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侠传
虽然孙权的总兵力超出黄祖三倍以上,但要强行攻击城池,也不是件易事。何况战事一旦拖久,江陵军定然会赶来支援,双方决战,孙权并无胜算。江东智士,自然不会看不到这一点。”看看我,道:“主公以为如何?”
我点点头:“确实如此,我仔细想来,有没有可能……”停顿一下,道:“孙权的主力佯攻东城和北城,而周瑜别出奇兵,从戒备最严密的南城攻入,周瑜此人十分奸诈,善于用兵,他的兵力比夏口南面的黄祖军多出一倍多,如果再施以狡计,也许会一举突破难关。”说完,得意洋洋地看着大家。
周瑜当时还没有经历过什么特别大的战役,即使历数眼下的江东名将,他也不是位列前茅的选手。所以对他的真实实力,我可能比在座的所有人都清楚。这不是眼光问题,而只不过因为我是未来人,了解周瑜而已。
众人齐都哦了一声。桓阶道:“孙权若无凭仗,决不敢这么轻启战端,一旦战败,对他在庐江之战后刚刚树立起来的声望会非常不利。我以为,主公这个看法,确有道理。”
杜袭、和洽都用心仔细盘算,和洽道:“果然如此的话,那么甘将军的计划就真正可用了。江夏一旦告急,江陵的精兵和大将必然倾巢出动,我们要偷袭空虚的江陵城,其实用不了多少兵卒,多了也没用,只要行动迅速机密,里应外合,应有七成以上的胜算。”
杜袭发问:“由谁领军去攻江陵呢?”
我道:“到时候我会率军前往。”
杜袭一愣:“主公亲往?”
和洽大声道:“万万不可。”
我道:“怎么,你们觉得我不能胜任?”
和洽道:“主公虽然善战,但亲身参与这等险恶之战,实不合适。”
我轻轻叹道:“我若不去,长沙城中,还有谁能胜任?”
杜袭和和洽对视一眼,一想倒也是,城中现有的武将,韩玄少谋寡智,出点什么意外就不知道怎么应付;杨龄兄弟等人,更是一勇之夫,难堪重任。
可要我亲自出马临敌,也未免过于冒险了,他们实在无法赞同。
桓阶瞟一眼徐庶,见他一直盯着地图不说话,问道:“军师,你的看法如何?”
徐庶不答。
我看看他冷峻的脸色,心里暗暗犯起嘀咕,以我对徐庶的了解,他必然是看出了某些我们没看到的问题。看看其他人,好像也都有类似的感觉。
又过了一会儿,徐庶忽然问道:“参军可派人查过,那朱然现在何处?”
桓阶一怔,还未回答,徐庶已一指地图,道:“如果我猜测不错,他现在应该依然在石阳。”石阳是庐陵郡的治所,在今江西吉水东北。
桓阶吃了一惊,道:“正是如此。他自元月中来到长沙,见到主公之后便返回石阳,一直滞留,未再回到吴郡。”
我道:“怎么,军师,这个朱然有什么问题么?”
徐庶道:“主公曾与他一番谈话,觉得此人如何?”
我想了一想,道:“哦,这少年气宇轩昂,谈吐不凡,确是年少有为。”
徐庶叹道:“主公慧眼明鉴。孙权用人,果然不拘一格。我料这次荆州、江东一战,关键之一,就在这少年身上。”
诸人面面相觑,不知徐庶为何忽然发此惊人之语。
我心中不以为然,想道:“这朱然在江东,历史上也没什么大名气,而且现在还这么小,能干什么啊?你要说周瑜能左右一场大战役的胜负,我相信;他,我怎么也不信。”
徐庶道:“虽然江东可能出奇制胜,但我细观地理,周瑜军要从豫章赶到江夏,要经过赣水和修水两道水关,极难隐蔽,这么做风险太大。可是种种迹象表明,现在孙权却肯定要打这一场不可能打赢的战役。我很疑惑,一直没想明白他想干什么。但适才我受主公奇兵之想启发,忽然想到了原因。”他看看我,又看看杜袭、桓阶等人。
“孙权之所以决定要打此仗,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的本意是——明攻江夏,暗取长沙。”
众人大惊,桓阶道:“还请军师详加指点。”
徐庶道:“这数月间石阳囤居的兵马,应该至少有三千人了吧?”
