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末唐






    谢瞳心中不悦,道“本人是河北节度使王大人的家将,王大人该可推荐本人入内!”。

    司马相如再次露出奸笑的表情,道“谢兄真是高估自己了,王大人已经推荐河北军前锋营统领薛岳,怕是谢兄今日要在这门外聆听了”。

    谢瞳心中一惊,知道对方故意玩了手段,迫使王道勋不得不推荐薛岳。

    霍紫辛愤怒的冲上去,差点就要与司马相如拳脚相向,被谢瞳一把拉住。

    司马相如轻蔑的看着二人,道“算你谢瞳识相,本统领负责整个校场的安全,凡有闹事滋事者,一律先斩后奏,霍紫辛你给我小心点”。

    面对着这**裸的恐吓,霍紫辛也冷静了起来,这种场合确实不能轻举妄动,如果他真的犯蠢动手,司马相如还求之不得,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冠冕堂皇的将二人除掉,且不会有任何人怀疑。

    谢瞳趴在霍紫辛耳旁,道“去找宋文远!”

    二人相视一笑,霍紫辛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谢瞳则微笑的站在门外,聆听场内那震耳欲聋的呼声。

    司马相如则一脸奸笑的看着他,道“别白费心机了,今日恐怕你是没有机会了”。

    谢瞳倒也淡定,他直接坐在校场门口的台阶上,遥望着司马相如,道“相如兄不打算一展身手吗?”

    司马相如没有想到谢瞳居然侃侃而谈,似兄弟朋友般与他攀谈,他心中一动,如果没有经历那么多的痛楚,没有那么多的仇杀,二人也许会是亲密无间的战友,但他旋即放弃了这个想法,他身为氏族阀门的佼佼者,而谢瞳出身布衣寒门,二者天差地别,是不可能走到一处的。他笑道“谢兄好奇怪的想法,不过既然谢兄问起了,相如也不在隐瞒,这个比试是留给那些初出茅庐的小子的,看看能否在南征的大军中谋求一个官职,而相如本身已经被圣上任命为中路军统帅,官职大将军,已经不需要去为此拼搏了,还是留给年轻的儿郎们一些机会吧!”

    谢瞳细细的咀嚼他的话,司马相如此人确实还算诚实,他位居大将军,确实没有必要自降身份。

    司马相如又道“不过今次的比试却十分精彩,马术已经接近尾声,下一场是比箭,最后则是比武,听闻今次参加比武、比箭的高手众多,你哪位兄弟未必能够夺魁。尤其是一位来自海南剑派的高手,这次真的是海南剑派。”

    初听海南剑派,谢瞳再次回忆起了二人假扮海南剑派弟子前往扬州一事,心中顿觉好笑。谢瞳道“多些司马兄提点,本人会留心的,好啦!本人要可能要进去了”。此刻他的灵觉感应到通道的长廊中急冲冲奔出两个人,显然是为他而来,因此,才故意说出最后一句话!

第二十五章 高手如云() 
司马相如听闻谢瞳说完后,方才听到长廊中的衣袂声,暗道谢瞳好强大的耳力,确实是胜他一筹。

    长廊中奔出两个公公样子的人,见到司马相如高声道“司马统领,圣上有令,命谢瞳入场比试”。

    司马相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除了王道勋外,还有其他人能够力荐谢瞳吗?

    谢瞳则十分欢喜,宋文远果然够兄弟。

    司马相如道“究竟是谁力荐谢瞳”,他此话问的是传话的两位公公。

    公公道“回禀司马大人,是吴王!”

    司马相如愣在当场,吴王他是惹不起的,莫说是他,就是他父亲司马轩再次,也要礼让三分,毕竟吴王李铮不比李昭润,李铮是有名有实的王爷,手握大军,是李氏子弟中为数不多的佼佼者。他一摆手,示意谢瞳进去,言罢,在不看谢瞳一眼。

    谢瞳亦同样震惊,这次他是真的佩服起宋文远来,竟然能够说动吴王,想不到宋文远这么有面子。

    沉思间,谢瞳走进校场之内。校场内是一块极大的空地,四周则围成一个大圈,坐满了各地的节度使以及军中的大小将领,由此看来,所谓的节度使推荐一说,不过是敌人为了针对他罢了,估计是上台比试需要推荐,而观看则没有那么多的说法了。

