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侠传
赵楷微微一笑,忽道:“玉儿,典司马的戟法十分高明,你跟他去学几招,我和你飞叔叔有几句话说。”
典满和赵玉互相看看。我道:“赵大哥要你们去,你们赶快去罢!别走得太远了。”
赵玉聪明,典满也是久给曹操当侍卫的,愣了一下,便都醒悟过来,答应一声,拿着枪戟出帐交流去了。
我用筷子把蜡烛挑亮了些,道:“赵大哥,如今帐中只有你我二人,你有何话说?”
赵楷沉吟道:“我适才去关君侯营帐,听他们说起贤弟来历,很是有趣。原来贤弟文武双全,还精修棋道,足可与曹丞相这等国手抗衡呐!”
我心想:“不相干的提这些干什么?”谦虚道:“区区小艺,上不能报国,下不能安民,聊以解忧而已。”说完才想起,这句聊以解忧是抄袭东晋棋手祖纳的名言。
赵楷深深点头,道:“贤弟心忧国家百姓,真丈夫也!”
要来!我道:“大哥过奖了。小弟如何担得?”
赵楷道:“听说贤弟足迹踏遍四方,见闻广博,不知对眼下局势如何看法?”
我想了想,道:“以我看,此次曹袁决战,至为关键。赢者有望一统北方,进而扫平天下。”
赵楷微微颔首,又道:“曹操此人,比袁绍如何?”
我道:“胜之十倍。”
赵楷笑了:“然则曹操必胜乎?”
这话是明显有点不信的意味。我心想:“那还用说?”反问道:“以大哥之见,谁将获胜?”
赵楷低下头,沉默了大约一分钟的样子,抬头道:“如若没有贤弟,袁绍必能胜出。”
我吃了一惊,这回可不是装的。道:“大哥何出此言?”
赵楷道:“以我观察,贤弟在军事上的才能,远在张辽徐晃等人之上,甚至关君侯也难与贤弟相提并论。”
我心里美滋滋的,但开始怀疑他在信口开河。说实话,我当然比他们都强,因为我对战局的具体走向,一清二楚。指挥起来,自然深合兵法。不过,赵楷刚到军中不到半日,如何能这般清楚地认识到我的价值?
赵楷道:“目下白马被围,曹营将士无不心焦如焚,恨不得一夜之间就赶了过去增援。惟有贤弟稳坐军帐,不慌不忙,却是何意?”
我道:“大哥以为呢?”
赵楷道:“孙子曰:百里趋利者,必撅上将军。颜良大军初至白马,锐气正盛,正想寻找曹军决战。贤弟手下兵不过三千,将只有数员,匆忙前往救援,必败无疑。贤弟避而不战,以疲敌军,诚为妙法。此其一;白马守军虽寡,但城池坚固,储备充足。刘延又坚忍沉着,善于防守,辅之以勇将乐进,三个月内白马城坚如磐石。贤弟料人料战如若亲见,可称运筹帷幄,胸有成竹。此其二;最主要的,贤弟不动声色,严守机密,明令军中大将回许都运送粮草,麻痹敌军,暗中却打算轻兵疾进,攻敌于出其不意。用兵更仿佛孙吴重生,令人不能不心服口服也!”
我睁大了眼睛,一时说不出一句话。赵楷称赞我如何如何高高高,我都可以厚脸应承下来,就当作我真是如此设计的一般。但赵楷在这短短时间内就已经把敌我双方的种种情况全都分析得如此透彻,除非他和我一样都来自未来世界,否则必是天才的兵法家无疑。
赵楷轻叹道:“袁绍兵力胜过曹操十倍,人才亦不缺乏,虽以本身素质而论远不如曹操英明果断,但自足与之抗衡,胜望当有五成以上。只可惜阿飞贤弟临战加入曹军一方,莫非上天不喜袁氏么?”
我道:“大哥此言差矣!”
赵楷道:“贤弟请讲。”
我道:“我加入曹军,虽是偶然,而弟亦愚鲁钝才。然足见曹丞相爱才心切,用人不疑,方有弟这般甫临战阵便被委以重任的奇事。此仍是曹丞相远胜袁绍之证据!以此而论,并不是老天不喜欢袁绍,而是袁绍的能力不足定天下。”
赵楷道:“然则贤弟打算全力助曹么?”
我道:“大哥此言何意?我现为曹营重将,岂能不为主分忧?而且……”心想:“你也是受袁绍欺负的,难道不想报复?”
