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系列之烽火大唐
敬敬的给袁成子磕了头。
孙雨瑶问道:
“国师爷爷,您知道我爹去哪里了吗?”她生来处江湖之远,不识庙堂,也不知道国师是何官职,但瞧他满脸慈祥,便似寻常人家老爷爷一般。
袁成子捻了捻胡须,笑道:
“我不知道你爹去了哪里,但是我告诉你,你叫错人了。”
“叫错人了,那我应该叫你什么啊?”孙雨瑶眼睛睁的老大,满脸的疑惑。
袁成子笑了笑,说道:
“其实算起来,我与你爹系出一门,他该叫我一声师兄,而你,自然应该叫我一声师伯了。”
这一次,别说是孙雨瑶了,就连陈金发都一头雾水,这其中的原委,自然不为外人道也。
这一切,还得追溯到百年以前了。相传一百多年以前,在益州成都,有一名青年在山上学了一身的好武艺,经常好打不平,且从不恃武凌弱,在益州享有侠名。他父母早逝,从小就跟着养父,四处卖饼为生。有一天,来了一个老头,无端端的吃了他几个烧饼,却不给钱,原本吃饼给钱,天经地义,但是这青年瞧这老头衣衫褴褛,颇为潦倒,又似好几日没吃东西,善心大发,就再送了老头两个烧饼。过了几天,那个老头又来,说要收青年做徒弟,那青年还道是老头得了失心疯,将他劝走了,谁想那老头一直跟着他,就是不肯走,那青年看着事情不大对,以为被这老头赖上了,觉得离这种人远一点为好,丢了两个烧饼给老头,就头回也不回的跑了。又过了几天,青年在卖烧饼,那个老头又来,青年以为老头还是来讨烧饼吃,就又拿了两个烧饼给老头,那老头这次没有要烧饼了,并郑重其事告诉青年,想收他为徒,问他愿不愿意跟自己学本事。那青年瞧这老头不简单,不知是哪里的高人,见他一心想要收自己为徒,索性了拜别了养父,跟着老头云游天下去了。
后来这青年跟老头学了一身本事,相术预测名扬天下,还登堂入室做了大唐的国师,这青年便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相师、道士——袁天罡。那个老头,就是药王门的祖师孙思邈,而袁成子的师傅,正是袁天罡。孙川柏是孙思邈第三代传人,与袁成子自然就是师兄弟了。
孙雨瑶又跪下,给袁成子磕了三个响头,口中直呼师伯。众人都没想到,原来三清观和药王门竟然有这么深的渊源,更让瞠目的是,天下七大宗师,药王门独占两席,不可谓不高啊。
袁成子为高凤麟放血输内力,其实并不能将其治疗,只是他中玄阴掌,寒毒入体,又在行功关键时刻中断运功,致使真气乱窜,体内血液受寒毒影响凝固成块,使得奇经八脉阻滞,真气又不得通,九转清丹虽能暂时压制住寒毒发作,但是药效一过,血液又在凝固,真气不得宣泄,人就会爆裂而死,昨日下午,赵文心和平青云出去的时候,高凤麟便就发作起来,痛晕过去,不省人事。袁成子为高凤麟放血,是要将他寒毒放出,使得血液通畅,再灌入内力,助他打通经脉,但受伤严重,不是简单是放血输内力就可以的。成子如此一来,只是为高凤麟延续了几天性命而已,要想痊愈还是得药王出手。
只是孙川柏这几日都不见踪影,不知道是去了哪里。可其他人又哪里知道,每年这个时候,孙川柏在祭奠亡妻之后,心中落寞之感更胜平常,虽有爱女作伴,但是始终没有从亡妻逝世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为人不喜多言,是以中心所想,只有他自己默默放在心里。
往年这个时候,孙雨瑶都会在谷中与父亲作伴,这一次孙雨瑶赶到洛阳去了,他一人无事,又倍感寂寥,便就出谷去了。南来北去,终究还是习惯了幽谷中的生活,出谷不足半月,终于还是回到药王谷去了,却发现,谷中多了好几位不速之客。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五回 剥极则复(四)()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众人见药王终于回来了,都面露喜色,都不枉这几日煎熬等待了。???。?1????s。药王回到草庐时,见一干人当中,除了女儿,便就只有袁成子认得,其他人一个不识。便向袁成子行了一个礼说道:
“原来是袁师兄来了,小弟这几日不在谷中,怠慢了,怠慢了。”言语中对袁成子十分恭敬。
袁成子颂了一句“无上天尊”,说道:
“叨扰师弟了,这次小徒不幸受了重伤,我等都是束手无策啊,眼下只有药王才能救他了。”说完双手交叉,向药王施了一礼。
药王赶忙拦住,不敢叫袁成子给他施礼,只是他既然选择在幽谷避世,自然不喜欢被人打扰,见一下子来了这多生人,心中自是不胜其烦。况且自己十几年来都没有施医救过人,虽然没有立下这般誓言,但也成了自己不成文的规矩了,来人若只是这几个不相干的人,自然好打,可偏偏跟自己求情的却是袁成子。
他既然是药王门之主,自然也是知道三清观与药王门的渊源,称呼袁成子一声师兄,那是分所应当,但是他又不愿破了自己这些年以来的“誓言”,心下好是为难。
沉思了片刻,说道:
“既然是袁师兄开口,小弟理当从命,只是我一个人习惯了清净,不喜欢被人打扰,还烦请不相干的人就此退出谷去,不知师兄……”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袁成子说道,“师弟肯出手相救,便是再好不过的了,我这就与其他几人出谷去。”
药王拉住袁成子,说道:
“师兄严重了,其他人要出,师兄大可不必,你我不是外人,再说,我们也有好些年没有见了,还请师兄纡尊降贵。”
平青云、赵文心和陈金见药王松了口,心中的大石终于是放下了,又听药王要他们离开药王谷,心中肯定是大大的不舍。但药王既然有此要求,他们自当是要遵守,三人收拾一番,便向孙雨瑶和袁成子辞行,高凤麟还是卧在病榻之上,三人也想高凤麟辞了行,出谷去了,孙雨瑶为三人送行,也一道出了谷去了。
待几人走后,药王去看望高凤麟,见他面色如灰,呼吸微弱,伤势甚为严重。给他搭脉,倏地收回来了手,向袁成子看去,问道:
“他练的可是天……”还未说完,袁成子含笑,点了点头。药王便没有继续问下去,说道:
“师兄对这个徒弟很是特别啊。”
袁成子笑道:
“我这徒儿,天资聪颖,悟性极高,我众多弟子当中,无人能及,将来定能肩负传我三清观武学的重任啊。”
药王点了点头,说道:
“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修为,确实难得,难得,将来定是不可限量。”
袁成子捻了捻胡须,对药王说道:
“这个,就要请师弟帮这个忙了。”说完,淡淡一笑。
药王反而说道:
“师兄觅得高徒,可喜可贺,可惜我药王一门素来单传,从此怕是要……哎!我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我之所以不传她医术,不授他武功,就是不想她担这份重任啊。”
袁成子安慰道:
“师弟也莫心急,船到桥头自然直。我曾为你占过一卦,乃是需卦,只要你观时待变,守正待机,事情就会有转机。”
听袁成子这么一说,药王甚是安慰,天下谁不知道三清观尽得袁天罡真传,占卜预测,天下第一,既然袁成子这么说,那么自己就静观其变好了,眼下就先给这师侄治病疗伤。
高凤麟先是被掌力所伤,后又被寒毒入侵,最后,行功周天之际,强行中断,自封穴道,虽保住性命,但身体不堪负重。是以,药王先以川乌、大风子、丁香油、黄麻子、天雄,为药引,将高凤麟置于木桶之中,木桶中倒满谁,在将药引倒入,以慢火泡之蒸之。五味药引都为热性中药,与玄阴掌寒毒相克,在桶内蒸三天三夜,药性入体,川乌归心,大风子归肝,丁香油归脾,黄麻子归肺,天雄归肾,是以用这五味药材固五脏。
血通则气顺,气顺则脉畅,待五脏巩固,寒毒尽除,便就以金针分别活络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这十二经脉。最后,最难部分就是将封闭的奇经八脉打通,便就大功告成。