    谢瞳朝对面望去,对面则是一个巨大的看台,看台上旌旗飘摇,坐满了王公贵族,而当今的圣上,天下之主唐僖宗则坐在了看台的正中央,唐僖宗方面大耳,身材微微发胖,小肚微微鼓起,他一身金黄色的龙袍,头戴五方皇冠,十分霸气的坐在龙椅上,虽然外界传言此人昏庸无道,但乍一看来,确实有一种帝王之气,眉宇间透漏出一种端倪天下、舍我其谁的感觉,圣上的后方立着一个巨大的屏风,绣满了真龙,谢瞳不禁感慨,圣上就是圣上,是天下绝无仅有的九五之尊,只从这气场、这派头就与黄巢等人有云泥之别。

    宋文远一直在入口处等他,见谢瞳进来后目不转精的盯着圣上,忙上前阻止他,轻言道“你是否疯了,居然敢这样的端倪圣上,不怕被杀头吗?”

    谢瞳不解道“这有何妨”。

    宋文远继续道“没有圣上的允许,是不能够观看和打量的,这是对天字子的大不敬,是亵渎,你懂不懂!”

    谢瞳没有想到只是看了皇帝一眼,居然就是如此严重的罪名,忙下的将视线转移到一旁。

    唐僖宗两旁分别是怀王李昭润,太尉司马轩,田公公则立在唐僖宗的身后。还有一个年轻人坐在李昭润的下首,想来是传说中的吴王李铮。李铮此人年约二十出头,长得高大威猛,他皮肤较骞俣苏淙荒昵幔艘恢旨淳饔殖峡业母芯酰煌歉鲋怯滤浚压直怀莆筇频酃⒗钍霞易宓南M?br />
    宋文远道“此人就是吴王李铮,若非王爷力荐,今日恐怕你连校场都进不来!”。

    谢瞳才想起进来的目的,只见校场中正比试着箭法,谢瞳一惊,道“骑射已经比试完了么?”

    宋文远道“刚刚结束,你那位小兄弟身手着实不错,已经夺魁”。

    谢瞳心中暗喜,他笑道“既然我的兄弟已经夺魁了,小弟当然不能出丑,大哥,给我安排这一场比试。”

    宋文远道“早与王爷打过招呼了,吴王李铮对这些军中的能人异士十分赞许,这与圣上不喜武林人士大相庭径,因此你才有机会出场”。

    谢瞳感激的朝着李铮望去,他心中疑虑,这个李铮真的是大唐帝国中兴的希望吗?

    正迟疑间,这一轮二百步的箭靶比试已经结束,这些来自各地的高手纷纷使出看家本领,命中靶心者数不数胜,很难分为高下。

    只听比试官高呼下一场参赛人的名字,“山东徐远,燕京赖可忠,河南王英剑,洛阳薛岳,成都谢瞳下场比试”

    念到薛岳名字的时候,全场惊呼了起来,显然薛岳这个名字十分响亮,在长安亦有很大的名声,这与他的舅父田公公有很大的关系。

    谢瞳缓缓的走进场内,薛岳依旧还在享受众人的欢呼,他得意洋洋的看着谢瞳,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其他几人则对谢瞳视若不见,显然也无视谢瞳的存在。

    谢瞳细细的观察着几人,他们显然都是久经战场的将士,不仅身材魁梧,胳膊更是粗壮,这一轮比试没有想到中的那么轻松。

    未等比试开始,薛岳对着比试官高声道“启禀大人,阵前比箭,讲究的是远、准、狠,这二百步的距离实在是太近,无法体现出一个优秀弓箭手的真实实力,刚才大人也看到了,很多人都能二百步外一箭命中靶心,下官提议将距离改为三百步”。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要知道普通弓箭手的距离仅为一百五十步,能射中二百步者,已经是各军中的优秀剑手,此番突然提到了三百步,怎么不叫全场的观众吃惊,亦大感惊喜,看来这薛岳果然是有两下子,不然不会放此狂言。

    比试官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他亦不敢擅做决定,他将目光投向了怀王李昭润,毕竟李昭润是南征元帅,一切将由他主导。

    未等李昭润反应,吴王李铮突然站了起来,恭敬的对着唐僖宗道“启禀父皇,军中不凡能人异士,此人既然提议三百步外设靶,定是胸有成竹,这样确实能够立分高下,孩儿恳请父皇准许他的提议”。

    太尉司马轩也笑道“启禀圣上,如此人能命中三百步外的靶心,实在是我大唐军之福,亦是圣上之福,还请圣上准许吴王的请奏”。

    全场鸦雀无声,都在等待皇帝的决定。

    唐僖宗略一沉思,道“准奏,如次人能命中三百步外的靶心,可官升两级,任所在大军的副都督”。

    全场再次哗然,圣上金口一开,等若宣布了此人今后仕途能否扶摇直上,关键就看薛岳能否争气了。

    薛岳直接跪倒再地,高呼到“吾皇英明,小人薛岳定不负圣上厚望!”他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似乎胸有成竹一般!

