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字剑经
。
除了师父谭真智,魏金虎再山上最怕的可能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应长天,另一个便是公孙正。
此时公孙正刚说完,那魏金虎本能的缩了缩头。
又听应长天对贺冲云道:“师父,我与小师弟曾在风陵渡会过沈渊,说来惭愧,当时弟子莽撞,亦是未分得青红皂白,与他生了误会。这位沈少侠虽然嘴上不饶人,行事有些乖张,但他路见不平,即能拔刀相助,绝非他们口中所说的魔头!”
贺冲云点点头,对魏金虎道:“师侄,你先退下。”
“可是,师叔!”
魏金虎不服,大声喊道:“我这右手被那小魔头一剑废掉,师叔身为华山掌门,不为华山弟子做主,却为外人说话,莫非是因为我魏金虎是镇岳宫的,便入不得师叔法眼了么?”
“魏金虎,你放肆!”
季无涯早就忍不住,指着魏金虎的鼻子大骂,“狼心狗肺的东西,早知道就应该饿着你!”
“无涯,住口!”
贺冲云皱了皱眉,对钟不负道:“让钟大侠见笑了,不过我这师侄说得也有些道理,毕竟沈渊断了他四指,不如请钟大侠从中斡旋,使他来向我师侄赔不是。”
钟不负冷笑一声,道:“贺掌门,我敬你德高望重,也知你华山派真武镇岳两脉素来不合,你这掌门也的确为难!”
贺冲云讪讪一笑。
钟不负继续说道:“可是,叫我义弟来向这厮赔罪,那是万万不能!倘若不是他欲杀我义弟,我这义弟也未必会伤他!何况我义弟早已手下留情,若是发了狠,岂能容他眼下还能站在此处乱吠!”
贺冲云知道钟不负所言尽是实话,就连季无涯也不是沈渊的对手,这魏金虎能活到现在,还真的是沈渊手下留了情。
看向魏金虎,道:“师侄,平白无故而妄动杀念,已是犯了戒,按理说当逐你出师门,念你因此受了罪过,而你师父又是掌管戒律的长老,他也不曾说些什么,这便是给了你改过的机会,莫要辜负你师父一番苦心。”
“原来贺掌门心中明镜!方才是钟某无礼,还望贺掌门海涵!”
钟不负心想:“贺冲云前辈方才那些叫义弟赔罪的话,原是说给那厮听得,惹得我当面道出实情,也好叫那魏金虎知难而退!”
魏金虎暗中腹诽:“屁的苦心!无非是跟沈渊有仇,跟公冶和有仇!见我丢了他的脸,败在了仇人手中,故意留着我出气罢了!”
可嘴上却不敢这么明说,毕竟他还是镇岳宫的人,倘若叛到了真武宫,那他便真的在这华山派中混不下去了。只是此刻他心中有气,也不说话,只低着头暗暗发恼。
贺冲云见状,回过头来对钟不负道:“方才听钟大侠称沈渊为义弟,不想独来独往的黄河侠盗亦会与人结为异姓兄弟,可喜可贺!”
钟不负拱手:“谢过贺掌门,我二人意气相投结为兄弟,亦是钟某之幸!”
“既然如此,不知可否请沈渊前来一见?”
贺冲云叹息一声,“说起来,我华山派与他渊源颇深,论起辈分来,他还是贫道的师侄,此次所谓的‘屠魔大会’,公冶师弟凶多吉少,我知他必然会来。”
钟不负往后撤了一步,心里警惕起来,脸上却是不动声色,道:“明人不说暗话,此前我二人一同替朝廷出了些力,去了趟大漠,亦有月余未曾回中原,故而并不知什么屠魔大会。几日前,自红盐池分别,便再未相见,到此处与诸位相见,亦是巧合。”
贺冲云又问:“那可知沈渊师侄去了何处?”
钟不负故作思索,道:“当是回了京城,说是要接他爹娘牌位回永平。”
贺冲云知道钟不负定然不会与他透露关于沈渊任何消息,故而也不作他想,让荀伯骥带着其他弟子还有魏金虎出了客栈,又叫他们在外等候片刻,拉着钟不负低声说道:“若是见到沈渊,切记要与他说,想要救公冶师弟,万不可冲动莽撞!”
说着话,贺冲云用力的按了按钟不负的手腕。
瞧着眼前这位长者,面容凝重,钟不负忍不住问道:“这屠魔大会,可有什么隐情?”
