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魔君






    “王羲之逝世于金庭,而且建有墓地,这里也是墓地,王羲之的尸体到底是落葬于何处呢?”楚辞很是疑惑不解,不过,应该在两地之间,必有一座是空墓,而另一座才是王羲之真正的长眠之地。

    这块岩石的四周并没有被安葬的痕迹,此处地势平坦,碎石遍地,应该不是安葬之地。不过,楚辞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探索,这可是事关书圣王羲之的墓地,说不定能够找出一些蛛丝马迹,看出一丝端倪,得到王羲之的书法传承也是很有可能的。

    正在思考的楚辞脑中灵光一闪,想起来老鹰俯身去抓捕竹叶青而冲入的山涧,那里好像是一个可以容人进入的崎岖洞穴,楚辞心脏扑通扑通加速,嘴角浮现出来一抹笑意:“呵呵,那里才是安静的容身之处,说不定会在里面找到蛛丝马迹。”

    怀里抱着的小狐狸此时此刻正在睡觉,没有理会楚辞的心情,看了看呆萌呆萌的小狐狸,觉得自己并不孤单,至少小狐狸是个朋友,尽管小狐狸曾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过他的戒指。

    “小狐狸你真是一个幸运星,在紫竹骨林救了我一命,现在又因为你,能够找到书圣王羲之的墓地。”楚辞对着小狐狸微笑,感激地说道。

    随后便将这块深褐色的岩石收入储物戒指之中,转身朝着那个山涧而去。

第四十六章 快雪时晴() 
尽管心情愉悦,楚辞觉得自己的步伐还是沉重的,每一步都都代表着距离山涧近了一步,距离书圣王羲之的墓地又近了一分。

    脚下的砂石不足道哉,如履平地,很快便来到了山涧面前,看着潺潺流水,倾听宛如新莺出谷、乳燕还巢的声音,或急或缓,忽高忽低,百转不穷,曲调俱出其下,叹为观止。

    水幕流淌,将崎岖不平的洞穴遮掩,使之若隐若现,若非楚辞目光如炬,很难发现其中的端倪,更不用说知道隐藏着的洞穴了。

    定睛一看,果不其然,这流淌而下的水幕便是一道天然屏障,阻隔视觉映物,楚辞推断,若不是在合适的时间观看,就算是猎鹰也很难知晓,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此地绝佳一为别,可怜书中涅真圣。何故右军曲兰亭,埋骨寸方难尽情!”一想到这个地方极有可能是王羲之的埋骨之地,楚辞不由得扼腕叹息,触景生情,作诗一曲,抒发其心中惋惜之情。

    丹田之中的气流随着楚辞而动,很快便来到了双脚,屏气凝神,目光炯炯有神地直视前方水面,随即做出向前奔跑之势,脚踏水波,似是踏雪而行,却波澜阵阵,涟漪起伏四散。

    只是三五步,楚辞便接近了水幕,没有半分犹豫不决,冲了进去,一身水汽地落在崎岖不平的洞穴前面。这洞穴仅容一人爬行通过,并不茂盛的杂草摇曳不定,沙粒碎石成堆,看起来并不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反倒像是蛇类与蜥蜴一类的两栖动物的洞穴。

    “快醒醒小狐狸,我们要去找宝贝了。”楚辞怀里的小狐狸睡得正香呢,由于抱着小狐狸爬行多有不便,只好将小狐狸从梦中拉了出来。

    “呲呲”小狐狸叫了一声,不高兴地盯着楚辞,差点没有用小巧可爱的爪子在楚辞脸上留下一行触目惊心且终生难忘的草。书。它迷离恍惚的目光又看了看四周的环境,便伸出小爪子在楚辞的眼前晃了晃,似乎是在警告楚辞,在它睡觉的时候不要来捣乱,否则要给楚辞几分绚丽多彩的颜色看看。

    “呵呵,小狐狸你别生气,我们来这里找宝贝,说不定可以得到很多的蓝宝石呢!到时候你想要多少就可以抱多少,你可就发财了。”楚辞呵呵一笑,对小狐狸的警告置若罔闻,摸了摸小狐狸柔顺的毛发,反倒是想起了小狐狸抢夺他的蓝色宝石戒指的那一幕,立刻便用蓝色宝石来诱惑它,化解尴尬。

