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狼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主战纪实
在天气不好时和在夜间,至少要有一艘护航舰艇位于护航运输队的后面,警戒掉队的或受到鱼雷攻击的船只,后来当潜艇采用了夜间浮出水面进行狼群攻击的战术时,护航舰则用来阻挠德潜艇以水面高航速从后面接近护航运输队。护航运输队由于航速太慢,又太拖累,不能有效地进行蛇形运动,但护航舰艇为了自卫以及为了扰乱企图不被发现就能进入攻击的德潜艇,可能单独进行蛇形运动。
任何一艘德潜艇被发现后,都要由护航舰艇指挥官根据安全的要求派出所需数量的护航舰艇反复进行攻击,直到潜挺完全落在护航运输队的后面为止。这种攻击还取决于下述情况,即是否有其它德潜艇出现、护航舰艇的燃油情况以及是否还有其他反潜兵力。护航舰艇指挥官经常考虑的一个压倒一切的因素是,他要对“运输队能否安全、准时地到达”负责,而击沉潜艇则是次要任务。
在10 厘米彼雷达投入使用之前,护航舰蜒对夜间水面狼群攻击战术没有有效的对抗措施,有时甚至不知道护航运输队在遭到攻击。对付德潜艇狼群战术的唯一办法是,在得到警报后发射照明弹,希望能够照到德潜艇。
“雪花”照明弹投入使用后,所有舰艇都发射“雪花”,把“黑夜变成了白昼。”“雪花”确实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是使用得太频繁,就没有足够的舰艇去探测接触信号了,而且照明的区域也太小。同时,这种光亮还能给技术高、胆子大的潜艇艇长提供理想的攻击位置。还多次出现过用“雪花”导致护航运输队内部发生混乱的情况。
当发现或接到发现潜艇的报告后,护航舰艇应以最大航速向该区驶去。
到达该区域后,舰涎便把速度降为可以使用声纳的最大航速。如果在该区域有一艘以上的护航舰艇,它们应以一海里的间隔并列排成一线,要准备若干个标准化的搜索方案,以减少发信号的必要性。有些搜索方案是根据几何学的理论设计的(即盒形搜索或在跟踪曲线之后进行的螺旋形式搜索),这些方案都是假设潜艇按固定航向航行的。其它的搜索形式都是估计潜艇已了解了搜索觑艇的运动,因此要设法去迷惑潜艇。其方法之一是按照2 倍于通常采用蛇形运动的距离作蛇形运动;另一种方法是搜索舰艇先向下潜潜艇位置的一侧相距1 海里的地方航行,当与潜艇并列时,便转向90°,对“可能的区域”即潜艇可能在潜位置另一侧出现的区域进行扫描。
对于支援大队或巡逻大队(与护航运输队的护航舰艇不同)来说,飞机报告了在远距离上发现的一艘潜艇时,切实可行的搜索办法是推测潜艇的航向。根据该判断,大队驶往潜艇的前面,然后再在潜艇可能的前进航线上来回地进行巡逻。
1943 年3 月16 日起,U 艇在5 天之内连续击沉21 艘盟军船只。合计14。1 万吨。这对U 艇部队来说,实在是一个“辉煌”的战果。
在3 月的前3 周,U 艇击沉50 多艘船舶。英国海军部在研究了U 艇的一系列行动后,得出如下结论:在1943 年3 月的前20 天,德国忙于封锁联结新世界与旧世界(实指美国与欧洲——校注)的交通线,如今他们眼看就要切断交通线了。
即使撇开被击沉的船艘数目不谈,盟军仍不无沉痛感:因为组成船队的船舶有三分之二在航行中被U 艇击沉了。这个事实是否预示U 艇已打乱了船队的航行方式呢?是U 艇迫使船队不得不放弃原来的航行方式吗?如果的确如此,哪种方式才能替代呢?