贺冲云左右瞧了瞧,道:“此次大会,目的不单是为了杀公冶师弟,而是召集武林各派,借此良机选出武林盟主,再拿公冶和的人头立威,或者还有别的目的!”
钟不负眼角一跳,道:“前辈是说崆峒派掌派骆飞云?”
贺冲云摇了摇头。
钟不负又问:“莫非是峨眉派掌门青云子?”
贺冲云道:“我亦不知,只怕他们二人亦是蒙在鼓里。”
“什么?”
钟不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贺冲云点点头,一脸凝重道:“江湖太平静了,有人耐不住性子,想要掀起些风浪,但是谁在背后推手,却是无人可知。”
“玄虚道长的意思是说,这背后的推手不是峨眉、崆峒两派中的任何一个?”
沈渊惊异无比,实在想不出这江湖上到底有谁会有这么大的能量!
玄虚叹息一声,道:“这也是为何我非要当着各派,替公冶兄争个活路,除了要救他,亦是想以我自己为饵,引着推手出来!”
妙常道人叫道童给二人分别倒了茶,自己则默不作声,在一旁借着灯火翻阅着书籍,沈渊扫了一眼,书皮上六个字《忠义水浒全传》。
又听沈渊问道:“前辈是想亲自去争这个武林盟主,到时便可名正言顺的救出我师父,同时引出这背后之人!”
玄虚道长点点头,端起茶来,道:“我总觉得,若是叫此人得逞,恐会江湖纷乱,再起争端啊!”
skbshge
第122章 当年秘闻()
“明日寒食,寒食一过便是清明的头一天。”
玄虚道长捻着胡子,“这两日过后,就是屠魔大会,想来这两日各门各派也该陆续而至。沈渊小友,明日改容换面之后,劳你山上山下去打探一番,看看都有哪些门派到了,可有甚么异常之处。”
沈渊应了下来,道:“晚辈义不容辞,如此也好方便我打探我师父关押之处。”
说罢,只见他微微沉思,随即问道:“晚辈有个疑问,不知当不当讲。”
玄虚笑道:“你是想问老道我从何得知这些消息么?”
沈渊脸色稍稍发烫,点头道:“正是,还请道长解惑。”
玄虚慢慢道来:“公冶道兄失手被擒时,青云子与骆飞云曾与贺冲云去信,他二人之意,原本是想将公冶和送回华山,毕竟公冶道兄曾是华山中人。贺冲云回信与青云子二人,望二人暂为收留公冶和几日,待他安抚好谭道友,再来接人。只是未过几日,贺冲云、我还有各门各派便接到了‘屠魔大会’的请柬。”
沈渊疑道:“这岂不是出尔反尔?再者,那谭真智又不是华山掌门,怎的贺冲云这老道就做不得主,非要看那姓谭的老贼。。。。。。看他的脸色?到底华山派谁是掌门!”
沈渊越说越气,以致失了礼。
好在玄虚道长并不在意,而是继续说道:“谭真智这老头年岁比我还大上几岁,可是脾气执拗顽固,与公冶道兄结了几十年的仇怨,贺掌门夹在当中,自有他的难处。
冲云道兄知道我与公冶道兄交情深厚,特命他的六弟子冯仕轩,小弟子季无涯来武当山传信,随即马不停蹄,又赶至崆峒暗暗打探消息。而此举也不敢叫谭真智道友知晓,生怕他从中作梗。”
“他这掌门做的,真是前无古人!”
沈渊越想越气,倘若贺冲云但凡果断一些,不必看那姓谭的老贼脸色,他师父也不至于落得眼下这般境地。
玄虚道:“谭真智这老道近年来与朝廷中人走动频繁,镇岳宫的势头正盛,冲云道兄为了一派和睦,也是不得不多多忍让。”
“啧啧啧,”
一旁默不作声的妙常道长一手捧着书,斜靠在凭几之上,摇头笑道:“窝囊,太窝囊了!”
沈渊一愣,看向妙常道长,不知他说的是谁。
妙常见二人不说话了,忙道:“我说的是这书中的豹子头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居然这般窝囊!”
玄虚笑道:“读你的书去!”