    听闻此言,小狐狸喜上眉梢,心花怒放,立刻双眼放光,至于楚辞打扰它睡觉的事情,被它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紧接着在楚辞的怀里闹腾起来,好像是在催促楚辞立刻、马上带着它前去寻找宝光烁烁的蓝色宝石一般,那萌中撒娇的表情,表现得刻不容缓。

    “你先下来吧,我们要从这个洞口爬进去,抱着你不好前行,待会儿你就跟着我的后面吧。”笑呵呵地将小狐狸从怀里放下来,然后说道。

    “咻咻咻”刚一下地,小狐狸哪里还顾得上楚辞说的话,像是一阵疾风一般对着洞口冲了过去,四只爪子猛然加速,与奔驰有得一拼。

    “嗯?”楚辞也是愣神,没想到小狐狸还真是如此迫不及待,脑中自动浮现出来一道身影,这场景,怎么这么相似呢,楚辞摇了摇头,道:“小狐狸与冷若萱太相似了,说不定她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人呢!”

    说完之后,楚辞匍匐着身体前进,这个洞口真霸气,要是楚辞再胖一点,说不定就被卡住了。

    爬了莫约五分钟左右,楚辞才爬进这个洞穴之中,看到里面的景象,瞬间惊呆了,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道:“这可真是鬼斧神工,在这里都能够开凿出这么大的空间!”

    这是一个洞穴,准备的来说这是一间洞府,相当于一间房子,面积有近百平方,里面有一张用岩石做成的床,上面还有一个木头截断做成的枕头和发霉腐臭的被子。旁边还有一张石桌与两张石凳,石桌上摆放着两只瓷碗,不过筷子却是金色的,闪闪发光,格外的惹人注目。

    除此之外,还有一排书架,上面放满了书籍,甚至还有玉简,石头雕琢而成的石书桌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旁边还有几个水缸。

    “这里是王羲之的隐居之地?”楚辞忍着霉臭,急忙爬起来,然后不可思议地说道。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初任秘书郎,后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世称王右军,后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

    “他在官场混迹这么多年,朝廷发放给他的俸禄肯定不会少,而且他的书法真迹更是千金难买,有价无市,再怎么落魄也不会穷魄到买不起房子。”看着如此凄苦落魄昏暗的环境,一向神往王羲之的楚辞也是大惑不解,想了想,才开口说道:“其中必有隐情!这段历史并没有记载在内,可见封锁这个消息的人权利之大,定然是身居高位之人,难道是东晋国君不成?”

    “咦?小狐狸哪儿去了?”随后,楚辞发现有些不对劲,没有看到小狐狸的身影,收敛心神,炯炯有神的目光四处扫视。

    扫视一遍之后,没有看到小狐狸的身影,这让楚辞怀疑小狐狸是不是走错地方了,道:“这只小财迷,难道是迷路了?”

    “算了,它总会回来的!”随后,楚辞便不再寻找小狐狸,朝着布满了厚厚灰尘的书架走过去。

    随手拿起一卷,看了一眼,上面标题是“初月帖”: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王羲之生了重病?”楚辞很快就明白了帖文的意思。

    哀叹一声,楚辞又拿起第二卷阅读,上面标题是“长风贴”:每念长风,不可居忍。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谓,深可忧。

    紧接着,《行穰帖》、《上虞帖》、《贤士帖》、《平安帖》、《姨母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平安帖》、《何如帖》、《黄庭经》等,皆是被楚辞一一拜读。

    “善!大善!”

    直到楚辞拜读到《快雪时晴帖》的时候,他的瞳孔紧缩,这是由淋漓的鲜血书写成的帖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此书以圆笔藏锋为主,神态自如,从容不迫,起笔收笔,转换提按,似山蕴玉,虽不外耀锋芒而精神内涵,骨力中藏,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楚辞情不自已地说道,随后身上散发出浓浓的杀气,宛如实质一般,化作刀枪剑戟,在洞府内纵横激荡,勃然大怒道:“贼子山阴张侯!”

