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修真时代






    短发少年则猛力砸击常乐鼻子,常乐右钩子手速出,用钩尖猛力摆击其耳门。

    短发少年左胯速出,猛力翘击常乐裆部。

    这胯打是短招中之最短者,常用在双方极度贴身时,并且作为助攻手段,往往要结合其它技法,胯打主伤敌档部,一是战位适宜,二是档部易伤,发力时碎动突发,短促杀伤。

    常乐稍闪身让开,然后左腿前进一步,左肩平行向前撞击,猛力撞击短发少年胸部。

    他这是以全身之重,一拥而上,对敌整体的冲掩力极大,能够破坏敌重心的稳定,使其桩步失衡,周身摇晃,漏洞百出。

    肩打用形较短,一定要配合好身法和步法,并在敌怠于防守时使用最佳,其主要用作助攻,重在造势,所以要配合拳脚连打,乘机而人,跟踪追击。

    短发少年避开来势,快速正向用头,猛力撞击常乐面门。

    头打猛烈有力,如同铁球,若击中常乐面门,怕是立即就要脸破血流。

    这头打出形较短,要在敌我靠近时或控制敌后使用。

第五百四三章 最强一击() 
这一招本身也较为整重,不易连变。

    所以头打时一定要掌握好机会,若盲目用头,一且失招,易遭反击,非常危险。

    常乐不避不闪,右膝速出,猛力顶击短发少年大腿。

    膝打是短招的重技,一是力员充足,杀伤强烈,猛力难挡,二是下门突袭,不易防范,隐蔽难测,在实战时,突然扑近,顺势一膝,立致其身伤势丧。

    短发少年见状,急忙左肘速出,猛力挑击常乐下巴。

    肘节不但坚硬有力,而且易于操纵,富于变化,是短招中的惯用技法,是近战的重要武器。惟要配合好身步,调整好战距,把握好时机,使用好劲法,此招专门攻击敌方头部,极具威胁性和杀伤力,女耳门、嘴、鼻骨、太阳穴等。重肘一到,不堪一击。

    常乐则以右掌向前里砍击,掌形稍斜,掌心斜上,掌背斜下,拳棱向里,位高同颈。

    这一招是柳叶掌之斩法,也叫刀掌,掌棱伤人,如快刀砍物,是掌法中最重者,斩首掌主攻敌侧颈,侧颈位有颈朴脉和迷走神经,难以承受刀掌的猛利,一击之下常能致人昏迷不醒。

    这斩首掌的攻击部位较多,亦可斩敌咽喉,用法和变势也较多,或立掌,或横掌,或正掌,或反掌,都不必拘泥,总以击中伤敌为原则。

    短发少年闪身躲开常乐的攻击,再迅速以左掌向前拍击,掌指向上,掌心向前,虎口向右,位高同眼。

    他这一招利用掌面,和掌背遮蔽常乐视线,其技击效用主要为连击,和重击创机造势,所以要快速连环,不要脱断。

    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一且遭到遮蔽,如同盲人,虽有一身功夫,照样挨打,任由宰割。

    常乐以左柳叶掌向前穿击,五指紧并,掌心向下,虎口向右,掌指向前,位高同喉。

    这一招是手法中攻击距离最长者,攻击时直接对位敌人咽喉,此处有气管,食管,脆弱不堪,一旦击中,喉伤危重。

    短发少年以攻对攻,他左拳向前上撩击,拳心在上,拳眼在左,拳面在前。

    常乐以左拳向前上砸出,拳心在里,拳眼在左,拳棱在外,位高同脸。

    常乐此拳用根节拳棱伤人,异于其他拳法的拳面用力,此招与当头箭皆属快拳范畴,而此招主要适用于中短战距,利用腕背的弹抖,收发更为便利,一发即至,一收即无,犀利难测,极具突然性。

    短发少年则以左拳向前里摆击,手臂适屈。拳眼向上,拳心向里,拳面向右,位高同耳。

    这发劲形式,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前劲势,一种后劲势,主要指单发,以开门势时手节的前后位置而分。如采取左门对敌,即左为前,右为后。

    前劲势借助身法桩形,就近发力,速度必快,突然难防。

    后劲势能充分地利用腰力,发出巨劲,猛烈难挡。

    前劲势和后劲势虽然手节打出用形相同,但由于手节位置的不同,和发力预备的差异,就产生了前后不同的动势,对全身的协调配合也产生了不同的要求,有着非常微妙的细节区别和连带偏重。