赵楷道:“贤弟勿恼。想当年,有相士见一奇人,评之曰:相君之背,贵不可言;相君之面,却危而不安,甚至有杀身大祸……”
我道:“你说的是楚汉相争之时,国士无双的韩信?”
赵楷微微一讶,怔怔看我。
我轻轻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大哥之意,小弟都已尽知了。”
赵楷身子一震,道:“贤弟博学多识,心思机敏,愚兄佩服之至。”
我心中暗想:“此人见识,实在是这时代仅见的高人。奇怪,以他武功才学,为何竟然默默无闻?”赵楷举出韩信之例,虽然含蓄隐晦,我也立刻懂悟,他在关羽营中,也许察觉到某种对我不利的可疑之处,所以要暗暗点醒我:曹操其人并不可信。但我现在正受到曹操重用,是否能够听得进去,难以逆料。因此他并不说出蒯通说韩信的原始题材,先说一部分看我的反应。他想不到未来世界的人对韩信这段历史实在是耳熟能详,因此我一听便知。
帐中突然间一阵沉默。
过了一会儿,我忍不住道:“大哥,以你这身本领,为什么竟不想努力建功立业,传下不朽的英名呢?”
赵楷道:“贤弟既然问到此处,愚兄也自当以心腹话相告。我赵家传至愚兄这一代,共有兄弟三人:二弟赵松,生性喜好周游,从不耐烦在家枯坐。他平日居无定所,多在高山奇谷探幽览胜,至今我已有十六年不知道他的具体下落了。三弟赵云,自幼立志报效国家,干出一番事业。但他空有一身武艺,难以施展,目下四海飘泊,饱经风霜。愚兄既慕二弟之高远,亦佩三弟之坚贞,然忝为长子,身不由己,只能留于家乡,守护家业。平日惟有多读藏书,时而出来经历一番,看看世面。若非袁绍弄强,愚兄或将终老家园,也未可知。不过,眼下既然出来,自要见机行事,乘时而动。”
我道:“可是,大哥似乎对曹丞相、刘皇叔等当世英雄人物并不感兴趣。”
赵楷道:“贤弟,你在这一点上,看法为什么这么迂腐?我观袁、曹、刘等人,都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大英雄。”
我端起青铜耳杯,喝口水,心想:“赵大哥好气概!曹操那么目中无人,还推许个刘备。他倒好,一个都没看在眼里。”道:“大哥以为,谁为当世英雄?”
赵楷用低低然而有力的声调道:“据我看来,当世英雄,惟有贤弟。如若贤弟能自立门户,与天下豪杰共逐鹿鼎,愚兄不才,愿助贤弟一臂之力。”
我手一颤,杯里水微微泼出一些,心想:“很好,我们这也有个名目,叫做喝水论英雄。”强笑道:“大哥别吓唬小弟了。”
赵楷微微摇头:“愚兄之言,并非玩笑。将相本无种,英雄当自强。贤弟眼下虽然声名不显,但胸襟才具,我看决不在昔日韩淮阴之下。不过,我不会强劝你叛离曹操。”
我心中噗噗直跳。我是现代人,古代什么忠君报国、为主卖命的的愚蠢念头,我是一概不予认可,道德上没有束缚感。因此说实在的,赵楷这番话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强烈。我暗暗地想道:“这话大有道理。我自己干嘛要为别人做嫁衣裳?给曹操干活,那是半强迫性质,不是我自愿签字的。他待我不错,哼,像我这样的人,哪个老板见了不给高薪,好让我尽心给他们出力?没有势力,那刘备现在不也是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么?他以后能干出一番大作为,我就不行?”翻来覆去沉思默想了老半天,就是想不出半条不叛变自立的理由。
忽然帐中一黑,原来蜡烛烧到尽头,灭了。
我们也不再点灯,就在黑暗中继续这要命的谈话。
我整理清楚了思路,道:“大哥之见,小弟很有兴趣。不过小弟有两个问题,先向大哥讲明。”
黑暗中,赵楷慢慢伸手握住了我的右手,道:“贤弟有何顾虑?”
我道:“小弟目前,实是无名之辈。因此小弟打算借曹操之力,树立自己的威名,所以暂时不能脱离曹营。”
赵楷沉吟道:“可是一旦曹操击败袁绍,势力大张,那时贤弟再回头与曹氏争夺天下,难度可就更大了。”
我道:“大哥所言,虽然有理。但我料曹操击败袁绍容易,要把袁家在河北的势力连根拔起,至少也要五年时间。而小弟最多需要一年的时间就够了。”心想:“一年以后,我和池早的三国一年游也到期了,到时候再说吧!能玩下去,咱就接着玩,不行,咱就赶紧撤。”
赵楷道:“好。那第二呢?”
