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童成神记






    魔芋处理成魔芋粉,并制作成魔芋豆腐等食品,目前已在部落里推广开了。部落中人对于这种吃食,还是挺感兴趣的。关键是魔芋、魔芋粉这些东西好保存又易得,所以,没事的时候,部落中人都爱去赤水河边,采挖点魔芋放在家里。

    赤水部落中人并不贪婪,没有将那片芦苇杆魔芋根全部采挖完,而是有计划的采挖。魔芋的确好保存,但放得久了,也是会坏的。所以,即便每家都会采挖一些放着,制成干魔芋片或者魔芋粉放着,也不会大量的开采。除非冬季来临之前,吃食不够,才会大规模的开采。

    “给。”阿禹将烤好的一只野鸡,撕下鸡翅膀递给了沐童。

    沐童接过来咬了一口:麻辣鲜香脆,佐料十足的烤鸡,太好吃了。

    来这片山谷,是因为这里距离部落不太远,而且从小强拍摄回来的图片看,有好几种疑似能吃的植物。所以,沐童才决定来这边。

    小强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好,这片山谷也没有让沐童失望。除了找到与葱姜蒜相似的本土特产外,还找到了另几种可以用来当作调料的芳香植物,针对其特点,沐童也分别用自己熟悉的名字,命名为:孜然、**、八角、咖喱、薄荷。

    收获了几把芹菜,沐童又发现了一种好玩的果子与树。

    果子是外壳硬、有柚子般大小的果子。用小刀戳开一个洞,便能看见里面满满的汁液。这种汁液十分粘稠且甜,带有蜂蜜般的清香味,可以直接拿来当成糖浆吃,也可以用来熬煮后制成红糖。有了红糖,再精炼出白糖的可能就大多了。

    有了糖,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在部落里推广做果酱了。

    这种果子被沐童命名为甜心果。

    树是一种有十几米高的树,它好玩就好玩在叶子能吃。这种叶子的成分,竟然完全与面粉一样。它呈不规则的圆形,叶片比一般叶片要厚实一些,整张叶片摘下来,可以当作饺子皮或者抄手皮用。老点的叶子更厚实一些,当饺子皮;嫩点的叶子薄一些,当抄手皮正合适。

    对此,沐童并不感到惊奇,她已经见识过了酱油果、醋果、油果,再来个饺子皮树,也不用大惊小怪的。

    只是,给这种树的命名难坏了沐童:是叫饺子皮树?还是叫抄手皮树?关键这两种面皮这树都有,叫哪一种都不合适。就在沐童为命名苦恼的时候,穿越后的第一场雨,轰隆隆的落下来了。

    沐童忙着鉴定各种植物的时候,阿禹就在一边警戒。

    沐童收获满满,阿禹的收获也不错。就在沐童为命名而苦恼的时候,阿禹已经收获了两条长七米多的大蛇、一只重约600多斤的野猪类生物。

    当然,阿禹知道沐童有专门储存东西的地方,打到猎物后,赶紧让沐童收了起来。沐童也没推辞,这些带着血腥的猎物不收起来,恐怕会引来更多的野兽。

    看到沐童挥挥手就收走了猎物,阿禹眼都没眨一下。他不是土包子了,私下里,他偷偷的找身体内的另一个存在交流过,知道这是作为神使的独特手段,物品放在神使专门存放东西的地方,别的人是永远也偷不走的。

    当然,他不知道,沈凯没和他说老实话。

    沈凯自从来到了慧熊大陆后,夜里和沐童也曾沟通过,知道了以前沐童不愿意结婚的想法,也知道了沐童现在的处境。

    沈凯是欢喜的,原来他的童不愿意结婚不是不爱他,而是不能承受失去他的痛。这怎能让他不欢喜?修不修真的,他真不在乎。要是早知道沐童的想法,他俩又何必兜兜转转,承受了那么多的磨难?

