而德军在这个领域就落后了。1935 年德国就拥有波长为50 厘米超短彼雷达,但科学家对其未来路用途表示怀疑,因此也就放松了有关它的研究工作。
  而英国确在1941 年初就开始给一部分侦察机配备新式雷达,以便侦察英、美基地侦察机行动范围以外的大西洋海面,即盟军所谓天空的间隙,而这个间隙正是U 艇最大的狩猎场。
  在大西洋上有好几处类似的间隙,由于长距离警戒机的增加。空隙被逐渐填满,这样U 艇的活动受到更大的限制,到1941 年1 月,舰船击沉数减至21 艘、127000 吨,2 月增至37 艘、197000 吨。总之击沉数比以往有所减少。
  但到3 月份,围绕HXII2 护航运输队发生了一场战斗,英国清楚地了解了德国采用的新战术。HXII2 护航运输队有41 艘商船,由第一护航大队(5 艘驱逐舰和2 艘轻护工舰)进行护航。
  1941 年3 月15 日,德潜艇U —110 发现了该护航运输队。10 日夜间,4 艘德潜艇在护航运输队周围集结并实施了攻击。16 日夜又进行了攻击,在战斗激烈进行时,“沃尔克”号驱逐舰的声纳探测到潜艇,并与“范诺克”号驱逐舰一道对潜艇实施了攻击。
  后来,潜艇浮出水面,但这两艘驱逐舰与它失去了接触。大约在2 时50分,“范诺克”号上的286 型雷达接收到1000 码外的清楚的回波信号,“范诺克”号在接近过程中发现了U —10C 潜艇并向其进行了猛烈攻击。
  正当“范诺克”号营救U —10O 的艇员时,“沃尔克”号收到了另一个接触信号并实施了攻击,然后U —99 潜艇浮出水面投降。HX112 护航运输队损失了5 艘船(共34,505 吨),而德国潜艇被击沉了2 艘。
  普里恩的U47 单独留下来与船队接触。3 月7 日下午4 时24 分,U47 通知德军司令部船队位置之后,受到英“乌尔巴林”号驱逐舰的攻击,U47 迅速潜航,但推进器被深水炸弹破坏,回转轴发出的辗轧声,正好被驱逐舰的水中测音仪捕捉。正确测定U47 位置以后,新型深水炸弹雨点般的落下,油和碎片瞬时浮上海面,没有一人幸存。
  德国最高司令部直到5 月才发表了袭击斯卡巴弗洛港的“英雄”——普里恩的死讯。
  U 艇在那里?船队中央的一艘船正受到U 艇的攻击。凡被“狼群”发现的船队,不可能完整的到达目的地。
  普里恩舰长的战绩是击沉28 艘、160000 吨,此时能与之匹敌的只有U100的谢布凯、39 艘、159130 吨,U99 号的克莱梅杰尔、44 艘、266629 吨。
  克菜梅杰尔与谢布凯在集体行动中发现高速船队HX112 。3 月16 日日落之前,U100 受到3 艘驱逐舰的攻击,然而船队的一部分防卫队列受到破坏,克莱梅杰尔的U99 乘机潜入船队,又击沉了5 艘。
  受灾船的救难电报以冲天的火焰唤回船队及驱逐舰,U100 逃出重围去追击船队,下午3 时许,却受到深水炸弹的攻击。在正浮上海面时,不料竟与英国巡洋舰撞了个满怀,U100 彼击沉,而在舰桥的谢布凯也终于被击毙。
  30 分钟后,克莱梅杰尔的U99 也彼发现浮上来后,又很快沉没了。舰长与大部分人员被俘。
  不到一周,失去3 名最勇敢的U 艇舰长。这对德国的海军来说,打击太大了,也使邓尼茨心情更加沉重,因为他一向疼爱这些部下。
  他们的死不仅意味着U 艇“英雄”概念已不复存在,同时也暗示着必须把“狼群”作战规模扩大,并以此作为基本战术。
  “狼群”作战、对抗英军的护卫技术的提高,必须依循作战方式。
  由于大西洋的危机,丘吉尔颁发了一道大西洋作战命令。成立了大西洋作战委员会,并于3 月19 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这种会议每周召开一次,每次约两个小时,参加的人员有全体部长及与作战有关的高级官员,讨论的问题涉及到与德国潜艇作战的各个方面。
  第二节 光荣与毁灭