桓阶道:“这个我知道,正月十四日时,朱然已先来长沙通报,说奉吴主之命,豫章、庐陵两郡的郡兵,由他父亲朱治率领,打算赶赴长沙增援我军。后来主公权衡之后,婉言谢绝了孙权的好意。那里现在有兵四千军,应该就是一直未出发的两郡兵力。据我所知,这支军队战斗力很弱。”
徐庶淡然一笑,道:“军队战斗力之强弱,很大程度上是由率领他们的将领来决定的。豫章郡的太守孙贲、庐陵郡的太守孙辅,虽然是江东宿将,曾跟随孙策驱使江南,多立战功,但却未明训练部卒的方法。若此二郡兵马仍由他们统率,我们自然无忧。但现在率领这两郡之军的是朱然,他的名声虽弱,我却早已听师兄庞士元说过,正月一见,更是坚定了我的想法,此子决不可轻视。他有这两个月时间,足以把一支弱旅练成强师。而豫章离长沙不过六百里,石阳到长沙更是仅有四百里之遥,轻军强行,十日便到。一旦我军出发去攻江陵,长沙空虚,南昌周瑜军渡赣水攻我军于前,我已被动,等石阳朱然军绕溱水袭我军之背,桂阳赵范无谋之辈,必然束手就擒,那时长沙前后受敌,无可抗衡,不待我远征军回师,长沙就会失守。”
大家脸色齐变。
江东竟有如此阴谋?
就在这时,外面脚步声响,有人大叫道:“师父,师父。”
我脸色一沉,谁在外面大呼小叫的?
徐庶急忙站起,道:“我去看看。”匆匆而出。
屋里剩下的四人互相看看,都默然不语。
对我们打击最大的地方在于,我们几人都从来没有想到过孙权会突然攻击长沙。
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弱点。
桓阶失神了一会儿,率先恢复过来,叹道:“军师这个分析我实在难以接受,可是仔细想想,却也不可不防。”
和洽道:“这……可能吗?孙权和我们本是盟友,他会对我们下手么?”
杜袭强笑一下,道:“阳士,你怎么糊涂了,别说江东与我们并未结盟,就算结盟,这战时盟约,如何信的?”
和洽道:“其实我原来也想过,孙权野心勃发,在他心中,我长沙四郡迟早也是他的盘中美餐,他不会给我们那么多的时间从容的发展,一旦江夏失守,他就很有可能先置江陵不顾,转而南下攻击长沙。只是没有想到,他竟然有可能置江夏死敌不顾,先行偷袭我们。”
脚步声又起,徐庶走了进来。他的手里,拿着一份白绢制成的小小细条,阿杰跟在他身后,手里捧着一只灰鸽,比他那头蓝儿小了许多。
徐庶把绢条递给我,道:“耒阳侯盟主急函,酃县附近发现大量不明属地的军队,都是吴越口音。”
酃县?
众人急忙一起去看地图。
酃县在今湖南省衡阳之东,现在叫炎陵县,当时也是属于长沙辖境。
我看过那密函,顺手给了桓阶,转头看看阿杰:“阿杰,你做得好,嗯,它叫什么?”
阿杰道:“飞帅,它叫粉儿。”
粉儿?我笑了,从他手里接过那小小的鸟儿:“怎么叫这么个妩媚的名儿?”就着巨烛看那粉儿,嘴巴尖尖的,眼睛圆圆的,眼环是全黑色的,眼砂多姿多彩,真是颇为漂亮。
阿杰说:“飞帅,因为它是母的啊!可是你别看她是母的,飞起来可棒了。”
“噢,和你最喜欢的银头、蓝儿相比如何?”
“那不一样,银头、蓝儿身体强壮,能飞长途,所以要放到远程大郡;粉儿这种鸽子,身子小,又轻又快,善于飞山路,夜里也能飞,不过飞得不太远,所以可以在周围地区传送紧急讯息。”
我点点头,道:“很好,赏你铜钱十贯,好好把这些鸽子喂饱训好了,它们都是我军的宝贝。”
阿杰晕了,给十贯钱喂鸽子?这下发了!迷迷糊糊、高高兴兴道:“多谢飞帅。”
徐庶道:“你下去吧,随时注意各地讯鸽。”
阿杰应了一声,跑了出去。
桓阶这时已经研究完毕,道:“主公,军师判断果然不错。你看,酃县在我郡边境,和桂阳郡邻接,县内有一山,名为井冈,可以隐藏大量兵力。从那里出发,到桂阳郡治所彬县(今湖南彬州市),只有不到250里的路程。朱然的动作真快啊!”
