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魔君
莫约过了一刻钟左右,楚辞身体之中的毒素被清理得一干二净,整个人不再病殃殃的,而是精神焕发,颇有年轻人的活力。片刻之后,楚辞嘴里突然冒出来一句:“无‘毒’不丈夫,从今天开始,本哥也是大丈夫了,不再是小屁孩儿了!”
出行的经历很少,楚辞这可谓是第一次,想起金多多的话:外面果然是很危险。这不,一不小心就被偷袭了。
第四十四章 往哪里逃()
《虚无真经》果然霸道,致命的毒素都可以驱逐出境,要是换做另外一个人,现在应该化身长着翅膀的天使腾云驾雾飞升天堂了吧。
浑身上下湿漉漉的,感觉虽然清凉,但楚辞感觉还是不舒服,爬上岸,开始运转功法,将水汽蒸发,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身处重重迷雾之中的仙人,周身雾气腾腾,似是灵霞氤氲。
片刻之后,楚辞身上干燥起来,微风拂过阵阵清凉,一扫颓废。
夜幕降临,流泉飞瀑之声格外的清脆,虫鸣之声宣告夜间的祥和。
将之前发生的一幕联想整顿,楚辞感觉这次是自作自受,原来是误会呆在储物戒指之中的那头老鹰了,尴尬地说道:“它应该是在高空之中用犀利的目光捕捉到了那条翠绿色的蛇的踪迹,俯冲下来捕猎,没想到居然被小狐狸与自己误会了,以为是冲着小狐狸而来,弹指间将它收入储物戒指之中,破坏了它捕猎的计划,救了那条蛇的性命!”
“哼!救了你还不感恩戴德,偏偏忘恩负义偷袭本哥,本哥可不是逆来顺受的软脚虾,偷袭了本哥还想一走了之,世界上可没有这么好的事情。本哥要是不抓住你,好好地‘回报’你一番,本哥的颜面何存!威严何在!”一想到那条翠绿色的蛇,楚辞就来气,被昆戒等人欺负无力反抗也就暂时算了,被这么一条两栖动物欺负,岂不是火上加油么!
看着那片百草丰茂的草丛,楚辞目光炯炯有神,‘天地合一’的时候出现的一幕再次出现,方圆百米之内的景物清晰无比的映入脑海之中。一只只昆虫、一只只蚂蚁等几条腿都历历在目,穿过一株株青草,还有低矮的灌木丛,没有发现那条翠绿色的蛇的身影,唯有一道曲折穿行的痕迹延伸至远方,超出方圆百米,楚辞并不失望,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呵呵,逃得挺快的,但是遇到了本哥,就算是你长着翅膀上天入地,本哥也会把你抓出来,让你知道得罪本哥是什么下场!”这本是无聊之事,楚辞也不是任由欺凌之辈,这件事情不会就这么算了,至少要让它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要承担相应的代价的!
随后,便将戒指里胡乱飞舞的老鹰放了出来,落在楚辞的手中,捏着它的脖子,它尖叫一声,不断地挣扎。不过,楚辞并没有在意,而是对着它很认真严肃地说道:“去把那条翠绿色的蛇找出来,不要企图逃跑,否则……”
说到这里,楚辞运转功法,丹田之中的气流穿梭起来,很快来到手掌之间,随着他的握拳舞动,一拳向着旁边的岩石砸下去,岩石咔嚓一声,出现道道裂痕,瞬间变成了碎石。
既然从始至终都是一个误会,那就坦然接受,坦然地面对,让这个误会变得美丽一些。
“咯咯咯…”老鹰受惊,发出一阵叫声,像是刚下完蛋的母鸡一般,很显然是被楚辞的手段给吓住了。
老鹰性情凶猛,此时此刻在楚辞面前变得温顺起来,呈黄色的嘴,发出阵阵咯咯之声,显然是暂时屈服于楚辞的‘淫。威’了。
“好,既然你这么识趣,本哥在找到那条蛇之后,就会放了你,希望在途中你不要做出愚蠢的事情,不然到时候本哥可不会手下留情的!”
