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系列之烽火大唐
果然就听贺东说道:
“我突厥名大可不提,汉名贺东来,十几年前曾在长安有幸目睹通微真人一显神技。”
高凤麟又问:
“不知尊驾是何门派?”
贺东来冷冷的道:
“小门小派,不足挂齿。”
见对方还是有所隐瞒,不肯透露自己的师承来历,高凤麟料得今天不肯善罢甘休,说道:
“即是如此,晚辈斗胆,不知道尊驾今日可否化干戈为玉帛,免了这场无谓的争斗。”
“今日是为正事而来,岂能因小节坏了大事。”
对方如此一说,高凤麟心下就明了了,看来还是免不了一场恶斗。又听贺东来说道:
“孟齐云败于你手即退出江湖,我自恃并非什么正人君子,但如他般一言九鼎,也并非做不到,你只要赢了我,就可带这位姑娘离开此地,如何?”
高凤麟心念电转,暗忖:“此间对方人多势众,我虽能以一敌众,但阿依慕姑娘就未必能敌得了对方人多,此人不显山不露水,根本看不出他武功到了何种程度,想来必是极高,若要赢他,实是无十分的把握,但如果不这么办,只消他一人牵制住我,阿依慕姑娘岂能敌得了对方那么多人,不如就依了他,自己全力以赴,尚还有几分胜算。”主意既定,当即答应:
“好,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众人见二人约定,均退散开来,一人在上,一人在下,四目相视,二人虽还未交手,但是四周空气忽地变的凝固起来,自二人身上出来的气势,直将其他人压的喘不过气来。
高凤麟双手抬起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最终将双手置于丹田之前,丹田中暗自运气,双手交叉,右手自左手下方向前翻了过去,左手以相反动作平摊至胸前,这起手式,正是三清观不传之秘“阴阳冲和掌”,高凤麟凝立不动,体内真气鼓荡,衣衫猎猎作响。
贺东来见高凤麟真气充盈饱满,绵绵无休,心下哪敢大意,双手至丹田处提起上来,双手打了个交叉,一手在前,一手在后,喝到:
“我来领教三清观高招。”声音之大,震耳欲聋,这喊声中夹了三分内力,几名内力修为较差之人差点晕厥过去,只见贺东来双掌前后一齐平推,脚下碎步急踏,只一眨眼,便从楼下大门旁边的木桌冲到了楼梯之上。一出手就使出了自己的看家绝学“焚炎烈焰掌”。高凤麟只觉得对方人未到,一股热浪迎面袭来,竟将自己的呼吸打乱。高手过招,一呼吸,一眨眼都是时机,高凤麟呼吸紊乱这一细微变化自然逃不过贺东来的眼睛,如此破绽,哪里肯放过,大喝一声,“焚炎烈焰掌”使将出来,一招“火云如烧”,直逼向高凤麟面门,如此高凤麟被对方抢了半分先机,见对方烈掌拍来,不敢托大,将双手注满了真气,后退一步,左手画了半圆,右手从胸前推出,与对方右掌硬对了一掌。
因那一呼吸紊乱,以至于后续之力未能续上,是以这一对掌,贺东来稍胜半筹,贺东来出掌三分力,对掌之后,又加了五分力道,高凤麟未能续力加上,又被逼退了半步。
贺东来不依不饶,大步踏了上去,双手从两侧腰间推了出去,又是一声怒喝,双掌上弥漫着炎热的热气,直打向高凤麟丹田小腹。高凤麟吃了一惊,这两掌威力甚是惊人,不敢分心,宁神守住中门,一招“清静为正”,双手在身前舞了一个掌花,双掌也迎了上去,这四掌对接,啪啪两声巨响,空气似乎像是要爆炸了一般,真气四射,热浪喷涌而出,直将楼下之人逼退了一步,二人内力之深厚,真气之精纯,真叫人匪夷所思。
高凤麟被对方震的向后退了两步,但是后方已无空间,背部直靠着后面一扇木门,将木门挤压成碎片。贺东来也被高凤麟双掌击的后退两步,落在楼梯之上,只是那楼梯木板不堪重压,竟给踏裂开了,贺东来只得向下退一步,踏在下一阶木板之上,奈何这下一阶木板又被塌裂,贺东来再往下去,如此裂开了四道梯板,贺东来才得一站稳。
这两次对掌,只在一瞬间,众人都没看清生何事,就听见“噼啪”木板断裂之声。高凤麟运气走了一遍周身要穴,将刚才掌力中的余劲化解去,神情甚是严肃,这人是他所遇之人中武功修为最为高强之人,别看为人冰冷如霜,但是所修炼的掌法专横霸道,炙热非常,实是令人头疼不已。