    其他几人则狠狠的瞪着薛岳,这人实在是太可恶。

    谢瞳对薛岳此举十分不理解,先前在洛阳的比试中,他的箭技已经明显高出薛岳不止一筹,但薛岳仍然敢如此狂妄,想必是有所准备,他不的不防。

    箭靶已经移到三百步外,谢瞳眯眼望去,确实很远,早有士兵将众人所用的弓箭拿上来,每人竹箭五支,但所用之弓却不甚相同,薛岳用的是他在洛阳所使的波斯巨弓,赖可忠用也是一张大弓,显然是有备而来,其余人则使用军营中的普通弓箭,谢瞳心道,难怪如此狂妄,原来是仗的宝弓的厉害。

    薛岳手持巨弓,他有意卖弄,故意将二石巨弓拉的浑圆,看来这段时间他没有疏忽自己的剑术,在膂力上更有精进。众人纷纷为他叫好,已经许久没有见过如此威猛的将士。

    薛岳双指一松,巨弓发出嗡的一声,清脆的声音传遍了校场,只见竹箭如流星般划过校场,从东至西,铮的一声,稳稳的命中靶心,全场高呼起来,薛岳不愧是薛岳,这箭射的十分精妙,如他所说般,稳、准、狠,合三为一,这是上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场景,连吴王李铮亦兴奋的挥舞着拳头。

    一连五箭,全部射到三百步外的靶上,除第五箭外,其余四箭全部命中靶心,看台上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薛岳夺魁已然成为定局。

    徐远和王英剑纷纷弃权了比试,在他们看来,二百步已经成为极限,与其上场丢人,还不如弃权了事。

    赖可忠持着他的巨弓走了上去,此人长的极为高大,胳膊粗壮的像头牛一般,显然是膂力过人,这三百步的距离想必也能支撑住。

    赖可忠握紧他的巨弓,他的弓比薛岳的弓还要大上寸许,但没用薛岳的弓精致,相比之下要粗糙很多,他手持竹箭,轻轻搭上弦,猛喝一声,竹箭也是流星般划过校场,稳稳的扎在了靶心处,众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唐帝国一下子出了两个百步穿杨的神箭手,岂能不叫人惊呼。

    谢瞳仔细的观察着这大汉,这大汉显然在弓箭上浸淫多年,只看拉弓的架势就知道此人精通弓箭之数,以他的膂力,将巨弓拉满是轻而易举之事,但偏偏只拉到一半,对力道的把握简直惊为天人,虽然姿势并不优美,但却极为实用,在战场上课极大的节省力量。

    显然赖可忠没有什么知名度,众人的欢呼声比刚才小了很多,但赖可忠并不在意这些,他一箭一箭的稳扎稳打,终于将五箭射完,令人吃惊的是,五箭全中靶心,比薛岳的成绩还要好,当验过成绩之后,场内再度欢呼起来,为这默默无闻的箭手而叫好!

第二十六章 探囊取物() 
场内只剩谢瞳还未上阵,此刻众人已经无暇顾及他,毕竟是三百步的箭靶,且前两人的箭术又如此精妙绝伦,身材并不魁梧的谢瞳显然没有什么瞩目的地方。

    但宋文远等人还是对他抱以厚望,不仅如此,能够入场的几人,包括王道勋、霍紫辛以及洪珊等人都期待他的精彩表现。

    谢瞳缓缓的走到赖可忠面前,道“赖兄的长弓可否借小弟一用!”

    赖可忠睁大双眼看着这个貌不惊人的人,思虑一番道“此弓的弹力极大,谢兄小心了”。

    谢瞳抱拳表示感谢。

    场内的目光全部凝聚到谢瞳的身上,他不算高大,亦不魁梧结实,居然敢挑战赖可忠的巨弓,简直不可思议。更是有人传来的嘘声。

    谢瞳丝毫不理会场内的情况,他深吸一口气,暗暗提起真气,左手握住弓柄,右手二指缓缓的拉开了这巨弓,他脑海中满是赖可忠拉弓的样子,这让他学到了不少东西。他双指一弹,竹箭闪电般飞了出去,划出了一道不可思议的弧线,直接定在了靶心处,很多人还未看清竹箭的影子,这边已经传来了竹箭中靶的声音,场内鸦雀无声,旋即爆发了震耳欲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