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修真时代






    而且因为功力深浅各不相同,随着功力的不断加深,雷声发出更是惊天动地。

    常乐的兴趣,是彻底的被这雷声给调动起来了。

    信息中说,这“雷声”也不是单纯地依靠口腔和嗓子进行局部发声,发声时不是将气全力由口腔向外喷吐,而是在虎抱头的领劲中沉气发声。

    这是一个非常短暂的过程,发声时不能将声音延长,应与发力技术一样,一发即止,突发突止,短促惊怪。

    要产生大的破坏力,就要求速度力量,只有力量而缺乏速度的攻击,产生的只是一个推力,能使敌人产生较大的位置移动,而对其身体的破坏力不算很大。

    若以同样的力,却在提高了速度的情况下击打到了对方的话,可能对方不会产生大的位置移动,但他受到的伤害可能是致命的。

    发声方法与发力方法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发声时口鼻应感觉不到,有大量的气流通过才是正确的。

    常乐先吸气蓄力,由束身猛然全身展放,闭口齿齐四梢,使发欲冲冠,甲欲透骨,牙欲断金,舌欲催齿,声发而手落,心意狠毒,身体各处相合相随。

    重要的是以心意作指导,以心意去体会,发音多发“噫”音,也有对应五行、五脏、五官的五音发声,分别是哟、喙、噫,喝、哈。

    又分别向五个方位发力,前、后、左右、上、下。

    其中哟发向前,金肺动,肺动震雷声。

    暖发左右,木肝动,肝动如飞箭。

    噫发向后,水肾动,肾动快如风。

    喝发向上,心火动,心动勇力生。

    哈发向下,土脾动,脾动大力攻。

    有了雷声,就可以练虎抱头了,虎抱头也是身法,而不只是“以手抱头”“以肘护头”或“单双手护头”的简单外形上。

    所谓“人根在上,树根在下。”

    “头为诸阳之首,周身之主。”

    虎抱头的劲意就是头领之劲,领动全身大小关节、肌肉和神经,使全身上下形成合力,以达到劲整力沉的发力效果。

    头领之劲在外形上就是头顶竖项、含胸拔背,与沉肩肘坠,气沉丹田又形成了身体上下的对争劲,使劲力在阴阳矛盾中产生。

    其在技击用法上也不局限于头打、肘打等等打法,只要内外相合,随意发一把劲,都可称为虎抱头。

    常乐移动一脚向前,以头领身,以身带步,左脚向前踩进一步,右脚随跟半步,成立身中正之势,以保持重心的稳固,同时双手从上向下捉按,落于档部。

    常乐左势练完,继续换右势,右脚过左脚向前踩进一步,继续练习。

    头领身向前的劲,是此势最主要的劲意,但还须体会后脚的蹬劲,不要做成提起腿来向前迈步,因为这是不需要练习的生活常态。拳的移动都是整体位移,应该在“领劲”与“催劲”上去体会。

