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侠传
直到一刻钟之后,小乔才再度抬起头,后退几步,离开爱人的怀抱。
她擦干了眼泪,声音恢复镇静,道:“公瑾,你坐下,我有话对你说。”
周瑜点点头,坐了下来。
小乔不自然地笑一笑,咬着樱唇,想了半天,才道:“我姐……姐姐……她,她刚生了一个女儿。”
她声音轻得如春风微扬,但传入周瑜耳中,却似重鼓轰鸣。
“大姐?你说大姐?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这是真的!是……姐姐……亲口……亲口向我承认的。”小乔加重了一些语气,但后面的话却心虚得时断时短,语不成句。
“啊……那孩子什么时候生下的?”周瑜咬着牙,差点也跟小乔一样几乎要说不出话。
“就在上月初八。”
周瑜彻底呆住了。
大乔的丈夫,自己的兄长孙伯符去年四月逝世,至今已有一年半,这孩子上个月才出生,绝不可能是他的遗腹子。
他忽然跃将起来,大吼一声,拔出腰中佩剑,咬牙切齿道:“是谁?哪个禽兽狗胆包天,竟敢玷污我江东的未来国母?”
他面容狰狞,目光赤红,正如一头被激怒的大兽,狂暴四顾,欲要择人而食。
室外的庞统轻轻叹了口气。
周瑜这一声怒吼实在太响,他虽然已经远远躲开,却还是听得清清楚楚。
公瑾毕竟只是个人,不管他再如何出色,再如何睿智,也会有无法忍受,无法冷静的时候。
而且,他已经忍耐太多,忍耐太久了!
抬起眼,忽然发觉,身边左右,周善和周营的脸上,也都显出凝神的症状。陈江越远远坐在庭院之中,低着头,却不知在想些什么。
小乔叫道:“玉郎!”
周瑜脸上肌肉不住发抖,瞪视着小乔。
“玉郎,你可知道,我听姐姐亲口说出此事之时,是何等的无助,何等的害怕!”
周瑜看着小乔失去颜色的面孔,心中一动:“俏俏……”
“玉郎,请你听我说完,好么?玉郎,你坐下来,好么?在我心里,我的周郎,任何时候都是儒雅风流的,恢弘大度的,坦然自信的。”
周瑜的神情,渐渐缓和下来,他垂下头,佩剑入鞘。
“俏俏,你受惊了!”
“不妨事,玉郎。我初闻此事,惊骇之念,只比你多,不比你少。”
周瑜颓然坐倒,道:“我心中最怕之事,果然还是发作了。”
小乔一愣:“玉郎,你对此事,早有所感么?”
周瑜脸色灰白,点一点头:“近来暗中颇有些流言,我原本以为是刘表、阿飞等人操纵作祟,想不到……”
小乔看他半天,才鼓足勇气,低声问道:“你已猜到那人是谁?”
周瑜不答。
室内沉默了许久,小乔道:“玉郎,江东已非你我可留之所,我们……”
周瑜失神地看夫人一眼。倏忽间,他下唇上已起了两个豌豆般大小的水泡。
“我们是否该另择他处隐居,退出这是非丑恶之地?”
周瑜伸舌轻轻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剧烈的疼痛使他皱了皱眉,神智也清醒许多。
“如此混乱之世,我们又能退到哪里去隐居?”
“很多地方啊,听说交趾安宁,我们可以去那里罢?还有西川,成都你不是有一些朋友么?”
“俏俏!”周瑜无奈地挥了挥手,道,“眼下局势,你还没明白啊!如今战乱四起,人命如蚁,绝对没有任何郡县乡镇,可称安宁和平之地。交趾、西川,现在不过是暂时苟且偷生而已。刀兵大兴,迟早之事。”
小乔道:“那……玉郎,你说我们去哪里?你去哪里,我就跟你去哪里便是。”
周瑜点头,神色渐渐坚定起来。他忽然高声冲门外叫道:“来人。”
脚步响起,不一会儿周营推门进来。
周瑜道:“给我传令下去,明日全军休息,五操全免,各营军士均须留在营帐之中休息,什长以上军官,登上自己的战船查验,要保证能随时启航。还有,再去吩咐伙房,杀猪宰羊,犒赏三军。”
周营应诺一声,悄悄瞥看小乔一眼,转身而去。
这时,庞统走了进来。
周瑜注意到,他手上多出两份信函和一个小布囊,便问道:“士元,有急事么?”