    为世人为敬仰的书圣落得如此下场,真是天妒英才。

第四十七章 荧惑寒光() 
蔚蔚东晋距离现代已经太过遥远,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楚辞即便是想要为王羲之报仇雪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散发出强烈而又深厚的杀气泄恨几分,随后便将其收敛起来,又恢复到平静。

    二十多卷帖文都是王羲之的真迹,尽管上面积累了厚厚的灰尘,纸张与字迹不再那般自然完美,却也是具有亲和力,还有无可比拟的临摹价值与收藏价值,这是一段路上拾遗唾手可得的宝藏。

    相比于这里凄凉潮湿且又幽寂的环境,楚辞左手中指之上的储物戒指之中的环境无异于是天堂,那是才是这些宝物的容身之处。所以,楚辞义不容辞地将它们送去了这个与众不同且独一无二的空间之内。

    这里漆黑如墨,伸手不见五指,断壁残垣谈不上,石桌之上的餐具,石书桌之上的笔墨纸砚,几个已经干涸的水缸,加上一地的沙砾,还有那一卷由淋漓鲜血书写而成的《快雪时晴帖》,似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灵识展开,所有的景物映入眼帘,最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个洞孔,洞孔的泥土还是新鲜的,楚辞便知道了这是小狐狸的杰作。

    从这个只有碗口大小的孔洞里钻进去那是不可能的,楚辞目前还不会盗墓绝学——缩骨功。只得围绕着周围进行查看,是否存在机关暗道什么的。

    书架之上的一卷玉简组合而成的帖文纹丝不动,宛如一道铁钩紧紧地抓着书架,又像是与书架列格浑然一体。楚辞伸出右手,轻微地向着一个方向转动,发出轰隆隆的声音,整个书架来说颤动起来,尘埃阵阵飞溅,弥漫在空中一片朦胧,似是一片灰色的雾霭,景物开始模糊不清。

    轰隆隆!

    这道轰鸣的响声持续了不到十秒钟,书架开始移动起来,向着左边缓缓地推过去。

    很快,一条通道映入眼帘,宽两米,高三米,前后相距十米便有一颗夜明珠,光华明亮,将通道照耀得犹如白昼,地面由一块块黄金铺成,金光灿灿,整个通道似是通往彼岸的金光大道。

    旁边有着一个碗口大小的孔洞,金块铺成的地上遗留着一些新鲜的泥土沙粒,还有一排如梅花烙印一般的小脚印,这串脚印渐行渐远,同向通道的那头。

    不再迟疑,楚辞便踏上了这条道路,四周明亮,没有半分燥热与寒冷的气息,温度可谓是恰到好处,赞赏地说道:“这里可真是一个避暑度假的好地方!”

    一路上楚辞至少看到了十颗夜明珠,当楚辞走到道路的终点时,心中有数十二,刚好是十二颗夜明珠,与一天十二个时辰和一年十二个月相对应,虽然楚辞说不出其中的道理,却也知道这十二颗夜明珠是照明与维持事宜温度的关键,即便不是关键,也脱不了关系。

    这里空旷无比,没有一桌一椅,唯有一个巨大的坐台,莫约直径一丈,冰火萦绕,似是阴阳割昏晓,小狐狸正在上面修炼,学着人类一般盘膝而坐,屏气凝神,仙灵之气若隐若现,宛如狐仙降临。

    “小狐狸还真是与冷若萱有得一拼,一听说有宝物跑得比谁都快,得到的好处比本哥还要多得多,不知道那座水火交融的坐台是什么宝物,小狐狸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弥漫着仙灵韵味,看来又要精进了。”

    楚辞看到小狐狸极强的学习能力,人类的盘膝而坐都学得深得精髓,顿时间汗颜地说道。

    不过,这是小狐狸机缘巧合得到的好处,他也不好插手,放慢脚步声的同时,也在观察四周的环境,看看是否还有其它的宝物。

    四周石壁刀削斧凿而成,光滑如镜,能够反光,上面有着龙飞凤舞的书法。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笔势委婉含蓄隽永,其磅礴之势如长虹贯日,又如雪后初晴,挥斥方遒,铁画银钩,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善!大善!书圣果然是书圣,连石壁也能够‘入木三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书圣’当之无愧,我望尘莫及,拜服!”楚辞目不转睛地欣赏着书法,心潮澎湃,对如此书法心神皆是拜服,情不自禁地赞赏道。

    随即,楚辞便开始从右至左阅读正文,“荧惑寒光经”五个字纵屹在那里,笔锋势如破竹,欲裂开整块石壁,仿佛这不是由狼毫笔挥写而成,反倒像是由一柄削铁如泥的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