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道剑






    萧殊环顾四周,仍是能够看得到外界的一切,似乎什么都没改变,但周遭的灵力消失了,白君的气息也消失了,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了他们三个人,这种莫名的孤独感让人极其不适。

    “别看了,若这个结界连你的神念都无法隔绝,我和玄一也活不到今天。”珩玉眉眼间流露出一丝疲倦,如此频繁的施展结界对他的消耗实在太大。

    “两位前辈既然是登仙道的仙人,怎会沦落成这般仙非仙,魔非魔的境地?”

    萧殊见这两人的确没有动手的意思,便将红叶剑收回识海,单从这两人的言谈中他便猜得到,这两位曾经定然是登仙道的仙者,若真是封禁之前便到了虚灵界,那少说也活了千万年之久,尊一声前辈并不为过。

    萧殊的第一个问题就让珩玉沉默了,玄一幽幽长叹道“你问什么都可以,唯独莫要问这件事,非是我有意隐瞒,只是有些话一旦出口便留了痕迹,我与珩玉境界低微,纵有结界阻隔,也是不能说,不敢说。”

    “那敢问什么是能说的?”

    萧殊微微蹙眉,他并不能理解玄一这番话的意思,什么叫做一旦出口便留了痕迹,此地除了他们三个,再无外人,纵然说了又有何妨,难不成还能被人听了去?

    “自然是有的,你初登仙道,我也看得出来,你非是修道登仙,而是以剑道登仙,说白了就是凡尘武道,虽说世间万法,殊途同归,但道不同,路自然也不同,其中凡尘武道是最难的,武者通常杀戮过甚,纵然开了天门,也难渡天劫,而且过度透支身体,寿岁不长,一般也修不到那个境界,但你不要以为自己已经跨过了最难的一步,我也不妨告诉你,这只是开头罢了,你虽自行结丹,可将来若没有其他法门,境界也就止步于此了,或成劫灰,或寿尽而终。”珩玉直言不讳的说道。

    “所以说之前的什么天资不错,成就难以估量”

    萧殊话还没说完,就被珩玉尴尬的咳嗽声打断了“天资不错是真的,毕竟能够凭借凡尘武道登仙的人皆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至于成就不可限量这就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寿尽而终是什么意思?难道仙人也有寿岁这个概念不成?”

    萧殊一直以为渡劫登仙,褪去了凡身,理应是跳出轮回,再不受生老病死困扰,唯有劫数而已,可今日珩玉所说,却彻底颠覆了他小时候对仙人的理解。

    “若是正常修仙道法门的话,境界分为七候,第一候,宿疾并销,身轻心畅,停心在内,神静气安,四大适然,六情沉寂,心安玄竟,抱一守中,喜悦日新,名为得道,是为凤初境:疾病不生,身轻体健,练气,寿岁两百载。”

    “第二候,超过常限,色返童颜,形悦心安,通灵彻视。移居别郡,拣地而安,邻里之人,勿令旧识,是为琴心境:返老还童,明晰自身,筑基,寿岁五百载。”

    “第三候,延年千载,名曰蚻人。游诸名山,飞行自在,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蹑眕霞,彩云捧足。是为结丹境:飞行天地,腾云驾雾,凝元成丹,若是身处凡尘境,可开天门,渡劫飞仙,寿岁一千五百载,这便是你现在的境界,你莫要以为渡劫登仙便等于长生不老,你若是千年后境界仍无长进,便能察觉大限所在。”

    “第四候,炼身成气,气绕身光,名曰真人。存亡自在,光明自照,昼夜常明,游诸洞宫,诸仙侍立。是为晖阳境:碎丹成婴。天地灵力皆为己用。六欲不存,铅花生矣,寿岁三千载。”

    “第五候,炼气为神,名曰神人。变通自在,作用无穷,力动乾坤,移山竭海。是为乾元境:移山倒海,雷霆震怒,分神。神飞天外。人之生存赖以气,心必空於下焦,无惊无恐,无忿无怨,则气平顺,道畅通,银花生矣,寿岁八千载。”

    “第六候,炼神合色,名曰至人。神既通灵,色形不定,对机施化,应物现形。是为无相境:阳神,精气虽足,无神者,则其体无光,其人无命,故神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执不着,神满无眠,常清常醒,则脱壳还虚,归入虚空境界,则金花生矣,无相者,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修行至此,道者才算真正跳出了轮回,再无寿岁之忧,唯劫而已。”

    “第七候,太清境,这个境界太过玄奥,我实在难以描述,太清道者被称为半圣,不受因果,万般自在,若能抓住契机,便可以步入众妙之门,神居不夜天,位列诸圣。”珩玉说道。

    仙道境界七候,这是登仙道修者的常识,不过萧殊却是第一次听闻,仙人有劫数不假,但竟与凡人一样被寿岁困扰,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这还算是仙吗?

