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魔君





成,反倒像是由一柄削铁如泥的玄铁神剑挥舞而成,历经岁月沧桑之变,依旧气势恢宏,汹汹笔势扑面而来,有几分刺骨的凌厉。

    “荧荧之火,离离乱惑;寒寒之气,坐忘含光!”

    楚辞读道,流连忘返地品味其书法真谛,好似是在领悟武林绝世秘籍一般,随后便转过头来,看着小狐狸所坐的坐台,推测地说道:“这是‘荧惑寒光坐忘台’?”

    王氏家族是东晋时最有代表的文化士族。从上到下,奉信黄老学说。

    《晋书·卷八十·列传第五十》记载:王氏家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又精通书道。”

    《道经》中记载:王羲之始祖王子晋向往神仙之灵虚,迈行放达于天台北门金庭桐柏山第二十七洞天,即道界三十六洞天之一,求仙问道。

    《潜夫论》记载:“因氏王氏,其后子孙,世喜养性、神仙之术。”

    “东晋时期就有修道之人!王羲之也是一个修道之人,而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境界真是高深莫测!”

    “王羲之修身养性,既精通道法,又能挥毫泼墨,落笔成体,他将修道和书法艺术相互契合,相得益彰,因而产生了具大的艺术魅力。他能够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

    究其成因,与王羲之信奉道教,书籍、道合一有很大的关系。”土生土长的道教,很早就产生道教符,加上王羲之曾经抄过《黄庭经》等道教经文,楚辞便将其联想在一起。

    “这里格外幽寂,的确可以避免外界的打扰,从而安心修道,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精进境界!”

    “荧惑寒光坐忘台是王羲之修炼而成的坐台,只是‘荧惑之石’被誉为灾祸之石,他怎么会不了解呢!‘寒光之石’位于极北苦寒之地数千米的地下,根本很难挖掘出来,这么大一块,那得花费多少时间啊!”楚辞对王羲之的做法大惑不解,摇头晃脑,随后便想起了‘天上宫阙’的“阴阳太极图案”封印,这才明白地说道:“‘荧惑之石’通体呈火红之色,隶属于五行之中的‘火’,故为‘阳’;‘寒光之石’通体呈水蓝之色,隶属于五行之中的‘火’,故为‘阴’。两者结合起来便是‘阴阳’!”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阴阳!”楚辞想起《易经》之中太极与阴阳的衍生关系,随后便湛湛说道:“原来如此!”

第四十八章 惑寒灵珠() 
荧惑寒光经:荧荧之火,离离乱惑;寒寒之气,坐忘含光!百折通明削,己酉或为空灵夏,三清平思脉,气经通八荒,九魂魄中藏,扶日月合什,复星辰之宿,可为命也!

    中离乱象之刻,流神经以镇之,境随心转,可乘一也,不外如是。氜冥隔九壁,玄通十二层,内元归九海,妄不因时相行……

    这篇荧惑寒光经只有短短一千余字,介绍了五脏六腑奇经八脉与日月星辰之间的关系,同时配合着荧惑寒光坐忘台引天地灵气修炼问道,堪比《虚无真经》的第三层上半阙,楚辞看得如痴如醉,两者各有千秋,却也万宗同源,如出一辙。

    涉猎这篇经文,楚辞发现许多地方都是想通的,只是修炼的方式不同,能够达到的效果也有差异,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聪明人的领悟与运用,世间多是如此,通一可用数,《荧惑寒光经》与《虚无真经》第三层如此相似,可见其奥义同源,这条道路应该能够长远。

    一日复一日,明日何其多,弹指间灰飞烟灭,眨眼间沧桑巨变,一眠之间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事事休,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心志宽阔可翱翔九天揽月,功参造化之门游云霄。”

    “这里深入山腹之中,环境颇为凄凉,如何接引日月星辰之光,吸收天地之间的灵气进行修炼?”只是瞬间,楚辞便觉得这里不太适合修炼,对经文产生了怀疑。

    抬头一看,只见上方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荧惑寒光之图,生动形象,火离耀月,冰封千里,其中镶嵌着两颗闪耀的宝石,宛如星辰一般璀璨夺目。一颗是血红之色,好似是沉寂的火山突然喷发出沸腾的岩浆,一颗是水晶蓝色,宛如汪汪海洋晶莹剔透,蕴含着无数波涛汹涌之伟力。

    两者浑然天成,互相吸引,形成一个循环,往复不息,好似是两仪之奥义,又像是阴阳太极之生生不息。另外有阵阵涟漪扩散四面八方,层层叠叠,火热与冰冻气息弥漫且相互缠绕,绵绵不绝,宛如长流浠水。