在1943 年初的大西洋海战中,U 艇是常胜将军。如果这种势头一直坚持下去的话,盟军的生命线将受到威胁,原料、燃料和粮食供应将被切断,用于反攻欧洲的武器装备也会受到致命的危害。
如果这一情况一直有利于轴心国,那么,U 艇也许会把轴心国引上胜利之路。
第二节 陪葬品
1943 年5 月第一个周末,大西洋争夺战进入决战阶段。英国海军情报部突然获悉,已升任德国海军总司令的邓尼茨,把4 个“狼群”(共计36 艘潜艇)派到了“黑窟”,组成了一道道巡逻线,企图截杀盟国东行的HX 一237 快速护航运输队和SC 一7 慢速护航运输队,重演攻杀SC 一129 护航队的悲剧。
在北大西洋上,有一大片水域是岸基飞机无法到达的地方,反潜战专家称之为北大西洋白区。邓尼茨见缝生蛆。常让“狼群”到这一带兴风作浪,杀戮商船。海员一提到空白区就心惊胆战,咒它是商船的攻墓,是一座“恐怖的黑窟”。
以往,护航运输队一旦得知“狼群”挡道,便会千方百计改变航向,绕道躲避,可是,这一次情况不同。海军部认为,英国已经渡过了难关,目前,护航舰只大批服役,舰上装备了先进的高频无线电测向仪、厘米波雷达和刺猬式深水炸弹,声纳性能也有长足进步,加上超远程飞机和护航航空母舰服役,空白区已不复存在了。反潜兵力,决非昔比。因此,没有必要躲避“狼群”;事实上,面前如此众多的敌艇,也几无避开的可能。唯一的选择是:强行突破敌艇的巡逻,在“黑窟”杀开一条血路,摧毁“狼群”的封锁,把北大西洋战场的主动权夺到自己手中。在此作战思想指导下,海军部命令HX一237 和SC 一120 护航运输队,按既定的航线,向“黑窟”挺进!
5 月11 日下午,SC 一129 慢速护航运输队驶离纽芬兰岛大约600 海里,进入“黑窟”。护航舰队兵力编成有2 艘驱逐舰和5 艘护卫舰,司令唐纳德·麦金大尔海军上校,旗舰为“赫斯佩钽斯”号驱逐舰。
麦金太尔是一位反潜老手。17 年前,他作为一名中尉军官,被分配到一艘驱逐舰上服役。驱逐舰舰长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非常丰富。这使他一开始就受到了良好的训练,除学到一身过硬的操舰本领外,还能在漆黑的海面上识别出其他军舰的暗影,并根据舰首和舰尾波浪闪现的微光,判断出那艘军舰的航向和航速。不久,他被提升为上尉,并调到皇家海军飞行队学飞行,驾驶战斗机。一场大病结束了他的飞行生涯。他不后悔,这段时间获得的导航知识,对他当猎潜舰舰长大有裨益,几次与狂风恶浪搏斗,他都化险为夷。在波特兰海军反潜学校,他以极大的兴趣学习猎潜技术,曾经得到著名声呐专家约克·安德森教授的亲自指点。战争爆发时,他已当了将近3 年的驱逐舰舰长。他的非同寻常的经历使他身手不凡。1941 年3 月,他指挥5 艘驱逐舰和2 艘护卫舰为HX 一112 护航运输队护航,在一场激烈的较量中,一举击沉了德国人的两艘王牌艇,“U 一100 ”号潜艇和U 一99”号潜艇艇长奥托。在英国海军反潜部队里,他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这时,麦金太尔正站在“赫斯佩鲁斯”号的舰桥上,眺望着前方波涛汹涌的洋面。水天线处,数十艘商船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阵列。阵列分8 路纵队,各队间距900 术,前后5 行,每行间隔540 米,一路浩浩荡荡,以不到10 节的航速,在齐头向东推进。忽然,驱逐舰上警铃响起,高频无线电测向仪测向兵报告:远处发现敌艇!
这是一个错误的报告!测向兵误判了波长,忽略了视觉信号上的毛边,致使一艘德国潜艇突破了护航舰只的警戒,逼近了船队。18 时整,船队里传来了几声巨响,“安蒂冈”号和“格雷多”号遭鱼雷攻击,浓烟腾起,舱室大量进水。两船开始下沉,桅杆上挂起了红色遇难信号。一些商船纷纷朝空中发射红色和黄色信号弹,向护航舰只告警。麦金太尔当即命令救生船“梅尔罗斯·艾比”号向“安蒂冈”号和“格雷多”号靠拢,抢救遇难船员。同时,令4 艘护卫舰脱离编队追逐敌艇,轮番实施深水炸弹攻击敌艇,自他担任护航司令以来,还是头一次。警铃声大作,又传来了高频无线电测向仪测向兵的报告,在SC 一129 护航运输队尾部方向发现艇群。按以往经验,“狼群”在夜幕降临之后才实施集群攻击,现在日辉未尽,对手就大举逼近,他感到事态严重。时间刻不容缓,他改而命令“詹蒂安”号护卫舰留在原处继续追逐那艘潜艇,其余舰只火速跟上船队。
夜幕降临,“赫斯佩鲁斯”号驱逐舰全速向前,很快占取了有利位置,在船队后方走之字航线。麦金太尔判断,这是今晚敌艇的主攻方向。如果攻击时间在明天,敌艇会急速超越船队,在前方占取攻击阵位。“乔治”,他叫着值日官,“命令各部门‘骨干’进入战位,告诉雷达兵,注意搜索尾部海域!”
