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领诸天





吕础?br />
    但这袁天罡显然不比伏羲逊色多少,否则他也不至于能够算出还未出世的天诏,赢了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之死在长安城传得沸沸扬扬,一时间传遍了大街小巷,藏奉旨取经之事的余热还没有过去,等于又来了一个重磅炸弹,但却很快消退了下去。

    因为在这个太平盛世,泾河龙王一人之死根本不能给任何人带来波澜,或者说根本不能让任何人对其产生过多的关注度,反倒是对于那些对佛法深信不疑的百姓而言,藏取经是个天大的事情。

    方友人的提议之下,众人一致认同去找到这个袁天罡,此时的袁天罡并未入宫,找他并不难,加之泾河龙王之死已是人尽皆知,找到他也变得更加的容易。

    长安城外的一个小村庄,整个村子里不过十来户人家,在村子里稍加询问,众人就在一个老者的口得知了袁天罡的住处。

    “哦,你们说的是前些日子和泾河龙王打赌的袁神仙啊,他就住在咱们村子里。”老者往村子的方向指着一个正在升着袅袅炊烟的小房子说:“那家烟囱里还在冒着烟,家里应该有人,诸位可以前去看看,要是袁神仙高兴,兴许能够帮各位卜上一卦。”

    众人谢过了老者,便向着他指的方向而去,老者所说的房子和周遭村名所住的房子没有任何区别,也没有比别人大上分毫,若不是老者指路,恐怕谁呀想不到一个能通天地之人,居然住在这样的地方。

    心好奇,对于袁天罡也不免多了几分敬意,孟方上前敲了敲门,里面立刻就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门没锁,进来吧。”

    众人一愣,相似的对望了一眼,看样子袁天罡似乎知道他们要来,对此方友人更加的期待。

    推门走了进去,目光在周围扫视了一圈,屋内的陈设没有什么特别,完全一副普通农家的样子。

    正屋摆着一张八仙桌,一个年轻男子从内屋走了出来,端着一壶刚沏好的茶,便招呼众人落座:“坐吧。”

    年轻人的表情丝毫看不出诧异,似乎不管是人数还是时间,都在他的预料之。

    方友人忍不住问道:“先生似乎早就料到我们回来?”

    年轻人一边斟茶,一边笑道:“不是我知道,是我师傅知道,诸位肯定是来找我师傅的,就请先在这里等候,师傅去了后山,此刻应该在回来的路上了。”

    袁天罡的徒弟,孟方听后一愣,脱口问道:“等等,你师傅是袁天罡?你是不是叫李淳风?”

    年轻人表情一怔,显然袁天罡没有告诉他这些,但这一闪而过的表情变化没能逃过孟方的眼睛,心已经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便对众人说了原委。

    在坐的众人除了孟方对于历史记载的奇异事件,特别是古代玄学感兴趣以外,其他人根本没有丝毫的了解。

    李淳风并不知道孟方在说什么,笑了笑说道:“想不到家师算了个雨点和时辰,就有人打听得这么细致,就连我这个足不出户的徒弟也有人知道。”

    说着话,一个年男子,身穿一件朴素的蓝袍从外面走了进来,见了众人微微颌,将的鱼竿交到了李淳风的,对众人说道:“让诸位久等了。”

    “想必阁下就是袁天罡了。”方友人上前对年人行李作揖,开门见山的问道。

    年人扶起作揖的方友人,走到桌子前,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对众人说:“诸位若是有事想问,就请随我过来吧。”

    常言道,明白人说明白话,袁天罡早就明白了众人来意,自然也没有太多的啰嗦,加上方友人也足够直白。

    跟在袁天罡的身后,众人走过了一道帘子门,到了后堂,后堂内有张桌子,上面摆着一个香炉,却没有神位,香炉前放着一个不大的龟壳,旁边还放着六枚铜钱。

    站在桌子前,袁天罡将六枚铜钱收进了龟壳当,对众人说道:“诸位不是本地人,既然要问就问吧,不过老朽有言在先,诸位若是答应了,老朽便诸位卜上一卦,若是不答应,还请诸位另请高明。”