    “天地各一方,分二不绝如缕,虽微若游丝,水火不容亦是盟友,寒暑不亲,呵呵,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本哥就不再多礼矜持了!”面对宝物,楚辞也是心花怒放,喜上眉梢,这下心中总算是平衡了,小狐狸得到地下的荧惑寒光坐忘台,他得到天上的两颗灵气缭绕的宝石。

    现在可不是礼尚往来的时候,片刻,楚辞丹田之中的九缕气流轻车熟路地来到他的双腿,随着运转功法作用于脚下,立刻如一只擅长跳跃的猿猴一般,猛地朝着上方一跳,眨眼间便来到了距离荧惑寒光图案不足一尺的地方,两颗拳头大小的宝石近在眼前。

    喉咙之中垂涎之液咕噜一声,楚辞两只手同时伸出,朝着两颗宝石抓去,接触到宝石,左手之间炽热如骄阳的温度传来,整只手掌被炽热之力所灼伤,冒出来阵阵热气,险些就彻底变成了烧烤“熊掌”。右手之间则是冰寒之气弥漫而来,整只手掌在瞬间结满了皑皑白霜,冰冷刺骨,险些被彻底化成了“大脚板”雪糕。

    此时此刻的楚辞有苦难言,被折磨得呲牙咧嘴,来不及说话,抓住它们就向着下方一拽,两颗宝石却是纹丝不动,宛如两座重若千钧的山峰一般,感受到其中弥漫而出的炽热之力与冰寒之力,楚辞坚持不住了,要是继续下去,两只手掌肯定会残废并报废,甚至是运用许多天材地宝也治不好造成的严重伤势。

    所以,楚辞果断地放开了两颗宝石,然后朝着下方落下,“砰嗵”一声,楚辞安全落地,可惜了“熊掌”与“大脚板”雪糕,它们还没有完全形成,最多算是半成品。

    “阿尼玛地大西瓜,呼呼呼……,烫死本哥了,冷死本哥了,不带这么坑人的,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楚辞愁眉苦脸,左手变成了烧烤,一片焦糊,甚至还能闻到腾腾的焦臭气息,右手就像是一个大雪糕似的。随即,便对着左手就是一顿猛冲,中气很足,吹拂了莫约一分钟才渐渐的好转起来,炽热的气息才渐渐的消散,至于右手,他可不敢去吹拂,吹拂右手无异于霜上加雪。

    “对了,丹田之中的九缕气流,它们可是本哥的身家性命,威力不凡,作用极大,上次用它们驱毒效果好得没话说,救了本哥一条性命,这次一定也可以的。我的小乖乖啊,可别让本哥失望啊,本哥两只手掌的‘性命与前途’可托付在你们身上了。本哥这次可输不起啊!拜托你们了,拜托你们了!”这次又被‘偷袭’了,楚辞说不出的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阿尼玛地大西瓜’从心中策马奔腾呼啸而过,差点没把差点用天地灵气滋润的铁肺给气炸了,对丹田之中的九缕气流期望甚高,堪比世界上的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略带哭腔地说道。

    随即,丹田之中的九缕气流如同身披金甲的沙场战士一般,在经脉之中趾高气扬威风凛凛地穿梭过来,很快便来到了楚辞的两只手掌之间,开始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伟力,十指与掌心之间生气蓬勃,一路上披荆斩棘,“熊掌”与“大脚板”雪糕节节败退,把不属于楚辞的炽热与严寒驱逐出境。

    温和的气流滋润楚辞的双掌,让楚辞感到一阵轻松舒泰,焦庄的左掌开始褪去熟。肉与焦糊的皮肤,渐渐的露出新的洁白如玉的婴儿肌肤,与肤白貌美的校花有得一拼,不遑多让,甚至是尤有过之。

    右掌开始褪去白霜,寒冷刺骨的气息渐渐地消退,化作一滴滴晶莹的水滴向着下方滴落,露出一只紫色带青的手掌,这让楚辞看到,一种自作自受的贪婪感觉涌上心头,苦闷地说道:“这就是贪婪惹的祸,不是本哥太寂寞,而是世界上的宝物太多太多,没有小心翼翼接触的水与火,反倒是给我又上了一课!”

    “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为什么小狐狸能够无惊无险地得到了荧惑寒光坐忘台,而本哥却是要遭受到这等撕心裂肺的折磨?”

    “哼!肯定是对本哥的英气逼人羡慕嫉妒恨,这才曲折地报复本哥!”

第四十九章 洞府坍塌() 
面对心甘情愿且曲折的“偷袭”,楚辞也只有苦笑一声罢了,谁让自己贪心呢!