海图室里,航海长L ·斯坦利当值,声呐室里,军士长考斯特当值。尾甲板上,枪炮长普里特查德已作好深弹攻击准备。几乎人人都明白,一场殊死的搏斗迫在眉捷。
麦金太尔端起了一杯速溶可可,想提提神。就在这时,传来了雷达室发现目标的报告:方位230 °,距离5 海里。
“跟踪目标!”他大声下令。全舰战斗警报大作,“赫斯佩鲁斯”号劈波斩浪,向目标猛扑过去。天空下起了小雨,舰桥上,一双双眼睛透过雨幔,在浪涛中搜索。突然,从望远镜里,麦金太尔看到一条白线,是潜艇航迹!
“赫斯佩鲁斯”号迅速左拐了几度,径朝白线横冲而去。
敌艇紧急下潜,很快,海面上只留下了粼光闪闪的漩涡。驱逐舰刚冲到漩涡上方,麦金太尔便下令攻击:“投深弹,浅定深!”
尾甲板上,普里特查德的喊叫声压过了海涛:“第一颗,放!”“第二颗,放!”“第三颗,放!”
驱逐舰高速冲过了下潜点。尾部,深水炸弹连续爆炸,水柱暴躁地直耸起来,顷刻间又哗啦啦地跌碎在浪谷里。麦金太尔认定攻击命中,敌艇至少受了重伤。为了不给对手以喘息之机,他决计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势,再予攻击。
“赫斯佩鲁斯”号减速行驶,以便声呐重新捕捉目标。果然,声呐军士考斯特报告:敌艇在下沉。他命令驱逐舰转向,扑向敌艇,同时令普里行查德将深水炸弹改为最大定深,并加一颗一吨重的深弹。水兵们像一群不知疲倦的机器人,以最快的速度往投弹架上装弹。“赫斯佩鲁斯”号颠簸着,摇晃着,小山似的浪涛,从舷部压上尾甲板,没膝浸腰;瞬间,又形成一个个小漩涡,从他们的脚下遁去。仅仅15 秒钟,攻击准备完毕。这时,驱逐舰又冲到了潜艇上方,麦金太尔下令投弹。尾甲板上,再次传来了普里特查德的喊叫:“第一颗,放!”。。“U 一223 ”号潜艇上,艇长瓦奇特上尉猛然间看到一艘驱逐舰的黑影钻出阵雨,朝他驶来。舰首浪花飞溅,速度相当快。毫无疑问,他被发现了。
“快下潜!”瓦奇特对着话筒喊道。接着,他离开舰桥,顺着扶梯下控制室;了望迅速关闭了出入口盖,潜艇紧急下潜。但是,“U 一223 ”号潜艇刚潜到潜望镜深度,四周就响起深水炸弹接二连三的爆炸声。潜艇猛烈地震荡起来,艇内照明中断,艇员被摔出了战位。它失去了控制,身不由主地下滑着。
受过严格训练的纳粹士兵顽强地与危险进行着搏斗。应急照明灯亮了,舵手摇晃着爬回自己的位置,在180 米深处,德国潜艇止住了下滑。为了甩掉英舰声呐的搜捕,瓦奇特下令低速行驶。潜艇螺旋桨缓缓地转动着,只发出阵阵微弱的响声。
控制室内一片死寂,借助水听器,瓦奇特“听”到了英舰,逐渐放大的音量表明,猎手已死死地盯上了他,正卷土重来,准备进行第二次攻击。敌舰冲到了潜艇上方,螺旋桨噪音大得怕人。当深水炸弹接连下落的时候,艇员们仿佛是在等候死神的判决,时间显得特别长。约摸一分多钟,一连串灾难性的爆炸发生了。“U 一223 ”号潜艇的耐压壳体出现裂纹,首舱进水,一部主电机着火,机舱内弥散着浓烈的怪味。应急照明系统受损,艇内重新陷入黑暗。没有一部机器和仪表在正常运转,潜艇再度下滑,眼看就要超过它的最大安全深度。
又是一声巨爆!海水象狂风戏弄树叶似的,猛摇着“U 一223 ”号”潜艇。
瓦奇特彼撞得鼻青脸肿,他顾不得疼痛,猛地爬起身来,朝着黑乎乎的艇内大喊:“快,排除压载水!”高压空气泵被打开,压载水舱迅即排空,潜艇紧急上浮!
几个艇员爬上甲板,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海面的清新空气。惊魂还未落定,一道探照灯光忽地直照过来,随后是一阵暴风雨般的炮击。几个人被扫进了大海,其余的赶紧爬进了指挥台。此时,“U 一223 ”号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