见对方如此凶猛彪悍,与刚才说话的时候判若两人,高凤麟彻底收回大意,双掌平摊胸前,使出刚才没能使出的“阴阳冲和掌”来。这掌法一旦使将出来,绵绵不绝,犹如长江大河,生生不息。一招“绵绵若存”和“用之不勤”将双掌推出,直取贺东来中路,高凤麟居高临下,度更快,贺东来处在下方防守甚是吃亏,不得不向后退去,跟着“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诸般招式纷纷席卷过去,分取贺东来手足十二经脉和中门奇经八脉,贺东来护住身体要害要紧,只得回手防他,但觉得高凤麟似乎有千只万只手一般,诸般掌法一起拍来,令人窒息难喘,顿觉压迫感陡升。
第七回 不辞而别(八)()
这七招掌法,每贺东来见这掌法实是高深莫测,其中诸般变化一时也摸不透,只能且战且退,从楼梯之上一路被逼了下来,每踏一步,足下梯板尽数开裂。待得落地之后,又后退了两步。心下暗想不能在如此往后退了,岂能一味的被压制,第三步右脚着地,往地面猛跺了一脚,借着力从地起,大喝一声,左手画圆,将高凤麟拍向右腰处那一掌移了边去,右掌运气,手掌之处立即就如罩了一层热气一般通红的,一招“南天火云”,右手从右上方劈头盖脸般砸向高凤麟。
掌未到,热气先到,这热浪迎面扑来,又似刚才般差点压的自己呼吸紊乱,高凤麟屏住呼吸,右掌迎了上去,身体向左转了半圈,将这一掌拨了开去。左手从左下方拍出一掌,贺东来同样予以还击,左手下摆,趁着一掌招式还未使老,半路将其截断,如此这一掌威力立刻就减了大半。
双方如此你来我往,急攻急退,客店之内激荡着满屋的真气,热浪不时的向周围之人扑去,引的众人不断远离二人战圈。忽地高凤麟踏上一条长凳,冲天飞起,居高临下,双掌齐出,一招“将取天下”,迎着贺东来头顶“百会穴”拍去。这一招气势恢宏,绕是贺东来临敌经验之丰富,也被这招气势所镇住,不得已往后退了两步。高凤麟见对方后退拉出空隙,哪里肯让对方有隙还招,左脚踏步上前,双掌变招为“大巧若拙”,取他中门要穴。
此时对方气势凌人,贺东来经验老道,瞧出这时并不是与他针锋硬拼之时,双手交叉放于胸前,双肘向前提了上去,分别顶住了攻来的左右两掌。高凤麟出掌无果,贺东来撤肘回来趁机良机,双掌上扬,右掌向上拍去,欲去拍他下颚,高凤麟头部后仰,退了半步,向左跃到一张木桌之上。贺东来紧随其后,也是纵身跃起,双脚连环踢向高凤麟小腹,高凤麟出掌连环还击,这连环踢度极快,每一踢都只差那么半寸就踢中自己丹田,高凤麟还道他掌法精湛,没想到腿法也是如此了得,险些吃了暗亏。
贺东来一番连环踢,也落在了木桌之上,二人于掌法之上又较量起来。初始之时,贺东来还能稍占上风,但是两人又斗了七八十招后,高凤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渐渐的二人有进有退,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贺东来掌法专横霸道,掌力刚猛,而高凤麟所使的“阴阳冲和掌法”乃道家密学,讲究天人合一上善若水的境界,初时高凤麟应对这刚烈的掌法时颇为难适应,但道家有云: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这“阴阳冲和掌”正是道家思想之印证,是以二人拆招愈久,高凤麟于掌法中的以拙胜巧,以柔至刚,以曲克直等诸般奥妙领悟的更深。如此,二人斗了一百招开外时,高凤麟掌法愈加的灵动飘逸,轻松写意,完全看不出面临大敌的模样。贺东来自诩内力精湛,鲜有敌手,但是如此与高凤麟激斗了一百余招后,内力损耗不小,可是他观高凤麟神态自若,完全没有消耗多少内力的样子,而且更令人称惊叹的是,别人内力愈来愈消耗多了,于拳脚上的反应和度会越来越慢,可高凤麟却完全相反,只觉得他体内内力源源不断,生生不息无穷无尽一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人又在客店内游斗了七十多招,贺东来觉得呼吸紊乱,渐感内力不支,心想:“如此和对方硬斗下去,三百招之内,自己非得内力枯竭而死。”