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





恢梗笕吮慊嵯呕K担倏蓿练嗽蠢戳耍 ⒆颖慊嵯拧〉寐砩现棺】奚!薄?br />   这一解释,原本法庭上许多不懂这句中国成语的含义的外国人也恍然大悟,纷纷 对这个蛮横无理的美国辩护律师投去嘲笑的目光。 
  接着,中国公诉人指控土肥原参与制造“满洲国”的罪行。土肥原却说“满洲国”是“根据东北人民的意愿成立的”,他完全是根据关东军司令官指示和东北人意愿行事, “无可指责”。东京法庭随即传溥仪出庭作证,溥仪详细叙述了土肥原如何以软硬兼施的手 段将其劫持到东北的经过,揭露了土肥原参与制造“满洲国”的罪行。 
  在此之后,中国检察官向哲浚登台揭发了土肥原在中国贩卖鸦片的罪行,指出土 肥原鼓吹日本用刺刀、鸦片、特务三件“法宝”灭亡中国的邪恶企图。他义愤填膺地控诉道 :“土肥原将鸦片和其他麻醉品作为征服中国的工具使用,这显然违背了日本已签署的《禁 止麻醉品国际公约》要求签约国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土肥原从日本在“满洲”建立新“政 权”时期开始,后来在华北、华中和华南,都曾建立起鸦片专卖机构。土肥原之所以在中国 大肆贩卖鸦片,其险恶目的十分明显,那就是既可以破坏中国人民的坚韧精神和抵抗意志, 同时也可以敛取大笔收入供日本进行军事与经济侵略使用。” 
  中国检察官在此基础上,继续揭露了在板垣征四郎担任陆军大臣时,土肥原曾来 华妄图促使吴(佩孚)唐(绍仪)合作,建立傀儡政权,以及血腥屠杀中国、马来亚、印尼等国 无辜百姓,虐待残害战俘等罪行。 
  面对确凿的事实,土肥原理屈词穷,原先的嚣张气焰一扫而光,而且狼狈不堪。 他自知难以抵赖,同时也怕狡辩时被迫说出更多的情况、暴露更多的罪行,所以索性放弃了 申辩权。 
  土肥原贤二接受审判1948年11月12日,土肥原贤二与其他甲级战犯一道被押进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接受 审判。 
  尽管土肥原早已知道自己将受的惩罚,但一想到等待着他的将是绞刑架上的冰冷 绳索,他仍忍不住微微颤抖,他的“武士道精神”也不能使他平静面对,他迈着沉重的步伐 走向被告席。韦伯庭长代表法庭,也代表着正义的声音,庄严地宣判:“判处土肥原贤二绞首 刑!”威严的声音在冷风中久久回荡,土肥原木然呆立了许久,似乎在告诉自己这不是噩梦 ,而是真的。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整了整衣服,向法庭规矩地弯下了腰,接受了这一判决。 
  1948年12月22日,在教诲师的教诲声中,土肥原踏上了了结一切的刑场之路。根 据抽签,这个曾被称为“日中友好的亲善大使”的人成为七名绞首战犯中第一个走上绞刑架 的人。                              
元帅战犯俊六(1)     
  俊六出生在一个武士家庭,从小立志要成为一个大“将军”。日俄战争中,他赢得了第一枚军功章——“金”勋章,从此开始了成为日本陆军首脑人物与侵华大将的法西斯军人生涯 
  俊六,1879年出生于日本东京的一个武士家庭,其父俊藏曾经是会津藩士,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参加过戊辰战争。俊六是这个崇拜武士道精神的家庭的第二个儿子,从小就受到“嗜战”、“尚武”思想的浸淫 。 
  俊六后来官至陆军大元帅,一生主张对中国的侵略,为大日本帝国的扩张“建功立勋”,这与他小时候所受的军国主义思想的深重影响,可以说有极大的关系。 他的“成长”过程,与那个时代日本军方高级将领的经历大体一致:正规科班出身,在日俄 战争中初露头角,凭着“战功”步步晋升,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急剧膨胀和侵略战争的扩大 而频频高升。当然,最终也只有一种结局——接受历史的正义审判。 
  1896年9月,17岁的俊六进入陆军中央幼年学校学习,生性聪明的他以第三名的成绩从陆幼毕业,随后进入野战炮兵部队第一联队。同年12月,进入陆军 士官学校,次年以同期660名学生中第二名的成绩毕业,正式开始他的军人生涯。1901年,俊六被晋升为炮兵少尉。 
