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系列之烽火大唐
Ω担獾乃先思椅业P摹!?br />
袁成子点头道:
“嗯,这次之事,想必保真贤弟也有所耳闻了,你回去先给他报个平安也好。”
高凤麟转言又道:
“可是,途中我们现种种安禄山要造反的迹象,该如何是好呢?”
“哎!天道无常,我大唐王朝在如今皇帝手中昌盛之极,但需知盛极必衰的道理,近来我夜观天象,现煞星兴起,帝星西落,想来是有大事要生。”袁成子幽幽的道。
“安禄山要造反,天下人人都知道,偏偏这糊涂皇帝不知晓,师傅您贵为大唐国师,难道不能劝谏皇帝么?”
袁成子呵呵笑道:
“原来你也认为为师这个国师的身份很高啊,其实不然,国师只是个虚职,空有其名罢了。”
高凤麟愤慨道:
“难道就任由安禄山起兵坐视不管么,到时候伤及的都是无辜的百姓而已。”
袁成子如慈父般看着高凤麟,听他刚才所言,心中甚是安慰,说道:
“麟儿你啊,平常虽然顽皮跳脱,但却天生一副慈悲心肠,很好很好,为师很是安慰,但是你要切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师傅教诲,麟儿谨记。”高凤麟恭敬的向袁成子行了一礼。
二人继续东行,这师徒二人,一个是天下七大宗师之,而另一个神功大成,其实力不亚于任何一位大宗师,二人内力均深厚无比,尤其高凤麟,自从《天罡宝典》冲破最后玄关之后,丹田之中内力源源不断,生生不息,似乎会涌出无穷无尽的能量,再加之身体内易筋伐髓,耳聪目明齿健鼻灵,山间行走之际,不知不觉触体内真气,脚力愈来愈快。
袁成子瞧徒弟脚下生风,便起了较量之心,笑道:
“麟儿,我们比一下脚力如何?”
高凤麟虽非争强好胜之人,但这神功大成,自己一直未能试出功效在哪里,听见师尊提出要比试一下脚力,童心大起,正好来印证印证神功的威力,顽皮的说了一声:
“师傅,你要瞧好咯,我可是要出全力的。”
袁成子道:
“妙极妙极。”
二人同时展开脚法,只见身形一晃,便出了二丈开外,路旁绿枝山岩极的向后移去,耳畔风声呼呼作响,不出片刻,就已翻过一个山头,三清观映入眼帘。
下山时间就更加快,只呼吸间,便就到了三清观外望客亭,二人都是同时到达,入得亭内,相互对视,都笑了起来。
那亭内有一小道在巡值,见有两人快的赶来,还道是哪位门客到访,待到近处时才现,竟然是掌教真人回来了,同行的居然是离观已久的高凤麟小师叔。这下可把这小道士乐坏了,一来掌教真人云游归来,是教内大事,二来许久未见的小师叔回来,三清观上下定又是一片嬉笑之声。
这小道士年龄约莫十六七岁,比高凤麟略小几岁,高凤麟在同辈当中年纪最小,甚至许多早入门的都比他要大,只是他是掌教的关门弟子,是以辈分上倒要高出其他人许多,但是他生性好动,又于这辈分高低之事并不计较,是以经常与观内其他小道士打成一片,这全观上下都与他相熟亲近。
小道士向袁成子跪叩行礼,又向高凤麟跪叩行礼,高凤麟见不得这等俗例,不得他跪下,就将他扶起来,说道:
“静清师侄,一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那静清小道见袁成子在旁边,不敢逾越了辈分,回道:
“多谢师叔挂念,静清很好。”袁成子始终是掌教,回观是大事,静清又道:
“掌教与师叔稍等,我去通知师傅和其他师叔伯,叫他们下山迎接。”
袁成子道:
“不用了,你继续在此轮值,我二人自己上山去就行了。”
静清依言留在望客亭继续巡值,袁成子和高凤麟径自往山上去了。此刻时间尚早,观中上下都在做早课,只有零星几人出入观内,有一弟子见袁成子归来,急忙向清虚宫报去,说是掌教和高凤麟回来了。莫正虚正带领着一众师弟、弟子们早课,听说师尊回来了,停下手中事宜,全部都出山门去迎接袁成子。