    伏羲已经不在了,先天六十四卦也无人能懂,方友人早就将袁天罡当成了一丝希望,也不管他提出什么样的条件,方友人当即便点头应承了下来。

    袁天罡见方友人如此爽快,又看了看周围的另外四人,四人纷纷点头应承之后,袁天罡才说出了条件:“卜卦之事,本就是泄露天,我可为诸位道露天,只是不论得出什么卦象,出了我这大门,诸位就将此时烂在肚子里,决不可向外界宣扬,也不可对任何人提起见到过老朽。”

第一百五十四章:东流西上;逆中求存() 
点头答应了要求,袁天罡便转身抓起桌子上的龟壳和铜钱。

    这种卜卦的龟壳两头是空的,就如同一只脱了壳的乌龟,只剩下一副龟壳,半个掌般大小。

    方友人的记忆,当年伏羲画卦,画出了先天六十四卦,就是在一只乌龟的龟壳上有所参悟,这袁天罡所用的龟壳,兴许和伏羲参悟龟壳上的山河图有关。

    拿着装有铜钱的龟壳在晃了两晃,铜钱在龟壳的内壁来回撞动,出了一阵阵的响动,听上去让人有种穿越时间的错觉。

    一连晃了几下,袁天罡将的龟壳往桌子上一放,倒出了当的铜钱,只是稍微瞥了一眼,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袁天罡有收回了铜钱,又重复了一遍刚刚的动作,一连做了五次,袁天罡这才将铜钱和龟壳重新摆回了最初的位置。

    “诸位请随我出来吧。”说完袁天罡也不等众人反应,便带头走了出去。

    众人十分不解,这是要干什么,孟方喃喃自语的说道:“就这样完事儿了?那干嘛还要进来?”

    掀起帘子出了门,众人有回到了先前的厅堂之内,坐回了八仙桌上。

    没等众人开口询问,袁天罡便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朝着方友人磕了个响头,众人皆是一愣,没明白究竟生了什么。

    方友人急忙上前扶起袁天罡:“先生这是为何?我等是来寻求先生帮助的,并无别的企图。”

    知道方友人定是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袁天罡摆了摆,又请方友人落座之后,方才缓缓开口:“老朽刚刚为诸位卜了一挂,此卦可知过去未来,刚刚为五位各卜了一挂,先生不是凡人”

    说到这,袁天罡的话头突然停住了,望了望周围大眼瞪小眼看着自己的四人,方友人何其聪明,仅他一个动作便知道了其心担忧,便对他说:“先生但说无妨,这里没有外人。”

    见方友人如此,袁天罡略微沉吟了一下,心便在无顾虑,点了点头:“方才老朽为先生所卜之卦,并无异常,先生命理不在界内,跳出五行,方才的卦象能知过去,却无法预知未来,只是有一点,先生所想之事,遇龙而腾,遇龙而退。”

    “这简单,龙族血脉众多,哪里都能找到。”孟方听了忙插嘴说道。

    袁天罡摇了摇头:“非也,此龙非彼龙,龙族天生高傲,先生所寻之龙必是四海龙族之祖。”

    这一下让众人犯了难,若是说找个龙族还简单,毕竟方友人的元神之内就有一条山水银龙,自从夺舍了西水龙王之后,也经过了一番脱胎换骨的蜕变,虽不及四海龙王那般实力和修为,却也好歹挤进了龙族等阶层。

    仅仅是这样,不管是对于山水银龙还是孟方等人来说,已经是经历了千难万险,如今袁天罡却说要找个什么龙族之祖,更是难上加难,莫说是别人,就连方友人也不知道这龙族之祖究竟在哪里,对于他的记忆,也是一片空白,找不到丝毫的线索。

    见众人心情有些沉重,孟方便岔开了话题,问袁天罡:“先生刚刚不是说给我们五个人卜了卦吗?那我们四个人的卦象如何?”

