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侠传
月门下的石粒铺面忽然轻轻洞开,接着一只浅粉色的小灯笼从地底伸了出来,接着低微的震动,一个人渐渐升浮了起来,慢慢走出月门。
我认出来,果然是他。淳于宾最得意的弟子,阿樱的三师兄,曾随我在伊川血战的淳于铸。
黑暗中看不太清楚他的脸色,但似乎比去年又瘦了不少,想来这一年也吃了许多苦。
淳于铸回过身,放低灯笼,看向月门的地下,说道:“好了,不说这个了。师妹,你出来吧,我得走了。”
我摒住呼吸,看着那个美丽熟悉的纤柔身影渐渐出现。
“三师兄,你现在还要进宫去么?”阿樱说着话,接过了那盏小灯笼。
“是啊,今晚就要行动了,我必须得过去一趟。我不在的时候,师妹你千万小心,师父现在……很迷信那位池先生……”
“那三师兄你为何还要跟着师父?小凤已经逃了,而且阿飞在南方正缺有沙场经验的将士,你……”
“师妹,我不能把公孙大哥一人扔下不管。你放心,池先生已经答应我,只要我和公孙大哥此次能助他一臂之力,他担保说服师父和公孙掌门,放我二人南下。”
“可是三师兄,你自己也知道的,池早他现在……这种样子,怎么还能让人相信?”
淳于铸仰天长出了口气:“现在公孙大哥随那位法先生在内城准备,我亦无能为力,只能相信池先生这一回了。不过师妹你放心,我淳于铸生死无论,定会毕生追随飞帅。我和公孙大哥早已下定决心,若不能得愿生辅飞帅,便以一死相谢便了。”
他情绪有些激动,最后说一句:“师妹,你既不愿南去,此一别,也许再无后会之期,自己多多保重吧!”说完,一拱手,转身就急步而去。
藏身暗处的我忽然双眼一热,泪水忍不住直淌下来。
淳于铸,还有公孙箭,他们跟随我的时间并不长,比起师门重恩,我对他们的些许赏赐提拔,根本算不了什么。可是,他们现在,却似完全要和师门的意旨完全背道而驰了。
还有徐庶、田丰、小兰他们,也是这样。
我心想:“我阿飞有何德何能,竟使这些位如许英才甘愿舍弃师门和性命,一意相随。在守拙一族里,我不过是个没人理会的书呆子,自闭的练功狂,何曾想过,到这里之后竟能结识这许多肝胆相照、生死相许的兄弟姐妹?如果回到现代,还能到哪里去找到这么知心良友?”
我一时感激,一时热血,一时坚定,一时迟疑。
一声轻叹,接着是一声轻微的震动。
这叹息声惊醒了我,我猛地跳起身。
“阿樱!”
然而,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已经完全迟了。
密室的出口再次封闭,阿樱已经消失不见。
我快速冲上前去,用力猛踩月门下的那块小方石。
居然没踩下去。
我急了,再运内气。
还是踩不下去。
这是怎么回事?
我收回右脚,走上半步,将那小石头放置在左脚的正下方,狠狠一脚踏去。
毫无动静。
我心想:“难道机关换地方了?”
这块小方石是司隶府的一条秘密出口,它的另一个出口在隐龙居密室。我在担任司隶校尉的时候曾多次从这里出入,和王越相会密谈。
正在疑惑,忽然又是一声轻叹,仿佛有人在耳边说话。
“飞帅,真的是你么?”
我的心又一阵怦怦急跳,惊而抬头:“公孙先生?”
我没有看到人,但这声音却具有一种活脱脱的天然奇妙诱惑感,除了迷惑大法出神入化的那个老道,其他人不可能以如此几个字句,就直接攻进我的心扉里去。
当然,阿樱也有这种拨动我心弦的力量,但那是因为我的脑子非常配合的情况下。
“正是敝人。”这回我听清楚了,声音出自身后不远处。
“飞帅,这一向可好!”另一人忽然平静问候道。
眼前人影一闪,一个矫健的身影出现在三丈之间。
“王越贤兄?”
我低声叫道,暗觉不妙。
这一道一侠,出场就是前后夹击之势,来者不善啊!
“除了二兄,尚有其他朋友么?”
王越慢慢走近,淡淡道:“飞帅,若是需要动手,我二人还不足以擒下飞帅么?”