袁成子贵为天下七大宗师之,大唐国师,三清观掌教,其身份自然是尊享无比,再众多弟子当中,犹如仙人般存在,此刻袁成子云游归来,自然是倾三清观上下数百之众,全部出来迎接,声势之浩大,其他几大宗师,都尚有不及。
二人在众多弟子迎接下到了清虚宫,稍后袁成子传下法旨,所有人各司其职,各归其位。
第五回 剥极则复(八)()
【播报】关注「」,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陈金和平青云赵文心三人也闻训赶来,见高凤麟生龙活虎一般,不禁悲喜交加,又闻他因祸得福,练成神功,更是欣喜若狂。三人将高凤麟拉到一边,跟他详细打听这几日所生的事,不停的追问事如何因祸得福,练成了高深武功的,高凤麟自然也是描述如何被泡了三天药水,如何又吃了假死药,如何被师尊打通全身经脉涛涛不觉的讲着。
用过午膳之后,袁成子将高凤麟带到清虚宫后堂,堂中供奉着一个灵位,正是袁天罡,师徒二人都想袁天罡叩了三炷香。高凤麟将香插好之后,袁成子从桌子下面的地上,取出一块薄砖,砖下竟是一个暗格,袁成子从暗格中缓缓取出一个锦盒,这锦盒红布金丝,华贵逼人,一眼看去就知道不是民间之物,锦盒用一个小金锁锁着,不知里面藏着是什么。
袁成子双手捧着锦盒,向袁天罡灵位又拜了三拜,转身对高凤麟说:
“麟儿,你可知道这里面是什么?”
高凤麟摇了摇头,袁成子继续说道:
“这里面的东西,从今天开始,交由你来保管。”
高凤麟问道:
“师尊,这锦盒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为何要我来保管?”
袁成子瞧了高凤麟一眼,才慢慢道了两字:“天书”
高凤麟闻声色变:
“什么,这里面是天书?”
“没错,正是江湖中传闻的《天书》。”
“师尊,这《天书》里所记载的,是什么内容啊?”
“这天书能知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书有如此神奇?”高凤麟忍不住自己的好奇之心。
“没错,这《天书》确实这般神奇,正因如此,这本书也成为江湖中人人都想得到的异宝。”袁成子说道。
“既然是这样的异宝,那应当留存在观内才安全啊,天下谁敢在三清观找麻烦啊,为何要我保管呢?”
袁成子道:
“如今你练成《天罡宝典》,自然便就是这《天书》的守护人。”
高凤麟诧道:
“师尊的意思,莫非这《天书》与天罡祖师有莫大的关联?”
“正是。”袁成子将这天书的来历缓缓道来。
“当年太宗皇帝在世之时,命天罡祖师和当时另一名奇人异世李淳风共同推算大唐的国运,那李淳风天纵奇材,推演之术出神入化,不在天罡祖师之下,二人背对着背,各自占卜推演,一人画图,一人写谶语,这一推算起来便一不可收拾,直到后来祖师觉得此举泄露天机,恐遭天谴,便就没有再推下去。后来太宗皇帝看过之后,直叹此为‘天书’,对祖师与李淳风二人大加赞赏,后来天罡祖师劝谏太宗皇帝,此书泄露天机太多,如果公诸于世,恐对大唐国运不利,是故,便将此书封存于三清观,后世之人不得阅览。后来这《天书》还是泄露出去,流传于江湖。这些年来,虽不乏有明求暗盗者,但《天书》始终无恙。天罡祖师曾有传下训示,能练成《天罡宝典》者,定能护《天书》之周全,如今你练成宝典,这《天书》理应由你看护。”
高凤麟始终觉得这事不宜操之过急,况且三清观乃天下道教玄门之正宗,袁成子贵为中原七大宗师之,若将《天书》交给自己保管,无异于弃美玉而抱顽石矣,甚为不妥。
袁成子又道:
“如今天下之人都知道《天书》藏于三清观之内,三清观早已成了众矢之的,假如你携书而走,即便有人来讨书,也叫他竹篮打水,一场空。”
高凤麟奇道:
“师尊,普天之下,还有谁能跟您讨书,您却不能拒之的?”
