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件大事





挤钫蜓乖硕?793年2至3月,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组成反法联盟,加强武装干涉。法国内部也发生大规模王党叛乱。在革命处于危急的时刻,巴黎人民于5月31日至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派专政。     
    新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雅各宾派政权联合人民群众,采取强硬的措施。1793年6月24日,新政府公布法国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宪法;7月,改组并加强救国委员会;9月,国民公会把“恐怖”政策提上议事日程。这些措施使形势迅速好转。1793年底到1794年初,外国干涉军全部被赶出国土,国内的叛乱基本平息。     
    国内形势稍为好转之后,以丹东为首的一部分雅各宾派要求停止实行恐怖, 而以埃贝尔为首的一派则坚持继续加强恐怖统治。受到两面夹攻的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执政派,于1794年3至4月先后逮捕并处死了两派领导人,加大力度执行恐怖政策。     
    不久,国内反对恐怖统治的势力加强,各种反对罗伯斯比尔的势力联合起来,于1794年7月27日发动热月政变,处死罗伯斯比尔等人,结束了法国大革命的上升阶段。     
    热月党人原是各派人物的暂时结合,并无统一纲领,尽管上台伊始就宣布要稳定秩序,但奏效甚微。1796至1797年,督政府派拿破仑·波拿巴远征意大利,取得重大胜利,军人势力开始抬头。1799年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    
    


第四部分:惨绝人寰的奴隶贸易拿破仑帝国的兴亡

    拿破仑帝国,即法兰西第一帝国,是由拿破仑建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热月政变后,法国进入督政府统治时期。但是,法国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仍处于混乱不堪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建立强有力的政权,已经成为稳定局势的当务之急。因此,拿破仑·波拿巴于1799年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并且在短短的几年里,使法国重新走向稳定和繁荣。1802年5月8日,元老院宣布拿破仑连任10年第一执政。8月2日,元老院又宣布拿破仑为终身第一执政。8月4日,共和十年宪法颁布。宪法规定,第一执政有权指定自己的继承人,有权任命第二、第三执政和元老院候选人。这是法国重新走向君主专制的开端。但是,拿破仑并不满足,他希望能够戴上皇冠,确保其至高无上的独裁地位。    
    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原则得到法律的确认,1804年3月21日,拿破仑正式公布了著名的《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明确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保障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固定了小土地所有制;规定了贸易自由和契约自由。法典还根据法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确定了一切法国公民所享有的法律权力。《法国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它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及其特权,肯定了大革命时期对封建贵族和教士的财产剥夺,对于稳定法国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起了极大的作用。    
    法典颁布以后,拿破仑加快了称帝的步伐。1804年5月18日,元老院正式宣布法国为帝国,拿破仑为皇帝,称拿破仑一世。这就是法兰西第一帝国,亦称拿破仑帝国。帝制没有改变拿破仑政权的资产阶级性质,它实质上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帝国。    
    拿破仑帝国始终伴随着对外战争。战争初期具有保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反对封建复辟,反对欧洲封建专制势力干涉的性质。但在战争后期,这场战争又逐渐变成了对外侵略、夺取欧洲霸权的战争。    
    从1805年开始,拿破仑指挥的军队接连粉碎反法同盟的进攻,使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粉碎了欧洲各主要封建国家复辟波旁王朝的阴谋,也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沉重打击了各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但是,拿破仑战争也给欧洲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其侵略性质在战争后期愈发明显。法国每取得一次胜利,都要从战败国索取大量的赔款,并从占领地抢夺大量的金银财宝、艺术品运回法国。同时,法国还将被占领国家和地区变成自己的原料供给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大大影响了被占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欧洲各国人民均遭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损失。    
    经过几年的战争,法国成为一个拥有130个省,7500万人口的大帝国,并且拥有众多的附庸国和同盟国。但是,帝国内部却掩藏着深刻的危机。    
    首先,各被占领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反抗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十分激烈,沉重地打击了法国在占领地区的统治。其次,拿破仑战争受到法国各阶层人民的反对。连年的对外战争,使法国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每况愈下。农民、工人以及资产阶级对拿破仑政权的不满日益加剧。拿破仑政权的统治基础动摇了。    
    1812年6月到12月,拿破仑远征俄国,遭到惨败,这是拿破仑帝国崩溃的起点。1813年10月16日到19日,以英、俄、普为首的第六次反法同盟军与法军在莱比锡展开决战,法军全线崩溃。12月,拿破仑率领残兵败将逃回法国。1814年初,反法联军攻入法国境内,3月30日,联军攻抵巴黎城下,31日,由沙皇亚历山大和普鲁士皇帝腓特烈率领的反法联军进入巴黎。4月2日,元老院废黜拿破仑。4月4日,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路易十六的弟弟即位,称路易十八,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3月1日,拿破仑乘法国国内对复辟的波旁王朝日益不满的时机,逃出厄尔巴岛,率领1000多人在法国登陆。20日,拿破仑进入巴黎,路易十八仓皇出逃,拿破仑再度登上帝位。这一事件使欧洲各国的统治者极度震惊,各国匆忙组成了第七次反法联盟。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境内的滑铁卢,拿破仑军队一败涂地。拿破仑再次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死于该地。路易十八又回到巴黎。拿破仑的复辟只持续了百天,因此拿破仑重新建立的帝国,被称为“百日帝国”。    
    