    “你莫要以为只有长生才算是仙人,若是金丹便能长生,别的不说,登仙道早就灵力枯竭,不复存在了,亿万境界,每时每刻都有人修成金丹,渡劫飞仙,同样的,每时每刻都有仙人或是化为劫灰,或是寿终而亡,唯有如此轮转,天地方能长久,便如凡尘境,有人出生,便有人死去一样,登仙道一样,鬼道渊也是一样,哪怕是不夜天的诸圣,也有你我难以想象的大恐怖要面对。”玄一补充道。

    “不知两位前辈是何等境界?”萧殊忽然问道。

    “我与玄一皆是无相境。”

    珩玉说的轻描淡写,萧殊听了却是心中一震,堂堂登仙道无相境的道者,比他萧殊高出了足足三个大境界,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再无寿岁之忧,只需安心渡劫便可,如他这般的仙人怎会沦落到这般地步,这虚灵界封禁背后到底有着何等可怖的真相?

    “曾经是无相境,至于现在早就不是了,唯神念长存而已,不生不死,非仙非魔。”玄一叹了口气道。

第223章 虚渊来历·虚渊篇() 
萧殊思索了片刻,撩起衣袖,露出手腕上的红色念珠“晚辈还有一件私事,不知两位前辈可识得此物?”

    “这此物你是从何得来?!”珩玉一见念珠连声调都变了,眼中写满了不敢相信。

    萧殊见状急忙追问道“此物我自小便带在身边,但却不知到底是谁留下的,也曾有道人指点此物来历非是登仙道便是不夜天,是为佛道圣物,前辈若是知道这串念珠的底细,可否告知一二?”

    话才出口,萧殊便意识到了不妥,当初那疯癫老道便提醒过自己,如此圣物必会引人觊觎,自己尚不知晓面前这两人的底细,就算这两人曾经是登仙道的修者,现在也不过是两个虚魔而已。

    “莫非这就是破局之法?若我能夺得此物,何惧那位残灵?到时我与玄一便可全身而退,重归登仙道???你到底在想些什么珩玉!?莫不是被那位的残灵影响的连心智都出现问题了?仔细想想,那位的佛珠怎会出现在这小子的身上,那几位以天道为盘,众生为子,因果作谱,你又如何逃得出他们的手掌心?”

    “难道说真正插手这场棋局的人其实是那位?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他身上残留的道印气息还没到那个程度,至多半圣太清境,难道说只是一个巧合?”

    珩玉眼神忽明忽暗,久久没有回应萧殊,到了他这种境界,许多看似简单的事,在他眼里就变得非常复杂,任何决定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物来历,你无需再问,我知晓一二,却是不能说与你听,它的确是佛道圣物,佛门讲究缘分,你既然到现在都不清楚它的来历,便是缘分未到,故此你也不必担心我与珩玉会抢夺此物的,便是你送与我们,我们也是不敢拿,此物不属于我们,你好好戴着便是了,总有一天会知晓的。”玄一瞥了一眼珩玉,云淡风轻的说道。

    许是被玄一这番话消解了心中的犹豫,珩玉洒然笑道“小子,把这佛珠给我藏好了,如此圣物便是仙人见了也难抑贪欲,你可莫要再示于人前。”

    “晚辈谨记。”萧殊见状也不再继续追问。

    “你还有什么问题,全都说出来吧,但凡能告诉你的,我不会隐瞒。”珩玉说道。

    “两位前辈虽化身虚魔,但尚存理智,不知为何要追杀赤?虚渊是什么来历?虚灵界的封禁又该如何解除?”