孙雨瑶将三人送出谷去后,就回到草庐来,按照药王吩咐,将川乌、大风子等药材准备好,再将木桶置好,药王将山泉引到大锅之中,加入草药,将水烧沸,将高凤麟放在桶内,用药水浇灌他全身,等到木桶水满,将桶盖密封,只将头留在外再,桶下扔用柴火加热,以保持水温不降。如此过一日后,将药水换了,再泡新熬的药水。
第二日中午时分,高凤麟人已清醒过来,不似之前那般头昏目眩,瞧孙雨瑶又来给自己加药水,腹中饥饿难耐,便想跟孙雨瑶找些吃的,谁知孙雨瑶却说泡药的时候不能进食,不然五谷杂粮一旦吃了下去,就会让药效失灵。可高凤麟实在腹中饿的厉害,这几日几乎都没有进食,又在药水里泡了两天一夜,哪里肯让孙雨瑶走,非要她给自己弄点吃的,不然病没治好,反倒是饿死,怎叫一个冤枉。
孙雨瑶拗不过他,但又不能真喂他食物,便就去向药王说明,药王让孙雨瑶切几块山羊肉与突厥雀,清蒸之后让高凤麟吃下。清蒸之肉,清淡无味,高凤麟平常哪里这么亏待过自己的肚皮,但非常时期,非常办法,眼下也只好将就着吃了,总比饿着肚子好。
如此又过了一日一夜,三天时间已到,药王为高凤麟把脉诊断,现他体内寒毒尽数祛除了,五脏六腑也无大碍了。将高凤麟从药桶中放了出来,那一刻高凤麟简直就像是从牢里出来,重获自由一样,兴奋异常,可没过多久,他就现,自己的内力全然不如以前了,也不知道还剩下几成了,便向药王问这其中缘由。
药王道:
“你经脉被封,使不出内力份数正常,要想恢复以往的内力,还需重新打通经脉,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明日我为你活络十二经脉,之后,再来想办法打通奇经八脉。”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五回 剥极则复(五)()
高凤麟诧异道:
“想办法?”
药王道:
“没错,你所修炼的功法乃道家之无上心法,这世上,只有你与你师傅二人修练,但是你师傅他一直还未修炼至顶层,所以要想彻底打通你奇经八脉,将功法融会贯通,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 。?1 ? s。”
当初陈金将高凤麟送往终南山,拜入袁成子门下,初时,袁成子并未亲自传授他武艺,只是嘱咐他门下大弟子丹青子莫正虚授他一些三清观粗浅的武学根基。丹青子见师傅久未收徒,只道是这小师弟身份特别,授教之时格外用心,不敢怠慢。既得名师指点,加上自己本就天资聪慧,短短一年时间,高凤麟进步神。袁成子见这小徒弟实是不出世的奇才,就在高凤麟入门的第二年,亲自传授他武学。而高凤麟并没有让袁成子失望,短短三年之间,就将三清观所有武学融会贯通,十六七岁的年纪,其武学修为竟不弱于大师兄莫正虚。全权衡利弊之后,袁成子决定将三清观镇派绝学《天罡宝典》传授与高凤麟,袁成子未曾向高凤麟说明这《天罡宝典》的由来,也没有向他说明,这宝典乃是三清观镇派之宝,高凤麟只当是师傅传授自己众多武功中的其实一门,依言修习,三年小成,五年大成。但这宝典却有个一处玄关始终未能冲破,这道玄关并非常年修行之下自然突破,而需要非常特定的条件下方能冲破最后玄关,达到水火相济,龙虎交会的境界。
袁成子修炼《天罡宝典》四十余载,始终不能冲破最后玄关,也算是他生平最大的遗憾。宝典名为天罡,自是为袁天罡所创,自从拜入药王孙思邈门下,袁天罡便就入了道门,他于道家周天功,内丹功有所悟,又修得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境界,晚年之后,将自己毕生所学与其所通读《道德经》中所悟,融为一体,创出《天罡宝典》这本奇书,此书为三清观镇派之宝,非掌教不能修习。莫正虚虽入门早,但无仙缘,无缘得授此书,高凤麟反而受到袁成子的青睐,有缘修炼,这其中的造化,自不足为外人道也,是以药王在为高凤麟把脉之时,依脉象所推,他定是修炼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