但是此刻高凤麟出招行云流水,连绵不绝,如长江大河一般,如此贺东来又与之拆了十余招。突然贺东来双眼精光猛射,大喝一声,一道强劲掌力透过右掌拍向高凤麟,高凤麟闻声色变,瞧出这一掌非同小可,集全身力量于一掌,迎了上去,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双掌相击,顿时两股内力相交,各自内力都源源不断的向右手掌心输去,如此二人竟变成了比拼内力。
贺东来自忖内力已然不支,偏偏此刻二人比拼起内力来了,心中兀自焦急着。倘若自己先撤掌,对方不知,内力仍然侵袭过来,自己非得死于对方掌下,就算侥幸不死,也是重伤在身,不得而治。但是自己又不能开口请求对方撤掌,这样岂非太无颜面。
这一幕比拼内力高凤麟亦是始料未及,初始还以为是他贺东来自恃内功高强,想要与他比拼比拼,但是此时却现对方内力之中毫无刚才掌法那般遒劲有力,而且也现对方后续蓄力不足,如此若再耗他半个时辰,贺东来怕是要油尽灯枯了。
高凤麟本想要双方撤掌罢斗,但随即又想到此间形势复杂,他们是来擒阿依慕以此来要挟霍加,兹事体大,便不敢再做此要求。果然,过了两刻钟后,高凤麟觉贺东来嘴唇白,虚汗直流,内力也已然消耗殆尽,趁此时机,激起一股内力于掌心处,大喝一声,向贺东来力过去,贺东来毫无内力可抵抗,只听双掌相击出一声闷响,贺东来向后飞了过去,身体已经失去平衡,眼见就要跌倒在地了,贺东来使出最后一丝内力,勉强将自己身体控制住,不至跌倒。
众人见突状况,都朝贺东来看去见他脸色苍白,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明眼人都瞧出高凤麟胜他一筹,都在等他如何交代。贺东来落地后急忙运气调理内息,一时间还无法开口说话,高凤麟抢先说道:
“尊驾承让了。”
贺东来又调理了片刻,终于能够开口说话了,说道:
“三清观果然人才辈出,我今日输的心服口服。”怒目瞪视着高凤麟,适才高凤麟激起的一股内力已经将贺东来震的内伤不轻,又过了小片刻,贺东来说道:
“你们走吧。”
见贺东来仍是不动,高凤麟知道他此刻正忙于调理内伤,几个身形来到楼上,阿依慕正贴在楼上房门墙角处,见高凤麟上了楼来,从墙角走了出来,高凤麟道:
“我们走吧。”
阿依慕点了点头,随高凤麟出了客店。
第八回 指腹为婚(一)()
第八回指腹为婚
怀阳镇往东过了洛河,再不远就是黄河,渡过黄河便就是河东蒲州城。≧这蒲州城有一处人家,家主姓张名晓,开元二十一年中进士,后位居监察御史,杨国忠当政时因与其不和,被罢官还乡。
张晓膝下有三子一女,长子、次子与长女均已成婚,各自安家,唯独幼子,尚未娶亲,但早年曾与好友指腹为婚。只是这婚配一直没有完婚,追其缘故,乃是张晓对这幼子自小宠爱,使的他这小儿子自小生的比别人叛逆的多,每次张晓催其早点完婚,他总道这未婚的妻子,不知其貌,不明其德,不愿成亲。
张晓这幼子名宣,字子俊,年纪今年正好二十整,见这小儿子如今已二十岁,却一直没有娶亲,家中高堂二老都兀自焦急着。奈何这张宣从小博览群书,生的伶牙俐齿,每次父母二人的说教均被他反说教回去,急的二老是热锅上的蚂蚁,茶饭无心,坐立不定。要知道那与他指腹为婚的小姐今年也正自二十岁了,莫说这大户小姐了,就算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子,二十岁也早就过了婚配的年龄了,张宣这一拖再拖,叫二老对好友心中惭愧难当。
这一日张宣在蒲州城内游荡,中午时分腹中饥饿,就进了一家酒楼,点了三两个小菜和一壶小酒,不一会,外边就来了七个人,个个都是书生模样打扮,一同围在了张宣那一桌上,原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