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为僧 作者:萧舒(起点vip2013.07.04完结)
“那……那好吧,二姐,我先走了!”李健狠狠瞪了李慕禅一眼,飞快对李玉蓉说道,然后一溜烟儿跑了。
李慕禅呵呵笑个不停,李玉蓉蹙眉道:“傻笑什么?”
李慕禅笑着摇头:“也不知李健能不能安下心,有你这个大美人儿在前,他可不是挑花了眼!”
“净说胡话!……怎么样了,进了梅府?”李玉蓉白他一眼,问道。
“当然!”李慕禅点头,昂头挺胸:“也不瞧瞧我是谁的弟弟!”
“有你这个弟弟,我可倒了霉!”李玉蓉抿嘴轻笑,道:“今天师父唠叨了一天,一直说你太可惜了,若能一心修定,说不定能成佛的,……我可从没见过师父这般唠叨!”
“师太忒高看我了!”李慕禅忙摆手。
李玉蓉道:“师父说,她修炼多年,也刚达二禅之境罢了,有你这般修为的,咱们大衍朝屈指可数!”
“我嘛,是运气好。”李慕禅摇头。
他这话说得诚恳,心下也这般想,若非他经历了生死,明白生死之大奥秘,断不会生出这般定力。
天地之间,除生死无大事,佛法乃是研究生死奥妙之法,而人只有一条命,一死难回头,他机缘凑巧,才能死而复生,转世来此,确实侥幸之极。
……
李玉蓉道:“梅府七院,你分在哪个院?能每晚回来了?”
李慕禅笑道:“天枢院,统领答应了。”
“嗯,这就好,要不然,娘定要伤心的,……我当初去师父那里,娘可没这么舍不得!”李玉蓉笑着摇头。
她神情平淡,好像不知天枢院如何难进一般。
“你走了,不是还有我在嘛。”李慕禅笑道。
李玉蓉无奈道:“娘也真是偏心!……好啦,晚上想吃什么,我来做!”
“嗯……,油酥蘑菇吧,大嫂炸得总差几分火候。”李慕禅道。
“好,就油酥蘑菇!”李玉蓉抿嘴轻笑:“大嫂嫁过来前,哪干过这个,她已经是聪明的了!”
说着话,她进了厨房,系上碎花围裙。
粉红碎花围裙,挡在月白僧袍上,有几分古怪,增了几分俏丽柔美,李慕禅笑了笑,进了屋子,上了灯,在温暖的灯光中研究天元吐纳术。
一边研究,一边依诀吐纳,只觉丹田温暖,浑身舒畅难言。
第9章 奥妙
随着吐纳,他丹田越发温暖,浑身如泡温泉中,原来吐纳功夫与禅定一般,都是件美事。
丹田温暖之后,他不再吐纳,开始以神导气,沿着任督二脉,循环一周,内力此微增长,暖融融的舒服。
一会儿功夫,他丹田再次有涨满之感,于是停住。
只是,这一次,百会穴却不洞开,没有甘露滴下,内力增长得也没有先前的迅猛,这是何缘故?
李慕禅思忖片刻,若有所思。
他重新安坐,双手结印,想要入定,耳边却传来一阵轻笑,是大嫂赵依依的声音,他摇摇头,双手解印,离开了屋子。
天上一轮明月高悬,银辉遍洒,宇内澄清,昆虫鸣叫声声入耳,不时响起赵依依的轻笑。
月华溢满整个小院,却见一家四口正围坐在一张圆桌旁,梨木圆桌摆放在花圃旁,花香缭绕。
李柱子,秦氏,赵依依,还有李玉蓉一边吃着水果,一边说着闲话,悠然自在,神情适然。
见他出来,秦氏秀美的脸露出笑容,伸臂柔柔一招手:“三儿!”
李慕禅走过去,挨着她坐下,另一边是赵依依,穿着一件青花碎衣裳,楚楚动人,微笑对他点点头,身上幽香钻入他鼻中。
“三儿,梅府进去了吧?”秦氏笑盈盈的问。
李慕禅点头,接过赵依依递过来的一块儿西瓜。
“好,既然进了府,就好好做,努力一些,莫被人看轻了。”秦氏柔声道。
李慕禅笑道:“放心罢,我不会给娘丢脸的!”
秦氏笑道:“你们姐弟三个,就你的鬼主意多,我才不担心呢。”
她又叹了口气,摇摇头:“小健那媳妇呀,相貌不错,身形也好,是个宜生养的贤惠媳妇,真是不错!”