庞统沉声道:“朱太守飞函,说道已将王威等江陵叛将,包括阿飞军的细作黄叙等七人在内,全部处死,以免后患。”看看周瑜夫妇,补充一句:“下面签署的长官名字,是朱治和公瑾二人并列。”
小乔怒道:“猜忌之刻,竟已如此了么?”
周瑜沉默片刻,才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可惜了那少年!”
拦住忿怒欲言的小乔,续问:“还有什么事?”
庞统道:“有人赠送公瑾蜂蜜之液汁,士元不敢擅专,特来询问公瑾如何处理?”
“哦,何许人也?”
庞统道:“阿飞。”
周瑜一惊:“阿飞?”
庞统道:“正是。阿飞遣使遗书,附赠此物。”
“书信何在?”
庞统从袖中取出一函,递给周瑜。
周瑜不接,只道:“士元请念给我听。”
庞统点头,展开那信,慢慢念道:“公瑾台鉴,将军用兵如神,所向无敌,阿飞一向极为钦佩。然之所以周流天下而无容足之地,百战百胜而无尺寸之功,身入险地,为人先驱者,盖得主则为义兵,附逆则为贼众故也!”
“附逆?哼,何为附逆?他阿飞自己,难道就不是逆贼么?士元不必再念了,他的意思,我已尽知。”
小乔却恨恨道:“飞帅说得半点无错。孙仲谋就是一无耻逆贼!”
周瑜烦躁地看她一眼。
“俏俏!”
小乔道:“好了,不念就不念。”
周瑜又对庞统道:“士元请替我拟一封回信。就说,飞帅良蜜,周瑜拜领,其他不敢言也!”
庞统道:“士元明白。”
小乔道:“士元,把那蜜给我,我倒要尝尝,飞帅所赠之蜜有何特别。”
庞统应道:“是。”把那布囊交给小乔。
小乔慢慢取出那小小瓦罐来,其状如圆鼓,颇为有趣。
打开来,一股甜香顿时沁出,细细绵绵,微微悠悠。
周瑜轻轻吸吸鼻子,侧头看去。
小乔取过羹匙,喂给周瑜。
周瑜微一皱眉,勉强接受,一品之下,面容也不禁一改。
小乔又舀了一匙,自己也尝了一口,舒眉赞道:“入口清香而含苦尾,余味甘甜而不腻,这是什么蜜啊?”
庞统道:“此乃西川‘黄连蜜’。”
“黄连蜜?”周瑜忍不住问道:“何谓‘黄连蜜’。”
“西蜀之地老林之中,有野生植物,名为‘雅连’,俗称‘三枝叶’、‘三颗针’,其色黄,性苦寒,所酿之蜜晶莹剔透,爽心除烦,可惜时已冬季,若在仲夏,佐以冰水浸润,实为消暑最佳品。”
周瑜哦了一声,忽然醒悟:“他是在讽刺我先甜后苦么?”
庞统一愣。他料不到周瑜现在如此敏感,惟有苦笑。
周瑜忽然也苦笑起来,自嘲地摇头:“飞帅以此等难得上品相赠,其实一番好意,我倒是小人之心了。”
轻轻推开小乔的羹匙,让庞统把外面的心腹都招进来。
周营、周善、周良、陈江越等人鱼贯而入。
小乔又取出几把蜜匙,周瑜接过,道:“飞帅馈赠,大家都来尝尝。”
各人品尝之后,都说很甜。
周瑜嘿地一笑,忽然对周营道:“周营,你愿意投降阿飞么?”
话出意外,周营顿时张口结舌:“我……我……”
周瑜面带讥讽笑容,看着他:“我记得你原来在飞月军中,号称三大飞骑之一,什么时候变成说话吞吞吐吐之辈了?”
周营满头大汗,说不出话来。
周瑜又转头去看周善:“还有你,你以前在飞月军中,也算一号人物了,是战是降,你有什么想法?”
