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侠传
忽听一声大喝:“哪里逃?”接着扑通、扑通两声,有人跃入水中。
定睛看去,对面船头的俩人都不见了。
原来陈江越也已发现己方大势不妙,无心恋战,本打算抓住杨影,以为人质。但拼了一百多招,发觉对方功力、船斗经验都非常了得,自己并无把握取胜,在周围众多敌人虎视眈眈之下,要擒捉对方更几乎没有可能,顿生退意。所以缠斗中忽然变守为攻,强攻数招,逼退杨影,转身便跳下江去。杨影在兄弟们的视力下,自然要显示威风,不能让敌人从手里跑掉,当即追跳入水。
我忙道:“不要伤她,抓活的。”
徐庶点头,让身后的侍卫官给四层的陆子云传达最高领导的指示。
那侍卫官飞也似上楼去了。
徐庶道:“主公,大局已定,我们先撤离返回吧,让杨都尉清理残局。”
我看看外面的战场,逃走的那过半敌船,这时已顺流而窜,远远的都只留下个船影子,剩下勉力支撑的敌船大约不到五艘,还都是走舸、冒突等小船,不由挠挠头,道:“这就完事了?”
其他几人也都有和我相似的疑惑、不敢相信之类的心理,殷淏道:“这只能说飞帅的新式兵器太过犀利,敌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所以都吓昏了。说实在话,我在长江上混了小半辈子,要第一次见着这种拍竿,见到跑这么快的大楼船,我也会晕头转向,先保小命要紧的。”
徐庶和桓阶都默默颔首,表示同意他的看法。桓阶道:“最好能让杨都尉捉住敌人的传令官或者旗语卒,可以更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底细。”
我连连点头,招来刚从楼上下来的那名侍卫官,让他把撤退和捉人的两道命令让陆子云传达下去。
转回头来,大家忽然发现,韩暨姿态极其不雅地倒在船板上,已然呼呼大睡过去。他袖子和屁股上的衣裤有几个地方粘在近处的茶鼎上,几乎快被烤焦生出烟来。
殷淏急步抢过去,移开茶鼎,把他的衣服给扽下来扯直了。仔细看看,已经有几处烫破。
我轻叹一声:“韩兄真是辛苦!为了研制这些新兵器,这几个月他每天睡觉都恐怕不能安枕。别惊动他,让他好好睡。”
桓阶不知道从哪儿找了一个竹枕,给韩暨垫在头下。徐庶则解下他身后的窗帘,挡住江风。
大家悄声一商议,干脆一起上楼去,把三层留给韩暨专用,命令侍从好好伺候韩大人。
上得四层舱里,正看到陆子云独自坐在指挥窗前,抱着膝盖,望着窗外发呆。
徐庶轻咳一声,陆子云一惊,转头一看,急忙从地上爬起来:“主公,军师,参军,殷先生,你们怎么上来了?”
我道:“子云,这一仗打得很好啊!”
陆子云张了张嘴,慢慢低下头,别转过脸去。
“多谢主公。”
声音闷闷的,似乎不太开心。
我道:“子云,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只管跟我说。”
陆子云心里涌起希望:“主公虚怀若谷,也许能听我一言。”抬起头,正要说话,忽见一侧的徐庶正盯着自己,缓缓摇头,示意不可。他现在对军师可说异常敬服,虽然性子依旧是那般直爽,但心念一转,还是勉强把真实想法压了下去:“哦,主公,没什么,只是没能全歼敌人,心中不甘罢了。”
我微笑道:“首次出战,能击溃如此敌阵,我和军师大家都已经非常满意了。子云,没想到你对水战这么有研究,我任命你为楼船都尉,以后这支楼船舰队,就由你来指挥。”
陆子云全身一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怔了好一会儿,才倒身受封:“臣陆子云多谢主公赏识提拔!愿为主公翻江倒海,破孙灭刘。”
“翻江倒海,破孙灭刘!好气魄,那我以后可就看着喽,哈哈。”我很喜欢这么锐气的年轻人,说话做事就是有干劲。
陆子云起身,看一眼徐庶,心想:“军师好厉害,居然同时看破了主公和我的心思。主公本来就要提拔我,我若先提起杨龄不听指挥一事,主公自然会惩罚杨龄,而我却被越级提升,这样桓阶肯定认为我是踩着杨龄的肩膀上来的,首先就会不高兴,那我一下就得罪了长沙本地一系的所有文武,以后别想有安生日子好过了。”后心顿时冷汗淋漓。
徐庶心想:“这种事情,你还差得远。”道:“主公,那杨游弋……”
我想了想,扭头道:“殷兄,你可愿意再与我做一单生意?”
