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
俣壤吹街泄巫せ构菸涔僦恚谖涔倭置秩捅咀笔窒鹿ぷ鳌!?br /> 1926年,升任参谋本部中国班班长。此后,又历任步兵第三十三旅团参谋(驻青 岛)和步兵第三十三旅团旅团长(驻天津)等职。
1929年,也就是关东军策划皇姑屯事件后的第二年,板垣调任步兵三十三联队长 进驻奉天,同年5月,升任关东军高级参谋,开始了他在中国的“黄金时代”。
从1904年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到1929年成为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 对中国的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情况无不了如指掌,因而与土肥原贤二、矶谷廉介一起, 被奉为日本陆军中的“三大中国通”。
在奉天,任关东军高级参谋的板垣与旧识石原莞尔再度相逢,二人开始“联袂” 出演侵略中国东北的“大戏”了。上任伊始,他就伙同石原莞尔,前后三次组织关东军参谋 进行“旅行”演习。
炮制傀儡政权的板垣征四郎(2)
第一次是1929年7月3日至12日的“北满参谋旅行”,由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带 队,随员有佐久间亮三大尉等5人,主要课题是研究日军在哈尔滨附近地区进行攻防战的问 题,并且提出了就“有关统治占领地区问题研究”的研究课题。
第二次是1929年10月组织的“南满辽西参谋旅行”,板垣、石原二人率队。这次 旅行的主要课题是,研究日军在锦州地区进行作战的问题。第三次是1931年7月进行的“北满参谋旅行”,仍由板垣、石原二人带队。研究 课题表面定作《对苏作战结局之研究》,实是为了对北满地形进行实地军事探测。
经过参谋“旅行”,他们对长春、哈尔滨、海拉尔、洮南、山海关、锦州等地的 地形和中国军队的军情进行了刺探,以此为基础,暗中制定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作战计划。据 他们估计,张学良的东北军约有25万,其中沈阳附近有两万精锐部队,拥有飞机、坦克、大 炮等武器装备,而当时奉天附近的关东军只有1。09万人,从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因此板垣 等人制定了一个“以寡制众”的策略,决定以突然袭击的方式给中国军队以致命的打击,从 而迅速攻占奉天,并在其他国家的干涉尚未开始时,迅速占领东北其他战略要地。
制定计划后,板垣就开始着手实施。板垣的计划得到了陆军省军事课课长永田铁 山大佐,参谋本部冈村宁次大佐、东条英机大佐的支持。永田铁山还亲自到东北视察,表示 支持板垣、石原制定的“关东军武力解决东北问题的方针”,并答应拨给关东军两门24厘米 口径的重炮。有了陆军上层的支持还不足够,板垣征四郎又在国内四处演讲,进行武装侵略中 国东北的动员煽动。
板垣先在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发表题为“从军事上所见到的满蒙”的演讲。他不加掩饰地鼓吹日本应该侵略中国东北:“满蒙对帝国的国防和国民经济生活有很深 的特殊关系”,“‘满蒙’权益是‘日清’、‘日俄’两次战争中以十万日本人鲜血取得的 ,它具有特殊的地位,必须彻底确保。”由于“满蒙”战略地位重要,这里可以作为日本帝 国的“第一道防线”,退可控制朝鲜,进可抵御俄国,并可以此为进占大陆的根据地。所以 ,在战略上“如众所周知,在对俄作战中,‘满蒙’是主要战场;在对美作战中,‘满蒙’ 是补给的源泉。从而,实际上‘满蒙’在对美、俄、中的作战中,都有最大的关系”。因而 ,他赤裸裸地主张:“满蒙的资源很丰富,有着作为国防资源所必需的所有资源,是(日本) 帝国自给自足所绝对必要的地区”,日本政府尽快下定决心出兵占领“满蒙”是“帝国的现实问 题”。不久,板垣征四郎又在关东军部队长会议上叫嚣煽动道:“日本解决‘满蒙问题 ’的最终目标,是要把‘满蒙’变成日本的领土”,这样,对整个中国,日本将“能立于制 其于死命的地位”,所以侵略中国东北是“当前的急务”。