“李健乐歪了嘴吧?”李慕禅低头啃了一口西瓜,笑道。
李柱子咳一声,哼道:“小健这孩子也出息了,……先前还是一个小孩儿,天天来找你玩,就像是前几天的事,这一眨眼功夫,也要成家立业啦!”
李慕禅笑了笑,不接茬儿,看一眼李玉蓉,李玉蓉白他一眼,明眸流盼,忙岔开话:“爹,咱们吃饭吧!”
秦氏忙道:“对呀,依依,你饿没饿?”
赵依依笑着摇头:“没呢,……娘,你坐着别动,我去端来。”
她盈盈起身,李玉蓉跟着起来,两人一起进了厨房。
李慕禅终于没逃过,李柱子接着话茬儿,摇头叹道:“你看看,小健也要娶媳妇了,过了年就能抱孙子了!”
李慕禅苦笑:“爹,这话还是对大哥说罢!”
“哼,他翅膀硬了,早就不听我老头子的话了!”李柱子哼道。
李慕禅笑道:“爹你可冤枉大哥了,他当副执事久了,自然口气也硬了,爹何必跟他一般见识!”
李柱子叹道:“可惜,你不能还俗了,要不然,也该成亲了!”
秦氏道:“老头子,就别烦三儿了,皇帝去年才下的诏书,和尚不准还俗的,你就断了这个念头罢!”
“唉……,我这命啊……”李柱子摇头叹息。
……
吃过了饭,李慕禅与父母二姐大嫂坐在一块儿闲聊,漫无边际,无外乎是些家长里短,邻里琐事。
李慕禅毫不嫌烦琐,反而听得津津有味。
在前世,他觉得男子大丈夫当关注天下大事,对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应理会,浪费精力。
到了这个世界,他忽然悟到,生活之乐趣尽在这些小事之中,能不被其绊住,超然俯视,细细体味,别有一番妙趣。
夜色深了,李慕禅催促众人睡觉,错过子午觉,对二老的身体损害甚大,养生之道,就在于平常生活的点滴。
众人怅然散去,李慕禅回了西屋。
三间正屋,中间是客厅,东边李柱子与秦氏,西边住着李慕禅,东厢房是李玉蓉,西厢房是李慕风夫妇。
李慕风常苦笑,由住的屋子可见姐弟三人在家里的地位。
外面安静下来,月光朗照,清风在花叶间缭绕,他耳力大增,听得清楚,越觉小院安静。
心中宁静一片,他吹灯上了榻,跏趺而坐,双手结印,周身虚松下来,表情放缓,略微带笑,很快进入禅定之境。
随着时间流逝,他心湖一片澄澈,神志清明,几缕杂念很快沉寂下去,淡淡的喜悦泛上来,恨不得永驻于此,与天地同化。
这是进入了初禅之境,他心神一动,丹田一缕温暖气息飘出,下注于会阴,后循督脉而上,顺利通过三关,进入百会。
内力运,他心神不动,杂念不生,超然而清晰的感受着内力的温暖,在百会上流转不息。
盘旋了数息,蓦然间,百会穴洞天,一滴甘露落下,顿时内力变沉,化云为雨,下十二重楼,落入丹田。
丹田顿时温煦无比,微微发胀。
……
他心中微喜,心湖微荡一下迅即平息,继续以神御气,自丹田导出一小缕内力,沿督脉上升,至百会,接一滴甘露,顺任脉而下。
一连三个周天,他丹田酸胀,于是停止,慢慢从禅定之境中脱出,笑容满面,知道自己解开了一大奥妙。
人体之妙,真是难以想象,顶降甘露,这般妙景,若是说与外人听,怕是觉得荒诞,是在说神话。
如此看来,这吐纳之术,若是单独修炼,只是循行任督,虽然每一周天内力都有增加,但增幅不如天降甘露。
这其中有何奥妙却是不知,需得慢慢探索。
想百会穴洞开,降下甘露,得进入初禅之境,无一丝杂念,对常人而言,难如登天。
佛家分有无两宗,无宗中讲四大皆空,这四大乃地水风火,这四者构成天地世间,而气乃属风。
修禅定时,气动则属风大,需要空掉的,心神一旦专注于气,则极易陷入魔障中,落入阴境,危害极大。
武林中人却是修气,以意导气。
照理来说,两者殊途同归,练到高深处,皆是心念纯净,无一丝杂念。
但这一殊途,却是差了很多,佛家练心,比起武林心法,殊胜许多,有直线曲径之别。
他解座下榻,在屋内缓缓踱步,微带笑容,如此看来,自己禅定功夫深,对于修炼内功却是助益极大的。
只是天元吐纳术秘笈上只讲练法,没说层次,不知第三层到底是什么境界,看三位师兄的模样,想必极艰难的。
他想了一会儿,索性放下,探身拉开床头小柜,想拿出那册《观天人神照经》研读一番。
“咦?!”他一拉开柜门,脸色大变。
他苦笑一声,探手取出的是一本破损的册子,上半截没了,只有下半,下半中的左半边也不见了。
翻了翻,隐约可见一朵莲花破湖而出,亭亭玉立,这破损的册子就是《观天人神照经》!