    在九缕气流的滋润下,两只手掌之间生气蓬勃,过了几分钟后才恢复如初,楚辞看着自己可怜的小手掌终于恢复如此安然无恙了,对九缕气流倍加感激零涕道:“我的小乖乖们,谢谢你们了,你们真是好人啊!好人终有好报,本哥不会辜负你们一片苦心的,以后勤加修炼,让你们更加的气势磅礴,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更要扬名立万,其美名流芳千古不朽不灭!”

    “如今有宝物近在眼前,既然被本哥遇到了,安有弃之不取之理,要是这就么空手而归,本哥之前的努力岂不是白费心血了,还有被它们暗算的毁掌之仇,岂能就此忍气吞声一笑而过。不管你们如此屹立不倒,如此重若千钧,你们未来的命运由本哥来掌控,想要作壁上观,南天门都没有!本哥非要将你们收入囊中不可!”楚辞脸上顿时间露出一抹坚毅之色,对两颗宝石刚刚的暗算耿耿于怀,非要将它们收服不可,语气坚定不移地说道。

    “上次是本哥不知道你们的霸道,这次非要将你们拽下来,看本哥大显神威好好地‘惩治’你们一番,让你们知道本哥可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楚辞抬头望着上方灵气缭绕的两颗宝石,露出一抹讥笑,道。

    随后,楚辞便运转功法,九缕气流分为两个部分,一缕气流作用于脚下,其余的八缕气流作用于双掌之间,蠢蠢欲动蓄势待发。

    “咚”的一声,楚辞一跃而起,如一只袋鼠一般腾空跳跃,身躯快速地升空。不过片刻之间,又距离两颗拳头大小的宝石近在咫尺。楚辞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左右各取其一,在无限接近它们的同时,双掌之上布上了一层若隐若现的灵气屏障,然后便用快如疾风的速度抓住它们。

    两颗宝石炽热之力与冰寒之力再次汹涌而出,朝着楚辞的手掌而来,只是瞬间被那一层若隐若现的灵气屏障所阻隔,使之驻足停留于其外。

    不过,还是有袅袅热气升起与彻骨逼人太甚的寒气冒出,屏障发出阵阵“噌噌”的声音,宛如一个个沙场将士手拿宝锋利刃在攻击,左右两道屏障摇摇欲坠。

    电光火石之间,细微的“咔嚓”声自两道屏障处同时响起来,传入楚辞的耳畔,宛如摧敌首脑般噩梦降临,脸色瞬间一变,忡忡忧心如焚。

    这声音在,心间放大,犹如自地狱之门传出来的鬼哭狼嚎,更甚似是一丝从遥远无尽的魔域自空虚传来的一丝魔怔,楚辞霎那间忐忑不安,呼吸也变得紧张起来,狠狠地盯着两颗发威的宝石,深邃如星空的双眸之中充满了恨意,又弥漫着垂涎之色。

    与之同时,下方盘膝而坐的小狐狸浑身上下弥漫着雾霭一般的仙灵之气,它口吐白莲台,散发出阵阵灵霞氤氲的蓬勃生机,悬在头顶上方,宛如即将面临渡劫化形的大妖仙子一般。隐隐有风雷之声乍现,环绕于四周,其方圆三丈之内朦胧气息包裹,好似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圣地一般,让人视而大惊,话而诧叹。

    原本不属于人间的一幕凭空出现在此地,仿佛是仙神涅槃。随后,小狐狸再次张口吐出一颗龙眼大小的晶莹剔透的白色珠子,这颗珠子疯狂地吸收着雾霭氤氲的灵气,宛如沙漠之中卷起来的沙尘风暴一般,鲸吞鲨饮。

    这些灵气好似是源源不断的海洋之水一般,任由其吸纳,数十条宛如婴儿手臂粗细的灵流朝着珠子冲入,无穷无尽。

    荧惑寒光坐忘台也是光辉灿烂,火焰之色伴随着水晶蓝色流转不息,形成一个阴阳太极图案,宛如两条蜿蜒盘旋的色泽各异的神龙缠绕在小狐狸的身上,隐隐有龙吟之音传出。

    三条雪白色的毛茸茸的尾巴缓缓地升起,如三条长蛇在挥舞,四周的空气瞬间便动荡不安,阵阵罡风卷起来,伴随着风雷之声形成咆哮,宛如神兽白虎行空,呼啸之声不绝于耳。

    渐渐的,小狐狸紧闭的水灵灵的双眸猛然睁开,其中好似蕴含着水火,水居于右眸,火居于左眸,整个身躯气息一变,恢宏的气势向着四方扩散,层层不息的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