我看着这昔日的旧友,慢慢潜运“黏音迷意”之法,冷冷一笑:“贤兄若有此意,不妨一试。”
王越的双睛忽然凝起道道寒光,和我的攻击抗衡,他惊讶地叫了一声,定定望着我的两眼,好一会儿才能骤然低头,急促地移走目光,道:“嗯,飞帅久历波澜,功力大有精进。我和公孙兄若肯付出惨重代价,要击毙飞帅还是勉强可以,生擒却是永远不能的了。”
公孙谨深沉的声音道:“既是如此,我们便回报池先生吧。”
王越点头:“三更将有大事,不可稍有折损。飞帅,请你自便,我二人今晚并未见到你。”
这话的意思略有些古怪,不过却表明了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
我暗暗心惊:“原来是池早命他们在此等候于我,若能以较低代价擒活我,恐怕他们真会出手了。池早,你要做什么,连我你也要杀么?”
“两位贤兄,你们的腾蛟行动,这就要展开了么?”
公孙谨没有回答,王越摇摇头:“飞帅,如今的许昌,并非你久留之地,你还是尽快离开吧。樱夫人处,我等会常来照应。没有你,她可能会更平安。”
我心中怒发,想道,我的私事,何时轮到你来横里插手了?但亦知他是一番好意,此时我以一敌二,绝无胜算,只好暂时低头。
“恭喜贤兄,即将一举成为天下最著的侠士名将。而公孙一门,也许就是天下第一门了吧?”
王越怒道:“飞帅,你这是何意?”
公孙谨道:“剑师勿恼,飞帅亦勿恼,大势之趋,非我等可料。天下第一门,嗨,尚有淳于师兄在,岂有那么易取?”王越虽然身为一代剑侠,已经被我成功激怒,但公孙谨却依旧是那么不急不慢地声音,平缓中暗藏道道侵袭的杀机。
我忽地叹了口气,公孙谨不愧名门之首,又是精神战大师,最后这招试探没能成功,不赶紧闪的话恐怕真被留在这里了。
“多谢公孙道兄指点。”
我有点歉意地望了王越一眼,也不知他是否能看到。
然后我退后半步,身子一侧,转身而去。
当着这二人的面,我可不敢再去时空机器旁去找黄瓜,这俩都是人精,若是感觉到时空机器对他们有害,恐怕会控制不住,不等我进去,就直接出手攻击我了。
我仔细回忆一下,确认我出时空机器的时候公孙谨并没有在附近,后来他们轻易进入我的耳力范围内,正是我心情过于激动的时候。
“飞帅,淳于铸和敝师弟之事,你请放心吧,我会尽力安排。唉!”
耳边传来公孙谨的低低密音,我轻轻点了点头。
公孙谨毕竟是修道之人,比一意迷恋权势的淳于宾更明白事理。公孙箭和淳于铸有他照顾,我就放心多了。
我没敢回话,怕王越生疑,谁知道他现在到底陷多深进去了?
心里一丝阴影,竟似越来越大:“池早,你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你现在做的事,我越来越不敢相信了?”
急步潜出司隶府,没敢停留,立刻向左一拐,从一条大道穿过,进入一个坊区。
进了坊区之后,我略微松了下气,开始分辨四下的路径,考虑向哪里走。
一个结结巴巴的别扭声音传入耳朵:“啊……啊……飞……飞……飞……帅……”
这人还特意压低了声音,一个“飞”字叫得能让人都替他担心,生怕他为了吐这么个字眼,把五脏六腑都给一起吐出来。
但我心中狂喜,立刻扑了过去,在阴暗的角落里按住了那个人:“刘大,是你?你怎么知道我今晚要来,专门在这里等我是么?”
那人呐呐嘿嘿,嘴里呜里哇啦,已经不知道在说什么了。
十月十二,夜。
江陵,董允府,灯火辉煌。
虽然已是十月中旬,天气日凉,董允还是专门从江陵大库里悄悄弄了一筐冰块回来,以大布覆严,置于书房之内。
因为他知道,若没有这个,庞统根本就不肯过来吃饭。
董允想到这个,心里就有点窝火,想我董允为吏刚直,从来没有贪赃枉法过一回,现在为了请动这庞大少爷,竟然不得不以权谋私。
唉,我真是有眼无珠,自作自受啊!