    领就是以头领身,将身体脊椎骨节上下拉开,催就是根节催动梢节,以加快运动速度,增强打击力度。

    后腿蹬地催动身体移动,身体有意识地又催动手臂,连舌头都要与整体发力密切配合,即所谓的“舌欲催齿”。

    常乐头领时吸气,落步下踩时呼气,他忽地坐下双腿稍分,身体向左旋转,右手拧转至左耳际,以手心护耳,左手护于右手腕部。

    紧接着,他以头领身,向上长身,有起立之意。

    然后他又将身体向右旋转,左手拧转至右耳际,以手心护耳,右手护于左手腕部,接着以头领身,向上长身,有起立之意,同时双手由上向下捉按。

    此法虽主练头领身之劲,双手下落有捉按之意,但要注意手臂的放松,也可手臂先不用力,主要体会头领身的劲,手臂自然也会产生捉按之劲。

    常乐面前仿佛又出现了一个敌人,他不由自主的动作起来。

    敌人以拳击向常乐面部,常乐以手外拨下压,同时脚下向前踩进一步,手臂弯曲肘关节,以肘部发力崩打敌人胸腹部。

    敌人继续以拳击向常乐面部,常乐以手向右侧划圆拨压捋带,同时脚下向前踩进,以肩发力击打敌人胸腹部。

    常乐向里拨敌手臂,与脚的移动同时进行,重点是为了缩短与敌人的距离,提高打击的速度力量。

    而肩部膀部的发力,则要做到贴身靠打,扑身人怀要突然,猛然扑身人怀,往往会造成敌人的恐慌和下盘的虚浮,遭到打击后,很容易失去重心。

    而信息中的龙身,其实是一种腰部的锻炼方法,锻炼中常常屈折身体来进行锻炼。

    传说中的龙,有九曲三折的本领,人们以龙身命名,意思就是要将身体锻炼得像龙一样灵活有力,富于变化。

    而人体的强壮程度也能在腰腹上展现出来,是人体传输力量的一个重要部位。

    常乐移动重心向前,以头领身,身带步,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一步,脚尖落地,同时右手从上下压,并有持带之劲。

    紧接着,他以头领身,以身带步,左脚过右脚向前踩出一步,脚尖落地内扣,右脚随追半步,成立身中正之势。

    常乐左手借头领身时腰部的旋转力,向前方右侧横击,他掌心朝上,右手按于右侧腰际,与左手形成对争之力。

第400章 熊膀() 
然后常乐身体向右转动,成右手右脚在前姿势,移动重心向前,以头领身,以身带步,左脚过右脚向前踩出一步,脚尖落地内扣,同时左手从上下压并有拇带之劲。

    紧接着常乐再移动身体,重心向前,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一步,左脚随跟半步,在落脚下踩的同时,右手借头领身时腰部的旋转力向左侧横击,掌心朝上,左手按于左侧腰际,与右手形成对争之力。

    常乐这番动作为横击之劲,发力时手到脚到,正所谓“手到步不到,打人不得妙。”

    就是要以身带步,以头领身,手脚齐到,要在手下压时吸气,横击发力时呼气。

    常乐继续移动重心向前,以头领身,身带步,左脚向前踩出一步,右脚随迫半步,以保持重心稳固,同时右手借头领身时腰部的旋转力,由后向前方左侧横击,掌心朝上,左手由前方回拉下按于左侧腰际,与发力之右手形成争力,成右肩左脚在前,左肩右脚在后的拗势身形。

    常乐继续移动重心向前,以头领身,身带步,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一步,左脚随跟半步,以保持重心稳固,左手借头领身时腰部的旋转力,由后向前方右侧横击。掌心朝上,右手由前方回拉,下按于右侧腰际与发力之左手形成争力,成左肩右脚在前,右肩左脚在后的拗势身形,如此循环练习,走直线、三角、圆形等随心所欲。

    此势为身体逆合的训练方法,力为横击之劲,需头领时吸气,落步发力横击时呼气。

    那敌人一待常乐演练过两遍,就又出现,以拳击向常乐,常乐以手顺其力持带,同时以右掌猛击敌人头颈部。

    紧接着,他腰部旋转,再以左掌击打敌人头部,同时左脚向前寸步踩进。

    常乐左手持带势发突然,一持即松,两手的击打连贯。

    膀是人体上肢根节的一个部位,常常与肩混称。

    但是膀并不是指肩部,而是肩下面的上臂部位,运动时能产生很大的力址,能充分体现出以根节击人的特色。

    所谓“根节打人如走路。”

    常乐移动重心向前,以头领身,以身带步,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一步,脚尖着地,左脚随追半步,保持重心稳固,同时左手臂山下向前上方撩起,掌心朝上,右手回拉下按于右侧腰际,成右脚在前的拗势身姿。

    他左脚过右脚向前踩出一步,脚尖着地,右脚随追半步,保持重心稳固,左手回拉下按于左侧腰际,右手臂由下向前上方撩起。

    常乐借助身体的左旋右转,形成拗势身姿,在外形上达到了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的外三合要求。

    这逆合的练功方法,更迫使他迅速进步,由相合而初具功力。

    在意念上,手臂有提握重物向前上方极远处抛掷之意,这就是所谓的“恨地无环”的劲意,大地若有环也能将其提起掷出。

    这虽然夸张,但意念训练却是不可缺少的,它往往能弥补练功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使练拳者的气魂更大,拳势也更加恢宏。

