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魔君
沉浸在其中的楚辞时而感觉自己在云端飞翔,时而在领略天地包容万物之灵的博大胸怀,时而在海底世界徜徉,时而在无尽的虚空飘荡……遥遥无尽头。
“这不是人力能够完成的!”这里给楚辞的第一印象便是神仙手段,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广阔无垠的字山,蕴含在其中的无尽奥义,这让楚辞心境一阵升华,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提升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整个人感到灵台一片清明,好似其中存在的糟粕都被他一扫而空,神清气爽,浑身舒泰。
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人之一生,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明白了这三层,楚辞的内心世界仿佛更加的沧桑,好似变成了一个老古董,语重心长地说道:“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上善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唯有至刚至柔才能长存,唯有暗合天地万物所蕴含的规则奥义才能触摸到长生不老中的不朽!”
“所谓的修道,就是修天地之奥义,引天地之灵气入体,打通奇经八脉,任督二脉,天地之桥,沟通星月星辰,存有生的规则与生机于丹田,保证自身的生气源远流长,身体的器官不老化,便可以长寿。”
“那些移山倒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修道者已经将万物奥义理解并运用到收放自如的地步,地球上虽有古武传承,却是没有修道者。除非是穿越重生,或者是寄魂托魄重修。”
给楚辞带路的小狐狸现在元气大伤,前去救助冷若萱是重中之重,但他不会武功,手里只有缚鸡之力,去了也不一定能够帮得上忙,还不如增加自身的实力,有了自保之力再去救冷若萱。
第十七章 虚无真经()
看着化成枯骨的紫竹妖越是感触,楚辞就发现自身愈发渺小,在惊天伟力面前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依靠别人的肩膀,自己就像是一个懦夫一般,这种感觉让他羞愧难当,心中愈发渴求无上的力量,不求称霸天下,只求能够在这看似平静而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的天下自保。
深深地呼出一口浊气,楚辞开始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朝着一个个文字看去,每一个文字都是那般自然,那般发人深省,印在脑海之中,烙在灵魂之上:
天之道也,阴阳斯扶,以观其妙,五行有象,接日月之轮,沉星辰之境,通五海之尊,奇经故有形,镇八脉之江而终之,或极以为乱,存引不常在,碎系阴通……
当他将所有的文字记下来,已经到了中午,每个文字都如同有了生命一般,在楚辞的脑海之中变换,仿佛移动一个字都会发生不同的效果。
虽然全文只有五千多字,但楚辞还是毫无遗漏地记下来了。
《虚无真经》又名《虚空世界》,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虚空》,下卷《世界》。
这五千多字也只是上卷而已,第一层:上善若水;第二层:天地合一;第三层:移形换影;第四层:在水一方;第五层,天涯咫尺;第六层:踏破虚空。
第一层,上善若水。也就是返璞归真,面对任何事情从容不迫,凭本心做事,不欺善,不怕恶,这是修炼心态,也是为了以后的心魔幻境扼杀在萌芽之中。在楚辞的机缘巧合之下已经达到。
达到上善若水的境界,不易被幻境与迷惑、邪魅所蛊惑,可以说是对有危险的事情提前有了一种警觉。
第二层,天地合一。屏息敛声,屏气凝神,与天地之间的万物融为一体,即便是楚辞站在冷若萱面前,如果不睁开眼睛的话,也察觉不到楚辞的踪迹,给人的错觉就像是原本不存在一般。
第三层,移形换影。相当于瞬移神通,可以从这个位置换到另外的地方,而且还不怕被别人察觉,无异于高深莫测的金蝉脱壳。
第四层,在水一方。领悟空间法则或奥义,对一片空间形成领悟之力,敌人落入这片领悟之中只有任其宰割,可谓是你为鱼肉,他为刀俎。
第五层,天涯咫尺。领悟空间法则或奥义,加上时间法则或奥义,改变所控制的这片空间内的时间和空间,明明站在你的眼前,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接近,近在咫尺即是天涯海角。
第六层,踏破虚空。能够收放自如地运用时间与空间法则或奥义,触摸到空间壁障或者界面壁障,并破开壁障阻碍,寻找空间坐标,运用其空间法则或奥义开辟一条登天路,所谓的九千九百九十九阶台阶。
另外,这部经书的修道方法与其它的修道秘籍不同,这部经书讲究先破除心魔,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可以说前面两层是为后面的修道打下基础,没有什么攻击力,当然,关键是看谁运用自如才是现实。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同样也有其自认为的用法,一百人、一千人,甚至更多人,亦是如此。
自第三层开始才注重攻击力,移形换影,有着借力打力的优势,类似于北斗星移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再者,这部经书修炼等级并非是所谓的凝气、筑基、金丹、元婴、出窍、合体、劫变、大乘、虚仙。而是凝气、化元、求真、九婴、渡厄、旋丹、涅变。
修炼之法也大相迥异,《虚无真经》着重修身养性,气随意动、元归九海,以丹田为基础,再开辟八个丹田,每个丹田衍生九个元婴,共九九八十一,达到道法自然所说的归真之数。