李慕禅看了看,苦笑着摇头,用力一捶墙:“唉——!”
“砰”一声闷响,吓了他一跳。
随即恍然,刚练完天元吐纳术,力气又增大几分,自己却没察觉,看来禅定功夫仍不足,一被外物所扰,五感马上失了敏锐。
……
“怎么了,三儿?!”秦氏在外面急促的敲门,门“吱”的一响,李玉蓉柔美的声音传来,清晰圆润:“小三儿,做什么呢?”
李慕禅上前拉开门,苦笑道:“娘,该管管咱家的老鼠了!”
秦氏披着一件单衣站在门外,就着月光打量他,笑道:“怎么了,老鼠碍着你什么事了?”
“你瞧瞧!”李慕禅拿出《观天人神照经》,没好气的道。
秦氏低头一瞧,不由笑了:“这不怨我,都怪你爹,我说要一只猫吧,他偏不答应,说猫是奸臣,养不得!”
“咯咯,爹喜欢吃鱼,他是怕猫跟他抢呢!”李玉蓉轻笑。
李玉蓉穿着月白僧袍,看来没睡下,她瞧了一眼册子,抿嘴笑道:“三儿,这是什么秘笈么,这般珍贵?”
她了解这个弟弟,性子沉静,神意超然世间,寻常事根本动不了他的心,如此模样,定是这东西不得了。
“死丫头,莫编排我!”东边屋里传来李柱子的声音。
赵依依也披了一件粉红衣裳,秀发披肩,月光之下陡增几分妩媚。
她探头看了看小册子,轻声道:“小叔,碎片还有吗?我帮你粘起来!”
李慕禅摇头,苦笑道:“那些都填老鼠肚子了!”
“那就没办法了。”赵依依紧抿着嘴,强忍着笑。
“娘,你可误了我的大事啦!”李慕禅摇头道。
秦氏抿嘴笑,柔声道:“好好,都是我的不是!……没跟你说一声,它们胆子也太大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李玉蓉伸手一抄,夺了过去,看了看,笑道:“观天人神照经……,这是什么佛经,没听说过!”
这小册子被咬得十去七八,唯有一朵莲花,还有下面几个字残存。
李慕禅叹道:“这是一位高僧圆寂前所赠,我一直没参悟透奥妙,如今算是死心了!”
李玉蓉抿嘴笑道:“看来你与它缘尽于此!”
“二姐,你这是幸灾乐祸呢!”李慕禅没好气的哼道。
“好好,快回去睡吧,这么晚了!”李玉蓉哄小孩般的语气。
难得见到三弟如此生气,她实在觉得有趣,忍不住笑。
“对,快回去睡吧,依依,你明天还要回娘家,莫睡得太晚,……三儿,事已至此,你就放宽心罢,权当被你自己不小心弄丢了!”
秦氏说了一通,笑着扭身去了。
赵依依用力抿着红润的小嘴,模样古怪,瞥一眼李慕禅,忙转身回了西厢房。
众人散去后,李慕禅也无奈,只能摇摇头,回了屋,跏趺坐于榻上。
这一会儿功夫,他心湖已平,波澜不惊,气恼与不甘皆被化去,恢复了安宁喜乐。
……
双手结印,他再次进入禅定,驾轻就熟,很快心神晋于宁静详和,周围一切都消失,唯有一念缭绕。
忽然,他一念动起,观想起那株莲花。
一片清澈湖水中,一株莲花破开湖面,亭亭玉立,明媚的阳光下,皎洁的莲瓣宛如薄薄的玉片,晶莹剔透,一瓣,两瓣,三瓣……,一共九瓣。
湖水与梅府内的明湖一般,清澈得几乎透明,下面泥土、石子、游鱼、水草,皆历历可见。
没见过明湖,不知湖水竟能这般清澈,比澄静寺后的温泉更清几分,观之心情豁然。
一阵微风吹拂,莲瓣轻颤,皎皎无瑕,他观想着这湖水、莲花,心中一片喜乐,寂然不动。
他修炼禅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