    袁天罡点了点头:“不知诸位想要问什么。”

    “我想知道,我能不能成仙。”

    “你已脱了凡胎,何来成仙之说?”袁天罡笑了笑:“诸位不必试验老朽所言真假,老朽既然能卜出此卦,比不是信口胡邹,诸位的过去,老朽看了卦象已经了然于心。”

    被他这么一说,孟方有些不好意思,咳嗽两声,正要解释,就见袁天罡摆了摆接着说道:“诸位若是想在此界找个去处,不妨去那西天走上一遭,或许能有些非凡的收获。东流西上,乃是逆求存,诸位能够到此,全是异数,不在卦象之,非天意所能定。”

    说完,袁天罡给众人斟满茶,又随口说了些谁也听不懂的卦数,也说了些众人过去之事。

    临走时众人才明白袁天罡所言的全是异数,不再卦象的意思。

    方友人本就不在界内,非界之人事能解,孟方等人则不同,他们本就是天人两界,并未出界之外,之所以他们也在这异数,全是因为方友人,以因为方友人的异数和众人命运交织在了一起,也改变了众人原本正常的命运线。

    这就好比一条高行驶的火车,在预定的轨道上形式,却突然在某处被一条匝道横插了过来,打乱了火车原本的行进路线,其行径路线也生了改变,出了预算的范围,因此前路也随着这条突然插入的匝道变得非常的不确定。

    一行人辞别了袁天罡,又踏上了回长安的路上,在袁天罡的嘴里得出的结论并没有让众人心安,反倒是让众人觉得前路变得更加的不确定,是生是死,是荆棘还是坦途,谁也说不好。

    回到长安的一路上,众人变得更加的心事重重。

    尽管此时整个长安城,对于唐藏西天取经的事情吵得沸沸扬扬,但众人对此事却并不怎么关心,因为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果,他们早就烂熟于心了,只是众人惦记着袁天罡所说的话,众人在长安城呆了大半年,却始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最终方友人也现了这个问题,悄悄地对众人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众人经过商议,觉得长安城虽然繁华,经过大半年的设身处地生活,也有些乏味了,便决定跟随唐藏的脚步,一来是去看看真正的西天取经,二来是想去验证一下袁天罡所言的东流西上,逆求存。

    一个是飞,一个是步行,众人很快就追上了唐藏的脚步,躲在暗处始终没有现身。

    唐藏西天取经,一路上众人都在暗处监视,但奇怪的是整个过程居然没有人现五人的存在,或许这又是方有人一直所认为冥冥之存在的某种力量所支撑着。

第一百五十五章:搜一搜灵山圣地() 
眼见着西天取经大业过了一般,众人虽然早就直到了开始和结局,却仍对这一路上藏师徒所遇的妖怪充满了好奇心。

    当孙悟空因为棒打白骨精而被藏赶走之后,众人便知道接下来该是真假美猴王了。

    果不其然,这天万里无云,艳阳高照,好一番晴朗天空,八戒出去化缘,只留下了沙僧陪在唐僧左右,但见天边一道长虹闪现,一猴子出现在了师徒二人身边,藏对悟空打死白骨精之事仍是耿耿于怀,不愿搭理。

    猴子一时气恼,便打了沙僧夺了行囊扬长而去。

    一直在暗观察的孟方一时撑不住气,作势就要去追回猴头,却被一旁的方有人按了下来。

    对他说道:“莫急,正如你所说,我们若是此时追回了假猴子,那真猴子就百口莫辩了。”

    沉吟了良久,孟方也觉得自己实在有些沉不住气,便打消了去追猴子的打算,八戒化缘回来,见师傅师弟都被打翻在地,忙上前去扶起二人,问清了事情的原委。

    八戒本就是个看热闹不怕事大之人,当即便要去花果山找猴子理论,便和沙僧一商议,决定兵分两路,沙僧去南海求助观世音菩萨,八戒则前去花果山找孙悟空。

    这样一来,众人便不好再跟了,毕竟五个人不好分开,虽说对于西天取经一路上的事情早就知道了结局,但却不敢轻举妄动。

    一连过了几天,八戒和沙僧都回到了藏身边,带回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孙行者,经过百般辨认,无一人能够认出真假,无奈之下,八戒便提议两个行者去到西天如来那里,以求辨个真伪。

    西天灵山,这一次方有人带着四人跟在两个行者身后,没等二人到地方,如来便算出了真假,便对众罗汉说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观世音菩萨听后问道:“敢问佛祖,是哪四猴?”

    佛祖答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