那妙常道长嘿嘿一笑,再不作声。
沈渊心里笑道:“这妙常道长也是个有意思的人,方才分明就是在指桑骂槐,还非要说成是那书中人物。”
玄虚接着说道:“这为难的掌门何止是贺冲云一个?青云子与骆飞云亦是如此。后来打探清楚,原来是峨眉四老与崆峒派的神拳堂、奕剑堂、大醉堂、奇兵堂、追魂堂联合起来,给两位掌门施压,有的说与公冶道兄是不共戴天的仇,亦有的说是为了替天行道!”
沈渊闻言,神色凝重,他知道两派联合架空掌门,这其中必有蹊跷,绝不简单。
于是问道:“玄虚道长,崆峒派一共八个堂口,一下站出来五个,这其中定是有个带头的,不知是哪一堂?”
玄虚摇头,也觉得不可思议道:“说出来,怕是你也不信,竟然是那神拳堂的岳化龙,他那个夯货,哪有这份本事,能说服其他几堂,定是有人在背后出谋划策!”
“您是说,这出谋划策之人,便是这背后推手?”
沈渊眼睛一亮,“只要找出此人,便能知道他的最终是何目的!”
玄虚道长只是点了点头,道:“峨眉四老与公冶道兄有仇,可谓水火不容,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以公冶道兄为饵,三言两语便能将这四人拉拢;至于崆峒派那几堂,我只知道追魂堂白无影的师父是死在了公冶道兄的剑下,其余几个堂口,我却不知到底与公冶道兄有甚么过节。”
“那为何夺命堂黑无踪却没参与进来?他们不是夫妇么?”
“这个贫道就不得而知了。”
玄虚道长饮了茶后,放下茶盏。
又听沈渊问道:“这武林盟主,到底有甚么好处,竟引得各路人马趋之若鹜?”
玄虚笑了笑:“自然是有好处,还是大好处!不过有人看不透,有人看得透却装作糊涂,有人能看透却不想看透。”
沈渊有些不明白。
这时妙常道长放下书,凑了过来,说道:“武林盟主,天下第一!持盟主令可号令群雄,一呼百应,唯我独尊!小友你说,这威不威风?”
沈渊道:“威风倒是威风,再我看来屁用没有!想要号令群雄,唯我独尊,若真有这本事,怎么不去做皇帝?再者说来,盟主令愿意听便听,不愿意听我便不听,甚么武林盟主、甚么天下第一,尽是虚名耳!我看这些憋着劲儿想要这名号的人,都是吃饱了撑的。”
玄虚笑道:“小友看得透。”
紧接着玄虚道长话锋一转,道:“不过,这武林盟主并非如今才有,而是这盟主之位已然空了百余年,而那盟主令也一直保存在峨眉派,而老道我说的大好处,亦非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沈渊哪里知道这些,问道:“哦?那是甚么?”
玄虚抚须轻笑,道:“这就说来话长了,左右现在无事,老朽便与你说说。不知你可听说过从前有这么几句话,‘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沈渊闻言顿时只觉壮志满怀,豪气丛生!
对那些武林先辈惊佩不已,这短短几句,字字透着傲视群雄,睥睨天下的气概!
从这字里行间之中,沈渊细细体会着当年的风起云涌,定然是英雄辈出,风采夺目,不禁神往。
沈渊回过神来,不禁问道:“道长,宝刀屠龙晚辈听得明白,只是这倚天,又是何物?”
玄虚道:“倚天,是柄宝剑!传说宋末时,襄阳城被蒙古铁骑攻破之前,黄帮主与郭大侠将神雕大侠杨过的佩剑玄铁重剑融了,又加入西方精金,锻造出一柄宝剑,一柄宝刀,并在内中分别藏了当时的神功《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以及岳武穆的兵法奇书《武穆遗书》。剑,便是倚天剑;刀,便是屠龙刀,刀剑锋锐至极,断金切玉时连声也不响一下,可谓天下无匹!”
沈渊大奇,忙问道:“那后来这两把神兵又流落何处?”
“铸成宝剑宝刀之后,这倚天剑便一直在郭大侠的二女儿,郭襄女侠的身边,而屠龙刀则在襄阳城破之后,流落到江湖之中。据说当时黄帮主与郭大侠殉城之后,没多久大宋便亡了,后来郭襄女侠带着倚天剑在峨眉山出家立派,更是散出这几句话来,亦是期望屠龙宝刀能够得遇明主,肩负起抗元大业,光复汉人江山!”
“后来呢?”
“后来,不想屠龙刀、倚天剑竟是成了江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