    这三个问题才是当下最关键的,也是萧殊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叶月已经公布了他外魔的身份,要不了多久,这个消息就会传遍各族,到那时,也许他们奈何不了萧殊,可他也不愿意为此杀太多的人,倒不如想办法解除封禁,毕竟登仙道才是他真正要去的地方。

    “结界之内,我是珩玉,她是玄一,结界之外,我与她便是你口中的虚魔,你只需记住这一点就可以了,至于为何要杀那条火龙,原因也简单,我们需要吞噬如它这般的生物,以此来恢复修为,不用这么看着我,换做以前,这种事打死我也是不会做的,但世事并非总能如愿,很多时候,身不由己才是常态,这份罪业,非是我珩玉想背,奈何这天地烘炉,谁又不在其中烧?”

    珩玉自嘲笑着,他笑造化弄人,笑天道无常,更是笑当年那些所谓的仙道同辈,明知自己迫于道心无法推却,明知此行有去无回,但他们仍是希望你为了大义,为了登仙道,为了众生,牺牲自己,可你若是问他们为何不自己去,他们便会又会摆出另一幅嘴脸,长吁短叹的说自己天资不够,境界低微,不堪重任。

    是,自己当初修得阳神,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归入虚空境界,可这修为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他珩玉忍受万载孤寂,日夜苦修所得,几番历劫,几番生死,好一句为了登仙道,为了众生。

    与那些虚伪的仙人相比,鬼道渊的魔修反倒显得更为真实,起码他们杀人便是杀人,功法邪异就是邪异,无论造下多少罪孽都敢一人担了去,再看那些仙人,嘴里没有一句真话,什么都要扯上因果,天数,也不知是真的明白还是为了找个由头,有时候珩玉真的分不清,到底谁是仙?谁是魔?

    玄一接过话头继续道“虚渊的来历非我三言两语便能解释清的,它与鬼道渊,乃至自在天都有关联,这件事要从虚灵界还未封禁的时候开始说起,那个时候,这方境界还只是一片荒芜,它最初被成为荒界”

    不夜天为诸圣道场,位于最上,好比是一棵树的树顶,登仙道次之,位于树干部分,凡尘境最为庞大,属于环绕树身的土地,再往下便是鬼道渊,位于树底,还有传闻中与不夜天齐名的境界,自在天,它位于树根部分,据传那个地方也是圣人道场。

    荒界则是位于登仙道与鬼道渊之间繁茂低垂的树叶部分,不过天地元力异常充沛,属于一方未开化的境界,别说修者了,连异兽都是少之又少,只因为此处的天地元力狂暴的让人难以炼化,故而也鲜有修者愿意去荒界,遑论久居传道。

    不夜天圣人的灵尊见此地荒芜,许是觉得可惜,又许是觉得在此传道也算一桩功德,便以灵力为源,照着自己的模样创造了许多生物,同时传下灵道,自那以后此界便有了生机,初代灵士们为了感念灵尊创造之恩,便将荒界称为虚灵界,至于为何加一个虚字,那便是因为当初灵尊自称为虚。

    千万年后,虚灵界灵士遍布,丝毫不逊色登仙道与鬼道渊,虚灵界狂暴的灵力也被梳理的差不多了,哪怕是不懂灵道的界外之人,也能够在虚灵界长居修行。

    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鬼道渊竟在这个时候开始大肆进犯虚灵界,并且遮掩了天数,起先的数千年,登仙道甚至无一人察觉此事,待到后来,因为前往虚灵界而彻底消失的仙人越来越多,这件事才算真正揭开了序幕。

    鬼道渊位于树底,境界虽不比登仙道来的小,可天地元力却要匮乏的多,而荒界天地元力充沛,奈何过于狂暴,不适宜修行,即便那时荒界无主,他们也有心无力,直到不夜天的灵尊在此传道。

    在灵尊离去后,虚灵界近乎鼎盛的时期,鬼道渊终于出手了,数不尽的妖魔,浩浩荡荡,虚灵界虽得灵尊传道,可底蕴仍是差得太多,前后抵抗了不过万年便彻底溃败了,近乎一半的虚灵界被鬼道渊所占据,成了后来的修罗域。

    再后来,登仙道的插手,灵尊出面,鬼道渊只好暂且作罢,刚开始没人知晓灵尊为什么不一开始就阻止鬼道渊,偏偏要在虚灵界被占据一半的时候出面,但这个谜题很快便解开了,因为自在天的圣人弥忏也干涉了此事,而这亿万生灵的生死在他与灵尊眼里,仅仅只是一场赌斗罢了。

    以虚灵界的归属为赌注,这是两位圣人的棋局。

    眼看虚灵界将要被彻底侵占,灵尊便又落了一子,彻底封禁虚灵界,隔绝它以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