    好在,他俩现在在一起了,也成了真正的夫妻。咳,要是中间没有这个阿禹夹着,就更完美了。

    看在阿禹成全了他俩的面上,沈凯对于阿禹与他的私下交流还是很愿意的。毕竟,有些东西让阿禹知道,才能更好的保护沐童。沐童虽说有不少的底牌,但人生处处都有意外,身边的人还是越强越好。

    因为与阿禹几乎是朝夕相处,阿禹对于沐童的心沈凯还是知道的。虽说心里有时酸得冒泡,但他也没办法。他没法掌控这具身体的全部控制权,只有牢牢把握住晚上的‘就寝’权。

    至于白天,有着丰富丛林经验的阿禹,则会是沐童最好的第一重防御保护。

    为此,沈凯还让沐童,专门教了阿禹怎么制作弓箭与射击的技巧。当然,弓箭与射击术阿禹也没有瞒着部落中人,等他学会后,也全部无私的教会了部落中人。

    这让酋长与巫师又高兴了好一阵:神使大人出品,果然不凡,这弓箭的威力比石矛可大多了,而且两者能很好的互补,一个远攻一个近战。神使大人威武!

    阿禹的悟性很强,射击技术也很高。两条大蛇与野猪,远远的被他发现了,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被他用箭射死了。

    夏季的雨,来得急又快。沐童两人收好采集的物品与打到的猎物,匆匆的跑进了这个小山洞——这还是他们之前发现的,现在派上用场了。

    进了山洞,阿禹忙着升火烤两人被打湿的衣物。烤干后又向沐童讨了两只前一阵打到的野鸡,收拾干净烤了起来。

    他们进山也有半天时间了,按照沐童一日三餐的标准,也该准备午饭了。

    阿禹忙着烤野鸡,沐童偏着脑袋思考该叫那树啥名。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叫面皮树好了。不管是饺子皮,还是抄手皮,都是面皮,所以叫面皮树最好。

第054章 漏雨的草屋() 
山洞外的雨下得很大,风也刮得很猛,可谓天地失色,山洞内却温馨无比。

    阿禹看着低头专心啃着鸡翅膀的沐童,嘴角挂起了笑。这些天来,他与沐童之间的相处,早已从陌生人变成了家人,虽说沐童对他并没有与沈凯在一起时的甜蜜,但他相信,假以时日,沐童对他定会不同。

    不管怎样,他与沈凯现在是共用一个身体是事实。沈凯与沐童亲密,他又怎么可能一点感知都没有?他只是不能主导所以不出声而已。想到那时候的春色,阿禹的脸不禁又红了一红。

    沈凯与沐童之间的交谈,他听不懂,听说说的是他们家乡的方言。但沈凯与他之间,却能用心神交流。

    沈凯告诉他的话,他是相信的,毕竟,两个灵魂共处一具躯体里,说慌害他岂不是害了两人?

    所以,对于沐童专门的存放物品空间,阿禹也没有对外人说。这是老婆的秘密,是他们一家人的秘密。现在,他每天打来的猎物,只要是当天吃不完的,都放进了那个地方。反正现在猎物很多,他又有的是力气,每天出去打就是了。

    每天都储存食物,到了漫长的冬天,他们才不会挨饿。

    沐童啃完了两只鸡翅膀,阿禹又递给她另一只鸡的两只翅膀还有一条鸡腿。沐童的食量不如他俩兄弟,阿禹是知道的,见她接过去后,才将剩下的鸡肉,拿在手上吃了起来。

    吃完了鸡腿,沐童又掏出来几个洗净的蓝色草莓吃,当然,她给阿禹也拿了几个,放在一个石碗里。再在一个石杯里,倒满一杯早就烧好了存放起来的水,一并递给了阿禹。

    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别看这里是异界,大方向还是差不多的。所以,当两人吃吃喝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外面的天,也放晴了。

    背着两个空背篓,两人出了洞开始往部落方向走去,现在回去,加上一路之上的采集,回到部落差不多快晚上了。一路走走采采,等走到部落,这两个背篓也装满了。

    沐童收了一些进戒指,又拿出了一些新发现的食材:甜心果、面皮树叶、一众香料调料等。

    每种都拿了一些出来,这些东西,还要让部落里的人认识。认识了知道了用处,才会采集回来善加利用。

    阿禹背着一背满满的物品先去了巫师家,等教会了巫师和他的徒弟认识这些植物,再每样留下一些样品,阿禹才回了自己的草屋。

    远远的,就看见先回家的沐童,和多吉两人正在往院子里的晒衣绳上晾晒着什么。走近了一看,原来是在晾刚洗好的凉被等物。

    “好好的,怎么拿来洗了?”阿禹不解,这些东西还没睡几天,哪里脏了?

