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侠传
我心想:“早说?早了我总得想起来有这回事啊!”哈哈一笑,道:“大丈夫身处乱世,当仗自身本领建立功业,方不愧这凛凛七尺之躯。岂可狐假虎威,借助他人威名?”
这番话虽然是临时想起,但我相信一定合乎这位卖枣子出身的武圣人的胃口,心中不禁得意。
关公目中,果然现出欣赏之色,道:“赵大兄所言不错。飞督帅果然是个可交的男儿!”
我愣了一下,想起赵楷信中可能就是这么夸我的,暗暗佩服他的文笔之高,什么话也不及这句话功效大。道:“关将军,我决定今日轻骑奔袭白马,欲请关将军领一千骑为头队先行,将军以为如何?”
虽说我已经下定决心,以后专门跟历史对着来,但心中一来想和关公搞好上下级关系;二来对斩颜良的人选,毕竟还想来个不真实中的真实,仍旧成全关公光辉灿烂的这项历史功绩。不然,我就让典满去当先锋了。
关公大喜,立时站起,道:“多谢飞督帅!关某这就引军出发。”
我道:“此处离白马,有四百余里。将军必须在三日内到达,如何与守城我军联系和攻击围城袁军,全由将军临机决断。我率主力,将在之后两个时辰内赶到。”
关公更是高兴,道:“关某遵令!”
卯辰中(早晨八点),关羽率军,只带三日干粮,飞驰而去。
剩下的,除留下李齐带五十名虎豹骑看守军需辎重外,还有约一千五百名骑兵。我下令多带了半天的口粮。这也是防止万一战事拖得太久,全军不致因为饥饿而失去战斗力。
临行前,我反复交代李齐,如果张辽、徐晃返回营地,可命他们把粮草直接运送到官渡。至于什么理由,我一个字也不说。
因为毫无理由。
李齐对我非常信服,居然也就不问。
一切就绪,我们这一路军便尾随前军,风驰电掣,向白马方向扑去。
这一天,是建安五年三月十八日。
好兆头,要发!
第三章 首战告捷
三月二十一日午时,阴。
狂风大作。
我到达白马城北关时,关云长已经斩了颜良。
战阵中,我军除了我的“飞”字帅旗外,还不时闪动着“关”、“刘”、“乐”等人的旗帜,当是守城的东郡太守刘延和他的副手讨虏校尉乐进也已经杀出城来接应了。但即便如此,敌军仍然比我军多出数倍。然而,众多毫无斗志,四处逃窜的袁军令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兵是将的胆,将是兵的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之类乱七八糟的古语的准确性和可怕性。看着这些掉魂的散兵,没头的车厢被虎豹骑如饿狼叼羊般追杀的惨状,我唯一能下的命令是:降者免死!
宋亮立刻传下将令。
但战斗仍在激烈进行,敌我双方都好像没听见这道命令,该杀的还是狠杀,要逃的仍旧猛逃。
这纷乱的场面让我有点火了。袁军不听我的尚有可说,怎么我自己的部下骑兵也没有一个像是要停手的迹象?横眉拧目,舞刀弄枪,生似跟对方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一般。难道你们也敢看不起老子?
宋亮提着长矛,带着十余骑亲卫在我身侧保护,道:“飞帅,我军惯例,降者也要杀!所以大伙一时很难理解飞帅命令的意思。”
我哼了一声,心想:“难怪曹操老碰上战斗力强大的对手,都是他逼出来的。”游目看去,只见不远处典满、赵玉枪戟飞舞,各自圈住了一名敌方将领。敌人武力虽是不弱,但碰上这两个小子,也只有大叹不走运。斗不数合,赵玉低叱一声:“着!”笔管银枪一颤,将敌将从马上挑了下来。
赵玉勒住战马,笑道:“典哥哥,快点儿啊!”
典满见赵玉占先,好胜心大起,奋起神勇,一戟磕飞敌将的大刀,顺手一扫,将敌将打落马下。
我看得真切,忙大喝道:“小满,捉活的!”
典满对我的话,任何时候都是听得最准,当即喝道:“卢将军,投降吧!我家飞帅说了,饶……”
那姓卢的袁将从地上爬起来,把头盔往地上一掷,拔出佩刀,呸地一声,叫道:“投降也是死!谁信你的鬼话。”扑上前,照定典满就是一刀。典满急忙招架。
赵玉怒道:“不识好歹的东西!”白马纵过去,起手一枪,从他后心直透进去。
我眼一闭,不忍看这凄惨的景象。但那袁将突然呆滞圆瞪的双睛,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
忽听宋亮道:“飞帅,你看这招怎样?”