殷淏笑道:“飞帅的生意,我哪儿有不接之理?飞帅要什么样的战船?”
“我欲向你订购十艘斗舰、二十艘蒙冲、一百只冒突,另外再加一艘载重两千石的楼船……”
殷淏大喜:“当然好,当然好。”心里已在计算这一笔大约能赚多少。
我道:“殷兄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这一笔购置呢,我出价可能比较少一点。”
殷淏忙问道:“飞帅能出多少?”
我竖起一根食指:“一千两黄金。”
一千两黄金?殷淏咧咧嘴:“飞帅,再抬抬,再抬一点好么?”
我微笑道:“好,那就附加一点。殷兄赞助的那本水战拳谱,我打算写两个版本,完全版极其详细,名为《水战大全》,内容包括水军的主要战术、各种战船兵器的合理配备及使用技巧、船斗拳法等等,我会和徐军师、桓参军、韩暨都尉、陆子云都尉、杨龄都尉等专家高手一起参研,共同撰成,殷望殷兄也能加入;另外一本比较简略,名为《殷氏船拳》,主要是水战的基本拳法。《水战大全》的专用权属于长沙军,但我以两千金授权殷兄,两年内可以任意翻印,当然,我就不收钱了。至于那本《殷氏船拳》,作为对殷兄资助的回报,我就送给殷兄了。哦,还有,《水战大全》这一部,我预计每半年重新修订一次,里面会加入一些实际战例分析和前线官兵的心得,这种修订本只赠送或卖给购买过首版《水战大全》的顾客。”
众人呆住。
我笑吟吟地看着他们,一点也不着急,心想:“你们虽然都是头脑灵活的高级人才,但这种现代版权知识,恐怕你们也需要有时间来适应理解。”
自远古至汉末,极少有过这种极不等价的以书易船的单纯生意。我向殷淏提出的采购名单,市价大概至少是两千五百两黄金。我提出以千金购入,实际上是一个子儿都不想掏,还有殷淏赞助我写书的一千两未付款呢。
殷淏脑子急速转动,苦想半刻,感觉是有赚的。这感觉有一半是建立在阿飞为人豪爽,生意上不会苛刻自己的印象上。具体如何赔赚,却想它不明。
现在他有点后悔,没有坚持携夫人一起出来,如果夫人在,根本不用他来动这伤神的脑筋。
摆了摆头,感到大脑陷入枯死困境,知道自己是没法算清这其中的利益得失了,苦笑道:“飞帅给我出了个难题,请恕殷某失礼,不能马上答复飞帅。”
我知道,两千五百两黄金对殷氏船行来说也不是小数,不能过于心急,道:“殷兄不必为难,这事也不用急在一时半会儿,咱们回去可以慢慢聊。”
徐庶和桓阶在旁边,也在心中默算这笔细账,越算越觉得服气:“主公的生意脑子,居然比我们转得还快。我们不过想进一步提升战士的水战战斗力,主公却能顺手拿来大赚一笔。而且这笔生意,我们固然不亏,殷氏也会大赚,光是这《水战大全》的修订本,两年就能出四本,利润可翻四倍。”徐庶更明白了我的另一个想法:“采购来这么一大批战船,自然需要有人来驾驶,有人来指挥,这样就可以把杨龄兄弟妥善安置了,主公想得周全。”
返回的行程不太顺利,首先是风向不太对,打了这么久的仗,按说一时三刻肯定是不止了,看太阳西去的样子就知道,但风依然是西北向猛刮。接着不久开始打雷,一个接一个地在头顶上炸开。
我站在楼船的顶盖上,扶着女墙,厌恶地瞅瞅天。
“这雷怎么就打个没完了?”
身后只站着徐庶,他笑道:“谚云:雷轰天顶,有雨一线,雷响天边,大雨连天。这雷这么打着,问题还不是很大。”
我道:“咦,你还知道这种农家谚语?”
徐庶道:“我虽然自小不务正业,可也是耕过田,种过菜的,飞兄可不要看扁了我。”
我哈哈大笑:“岂敢岂敢,元直是什么样人,我早听伯母说过多次了。”
徐庶脸上微微一红,知道母亲肯定把自己少时的臭事都说给阿飞听过。
忽然想到件事,徐庶道:“有件事我想问问飞兄,那次你去桓家,阿袖到底跟你说了些什么?”