    短发少年这一招招专伤耳位,耳部也属要害部位,轻击则剧疼难忍,致敌立即失力,重则能致其耳聋。

    这一招是摆拳法,和直拳法有所不同。

    直拳攻击距较长,而此招弧形侧击,中短劲势,拧腰幅大,更易于调动整力,最难防御,伤害极烈。

    灌锤打耳,专打耳门,较为常用,主要使用在敌正身时,这样最易捕捉目标,若敌侧身时即要摆击脸门,这就成了灌脸锤。

    常乐右拳向前冲击,拳心向下。拳眼向左。拳面向前,位高同脸。

    常乐这一招与短发少年的招式一样,皆是打击敌之头部。

    头部不但有要害部位,如眼球,鼻梁,双耳,太阳穴等,一且击中,非同小可,轻则头破血流,重能晕死。

    而且从人体来看,头部是总部,若受到打击和压制,眼睛看不见来招,拳脚找不到目标,劲节发不出力址,周身失势,被动挨打,所以用拳对准敌方头部,一而再,再而三,狂轰滥炸,是实故的绝招。

    在对战时,由于不断移动,头部变动较大,敌若正身则打其脸门,敌若侧身则打其耳门,见机即上,不必拘泥。

    短发少年左转棱拳向前冲击,拳心向下,拳眼向右,拳面向前,用左拳快速冲击常乐鼻子。

    常乐以攻对攻,用左拳快速冲击短发少年眼睛。

    这一招是前手顺桩冲拳,利用距敌较近的前拳,抢夺先机,先发制人,其劲法在快与准,此招长短皆宜,易发易收,出人便捷,所以常用在初战时,先手如箭,当头点击,对敌突袭,敌稍懈即中。

    常乐这一招是重击的前奏,即使不中,也能滞敌来招,扰其视线,悖其头位,乱其势架,使其丧失主动权,然后伺机给予重创。

    短发少年左脚向后退一步,体向左转九十度,两腿半蹲成马步,同时两拳由右向左抖拳磕肘。

    常乐收右脚落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右丁字步,两腿半蹲。

    同时他左拳往内,往下再往外,往上划弧一圈半,然后上架头上前方,右拳山下向上往下划弧一圈,屈肘向内,拳停腹左侧,拳心向下。

    短发少年则抬右脚向后落一步,随身右转,转身后右脚在前,再抬左脚向前上一步,与右脚成并步,左脚跟提起,成左丁步。

    他两拳变掌,向头上左右划弧,然后右掌变拳向前冲击,左拳屈肘向内护于右肘内侧,两腿半蹲。

    常乐左脚向左跨一步,身体向左转九十度,两腿半蹲成马步,同时两拳由内向两侧展臂击出。

    短发少年收左脚落右脚内侧,脚跟提起成左丁步,两腿微蹲,同时右拳向上,向下再向上划弧一圈半,然后上架头上前方,左拳由上往下划弧,向内屈肘横击,拳停下腹右侧。

    常乐将左脚向左开半步,体向左转,两腿微蹲成左虚步,两拳向前纵屈肘冲拳,左拳高与肩平,右拳护于左肘内侧。

    “嗖!”

    短发少年右脚向前上半步,抬左脚向前弹踢,然后他左脚下落右脚前一步,使两腿成左弓步,同时两拳环臂向左斜行。

    常乐收左脚后退半步,两腿微蹲成左虚步,同时两臂屈肘冲拳,左拳高与肩平,右拳护于左肘内侧。

    短发少年左脚向前上半步,使两腿成左弓步,同时两拳环臂向前击出。

    常乐抬右腿向前向上弹踢,同时右拳由上、向下沿右大腿外侧下劈,左拳抱于腰间。

    他将右脚下落左脚前一步,使两腿成右弓步,然后出拳攻向短发少年。

第五百四四章 灵魂离身() 
短发少年是常乐到目前为止,所遇到的最历害对手。

    曾经一度常乐取得了少许上风,但是很快就又被这短发少年翻转。

    两人反复纠缠,你来我往的交手,场面一度非常惊险,但却始终无法分出胜负来。

    突然间,常乐感觉到自己的灵魂,不受控制的离开了身体。

    这使得常乐大惊失色,要知道现在他可是正在与人交手的过程中,发生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但是一切都不以常乐的意志为转移,他面对这样的突然变化,完全束手无策,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

    这是一个奇异的空间,周围十米上外,全都是浓浓的雾,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什么在里面?