在板垣不遗余力的鼓动之下,侵占“满蒙”渐成日军内部之共识。当时关东军司 令官菱刈隆大将就公然主张日本要“打破现状”,“谋求国运的发展”,其中“第一是从根 本上解决‘满蒙’问题”。
为了寻找借口,制造紧张气氛,1931年6至7月间,板垣征四郎蓄意在中国东北相 继策划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后者直接成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索。所谓万宝山事件,是指1931年7月1日,我吉林省长春县万宝山的农民,在填平朝 鲜人在他们土地上挖的沟渠时,遭到日本军警开枪射击,导致无辜农民死伤10余人,并且被 拘留毒刑拷打10余人。日方不顾事实真相,以此对中方进行要挟,同时还煽动朝鲜国内掀 起暴力排华事件。中村事件,是指1931年6月上旬,日本参谋本部大尉中村震太郎,冒充农学家潜 往大兴安岭一带进行军事侦察,被我东北屯垦军第三团抓获,后中村逃跑,不知去向。关东 军以此为借口,咬定中村被中国军队枪杀,蓄意扩大事端,战火一触即发。
有了紧张事件的铺垫,在日本国内,日本军国主义者乘机煽起“满蒙危机”的紧 张气氛。8月4日,陆军大臣南次郎对“满蒙问题”发表强硬言论,要求军队“随时准备尽 军人的天职”。内阁首相也在会上宣扬为了保卫“满蒙”权益,国民应准备“不惜任何牺 牲,勇敢奋起”。而且早在6月,日军参谋本部就已制作了《解决‘满蒙’问题方案大纲》 ,要求以一年为期,争取国内外的“谅解”,做好准备,分三个阶段完全占领中国东北,解 决所谓“满蒙问题”。总之,日本政府、军部以及关东军准备以武力解决“满蒙问题”方针 已定,只是寻找有利“时机”而已。
与此同时,7月,永田铁山答应支援的两门24厘米口径的重炮运抵奉天日本守备 队,秘密安装妥当,炮口对准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和奉天飞机场。随着8月初日本军部内部重大人事调整告罄,组织上的保障基本形成——暗中放 纵和支持侵占“满蒙”的建川美次少将调任作战部长,“中国通”本庄繁中将任关东军司令 官,土肥原贤二大佐任奉天特务机关长。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行动。然而就在这时,消息走露,传到了东京,内阁向参谋 本部施压,认为此时挑起事端,时机尚不成熟。板垣等人见事已至此,只有争取主动了。于 是,他们先以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的名义致电日本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建川美次,说明关东 军对“最近之暴虐侮辱实所难忍”,要求派人来满洲“视察”,以“使政府对现状有适当认 识”。参谋本部接到电报后,以国内外时机尚不成熟为由,力阻他们操之过急,要他们“再 隐忍一年”,并派作战部长建川美次前往满洲“安抚”关东军。
炮制傀儡政权的板垣征四郎(3)
建川美次实际上是支持侵占“满蒙”计划的,他表面上奉命去东北劝阻板垣等少 壮派军官的行动,其实,已经将参谋本部的决定透露给当时陆军法西斯青年军官组织“樱花会”头子、参谋本部俄国班班长桥本欣五郎,桥本接连给板垣发出三封密电,急催他赶 紧行动。
板垣接到密电后,立即与石原商定,将9月28日行动计划提前到9月18日晚进行。 九一八事变中,日方“发现”的所谓“中国肇事者”的枪支、军帽等9月18日上午,一切都很平静,板垣陪同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在辽阳检阅关东军 实弹军事演习。下午,板垣奉命至奉天迎接建川美次,本庄繁则乘车回旅顺关东军司令部, 毫无不同寻常的动静。
晚上7时5分,建川美次所乘火车到达奉天站,板垣征四郎强抑心中的激动,亲自 到车站迎接建川,二人在车站见面后,板垣寒暄道:“我想您身体很好吧!”
建川笑道:“说实在的,我在火车上没睡多长时间……我听说你们这些吵吵闹闹 的小伙子们需要整顿一下,上级最担心的是青年军官的‘轻率妄动’。不过等我好好地睡一 宵,再谈这些吧!”板垣心领神会地立即回答说:“将军,请不要对我们有什么怀疑。如果只为了这 一件事情,就请您放心,今天阁下很疲劳了,我送您到一家好旅馆去,明天早上再谈公事吧 !”