我睁开眼,侧头一看,只见一名虎豹骑伍长高高举起一面巨大的白旗,猎猎劲风中,现出白旗上斗大几个大字:投降者不杀!这五个字虽不是什么佳作,但整整齐齐,清清楚楚。而且语意直截了当,浅白易懂,比我文诌诌的“降者免死”实用多了。
我惊喜道:“宋亮,你也识字?你怎么会想到制出这面旗子的?”古时军中不论军官士兵,总是不识字的占了绝大多数。但真正令我惊讶的并不是宋亮认识字,而是他什么时候准备了这面白旗。
宋亮道:“属下升任司马以后,曾奉主公之命,和其他司马以上军官学过几天书,认得几个字。这面白旗是赵先生临走时命我悄悄制成的。不过属下不知飞帅心意,这几天一直不敢向飞帅提起。”
好你个赵楷,心思居然如此周密。我知道,只有深知曹操战争观念的智者,才会为我想出这么个争取名声的妙计!这三国的世界虽大,所谓的英雄虽多,还真没几个明白“投降者不杀”这几个字的至理。赵楷,你真是我的诸葛亮!
宋亮道:“飞帅!”意思是,怎么办?
我道:“很好!算你一功!”
宋亮大喜,向手下吩咐几句。亲卫们清清嗓子,叫一个号子,一块儿高声反复呼喊:“投降者不杀!投降者不杀!”他们都是年轻气足嗓门大,近二十个人这一齐用力,声音顿时传出老远去,在战场上特别刺耳。
我想了想,让典满去约束虎豹骑,凡降者一律带到白旗下,不得滥杀!又对赵玉嘱咐几句,给了他三百人。二人领命,各自去了。
喧嚣的战场渐渐平静了下来。典满执行我的命令非常坚决,带动了其他虎豹骑官兵,大家全都开始张嘴大叫宣传,因此遭遇到的抵抗也越来越微弱。后来众多袁军见果真投降者不杀,便呼兄喊弟,拉爷拽儿,抛下兵器,纷纷聚集到那面大白旗下。
一个时辰之后,战斗停止下来。
白马解围战至此全部结束,我军大获全胜。
宋亮大略清点了一下,俘虏约有八千余人。
我很不满意:“八千余人?到底是八千多少?”
宋亮一怔,道:“飞帅,需要这么详细吗?”
我道:“不错!不管敌军我军,也不光活的,死的也要清点清楚,一个都不能漏掉。”
这时两骑马飞奔过来,老远马上二人就跳了下来,急趋而至。他们盔甲明亮,步履中显示出威猛气度,显然并非普通士卒。
宋亮看了看,道:“是刘延太守和乐进校尉。”
我道:“你赶快去办吧!”
宋亮应道:“是。”向那走过来的二人施了一礼,打个招呼:“刘大人,乐大人,飞帅在此!”便忙着点查人数去了。
我跳下座骑,向那二人迎上去,只见左边那人是个干瘦的老头,右边那人大约四十岁上下,矮矮敦敦,仿佛一条壮牛。这一眼之下,我便从外貌、气质上分辨出二人身份,笑道:“刘太守,乐校尉,两位等急了吧?”
左边那老头道:“飞督帅进兵神速,刘延佩服!”
我一愣,心想:“嘿,他被困一个多月,不怨我救援来迟,反而赞我进兵神速,这倒怪了。”
敦实的乐进道:“老刘尽胡说八道,非说主公大军必然要等到四月底方能赶到。这不,飞帅不就来了?”
刘延大为不服,道:“小乐,你只懂打仗,哪知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老夫以常情推断,自是如此。”他脸一迈,冲我一拱手,道:“飞督帅将中奇才,用兵不拘一格,老夫亦深为佩服!”
我忙道:“刘太守、乐校尉守御有方,以二千人而敌万余强敌,阿飞十分敬仰!”
刘延客气几句,眉头微皱,道:“不过,飞督帅请恕老夫直言,今援军提前到达,对白马城而言,实不知是福是祸呀!”