    龙形者,有降龙之式,有伏龙登天之形,而又有搜骨之法,龙者真阴物也,在腹内而谓心火下降。

    丹书云,龙向火中出是也。

    云从龙,在拳中则谓龙形,此形式之劲,起于承浆之穴,与虎形之气轮回相接,二形一前一后、一升一降是也。

    其拳顺,则心火下降,其拳谬,则身必被阴火焚烧矣,身体必无活泼之理,而心窍亦必不开矣……

    一段文字突然出现在,常乐的脑海之中,虽然不能够立即明白过来,但是他却能够感觉到,这是好东西。

    即来之,则安之。

    常乐凝神静观,然后那段文字突然化成点点莹光,散入常乐体内。

    常乐这才发现,自己竟然还是保持着人体的形态,只不过周身散发着光芒,似乎是由光组成一般。

    身体好像完全是不受控制,自动进行着动作,常乐先将左足尖向外扭,斜横着朝前垫步,足心欠起。

    他右足扭直,足尖着地,足后跟欠起,两手如劈,右手出去,左手抽回,两胯里根松开劲,身子伏下,小腹全放在左腿上,如龙下潜之意。

    “嗖!”

    常乐将右手如劈拳搂回钻出,左手出去,两手仍如劈,惟两腿调换,左腿抽至后边,如右足式。

    他右腿进至前边如左足式,两腿抽换之时,与两手同时起,如飞龙升天之意,落下四梢俱要齐,抽换之时身子不可往上起,头要暗含着顶劲,身子总有上起之形,乃随着意而起。

    然后他再两手起落,两腿抽换,两肩两胯松开抽劲仍然如前,惟换式钻手之时,眼跟着手往上看,下颊往前伸,又往上兜劲。

    “龙形?”

    常乐面露疑惑之色,他刚才这般动作之时,真觉得自己尤如神龙腾空,其中种种感觉,极为玄妙。

    不待常乐细想,又一段文字凭空出现在他脑中。

    “虎形者,有伏虎离穴之式,而又有扑食之勇也,在腹内为肾水,清气上升,丹书云,虎向水中升是也。”

    “风从虎,在拳中而为虎扑,起落不见形,猛虎坐卧出洞中是也,其拳顺,则清气上升,而脑筋足矣,其拳逆,则浊气不降,而诸脉亦不贯通矣……”

    跟先前一样,这段文字又化作点点莹光,散入常乐的“光体”中。

    常乐先将左手,右手俱往前,往下斜着伸直,他身子仍是阴阳相合着,抽住劲不可有移动,再将右足极力前进。

    在过去左足一两尺后,不等落地左足即提起,紧靠右足踝骨,两手与左足亦同时搂至小腹处,手心向上,两肘紧紧靠胁,腰下塌劲,然后稳住此式,无论远近束身一跃而去。

    常乐再出左足,斜着往前进步,右足跟步,两手顺着身子钻上至下颏处,往前连钻带翻,两手腕均向外扭劲,向前扑出,两手与心口平。

    他两肩又向外开劲,又向后抽劲,左足直着与手同时前进,左足跟步,两眼看两手当中,将架势稳住。

    常乐再将左足直着往前垫步,两手一齐与左足垫步同时落至小腹处,两眼再看右边,远近将眼正住,不仰不俯,譬如算学,身为股,地上为勾,眼看处为弦,是为目的。

    然后常乐作势扑出,这一瞬他真觉得自己就是一头猛虎。

    常乐现在可以基本肯定,这不断出现的一段段文字,就是一招招精妙绝伦的武技,以点点莹光散落他“光体”的形势,使得他的灵魂将之学会。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不过以这样的情形出现,却是令常乐在惊喜之余,又很是有些担心。

    主要是他现在正和人比斗,灵魂困在这里,不知道身体会怎样?

    “猴形者,物之最精最巧者也,有缩力之法,又有纵山之灵,在腹内则为心源,在拳中谓之猴形。”

    不管常乐怎样想,那些文字还是继续出现,他现在也无法掌控自己的身体。

    “其拳顺,则心神定静,而形色亦能纯正,其拳谬,则心神摇乱,而形色亦即不和,手足亦必失宜矣……”

    点点莹光散入光体,常乐将左足抬起,走往右边垫步,极力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