楚辞伸手摸了摸它的脑袋,然后警告一番。
它上嘴弯曲,微微点头,像是一个小孩子一般,对着楚辞保证道。楚辞满意地笑了,然后就将握住它脖子的手放开。
“啁啁”老鹰再次名叫,粗壮的身躯随着宽阔的翅膀腾飞起来,强健有力的脚,趾上锐利的爪,暴露无遗,它那双锐利的眼睛,可以看见数千米甚至更远,盘旋翱翔,带着楚辞与小狐狸渐渐的远去。
一路上楚辞大步流星,轻快的步伐在草丛中穿梭,不过却比不上老鹰的速度,连连传声让老鹰放慢速度,老鹰也很识趣,渐渐的放慢了速度,让楚辞跟上它的‘脚步’。
不知不觉间,穿过了几片树林,这让楚辞唏嘘一声:这条蛇太聪明了,知道自己闯祸了,畏罪潜逃。
“这条蛇太会捉弄本哥了,本哥要是不将你好好地修理一顿,那也太对不起自己了。”随着老鹰飞奔了几公里,对这条蛇愈发的生气,暗道:你就在附近待着不好么,本哥又不会要你的命,偏偏你要选择畏罪潜逃,这不是存心要折腾本哥,想要本哥将你煮了么!
这一路上并不太平,遇到了虫蚁不胜枚举,甚至还遇到了一条眼镜蛇,要不是楚辞有探测方圆百米的能力,恐怕又得被眼镜蛇给欺负了,所以把这笔帐算到了那条蛇的身上。
直到自高空老鹰盘旋而下,落在一处湿暗的山涧上,楚辞才停止了脚步,一招手,老鹰飞了过来,落在楚辞的肩膀上,锐利的眼睛却是狠狠地盯着前面的山涧。
“那条蛇就在这里面?”楚辞严肃认真地扭头看着老鹰,将信将疑地说道。
它“啁啁”地回应楚辞,楚辞对老鹰说道:“你去把它抓出来,记住,一定要活的!”
“嘿嘿,这次看你往哪里逃!落在本哥手里,不让你蜕层皮本哥这些年就白活了!”看着老鹰展翅翱翔,楚辞呵呵一笑,一想到那条蛇落在自己手里的惨状,楚辞心中的郁闷之气消弥了许多。
老鹰猛地冲进昏暗潮湿的山涧之中,潺潺流水流淌下来,滴落在翅膀之上,不过老鹰扑腾几下,就把水汽排开,地上沙粒成群,碎石结队,一条翠绿色的小蛇蜷缩着身体。
当老鹰进入它的感应范围,它就立刻开逃,蛇身呈S型朝着成堆的碎石缝隙极速前进,不过几个呼吸之间,蛇头进入其中,蛇身也不甘落后,只剩半截尾巴暴露在外。
“啁啁”老鹰叫了一声,强健有力的脚上锐利的爪子闪烁着凶芒,俯冲而来,对着这条蛇的半截尾巴一抓,硬生生地将它拖了出来。
它想要反击,张开嘴露出蛇牙,对着老鹰的脚咬去,不过,老鹰轻车熟路,另一只锋利的爪子恰到好处地呼啸而来,直接抓住了蛇头,任由它扭曲挣扎,鹰爪强健有力地抓住,没有半分懈怠,随后便展翅飞翔,冲出山涧。
飞到楚辞的面前,爪子将这条蛇一松,这条蛇便落了下来,老鹰腾空而起,展翅翱翔,很快消失在楚辞的目光之中。
这条蛇坠落在地上,还想要逃跑,楚辞的大脚板已经落了下来,踩在它的蛇头之上,任由蛇身挣扎扭曲。
“逃!你继续逃啊!还不是落在本哥的手里,你的命现在是本哥的了,要乖乖的听话,不然本哥就将你煮了。”楚辞心里十分舒畅,对着这条蛇嘚瑟地说道。
然后,楚辞运用丹田之中的气流作用于脚下,就将它震晕了过去。
打量这条蛇,其体长半米左右,蛇头较大,呈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眼与鼻孔之间有颊窝,相当于一个热测位器。它的体背呈草绿色,腹面稍浅,自颈部以后,体侧常有由背鳞缀成的左右各一条白色纵线,眼睛为红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尾较短,焦红色。
“原来是一条竹叶青啊,还好本哥武功高强,要不是修炼了《虚无真经》,恐怕就被你给毒杀了。”打量之后,楚辞确定了这是一条竹叶青,接下来想着如何处理它,楚辞喃喃自语道:“刚刚踩了你一脚只是利息,把你杀了本哥又于心不忍,把你打一顿貌似你的恢复力挺强的,起不到惩戒的作用,该怎么办才好呢?”