元婴之后才是结丹,九个丹田中蜕变出九颗旋丹,渡劫之后九颗旋丹融为一体,化作一颗金色旋丹,旋丹之后涅槃重生,化作紫色旋丹,不用运功,旋丹自动吸收天地之间的灵气、日月星辰的精华以及朝晚的东来紫色,增加其储量,强化其质量,每过八十一天变会蜕变一次。
可以说,旋丹是修道的基础,永远伴随修道者提升修为而不消散。旋丹也是《虚无真经》下卷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按照传统修炼体系来说,它们分为九层,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和巅峰,《虚无真经》则是分为八十一层,同样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以及巅峰,但质量却是不同,以凝气期可胜金丹强者,甚至是元婴强者。
功法的等级划分为:凡、灵、玄、地、天、帝、圣、史诗、混沌。按照其功法等级考究,《虚无真经》至少是圣阶功法,如果传扬出去,肯定会引起一场腥风血雨,无数古武传承者前来抢夺,甚至是更高的位面空间也难免不会有人动心,从而以身犯险。
《虚无真经》修炼的开始便是以上善若水为最低的门槛,而楚辞恰巧已经达到了上善若水的境界,终于可以开始修炼这部经书了。
地球上天地之间的灵气稀薄,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增加修炼难度的同时,也在稳固其修炼的基础。
凝气境首先是利用上善若水的心境沟通天地之间的灵气,再引天地灵气进入体内,洗刷其后天形成和累积在体内的杂质,将杂质排出体外,然后将这一丝储存于丹田,再利用这一丝气感与天地之间的灵气产生共鸣,从而源源不断地吸引灵气进入经脉之中,再储存于丹田。
楚辞盘膝而坐,双目紧闭,开始利用上善若水的心境沟通天地之间的灵气,丝丝缕缕的灵气在天地之间飘荡,有的慢如蜗牛,有的快如闪电,很难捕捉到精纯的灵气,万事开头难,果然说得不错。
游走飘荡的灵气仿佛有了心智一般,楚辞的意念刚刚接触到一丝灵气,这一丝灵气就像是游鱼受到了惊吓,仓皇出逃,简直是比鱿鱼还要精明。
没有名师指导,修炼起来果然不是那么顺心如意,难怪修炼者都会选择加入什么门派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有名师指导,可以更快地进入修炼,从而节省许多时间,节约出来的时间还可以用来修炼,实力不想雄厚也难。
由于楚辞没有修炼的经验,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已经失败了数十次,这也不能怪楚辞资质不够好,而是楚辞真心不知道该如何捕捉这一丝气感。毕竟,理论与现实是有差异的!
近百次的失败让楚辞有些沮丧,苦笑一声:“难道本哥真的不适合修道吗?”
第十八章 九潭十谷()
普通人与修道者之间的差别,就是一个只能依靠自身微薄的力量强身健体,一个却能借助天地之间的力量来增强与完善自己,增加自身的寿命,其攻击力与杀伤力和防御力都会随着修为的增强而增加,不可同日而语。
古武传承者只能依靠修道粗浅的理论修炼出内力,而不能轻易地找到气感,引天地之间的灵气共鸣,达到洗髓栰经的效果,更遑论以修道维持自身的生机增进寿命。
既然气感是第一步,也是区别于普通人与古武传承者的分水岭,楚辞自然不甘落后,再次凝神屏息,开始用意念捕捉四周的灵气,渐渐的忘记了时间。
当他醒过来时,天色已晚,一轮皓月当空,银色光辉铺撒而下,四周寂静如水。
经过数百次的失败,楚辞终于掌握了如何使用意念捕捉灵气,只要把意念形成一张网,将灵气网住,任灵气如何挣扎,也逃不开被笼罩如拉扯的命运。
就这样,楚辞屡试不爽,很快就捕捉到了十多缕灵气,通过意念将这些灵气引入体内,再在经脉之中游走,洗刷其中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杂质,体外排出来一层层臭不可闻的污秽物。
轰隆隆!
体内的经脉一声嗡鸣,这十多缕灵气由四肢百骸穿梭而过,最后沉在丹田之中,而后融合在一起,化作了一根发丝粗细的内气,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呼呼…”楚辞满意地吐出一口浊气,这一缕浊气呈黑色,仿佛毒烟一般,很快就被微风吹散。双眼睁开,炯炯有神,犹如寒星一般闪烁着精芒,道:“修道果然艰辛,还以为今天能够突破一层呢?没想到只是找到了一丝气感。”
“忘情大帝段无痕已经修炼到武皇中期巅峰,估计很快就能够突破武皇后期,只是他们为什么修炼能够如此迅速呢?”忽然,楚辞想起来梦中竹莜篁对他说过的话,忘情大帝段无痕霸道无道的形象顺势在心里浮现出来。段无痕是武皇中期巅峰,而他还没有迈入凝气境,而两者之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不由得沉思其中造成差距的原因。
“仙界肯定灵气充沛灵物遍地,仙花仙草数不胜数,不像地球这般灵气稀薄,而且灵物稀少,这只是差距之一。”
“再者,仙界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对修道的感悟肯定堆积如山,可以传承下来,不像自己这般一览无余。”
“还有他们都有一个师傅,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可以少走弯路,不像自己只有一本理论的真经,全靠自己摸索前进。”
全神贯注地思考其中的差距,楚辞想要找到原因之后,再去想办法弥补。
“炼丹术?炼器师?炼符师?阵法师?”想来想去,发现距离太多遥远,根本弥补不了,除非是进入仙界,以他现在的修为,与别人相比根本就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自保的能力都还没有,即便是有一个机会放在他的面前他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