    所以在信息中,要求常乐最初一定要刻惫追求和强化这种意念,使之形成常态,最后才有希望达到,无拳无艺的本能状态。

    常乐移动重心向前,以头领身,以身带步,左脚向前踩进一步,右脚随追半步,成立身中正之势,以稳固重心。

    同时他以右手由下向前上方撩起,掌心朝上,左手回拉下按于左侧腰际,成左脚在前的拗势身姿。

    紧接着,他再移动重心向前,以头领身,以身带步,左脚向前踩进一步,脚尖着地内扣巧,右脚随追半步,成立身中正之势,以稳固重心。

    常乐左手由下向前上方撩起,掌心朝上,右手回拉下按于右侧腰际,成左肩左手,左足在前的顺步顺势身姿。

    他再移动重心向前,左脚扣步,扣步同时,身体向右转体一百八十度,变成与原来动作方向相反的右手,右足在前的右势熊出洞姿势。

    紧接着,常乐再移动重心向前,以头领身,身带步,右脚向前踩进一步,脚尖着地,左脚随追半步,成立身中正之势,以保持重心稳固,左手由下向前上方撩起,掌心朝上,右手回拉下按于左侧腰际,成左肩右脚在前的拗势身姿。

    紧接着他移动重心向前,右脚向前踩进一步,左脚随追半步,右手由下向前上方撩起,掌心朝上,左手回拉下按于左侧腰际,成右手、右足在前的顺步身姿。

    熊膀之劲为由下向上发力,此势在强化逆合发力的同时,更锻炼了后腿的蹬劲。

    起手发力时,眼有上视之意,此为熊视,但不能仰头,所谓“熊观天非观天。”是也。

    常乐在练习此势时,信息中要求他前手发力要与后手形成对争力,并与脚的下踩密切配合,要多体会膀部的力最,背部同时也会感受到有被拉伸的紧绷感。

    而在发力前则身体尽量放松,如熊出洞时手指,手腕的自然放松,臂部肌肉的放松,发力的瞬间才是最需要绷紧的时候。

    只会松不会紧,不会有惊人的爆炸力,而始终紧绷不知放松,不仅会影响到出拳速度,也会使自己非常疲劳,所以要逐渐学会“松紧”之间的转换。

    “呼!”

    敌人果然又及时出现,以左拳击向常乐,常乐左手由右向左拨敌手臂,并有持带下压之劲,同时左脚向前踩进一步,右手由下向上发力穿击敌人面部。

    紧接着,常乐以右手持带下压敌人手臂,左脚向前猛踩,同时以左膀部发力打击敌人胸腹。

    在一开始的时候,常乐的左右手要密切配合,启动时不分先后。

    敌人如果弱,常乐第一个发力就能将其击中。

    因为这拳的守与攻都是在一起的,第二手的攻击,则是在第一手效果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所发起的摧毁性打击。

    因为此时敌我双方已处在短兵相接之下,我方膀部的根节发力十分有利,敌人胸腹部遭到打击,尤其是遭到这种根节发力的打击,对内脏的震动与伤害是非常严重的。

    若敌人以右拳攻击,常乐则以左脚向前踩进,以右手外拨下压敌臂部,要有持带之劲力,同时以左拳由下向上击打敌人下巴。

    他左拳击打与左脚的踩进,是同时进行,手脚齐到,发力时全身骤然绷紧,以头领之劲和腰部旋转的力量,来击打对手。

第401章 鸡腿() 
常乐仔每个发力,都必须保证这些基本的要求。

    这不仅是发力的关键,同时他的内脏也得到了自我按摩的待遇。

    常乐侧身站立,双腿弯曲,前脚尖内扣虚点地,前膝向内裹合,后脚尖向前,膝内裹,重心在后,双手腕放松。

    常乐在动作时的起势皆为熊出洞,此势为实战姿势,一切动作皆由此开始,以双腿自然弯曲为宜,自然弯曲更便于身体的快速移动和变化,两脚也不宜过宽,过宽则变化慢。

    练功时可以蹲低功架,以求得身体的充分束展,身体各部位也更能得到锻炼,尤其是能强化大腿的力量,使平时锻炼不到的肌肉得到更多的运动机会。低架与高架的要求墓本一致,但应注意要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不能低头猫腰前俯后仰。

    而且即便是架子再低,也要身正如碑,保持中正,不能保持中正的低。

    常乐以头领身以身带步,使重心前移,在重心前移,身体失重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