我道:“那里的县长是谁?”如此重大情况,他居然匿而不报,可是重大失职。
桓阶苦笑一下,道:“该县多受桂阳蛮民侵扰,昔年三任县令都是上任未过半年,便死于非命,后来就没人敢去了,已废置多年。”
我脸上一红,虽然我接管长沙郡已多日,但这个情况却才知道,实在也有点说不过去。
杜袭道:“酃县的事可以缓缓再说。现在是如何应付江东的伏兵。”
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徐庶身上。
徐庶道:“我看酃县和江东之兵是一件事。现在我们只要即刻派出酃县新任县长,前往赴任,此事就可以解决了。”
和洽道:“军师是说,让江东之兵知道我们对他们的谋划已有准备?”
徐庶点点头:“我瞧那朱然虽然年轻,却极聪明,只要酃县新任县长上任的消息传到他耳中,他就该知道,我军对他们的行动计划已有所防备,定然不敢继续实施这个偷袭的计划,很可能转而北上,与豫章周瑜军会合,如主公所言,去袭击夏口城。那样虽然有风险,但黄祖却和今日之前的我们一样,毫无准备,成功的机会也是很大的。”
桓阶沉吟道:“但这酃县县长的人选,却很难找,既要机警善辩,能审时度势,自如应付可能的意外事件,又需有治才,能迅速整合当地的防御能力,才能退吴军,安地方。”
和洽身为镇军大将军府主簿,对人才情况非常了解,立即便道:“长沙目前没有这种全才。战乱之时,择要而选。我看这县长只要善于言辞,能惊退吴军即可,是否能治理酃县,倒非重要。”
桓阶久管长沙人事,自然更是清楚,道:“阳士所言,也是道理。”
徐庶道:“我有一人选,倒是符合伯绪的条件。”他在提出派遣酃县县长的时候,就已有所思量。
和洽和桓阶齐声问道:“军师心属何人?”
“正月时,赵楷先生荐来两位少年,阿杰已在军中发挥巨大作用,另外一位,却还赋闲镇军大将军府内,尚无任用。”
杜袭道:“军师是指那南阳邓芝?”
“是啊,你们以为如何?”
和洽犹豫一下,道:“邓芝虽然有才,而且口才便给,不过是不是太年轻了?”
徐庶道:“那江东朱然不过双十年华,已然独当一面。邓芝比他还大两岁,如何就做不得这酃县之长?”
我点点头,心想:“徐庶的眼光,真是锐利,倒和我不谋而合。”
邓芝果然极是合适,不过我是想到那人日后作为蜀国代表,出使刚刚血战之后的仇国,居然能达成协议,奠定吴蜀三十年联合抗魏的合作基础,而且此后更做到蜀国的大将军,不管是口才方面还是治才方面,潜力自然极强,做一个小小的酃县县长,还不手到擒来?这般倒转推理,比之徐庶差得远了,自然不值一提。
和洽和桓阶互相看看,主公既然同意,他们便都再无异议。
杜袭盯着地图,忽道:“军师,吴军偷袭不成,必然死攻江夏,我们是否就在旁边观战?”
徐庶道:“子绪有何高见?”
杜袭道:“长沙既无危险,我们何不仍秉前议,择机偷袭江陵?”
徐庶踌躇道:“这我也不是没想过,但一来,目下缺少统兵的将才;二来我军的兵力,实在过少,出征和防守,无法兼顾。”
桓阶道:“军师不必疑虑,我桓家三千精选子弟,可尽数听从主公调遣。”
徐庶道:“伯绪,你的心,我们早已尽知,但你家族中还有几位老人家……”说到这里,见诸人都在微笑,立刻住口,讶道:“难道你已经说服了他们?”
桓阶道:“唉,说来惭愧,我虽为桓氏之长,其实有些事情还是做不得主。不过,幸好主公今日见过刘度之后,顺便与我三位叔公会晤,已然达成合作之意。”
徐庶心念电闪,张口结舌。
桓氏早有联姻之想,只是阿飞一直没有松口,所以桓家对是否全力支持阿飞,内部意见一直不能统一。
除了主公做出让步,还能有什么办法?
杜袭道:“主公已同意阿袖姑娘嫁入王家……”
徐庶啊的一声,果然。
即使以徐庶的智慧,一时也无法适应这突然的变化,愣了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