“当年太宗皇帝曾传下口谕,不准后人阅览《天书》,皇室宗亲自然不会跟为师讨书为难,但是后世之中,总有不肖子孙将先祖教训忘于脑后,企图一览《天书》究竟。当年武周代唐,圣神武皇帝就曾贲临三清观,借阅《天书》,天罡祖师不便违拗圣意,好在武皇帝阅完当即归还,自那以后,《天书》便封存至今,这锦盒和金锁便是武皇帝所赐。”
“那如果再有皇室宗亲跟师尊要《天书》,那如何是好?”
袁成子淡淡一笑,说道:
“倘若《天书》不在三清观,任他掘地三尺又如何。”
袁成子以仙师遗训,事关三清观安危等为由,将锦盒交由高凤麟保管,高凤麟虽极不情愿,但师命难违,终究还是接受了这份差事。
如此,高凤麟与平青云等人在三清观又小住了三日,打算第四日用过早膳后就准备启程,先去洛阳,再回徐州。众人正自吃着,却听山下来报,广平王拜山。
原来袁成子云游之极,广平王就曾多次到三清观寻访袁成子下落,广平王李俶自幼好学,最为崇尚老庄,经常与人讲经论道,袁成子既为大唐国师,掌管三清观,李俶自然会经常向袁成子请教,长此以往,二人既为君臣,又似师徒。
高凤麟在三清观学艺之时,广平王就经常到访,二人虽一人问道,一人练武,但一个作为袁成子的座上宾,一个是关门爱徒,时间一长,两人便就熟识了,李俶年长高凤麟几岁,二人经常以兄弟相称。当初广平王都是以学生身份向袁成子问道,高凤麟一直不知他是当今皇帝之孙,受封广平王。
依照君臣之礼,三清观上下全都出了山门去迎接广平王,当高凤麟见到广平王那一刻,顿时觉得一道晴天霹雳劈了下来。
当初高凤麟在观内,见广平王李俶每年总会来小住一段时间,短则月余,长则半年,二人闲暇之余,免不了比武切磋,每次都是李俶败下阵来,是以后来,高凤麟想要与之比武,李俶都避而远之,而后几年,李俶便来的少了。如今他以广平王身份降临三清观,高凤麟瞧内心还是有点心惊胆战的。
李俶只带了五十名随行亲兵,他携长子和四名近身侍卫上了山,其余几人山下等待,李俶受了众人的跪拜之后,叫各人退下,袁成子也只留高凤麟,莫正虚二人进了内堂招待李俶。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第五回 剥极则复(九)()
广平王李俶,年约三十,锦衣玉带,风目剑眉,神情冷峻,身后跟随的儿子约莫十一二岁,面相跟他父亲有五分相似,表情也是颇为冷峻,只是稚嫩之气未脱。?进到内堂之后,一改亲王身份,对袁成子恭敬行了一礼,并称其为“老师”。袁成子近一年来出门云游,李俶几次前来都不得见,此次听说袁成子归来,便迫不及待从长安城赶来看望。见身旁除了大弟子莫正虚之外,老师的关门小弟子高凤麟也在,便说道:
“许久不见,凤麟小弟可还识得我啊?”
高凤麟大为尴尬,向李俶行了一礼,说道:
“王爷厚待,还记得草民的名字,以前不知王爷身份,多有冒犯,还望王爷海涵。”
李俶原本冷峻的表情,瞪了高凤麟一眼,突然放声笑了出来:
“凤麟小弟怎地如此拘谨,完全不像当初我在三清观时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啊。”
高凤麟听见这话,也是倒吸一口凉气,不敢起身来:
“王爷说笑了,草民年幼无知,以前冲撞了王爷,还请王爷恕罪。”
李俶与袁成子对望一眼,二人相视一笑,袁成子对高凤麟道:
“麟儿你不必紧张,广平王宇量深广,度量宏远,哪里会与你计较以前诸般儿戏,你快起来罢。”高凤麟仍不敢起身,直到李俶亲自要他起来说话,他才肯起身来。
高凤麟起身后便就站在袁成子身后,没有吱声了。李俶转而对袁成子说道:
“老师云游一年,身体可还安好?”
袁成子道:
“王爷惦记了,贫道这把老骨头还算中用。”
几人在内堂都是说一些琐碎之事不是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