  日俄战争爆发后,俊六当然非常渴望能够奔赴前线,为天皇效命,成就自己的“功业”和“梦想”,这样的“机会”如愿降临到他身上了。他被编入乃木 希典率领的第三军,赴旅顺参加对俄作战。1901年10月,日军第三军在进攻鸡冠山一役中, 打得非常艰苦。俊六作战勇猛,在战火中被子弹击中左肺,身负重伤,他的“勇敢作战精神”被日军大本营大加表彰,并授予他“金”勋章。 
  伤愈后,俊六被送入陆军炮兵工科学校学习。从陆炮毕业之后,1907年,俊六进入培养日本陆军中高级军官的陆军大学学习。1910年,以该期学员第一名的成绩从陆大毕业,成为一名地道科班毕业的法西斯军官。 
  鉴于俊六的优秀成绩和战功,从陆大一毕业,俊六就被分到参谋本部做战课工作。工作期间,他随队到中国进行了两个月的综合考察, 搜罗有关中国的军事、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报,为日后侵略中国做好了准备。 
  一战前后,俊六先后担任日本驻德国使馆武官、驻瑞典使馆武官。 
  1916年,俊六奉调回国,结束了在欧洲武官生涯的俊六继续在参谋本部工作。不久,俊六转任陆军大学教官。 
  1920年,俊六被晋升为陆军炮兵大佐,历任野战炮兵第十六联队联队长、陆军野战炮兵学校教导队联队长。1923年,升任参谋本部做战课长兼军令部参谋 。 
  1926年,晋升为陆军少将,担任野战炮兵第四旅旅团长。1927年任参谋本部第四 部部长,1928年转任参谋本部做战部部长。1931年,晋升为陆军中将,担任野战炮兵总监。 自1933年起,陆续担任过第十四师团师团长、陆军航空本部长、中国台湾军总司令等。1937 年,晋升为大将,就任陆军教育总监一职,实为陆军三大首脑之一。 
  %%%俊六任华中派遣军总司令,发动徐州会战。攻下徐州后,又进攻武汉。1938年10月26日,攻陷武汉,又立“一大功”后,他升任内阁陆 军大臣 
  1938年2月,由于华中派遣军在原司令官松井石根的率领下,侵占南京后,烧、 杀、抢、掠,屠杀平民、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迫于国 内外的舆论压力,日军大本营不得不撤回松井石根,由俊六接任华中派遣军司令官。 
  此时,随着日军在中国侵略地域的不断扩大,战线也越拉越长,兵力不足、资源 匮乏导致日军深陷战争泥潭。 
  俊六上任后,即奉大本营的部署,与华北派遣军配合,集结兵力24万,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华东战略要地徐州发动进攻。日军发动徐州会战的用心在于, 占领徐州后,上可取郑州以挟华北,下可拿武汉以摄华南。中国方面,由第五战区司令官李 宗仁率部保卫徐州,抗击日军的侵犯。 
  中国守军虽然顽强抵抗,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但局部战场的胜利无法改变国民党军队在整个战略上的溃败态势。同时,在俊六的指挥下,日军改变策略,利用一部分兵力正面牵制中国守军的抵抗力量,而主力 则迂回向西,从侧后方包围徐州的中国守军。1938年5月中旬,俊六的部队在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终于完成了对徐州的四面合围。中国最高军事统帅部决定,为了 保存实力,放弃徐州,撤退。 
  5月19日,徐州陷落。20日,日军第十三师团举行占领徐州的入城式。俊六率华中派遣军“首战告捷”,自是一番得意扬扬。 
  占领徐州以后,华中派遣军本打算沿陇海线西进。但国民党军炸开了河南花园口 附近的黄河大堤,日军被迫向黄泛区以东撤退。在西进受阻的情况下,1938年6月13日,日 本大本营召开御前会议,做出了进攻武汉和广州的决定,目的是要通过占领中国沿海要地, 断绝中国接受国际援助的海上通道,彻底击溃国民党军队的反抗意志,迫使中国投降。 
  6月18日,大本营根据御前会议的决定,向陆海军下达了准备武汉作战的命令: 1。应于秋初占领汉口。2。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应于长江及淮河正面逐步向前方占据前进阵地, 准备以后之作战。3。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应继续执行关于确保占据区域安定之现行任务;并 策应华中派遣军,准备进行部分作战,牵制敌人于北方。                              