第四十五章 书圣之墓()
这条竹叶青已经被楚辞用内气给震晕过去,如一根木柴横卧在地上,楚辞正在思考如何处理它的问题。
虽然此时此刻楚辞尽掌握主动权,但还是不敢对四周的动静置若罔闻,上一次就是因为粗心大意才被这条竹叶青有机可乘,出其不意地偷袭差点要了他的命,同样的错误,犯一次就够了。
天地合一之时映入脑海之中方圆百米的景象这是灵识,对于修道之人来说,这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常识,可谓是家喻户晓。只是楚辞对此一知半解,只知道这是一种特别好用的神通罢了,现在楚辞再次运用灵识查看方圆百米之内的景象,是否有危险的东西存在,旁边的一棵棵青草,一朵朵野花,就连肥瘦不一的岩石与碎块都要检查一遍,小心无大错。
各种景物映入脑海之中,清晰无比,宛如白昼下直视其一般,楚辞不怕麻烦,检查得很是仔细,不到一分钟,这些景物的面貌都被楚辞给完全窥视了,没有发现可以威胁到他的存在,这才将心中的石头放下来。
“不对,刚刚有块岩石侧面刻画着几个字,好像是‘王羲之之墓’,书圣王羲之不是在金庭养老直到逝世吗?这里居然还有一座他的墓石,应该是某些游客心血来潮的恶作剧吧!”
楚辞刚刚回忆一遍,左边的一块堪比半截冰箱的岩石上的字体让他遐想无限,转过头来,盯着那块岩石,半信半疑湛湛说道。
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人,后迁会稽山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睿鞔洳庑├榉叶酝豸酥脑贸戏蚨碛小笆槭ァ泵烙?br />
“既然来到了这里,不论其真假,索性就过去观看一番,哪怕是别人的恶作剧,本哥也忍了。”楚辞想起来王羲之喜欢和朋友一起游山玩水,说不定刚刚那几个映入脑海之中的行书字体乃是王羲之亲笔书写的,哪怕是不足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楚辞还是愿意去一探究竟。
关于脚旁的这条竹叶青,现在楚辞没有兴趣与心思和时间去收拾它,只好将它收入储物戒指之中,等有空的时候再放出来解解闷。
怀着许些激动的神情,将信将疑地朝着那块岩石走了过去,不过是十几步路程,几个呼吸之间便来到了它的面前。这块岩石呈深褐色,质地看上去很是坚硬,却又不乏温和细腻的美感。
“王羲之之墓”五个字用行书铁画银钩而成,只不过敌不过历史的风沙和岁月的沧桑巨变,已经布上了许多青苔与轻仄的划痕,总体来说,保存得还算是完整。
“这应该是王羲之的真迹吧?只是没想到居然会出现在这里,无人问津,青苔密布其上,保存在风霜雨雪之中。只是王羲之他来过嵩山太室山卢崖瀑布吗?历史上却是一点记载与半点端倪。”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楚辞望尘莫及,哪怕是过去了几千年,依旧能够感受到其中磅礴之势,楚辞由此而断定这是王羲之的亲笔真迹无疑。
关于书圣王羲之的墓地,楚辞发现与历史记载大不相同:
王羲之后因与骠骑将军王述不和,称病辞官,迁来金庭,晚年即在金庭养老,直至去世,也安葬在此。现有王氏后嗣于清代所建之家庙——金庭观,观右有一座古朴的石坊,横额上镌“王右军墓道”六字。穿石坊上行山谷,是一条依稀可辨的鹅卵石铺成的古墓道。尽头处便是王羲之墓。
王羲之墓本身并不大,墓的制式与谢安墓相仿,也是青石条围沿一土堆,类似杭州岳飞墓。墓前有大碑,镌刻《兰庭序》全文,碑体有些风化斑驳,许多地方字迹洇漫,只能依稀辨识。倒是相关的墓园规模相当大,大得叫人惊讶。
两者都是行书,一个是在兰亭所书写,一个却是在嵩山太室山卢崖瀑布所书写,一个被后人所瞩目传颂,一个隐于山林之间,两地相距千万里,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王羲之逝世于金庭,而且建有墓地,这里也是墓地,王羲之的尸体到底是落葬于何处呢?”楚辞很是疑惑不解,不过,应该在两地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