随后,板垣征四郎把建川美次护送到奉天城内日本人开的菊文旅馆,还找来艺妓 陪伴这位旅途疲累的将军。安排妥当后,板垣借口有事告辞了,而建川美次也闭口不谈此行 的目的,这实际上是在暗中怂恿板垣等人及早动手。
二人心照不宣地分手后,板垣等人精心策划的行动计划已进入倒计时,1931年9 月18日晚10点20分,关东军按预定计划,由独立守备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引爆事先埋在靠近 中国军队北大营的南满铁路线上的炸药,炸毁奉天城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早已枕戈 待旦的日军在听到爆炸声后,立即以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为由,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顿 时,东北军北大营枪炮声大作。
接到偷袭成功消息的板垣征四郎,一面将这个“好”消息转告给留守关东军司令 部的石原莞尔;一面以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的名义,命令一部分日军占领北大营,并向奉天 城发起突然袭击。
晚11时46分,花谷正以土肥原的名义给旅顺关东军司令部发出第一封电报,谎报 中国军队在奉天北郊破坏了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日中两军发生冲突。19日零时28分,花 谷正发出第二份电报,称中国军队与日本守备队正在激战,日军陷于苦战。
三宅光治参谋长接到电报后,一面立即召集石原莞尔等参谋到司令部集合,一面 向司令官本庄繁报告“柳条湖事件”,并请本庄司令官立即到司令部紧急研究对策。在司令部的作战室里,本庄繁、三宅光治、石原莞尔等人紧急研究对策,一致认 为此时是发动武力的“绝好机会”。石原主张应立即向全军下达“出动”攻击命令。本庄繁 司令官开始对于这样重大的、超出关东军平时作战计划的行动尚有所犹豫。
不久,又接到土肥原请求司令部派兵增援的紧急电报。石原莞尔着急地催促说: “如不立即增援奉天,关东军将蒙受失败之辱。”本庄繁才最后下定决心,命令关东军主力 投入进攻奉天的战斗。
奉命前来“阻止”的建川美次,在夜里的枪炮声中,被“好意”的卫兵守护在旅 馆的客房内,以免被“暴戾”的中国军队袭击。于是乎,这个“消防员”就安安静静地待在 屋子里了。
9月19日清晨,奉天城的枪炮声终于平息下来,一夜之间奉天城成了日本兵的天 下,成群结队的日本兵扛着太阳旗,耀武扬威地招摇过市。关东军司令部也在占领当日迁至 奉天城,驻扎在板垣事先安排好的中央广场前的东拓大楼。
19日上午10时,日本内阁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关东军关于“柳条湖事件”的报告 。在内阁会议上,首相和陆相均认为关东军发动武力是为了“自卫”。对此,内阁决定采取 “不扩大”方针。会后,日本陆相和参谋总长马上分别向关东军发了电报,传达内阁“不扩 大”方针,同时赞扬关东军的“决心和措施是适宜的”,“提高了日军的威望”,这无疑纵 容和支持了关东军的行动。
9月22日,建川美次从奉天返回东京,他向参谋本部报告说:“我简直像孩子似 的被愚弄着。到奉天后,我就向前来接待的板垣大佐传达了中央的意图。当天晚上,在宾馆 会餐后刚刚睡下,就听见一片喧嚣声。立即想去现场看个究竟,可是宾馆门前已经布置了卫 兵,说‘很危险,不能出去’,卫兵没有让我出去。我甚至认为这是对我进行管制的一种 ‘软禁’吧。这简直是没有经验的举动。但是,火既然着起来了,也不能怪罪消防员了。” 建川美次在给自己的“失职”进行辩解,内心中,他可不是想当消防员的,或许 更想成为纵火犯吧!这番话只是给那些心照不宣、表面装傻的军国主义分子们用来做台阶的 而已!在日本国内的纵容下,关东军乘胜出兵吉林。继奉天落在日军手中之后,不久营 口、凤凰城也被攻占,长春以南的重要军事重镇悉被攻占,很快地,吉林省全境已在关东军 囊中。日军占领吉林后,板垣又置日本大本营关于“鉴于目前国内外之大局,暂不实行对北 满积极作战”的命令于不顾,坚决主张继续进攻齐齐哈尔,进而占领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