元帅战犯俊六(2)     
  接到作战命令后,俊六开始积极进行进攻武汉的作战准备。他先是派兵拿下了军事重镇安庆,以方便日军的战斗机从此起飞,轰炸汉口。随后,6月底,? 俊六在“安宅”号军舰上与中国方面舰队司令官及川古志郎交换了《关于汉口攻 略作战的陆海军协定备忘录》,与海军达成共同作战的协定,由海军负责打通长江水 路交通,沿长江运送陆军。 
  7月19日,日军进攻黄梅。7月23日,日军主攻部队在姑塘登陆。7月26日,攻占 九江。8月1日,占领黄梅。 
  与此同时,日军进犯苏联边境的“张鼓峰事件”以日军败北、外交谈判而告终。 对苏此役,日军第十九师团几乎被全歼,但日军也探测到了苏联对日本侵占中国的实际态度 。因而,日军更加放心大胆地进行攻占汉口的准备。 
  作为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的俊六率其所属14个师团和1个航空兵团的兵力投入这场战争。俊六进行了具体的部署,他命令东久迩宫稔彦王中将所率第二军、第三、第十、第十三、第十六师团向庐州附近集结;命令冈村宁次中将所 率第十一军的第六、第九、第二十七、第一○一、第一○六师团和精锐波田支队向黄梅、九 江附近靠拢;将德州好敏中将的航空兵团基干兵力纳入部署,以抢占制空权。为了保证不“后院起火”,俊六又将5个师团的兵力布置在上海、南京、安庆等已占领地区。 
  以俊六为首的参与武汉会战的主要日军将领8月22日,日军大本营下达了由华中派遣军协同海军进攻武汉的作战命令。接到 命令后,俊六立即指挥华中派遣军兵分两路、南北夹击,一路从长江北岸直击汉 口,一路从大别山脉北部迂回进击汉口北。 
  武汉三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位于江汉水系的汇合处,是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 交通枢纽,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同时,国民政府在南京失陷后就撤退到武汉,中国共产 党也在武汉设有长江局,因而,武汉是当时领导全中国抗战的中心。 
  中国军队投入近60个师的兵力进行武汉会战。以第五战区军队组成左翼兵团,在 孙连仲的指挥下,防守长江以北地区;以第九战区军队组成右翼兵团,在陈诚的指挥下,防 守长江以南地区。 
  俊六命第二军8月27日从合肥出发,沿大别山一线进攻,首先占领光州、高城等地。随后分兵三路前进:右路进攻六安、固始、商城等地;左路进攻罗山 、信阳等地;中路沿江进攻宿松、广济等地。时值酷热暑天,加之山地作战,面对中国军队 的英勇抵抗,日军遭受重创。为了摆脱困境,日军竟大规模施用毒气。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 ,才于10月底陆续占领了信阳、应山及安陆等地。 
  从南路奉俊六之命进攻武汉的第十一军,力攻要塞马头镇和田家镇,企图打开通往武汉的大门,受到中国军队的拼死抵抗。 
  第一○一师团8月下旬就开始进攻庐山地区的中国守军阵地,一个多月的苦攻都 未能攻下,直到10月25日,汉口失守,中国守军主动撤退,日军才得以占领德安。 
  第一○六师团企图从五台岭攻入德安西南地区,威胁德安附近的中国军队,却被 中国军队团团包围在五台岭附近,被围10多天,直到10月17日以后才被赶来的援军救出。但 损失惨重,已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有精锐之称的日军波田支队与第九、第二十七师团从瑞昌出发,分头进攻武昌及 粤汉线沿途各地,也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平均每天只能推进两三公里。经过一番苦战 ,10月21日波田支队攻入大冶,26日进占武昌;第九师团26日突破中国守军阵地,进占贺胜 桥;第二十七师团10月5日占领箬溪后,向咸宁进犯。 
  俊六所率南北两路日军此时均已突入武汉外围,武汉外围已无险可守,国民政府不得不放弃武汉,退至重庆。10月26日,俊六率军占领武汉,同时,华中方面军司令部改迁汉口。11月2日,又立“功勋”的俊六乘军舰走水路耀武扬威地抵达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