  由于德潜艇作战进一步伸向北大西洋,对冰岛和纽芬兰之间没有护航的运输队航线提供空中或其它形式的掩护变得十分紧迫。到1941 年4 月,岸防航空兵已大大加强了实力,能够使第15 飞行大队的第204 中队(在供应舰“马尼拉”号上的“桑德兰”式飞机中队)和第269 中队(“哈德逊”式)驻在冰岛。
  与此同时,设在赫瓦尔峡湾的前进加油基地也开始工作,使舰艇护航延伸到西经35°。为了缩短护航舰艇因加油而离开护航运输队的时间,护航运输队的航线更移向北,靠近冰岛。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德潜艇到达护航运输队航线所要航行的距离更长了,它们在护航运输队所在区域进行巡逻的时间便减少了。
  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但在英国海军和加拿大海军的交接处仍有一个很大的空白区,这就更需要从加拿大的冰岛提供远程空中护航。
  5 月,英国和加拿大举行一次会谈,确定了未来空中协同作战的战略,规定在距英国700 海里、冰岛以南400 海里、纽芬兰以东500 海里的距离上提供空中掩护,但仍留下约300 海里的空白区。
  岸防航空兵在5 月份开始得到租借来的远程“卡塔林纳”式飞机。到6 月份,归第15 飞行大队指挥的有:第210 (“卡塔林纳”式)中队、第240 (“卡塔林纳”式)中队、第502 (“惠特利”式)中队、第221 (“威灵顿”式)中队的一部分、第224 (“哈德逊”式)中队、第233 (“桑德兰”式)中队、第330 (“诺恩罗普”式)中队和第269 (“哈德逊”式)中队的一部分。
  英、加会谈的另一个成果是,要在纽芬兰的圣约翰斯设立一个基地。该基地于5 月27 日开始工作,加拿大海军的所有反潜舰艇,其中包括纽芬兰护航部队的7 艘新造“花”级加拿大轻护卫舰,都把基地设在那里。6 月,又有15 艘轻护卫舰加入该护航部队,使该部队总兵力增加到30 艘艇,才能对哈利法克斯的护航运输队提供首尾相衔接的护航。第一支得到这种护航的护航运输队是5 月27 日从哈利法克斯起航的HXI29 。
  尽管能对北大西洋的护航运输队提供首尾相衔接的护航,但是尽快地建造远程水面护航舰艇仍然非常重要。第一艘新型远程护航舰艇“河”级护卫舰于17 日建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迅速地大量建造。此外,尽快槁到超远程飞机以便掩护纽芬兰与冰岛之间的空中空白区也十分重要。丘吉尔要求租借50 艘美国驱逐舰时,就已经提到了需要这种超远程飞机。1941 年4 月4 日丘吉尔在给罗斯福的信中再一次强调需要这种飞机。
  4 月15 日,海军部开始负责对岸防航空兵进行作战指屯挥,双方正式商定,海军部负责所有舰艇和飞机在海上作战的战略指挥。由海军提出任务并说明任务的轻重缓急,由岸防航空兵司令通过各空军大队指挥官负责完成这些任务。
  飞机全部由区域联合指挥部的空军大队指挥官进行控制,但现场的战术指挥则由护航舰艇最高指挥官负责。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空军大队对派出和召回飞机仍有主要控制权。
  4 月,岸防航空兵的巡逻飞行已大为增加,共进行了约20 万海里的反潜巡逻飞行,另外还执行了100 万海里的护航任务。即使如此,岸防航空兵的兵力显然还是不充足的,于是海军部和空军部制定了一个计划,打算用适合于执行反潜任务的飞机去加强岸防航空兵的兵力,按照这一方针,租借的所有“卡塔林纳”式飞机都应立即执行专门的反潜任务。
  海军部和岸防航空兵对以往的作战进行了仔细研究之后,发现用很多飞机对护航运输队进行近距离护航是一种浪费,因为“超级”情报已经证明,在这些区域内已基本上没有敌潜艇。而且这个战略没有充分发挥飞机的优越性,它较之水面护航舰艇具有速度高、活动半径大的优点。因此决走对没有受到直接威胁的护航运输队取消近距离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