乐进和他同守孤城多日,随便惯了,不耐烦道:“飞帅全歼袁军先锋队,关君侯阵斩河北名将颜良,解了我白马之围,功劳极大。你老头怎么尽说这些扫兴话?什么祸呀福呀的?”
我却暗暗佩服刘延的战略眼光。曹操肯任命这其貌不扬的糟老头担任如此重要的东郡太守,果然有他的道理。道:“刘太守之意,莫非是惧怕杀了颜良,而致引来袁绍主力,打乱了丞相的部署么?”
刘延看看我,道:“飞督帅果然明于大局。我听关将军之言,飞帅一路举止措施,皆甚合主公意图。何以却有始无终,不肯再等候主公大军,而要提前动手呢?”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轻叹一声:“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心道:“对不起,真人面前也要说说谎话。我不是不能,而是有意想要改变历史进程。”
刘延若有所悟,顿了一顿,道:“倒也难怪飞督帅!”
乐进不知道我们在打什么哑谜,道:“老刘,废话少说两句,先请飞帅入城吧!关君侯只怕都等急了。”
我道:“关将军已经进城了么?”
乐进道:“是啊,关君侯斩了颜良之后,我和老刘率军冲出城来接应,他跟我们说了一会儿话,觉得老刘说话不中听,就把虎豹骑暂交给我。他自个进城去了。”
我哦了一声,瞅瞅刘延,心想:“也是,人家关公力斩敌方首领大将,解了白马多日受困之苦,你守将不但不感恩戴德,说几句恭维话,反而责备人家不该这么早来。关公那性子,哪儿受得了?”
刘延苦笑,道:“是,老夫话太多了。飞督帅,请进城再议!”
我看看天,阴云翻滚,大概将要下雨。再往下面看,宋亮正领着几十个人忙前忙后,俘虏群中不时传出这儿是十个、那儿有五个之类的清数声,典满则率领着一哨军马在旁边监视着。心想:“玉儿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这些俘虏也是个头痛事。”八千多袁军俘虏,比我带来的虎豹骑和白马的守军加起来还多许多,每天光口粮都是个问题。
只听刘延的声音道:“飞帅不必过于担心,今日一战,飞帅以四千余众杀败一万五千精兵,抓获八千名俘虏,大大振奋了我军士气精神。此战意义实是非同寻常。粮草方面,都交给老夫罢。”
我点点头,道:“刘太守言之有理。”心头却掠过所看的历代战争史料,拿定了一个主意:“这些俘虏,终须全部放掉才好!”
当下我交代宋亮和典满,让他们不必进城,清点完毕后就在城西就地扎营,不得虐待俘虏,我晚些时候便会返回军营。宋、典二人互相看看,都有点不太愿意,但也只得唯唯诺诺,应声答应。
刘延和乐进都劝我让大军进城休整几天,乐进道:“飞帅,你们数日长途奔驰,早就疲惫不堪了。再说你们就这点军马,白马虽小,也不在乎多了你们一两千人。”
我道:“乐大人,我军虽只两千,但俘虏却有八千,这上万的人马涌入城中,岂不惊扰了百姓?”
乐进道:“那这几位领兵官也该进城歇歇脚啊!”
我道:“乐大人,眼下战事刚刚拉开序幕,谈何休整歇息?再说,我看今后十天里,敌军大概不会进攻,尽可恢复过来。”
刘延拉拉乐进,道:“乐大人,飞督帅的看法是对的!”
乐进无奈,道:“好,那就走吧!”
入得城里,进到刘延的临时太守衙门,关羽正自独坐,看一本书呢!见我们进来,急忙放下书,站起相迎,和我们打招呼。
我们三人都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刘延道:“君侯不必多礼!在看什么书啊?”
我心想:“除了那什么《春秋》,还会有什么书?”
一念未毕,乐进已道:“谁不知关君侯爱读《诗经》?那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哈哈!”
啊?我差点要给他一嘴巴。这么污蔑我们忠义双全、气节凛然的千古武圣,是何居心?
却见关公脸露笑容,道:“文谦最是知我。”文谦就是乐进的字,乐进乐文谦。
刘延笑道:“理会得,理会得!英雄美人才构成江山如画嘛!”
我愣住了。
我这喜欢读书的“守拙一族”在我们那时代虽然有点愚鲁之相,但对刘大人这露骨的言词可也不是一点听不懂。我弄不懂的是,关公真是这种人?难道关公突然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