周善黑脸也紫了,憋了半天,道:“小人一切,全听将军的。”
周瑜嘴角微张,冷冷一笑。
接着仰头望天,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想不到我周公瑾,自命才智无双,从善如流,今日却落得众叛亲离,走投无路,连心腹部下都不愿直言的地步。”
周营是周瑜的族弟,周善亦可算周家军的宿将,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从袁术军中脱身举事时,兵不满千,周瑜以周家私兵三千相赠,他二人便是这支私兵的首领。孙策从父亲的旧部、朱治、吕范的部曲以及周瑜所赠这支私兵中挑选了一千精锐,作为自己的亲军,号称飞月。
东汉建安四年,孙策西讨黄祖,兵至石城(安徽池州)时,得知黄祖部下刘勋已率轻兵离开皖城(今江西安庆)去海昏(今江西永修)。周营立刻建议孙策遣一支人马前去彭泽(今江西湖口东)拦截,主力急袭皖城。孙策和周瑜均以为然,就令他与孙贲、周善一起,率兵八千到湖口截杀刘勋,孙策自己则与周瑜率兵两万奔赴皖城,一战而克之,俘虏了包括刘勋妻子在内近四万人。
周营这一路却不大顺畅,主将孙贲刚一交战,便意外中流矢受伤,连说话都很困难,士气一时大为低落。周营眼见情况危急,振臂大呼,同时周善率百余悍骑,奋勇当先出击。余众受到鼓舞,一拥而上,一举冲破刘勋的箭弩之阵,杀得刘勋心胆皆裂,匹马逃往楚江(九江西马亭)。
此战大胜之后,孙策对周营、周善刮目相看。当即任命周营担任刚刚扩充到三千人的飞月军中军司马,周善为他的副司马,指挥飞月中军的一千骑兵。军中将周营与上军司马宋定、下军司马陈武排列在一起,尊称为飞月军的“三大飞骑”。此后孙策一直把他二人带在身边,不离左右,在平定江南的大小征战中,他们都是飞月军最得力的将领。
孙策意外中箭毒发而死之后,飞月军上下一片混乱,上军司马宋定莫名其妙地成了贪污犯,被迫逃亡;下军司马陈武则在吕范、朱治等重臣的支持下积极谋夺全军的指挥权。周营本无其他靠山,此刻见势不妙,悄悄向吕范通融,得以带着周善离开飞月军,返回旧主的麾下。
周营经验丰富,周善勇猛善战,二人一向为周瑜所倚重,所以周瑜很想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
但面对如此困境,越是了解内情的高级将领,越会是感觉前途渺茫。
因为大家都明白,主公自己,几乎已经没有了归属之地。
这种情况下,周瑜又怎么能期望得到他想要的回答呢?
庞统面无表情,忽道:“江夏驻军近四万,我等以目前这一万军去攻江夏,既无攻城重器,又无充足粮草,信心不足,士气低落,犹以卵击石,取胜几率,十停里不会超过一停。”
周瑜止住笑声,侧目道:“士元所言极是。所以现在,我希望士元你能为我做件事情。”忽然之间,他又恢复了冷静。
他吩咐道:“你们几人暂且出去,士元、周良留下。”
众人依令而出,室内只留下庞统和周良。
周瑜道:“士元,我军现有军粮如何?”
庞统道:“可支十日。明日一早,江陵城中还会有十日之粮运到。”
周瑜哦了一声,诧道:“这却如何得到?”
庞统道:“昨日我私下去找了董允大人。另有二千石楼船一艘,是董大人以前的座舰,我已命人接管,可随军一并东去。”
周瑜面上现出感激之色,道:“有此十日之粮,我便可尽力一搏了。士元,多亏你!”
庞统低下头,道:“此士元份内之事。”
他心乱如麻,身如火燎,几乎就忍不住想夺门而出的时候,周瑜问了一句:“士元,江夏情况如何?”
庞统心中叹息,但还是飞快地回答:“细作来报,甘宁昨日已被黄祖打入死牢。”
周瑜点点头,忽然长叹一口气:“此次出征,是我从军以来最没有胜算的一次,我不想士元陪我冒险。而且,我有件重要事情,想要拜托士元。”
庞统道:“公瑾请说。”
周瑜慢慢挺坐起来,道:“我有一挚友,乃临淮东城人,姓鲁名肃字子敬。此人体貌魁奇,思度弘远,善能廓开大计,助画方略,实乃天下奇才,明君若得其佐,功业必成。”
庞统心头一凛,道:“我亦久闻其名。”
周瑜道:“子敬去年听我之劝,随我东渡,我本欲将其荐给伯符,岂料尚未得便,伯符已薨。其后子敬祖母亦谢世,子敬不得不还葬东城,至今滞留未归。”
庞统心想:“就你现在这个样子,他怎么能回来?”
果然周瑜叹道:“我的事,士元尽知。对你们二位,我心中,一直深感歉咎。若伯符在,别说子敬,就算是士元你,也必早已高居幕中,为我江东谋主。而今仲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