“什么?”
“阿袖给你说她到底喜欢谁?”
“……”我微一皱眉:“你怎么忽然想到这上面来了?”
“阿袖那孩子我了解,她虽然年幼,却极其懂事。我想,没有飞兄的鼓励支持,她是不会在这种关键时刻逃婚而去的,她应该知道这对家族和飞帅关系的伤害。”
我迟疑了一下。
徐庶心里叹口气,原来现在的阿飞,也还是有意气胜过理智的时候。
“飞兄,你必须告诉我,我好设法为你们遮掩,不然桓阶一旦翻脸,长沙军就危险了。”
“桓阶也知道此事?”
“他现在自然不知,我是仔细回忆了飞兄最近的言行举止,才想到的。可是迟早有一天,伯绪会知道。”
“好吧……是这样的。那天,我反复追问阿袖喜欢谁,可阿袖却怎么也不肯说。最后我说:‘阿袖,本来这事不该我管,可是现在形势逼到这里,这件事关系到你毕生的命运,我不希望你怨恨你阿飞大哥一辈子。你就原谅我的鲁莽无礼,忍着一时的羞怯,告诉了我,就说一句话,换取你一生的幸福吧!’阿袖被我逼得哭了,她哭着说:‘飞大哥,我知道,我知道!其实……其实……我……我心里一直念着一个人,那个人,他……他被我一掌给打跑了。’”
徐庶愣住。
许昌颂隆客栈前的那一幕又出现在眼前。
原来她喜欢的,是那个赵家的孩子。
阿袖到底喜欢谁,他也曾猜测过,也想到过那可爱的赵家少年。不过总觉得双方就见过一面,没说过一句话,阿袖还伸手打了那孩子,这可能性应该极低。
想不到,居然真的是他。
啊,真是女人心,海底针!就连阿袖这么一个初动情怀的女孩,竟然也有如此奇特的感情。
心里有一点点失落,可是,却为她高兴。
他摇摇头,道:“飞兄,你很会说话骗小女孩,我以前可没看出来。”
我苦笑。
在与阿袖私聊之前,我又何曾想到,我能说出那样的话来?
我更没想到,她竟然会喜欢上我的玉儿。
“那你有没有想过,赵玉公子喜欢阿袖么?如果他不喜欢,阿袖会有幸福么?”
我呆了一呆:“我不知道,按理说,玉儿不会不喜欢阿袖罢?”
徐庶瞪着我,过了一会儿,才道:“只能希望有如此理想的结果了。那么阿袖是去许都了?”
我道:“没有。玉儿目前下落不明,但肯定不在许都。所以我让她到新野见杜似兰,等杜似兰找到玉儿,再安排他们二人相见。”
天上的连环雷忽然散去,接着一阵阵冷风刮起,混着絮絮渺渺的雨丝,飘向了大船,飘落在我们俩的头面上。
徐庶目中的光芒也渐渐发散开来,摆一摆头,把这件事从脑子里滤过。
阿袖的事,只能走着看了。
他伸手在脸上抹了一把雨水,道:“夏至风从西北起,端阳有雨是丰年。再过三天,就是端午节,希望那天也能下些雨来,那今年我长沙就不用向其他三郡购买粮食了。”
我点点头,道:“端午节到了,屈原忠魂将至,我们是不是也该准备一些棕子、雄黄酒之类的东西了?”
徐庶道:“嗯,长沙四郡一带,一年最重要的大节日就是五、八、腊三个,八是中秋,腊是春节,五就是端午。我们不但要准备筒粽、粽粑,我们还要选拔部分强壮将士去参加武陵的龙舟夜竞渡……”忽然愣了一下,道:“想不到飞兄对本地风俗如此了解。”
啊?
看着他诧异的表情,我知道说错话了。
可是错在哪里呢?
思之不解,只好小心翼翼、模模糊糊道:“啊,元直不是比我更了解么?”
“投粽入江,竞渡龙舟,祭吊屈原大夫,虽是本地风俗,但兴起时间甚短,至今不过十年光景,我在此地住了年余,才见得一次,此前从来不知本地有此奇异习俗。飞兄初来长沙,竟然已如此熟悉,真是佩服。”
难怪去年在官渡、汝南的时候,都没见曹家的那帮人吃粽子,原来这风俗还没在全国普及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