    “阿哥,屋子漏水,把被子打湿了,阿嫂才洗的。”多吉回头望了望用草做的屋顶,满脸愁容:每年到了夏季多雨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他家的屋算好的,顶子做得很厚,不容易漏水。像别人家的,有些建屋时图轻松顶子做得薄点的,家里不知漏成啥样了。

    沐童看着这草屋叹了口气:看来,得把建造屋子的事提前。要不然,难道整个夏天,都要这样吗?

    从阿禹两兄弟嘴里得知,夏天不光是下大雨的时间多,每年谷口的赤水河还要发一次大水。每次发大水的时候,都会将整个部落给淹在水里。全部落的人都会搬到附近的山洞中去住,等大水退了,再搬回来。

    把淤泥什么的弄干净,再修修屋顶与墙,重新又住进去。

    沐童吐了吐舌头:就这草泥墙,能承受得住几天洪水的浸泡?恐怕等大水退了,屋子也倒塌了吧?所谓的修修屋子,只怕是重新盖一座草屋。

    年年都这样,部落中人就不会重新选个好的地点建屋子?想想别人还是原始部落,沐童也没再追问,反正,她肯定得早日重新选个地点,建起一座不惧风雨的屋子。

    对了,听说这里的冬天很冷,还得有足够的御寒功能才行。

    哎,这得抗风雨,还得冬暖夏凉,还得选个不怕洪水淹的地方,到底哪里合适呢?

    沐童晒完了被子,进了里屋,认真的思考着这个问题。不想被水淹,就必须将房子建在地势高的地方。赤水部落整个部落都是建在这个山谷里,地势稍高的地方,就只有部落后面靠近峭壁之处,有一片地势不低面积也不小的小山坡。

    沐童出了屋,往那片小山坡走去。阿禹见沐童往外走,连忙粗粗的收拾好手里的猎物大蛇,跟着走了出来。

    多吉看着出了院门的阿哥与阿嫂,抿嘴偷笑:英明神武的阿哥也成了妻奴。

    阿哥和阿嫂出了门,勤快的多吉又拿着扫帚,进屋去扫屋内的积水。

    见沐童往部落后走去,阿禹几步跟上:“阿童,你去小山坡做什么?”

    “我看看,对了,那里每年发大水能淹到吗?”

    两人说话之间,本就不远的小山坡到了。

    “你看,能淹到那里。”到了小山坡,阿禹便将往年发大水时,大概能淹到的位置指给她看。

    沐童细瞧,那个位置,大约在山坡下十几米高的位置。发大水水位涨十几米,那赤水河河面岂不是最少也要宽一倍多?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那得有多少水啊。

    晕,那部落里的草屋,哪能经得起这大水的浸泡,估计每年发大水后,基本都得重建。

    “是不是部落里每年都得重建草屋?”

    “是。”阿禹不明白沐童问这些做什么,部落里的草屋每年都需要重建,这是不争的事实。

    “那怎么不把草屋建在高点的地方,比如这片小山坡上。”建在小山坡上,起码不用担心每年涨大水,更不用每年都重建。

    “小山坡上全是整片整片的大石块,没有办法打桩。”阿禹道:最开始部落里也有人将草屋建在这里,可没有地方打桩建地基,草屋就只能搭在地面上,遇到秋季刮大风,一吹就散了。

    沐童目光囧囧:她忘了这里是原始部落,没有在石地里打桩的能力。不能打桩,自然就不能建地基。没有地基的草屋,可不是一遇到大风就得刮散么?

    听说这里的秋季和冬季,大风都挺大挺多的。尤其是冬季,不仅风大还冷。与每年重建一次草屋比起来,在这小山坡上建屋,还不得重建无数次?

第055章 建屋规划() 
沐童回头细细打量小山坡,以及小山坡后面直直的峭壁。在那峭壁上,沐童竟然还发现了为数不少的洞口。

    这些洞口有的就在小山坡与削壁相连的地面,也有离地几米的,最高的离地有十几米。每个洞口与洞口之间,相隔都有一定的距离,目测最少也有几十个洞口。

    这么多的洞,应该不是天然的。可挖这么多的洞,有什么用?

    沐童把这个疑问抛给了阿禹,阿禹道:“这些洞,是在每年冬季最寒冷的时候,大家住的。

    原来,这里的冬天十分寒冷,住在草屋里,哪里能够抵挡住那刺骨的严寒?所以,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会到这峭壁上所挖的洞穴中居住,待春暖花开的时候,才又搬出来住进草屋里。

    “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