第四部分:惨绝人寰的奴隶贸易拿破仑百日帝国覆灭

    英雄悲歌——拿破仑百日帝国覆灭    
    1814年,俄、英、普、奥等国结成的第六次反法同盟攻占巴黎。4月20日,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他虽流放在外,但同国内的拥护分子仍有联系。他不甘心就此失败,只要有一线希望,他还要作最后挣扎。在经过周密准备后,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又神奇地重新登上皇位。欧洲的封建势力被这个“科西嘉恶魔”震惊了,他们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准备彻底击败这个恶魔。1815年6月18日,英、法军队在滑铁卢以南的蒙·圣让山下相遇。a历史上有名的滑铁卢战役打响了,双方打得难解难分,直杀得天昏地暗。英军将领威灵顿投入所有的预备队。正当他觉得恐怕一切都要完了的关键时刻,布吕歇尔率援军赶到。英军士气大振,发动反攻,但拿破仑等的援军格鲁希最终也没来。拿破仑只好调近卫军投入战斗。但在英军的两面夹击下,这只是杯水车薪,无法扭转整个大局。    
    滑铁卢战役经过12小时的激战后结束了,拿破仑彻底失败了。这对他是致命一击,他再也无还手之力了,尽管拿破仑不承认滑铁卢战役是对他的致命一击。在百万联军压境的情况下,议会不敢再支持拿破仑。6月22日,拿破仑宣布第二次退位,百日统治结束。7月15日,拿破仑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在被放逐期间,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终于在1821年5月5日走完了其人生的历程。曾叱咤一时的拿破仑不是万能的上帝,也不是十恶不赦的恶魔,他是一个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天才,他的历史贡献应值得肯定。    
    


第五部分: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胜利,促使了拉丁美洲民族意识的觉醒。18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控制逐渐减弱,这为拉丁美洲独立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海地于150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697年割让给法国。1791年,杜桑·卢维都尔领导黑人奴隶在海地武装起义。1804年1月1日,海地正式宣告独立,揭开了整个拉丁美洲革命的序幕。    
    在海地革命的影响下,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10年开始了独立战争。独立战争开始后,很快就形成了三个中心:委内瑞拉、拉普拉他和墨西哥。    
    1810年,委内瑞拉爆发起义。7月5日,米兰达宣布成立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但是,西班牙殖民者于1812年攻占了该城,共和国被绞杀。1814年1月,玻利瓦尔建立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7月,西班牙殖民者重新集结兵力,第二共和国又被摧毁。1816年,玻利瓦尔重整旗鼓,继续战斗。1818年10月,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    
    1819年5月,玻利瓦尔越过安第斯山,8月解放了波哥大。12月,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宣告成立,玻利瓦尔自任总统。1821年,厄瓜多尔宣布独立,加入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南美洲北部沿海地区和安第斯山一带全部解放。    
    独立战争的另一个中心地区是拉普拉他地区。1821年5月25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区爆发了起义。随后,巴拉圭革命者于1811年5月举行起义。1811年春,乌拉圭人民响应民族英雄何塞·阿蒂加斯的号召,武装起义。1816年7月,拉普拉他各地代表聚会,正式宣布脱离西班牙,建立独立的“拉普拉他联合省”。1826年,联合省改组为阿根廷共和国。    
    拉普拉他地区革命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是阿根廷民族英雄何塞·圣马丁。1817年,圣马丁攻入智利。1818年2月,智利宣告独立。1820年9月,圣马丁率领起义军在秘鲁登陆。此时,秘鲁东部尚未解放。而玻利瓦尔领导解放的厄瓜多尔与秘鲁相邻。圣马丁主动与玻利瓦尔联系。1823年,玻利瓦尔进军秘鲁,于1824年6月在胡宁平原大败敌军。12月9日,在阿亚库乔的决战中,革命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接着,革命军乘胜东进。1825年8月25日,上秘鲁宣布独立。为纪念玻利瓦尔,上秘鲁改名为玻利维亚。1826年1月23日,西班牙军最后的残余力量投降。至此,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全部垮台。    
    独立战争的第三个中心是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1816年9月16日,在墨西哥北部多洛雷斯爆发了农民起义,人数达8万余人。他们占领了墨西哥中部的一些城市,并乘胜向墨西哥城进军。1811年初,起义军遭敌人伏击受挫。3月,因叛徒出卖,领导人伊达尔哥被俘就义。伊达尔哥牺牲后,他的学生莫雷洛斯继续领导革命斗争。到1811年年底,起义军解放了南部大部分领土。1813年11月6日,解放区通过了《墨西哥主权和独立宣言》,次年10月又颁布了共和国宪法。殖民者紧急调集大军反攻。 1815年,莫雷洛斯被捕牺牲。墨西哥人民仍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824年,墨西哥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    
    16世纪中期葡萄牙占领巴西后,在这里建立了封建制经济和种植园奴隶制度。1807年底,葡萄牙被拿破仑军队占领,王室逃到巴西。葡萄牙王室在巴西实行重税政策,1816年又发动入侵乌拉圭的战争,这激化了人民的反抗情绪。1822年9月7日,彼得罗宣布巴西独立,自立为皇帝。但是,独立后的政权依然保留着种植园奴隶制度。后来,巴西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在1889年推翻帝制,建立了巴西联邦共和国。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胜利,使拉丁美洲绝大部分地区摆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建立了民族独立国家。革命后,教会的权力受到限制,多数国家明令禁止奴隶制,也取消了农民对国家、地主和教会担负的无偿劳役。然而,由于独立战争是在土生土长的白人地主和种植园主的领导下进行的,胜利后建立的白人政权继续维护了封建大地主制度。因此,多数国家出现了独裁主政权,对拉丁美洲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第五部分: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电的发明和应用

    今日的世界已是电的世界,我们几乎没有一天可以离得开电。早上起来,被用电池驱动的钟吵醒,扭开电灯,掀开暖和的电毯被,打一个呵欠,开始了忙碌的一天。而这一天没有电,你会觉得忽然变得无所事事,因为大部分的工作都得停摆。没有电,洗衣机不能用,衣服不能洗、不能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