我道:“小弟在想,一旦叛离曹操,势必得找一处安身立命所在。以大哥之见,我们当在何处扎下根去,作为发展的根本呢?”
这是我狡猾的地方,先考察赵楷这人的战略眼光如何。其实我内心之中,早已有了大致的决定。
赵楷道:“贤弟之言,正是愚兄考虑的重点。现在北方除袁曹两雄对峙外,西凉马腾和乌丸的蹋顿也跃跃欲试,欲助袁灭曹。但曹操用人得当,关中有钟繇、卫凯镇抚,此二人老奸巨滑,马腾耳根又软,决难翻出什么大浪;东北则派有自幼生长边地,熟悉情况的护桓校尉阎柔监视,蹋顿对他一直心存畏惧,不敢轻动。此二地都是气候恶劣偏僻,人民贫瘠困苦,非是争夺天下的用武之所。至于南方,有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策以及西南川中的刘璋。孙策刚勇而且有谋,手下有周瑜张昭等文武贤才,图之不易。刘表、刘璋二人却都是软弱无用之辈,而且荆襄和西川均为富饶之地,发展甚易,可以择一吞之。”
我心中的惊喜,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暗想:“后世把诸葛亮吹得神乎其神,好像他三分天下的隆中对乃当时绝唱,无人能及。其实英雄多见,赵大哥不也是一位看准了这一点的大战略家么?”左手加上去,紧紧握住赵楷,道:“大哥高论,如拨云见日,令小弟茅塞顿开。那么,下一步,小弟想烦劳大哥悄赴南方,暗中寻访能人高士,纠集势力,以备起事。如何?”
赵楷的左手,也悄无声息地握了上来,低声道:“愚兄早有起事之意,因此在川中、荆襄一带已准备多年,布下了许多有用的棋子,所有家眷也早搬到了绵竹。只是愚兄自知非是主君之才,而一直又未遇可以共谋大事的明主,故而不敢稍有异动。今逢贤弟,实乃天意,愚兄自当尽心竭力,辅佐贤弟以竞全功。”
我大喜过望,双手更加用力与他相握。
这番谈话谈出这么个结果,可真叫打死我也料想不到。
赵楷道:“贤弟令宋亮去见粮秣官,是否已有放弃辎重,轻骑突击白马之意?”
我道:“原来大哥已见到宋亮。大哥见微知著,小弟十分佩服。不错,小弟打算明日一早就出发。”
赵楷微笑道:“若非我遇上宋亮,猜知贤弟用意,也不能劝得关君侯安心回去了,今晚更不敢和贤弟说这番话。”
我这从不信鬼神的现代人,此刻也不禁脱口叹道:“只怕这一切,冥冥中真是早有定数!”
赵楷道:“上苍一定是保佑我们的,所以让我在这里和你相遇。贤弟,你现在有关君侯和典满这两位大将相助,我在此帮不上什么忙。我打算明天一早就赶往川中,加紧准备。玉儿就留在军中效力。”
我心中一动:“他把儿子留下来,那是怕我不相信他么?”忙道:“玉儿年纪尚幼,还是让他跟大哥去吧?”
赵楷道:“我看典满虽然武艺高强,但心思还不够灵活,保护贤弟,恐怕仍然力有不逮。玉儿武功还过得去,人也聪明,留在贤弟身边,我才放心。贤弟万不可推辞。而且贤弟武艺,愚兄十分欣慕,还想请贤弟空暇时,好好指点指点他呢!”
他说得这么清楚,我自然就不能再作态了,事情便这样决定了。
次日一早,赵楷自引一众家丁,悄悄而去。
临行之前,他给关羽留了封信,让我待他离去后再交给关羽。我大致能猜出信中的意思,满口答应。赵玉听说可以留在军营,满心欢喜,全无半点与父亲离别之愁。我问他,他说:“十多年来,爹爹一向如此,我都习惯了。”
我暗暗点头。让典满给赵玉配备上盔甲,然后亲自前往关羽营中,给他送去赵楷的书信。
关羽看完了信,卧蚕眉一皱,丹凤眼微张,左手一抚颏下美髯,道:“原来飞督帅和子龙兄是结拜兄弟,何不早说?”
我心想:“早说?早了我总得想起来有这回事啊!”哈哈一笑,道:“大丈夫身处乱世,当仗自身本领建立功业,方不愧这凛凛七尺之躯。岂可狐假虎威,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