董氏本是南郡大族,但在前几年整个宗族就已经全部西迁,搬到刘璋的地头成都去了。只有他因为有公职在身,而他的父亲董和也深谙狡兔三窟之理,所以最后的结果是董允独自留在江陵。
但董和怎么也想不到,董允竟然会为了庞统而背叛刘表。
其实也很简单,董允虽然少年老成,但却一直对庞统的判断力有十分的信任,所以当庞统劝诱之下,他几乎没有任何考虑就同意了。
现在,他有点后悔,当时没有仔细考虑一下。
早知道孙权是这种人,又何必要弃荆州而从江东呢?
正烦闷间,凉风大起,一人急急火火闯门而入。
“休昭,休昭可在?”
董允一愣。
“是士元啊,你可碰上我的僮儿?”
“什么僮儿?”
“我派人去请你的僮儿啊!”
庞统摇摇头:“没有。”斜眼一瞥,忽然掀起那大竹筐瞅了瞅,乐了。
他迈步走上前来,挥起长袖,狠狠在董允头上扇了一记:“你搞什么?”
董允哼哼道:“为功曹大人准备消暑冰汁啊!”
庞统看一看他,一旋身,在他身旁坐下,道:“你怎么还记得我以前的习惯?”
董允道:“那怎么敢忘?你凤雏是何许人也,没有这西域冰水,怎么能请得动大驾?”
庞统道:“休昭你言重了,回到江陵这一个多月里,我日夜军务繁忙,实是无暇,并非托辞。”
“有什么军务,要你这闲人忙成这样?”
庞统微笑:“休昭啊,你这叫怨望哦!”审视他一眼,慢慢贴近他耳旁,低声说了几句。
董允大惊:“你说什么,阿飞已与曹操秘密达成和解协议?什么时候的事?”
庞统道:“我刚刚接到密报,马上就来找你。现在曹操军已退到距樊城四十里的古驿镇。阿飞军也放弃了阳陵陂大营,回守偃城,并把俘虏的于禁和赵俨都还给了曹操。”
董允愣愣看着他:“唉呀,曹操一旦北返,阿飞转回头来,肯定就要前来总攻江陵。这可怎么办?”
庞统一摊双手,道:“你是本县县丞,居然问我怎么办?我只是江夏郡的功曹,怎么也管不到南郡来的。”
董允白他一眼:“我,我一个小小县吏,当得什么?南郡的功曹可是潘承明。”
庞统嘿然道:“是,是,那可是个很能干的人啊!再说除了他之外,那不是有吕范将军么?周泰司马么?实在不行,咱们太守大人不是还有朱然小公子么?那么些个能干的人,咱们瞎掺的什么泥劲啊?”
董允脸色一沉,默默点点头。
沉闷了一会儿,董允忍不住问道:“你和周将军这两天有什么效果?”
庞统道:“我才懒得跑呢,公瑾自己去了。照我看,肯定又是吕范那厮接待,然后一顿白话,还是什么也没有。”
董允道:“唉,情况越来越不妙。等阿飞和曹操的协议一公布,朱治更不会再多给周瑜一兵一舟了。”
庞统道:“你倒是很清楚朱太守的心理啊,哈哈哈。”
董允慢慢往蜜水杯里丢冰块,给庞统沏上一杯冰水,然后递给他,黯然道:“都打了这么好几个月交道了,有什么看不出来。原本以为他是孙策以前的亲信谋主,行事说话当有些分量担当,想不到他竟然是这样一个窝囊肮脏人。”
庞统道:“我亦很奇怪,这样的人,承明何故与其那般亲近?”
承明是潘睿的字。潘睿和董允一是南郡功曹,一是江陵县丞,都是荆州名吏,江陵重臣。当日周瑜能顺利袭破江陵内城,便得力于这二人为庞统说服,充当了关键的内应。
董允道:“据说朱治与承明之父昔日有极深之谊,朱治虽然对我等不予理睬,但对承明却是器重有加。”
庞统哦了一声,心想:“难怪潘睿这么拼命为孙权出力。”又问道:“他对现在的时局有何高见?”
董允道:“他能有什么高见?朱治虽然看重他,但军事上的事,却是他儿子朱然说了算,吕范又在一旁帮腔奉承,连周泰都不大敢说话,承明就算有什么高见,也没人听他的啊!”奇怪地看庞统一眼,“这种事情,你怎么不去问承明自己?”
庞统苦笑,心想:“我敢去问他?”
董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